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用常理判斷




2008/02/11 21:59




去年有一個機會到南華大學向同學們分享一下人生的心得, 其中有一位同學提問, “要怎麼作投資才能避開股市中的風險?” 我簡單的回答他,用常理判斷就可以了



用常理判斷這句話在台語中有個更傳神的說法, 用肚臍想也知道,這表示這類的情況其實不需要思考, 你只要能靜下心來, 其實不是什麼很難理解的事. 但是今天的問題就是, 能夠靜下心來的人真的太少了.



受因於資訊傳播的發達和各國間連動的密切, 現代人要接受的相關投資資訊實在太多了.美國重量級科技大廠的財報表現會和台灣特定公司的行情有關, 中東煉油廠歲修爆炸會和台灣股市有關, 就連韓國股市的上漲下跌都可能影響當日台股的表現, 何遑論油價、金價這些原物料的行情, 在交易時間內幾乎每一分鐘你更新一次鉅亨網或YAHOO 財經都可以得一些新的訊息, 如果再加上電視上不停撥放的財經新聞和一些名嘴分析, 這些不停的資訊,每天都如潮水般不停湧進你我的腦裡,多到遠超過投資人的胃納量, 於是乎, 慢慢地投資人也開始習慣去依賴這些資訊告訴你的事,而不是自己去思考這些資訊背後的意義, 即使是一些用常理就可以判斷的事.



舉個例子來說, 2007年底美國次級房貸初爆時, 不少財經名嘴信誓旦旦的說, 新興市場的需求將可以補足美國消費的下降, 因此新興市仍將維持二位數的成長, 特別是中印二國. 姑且不論美國和中印二個各自的消費數字是多少, 用常理去想, 中國這個世界的工廠生產了這麼多東西到底是賣到哪裡去了? 想當然爾, 主要都是賣到歐美先進國家去了, 如果有一天歐美先進國家減少消費了, 那麼這些年來一直拼命蓋廠生產出來的東西要賣給誰? 如果美國下降, 難道中國還能上揚嗎?



類似的例子, 還有在去年底金管會曾要求台灣所有金融機構內部調查曝險在次級房貸的相關商品的投資金額, 最後公告的結果, 台灣全部壽險公司購入和次級房貸相關的產品的部位只有”40億新台幣, 其中台灣人壽一家就佔了9, 我們所認知的壽險大戶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公告的金額都在一億元以下,以過去一年台灣可以賣出200億美元以上的連動債來看, 台灣壽險公司要不是真的太精明, 否則用常理判斷, 手上現金盈滿為患的金融機構也太不跟上世界的潮流了吧, 果不其然, 去年就開始聽到新光人壽急著出售手中的二棟大樓求取現金, 但是遺憾的是, 似乎還是沒有一家金融機構明確的告訴投資人到底最大可能損失會是多少?



同理可証的還有永豐金投資在SIV的部位, 當永豐金被法人揭露約持有3.5億美元SIV部位(約新台幣110), 永豐金第一時間告訴投資人的是, 此部份的風險並不大, 花旗銀行已承諾會解決, 甚至明示投資人目前提存的10%損失準備已足夠, 未來甚至可以回沖到利益之中. 結果呢?目前永豐年每季都要提列20-30億的損失. 用常理去想,如果全球的金融機構都無法解決SIV的現金流問題, 除非永豐金買到100%花旗承諾保本的商品, 否則怎麼可能大家都有事, 而永豐金只會損失10%呢? 而上述二個例子更曝露出另一個更大的問題, 金管會當初要求成立的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原本是希望建立一個公司和投資人資訊透明化的平台,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反而利用這個平台去誤導投資人時呢?投資人可以向政府去償嗎?金管會是否會去追究公司上報資訊後來查明不實要如何處罰置呢?



在我看來, 目前還有一個可以用常理判斷的例子, 那就是中國大陸的雪災.在年前金管會也同樣要求所有上市櫃針對此事件揭露的可能損失, 結果只有二家公司公告損失, 一家數十萬 一家上百萬然而, 你真的相信, 在台灣數百家在大陸設廠的上市櫃公司中, 居然只有二家有損失嗎? 除非這些公司把損失的定義設定在房屋倒塌 機器故障等實質損失, 否則單算算這些因無法交貨造成的營收損失,或是因為停工的相關費用.., 實在很難讓人用常理去相信大家都沒有損失, 或許到三月中公司揭露二月份營收或是四月份第一季財報出爐時, 大家就可見分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