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PTT是個好媒體

 

PTT是個好媒體

 

近期因為工作關係更新Blog的次數愈來愈少,另一個原因也是找不到什麼題目,畢竟我不是寫股票分析,有上千隻股票可以隨時分析。剛好前陣子有人問了一個問題: 我平時都看什麼媒體? 我直接回答ptt 股票和八卦版。

 

我猜有些人看到這個回答,直覺會認為我是在搞笑,但其實這是真的。以台灣的電視新聞來說,我一個月加起來看的時數應該不會超過2小時,理由不難猜,現在的新聞大概因為沒人看,中間的廣告是重覆再重覆,看了容易讓人有燥鬱症。另一個更直接的原因是─不演了,以前新聞還會裝中立,只有政論節目會有強烈政黨色彩,現在是連新聞都不演了。

 

猶記得檯面上某位主播當年還在新聞系教書時,課堂上言之諄諄地告誡學生新聞中立性和客觀性的重要,結果現在直接在電視上以新聞主播身份批論時政,何只是噁心,簡直就是噁心。這麼荒謬的事NCC卻視之不理,只因為主播立場偏向執政黨。NCC看似獨立,其實很會做官,難怪人家會看不起NCC

 

報紙呢? ~ 要去哪裡看? 7-11 ? 我每天會上中時和聯合的網站,不過基本上只看財經和產業欄,目的只是為了知道有什麼事,因為現在報紙基本上只剩轉載的功能,大多數報導只是把別的媒體的新聞直接轉載或重組一次(我指財經部份),知識性大概10%,娛樂性30%,還有60%是用來讓人炒風向的。

 

那麼專業的財經雜誌呢? ~ 我一直有訂閱如商周、今週刊或財訊的電子版(Zinio)至少有8~10年了,原因是這些媒體不只是報新聞,還可以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我以前會定期到便利商店站在書報架看這些雜誌,每週四和五也是我最期待一期新雜誌寄到的時間,但我現在差不多是一個月才會把4~5期快速翻一次。

 

我以前都覺得是接受太多訊息以致變得沒耐心,但前陣子真的靜心來看,這些財經媒體真的和報紙差不多,報導新聞功能要遠大於分析評論,除了業配式行銷,更多的只是配合上面老闆想要帶風向,一份雜誌真的值得看的東西大概只有10~15%,所以我已經打算到期就不要續訂了。

 

那麼我真的只看PTT? 不只啦. 我每天午餐固定看YouTube上的CNBC Nightly News。文章則會看Yahoo Finance, Seeking AlphaThe Motley Fool。這些文章多數都和股票有關,不過也能從中了解一些產業動態,甚至是了解一個產業是如何運作的。

 

 

回到正題,PTT是個好媒體嗎? 我的答案很明確: YES.

 

我認為ptt有幾個特色是足以屌打現有媒體的:

 

1.      多元性的論點: 如同我在上一篇單純思維裡提的,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希望很快的有一個標準答案來解決疑問,但事實上現實世界裡,一個結果的形成或是一位領導者在進行決策時,其實是大大小小很多不同因素形成的。例如近期的超商殺人事件,難道只是因為店員提醒? 精神患者的控管、超商應有的防衛機制等是不是也該被考量的?

 

而這正是ptt最大的好處,任何人都可以發言,特別是受爭議的新聞,利用手機的分類功能,經常都可以看到十幾個不同論點的回應。這正是我想看到的,也是現今台灣媒體該做卻不太做的─正方、反方各自的論點是什麼? 除了看到了你支持的論點,也可以反思你反對的論點是否合理?

 

2.      特定操弄: PTT幾乎任何時間都有10萬人在線,自然也成為有心人故意操弄的對象。特別是近期追IPSEARCH的技術愈來愈精進,大家開始發現有特定族群用假身份先假扮對方陣營發佈一些沒人性的論點,如死的好”XX就是該死,然後再截圖到自家陣營說,你看對手就是這麼沒人性。

以前我都覺得這種手法很噁爛,但是我慢慢也從中學到了,這就是網路,不是只有黑和白,黑的有可能反串白的再去操弄特定人。所以以前看到這評論我會很生氣,但現在反而平心以對,這不也是個很好的思考?

 

3.      抗壓性: 或者鄉民愛說的壓力測試。我有段時間不太敢看我的發文,因為你講的東西可能不精準,或是被特定人認為傷害了他的股票,下面就會噓字一片,而且大多是無情的嘲諷。什麼財經作家 XX也不懂,又或你明明寫的是A,一堆人拿B來幹譙你。以前我看到這個都很生氣或很鬱卒,覺得這些人,他媽的有本事就寫一篇反駁,平白留個作家就是這種水準或是不知所云, 這算什麼!

 

但不知是被打臉多了,臉皮變厚了,還是年紀老了,心態也成熟了,我現在反而能笑臉看待。而且不只在網路上,以前要是有人對我講話稍不客氣,我的個性是馬上反諷回去,或幹譙回去,我現在真的覺得自己抗壓性變大了。

 

4.      專業性和精確性: 雖然PTT上文章7成是喇豬屎或情緒性發言,但不能否認還是有1~2成的文章是真的專業。而且因為這些論點是寫給鄉民看的,不但用語的通俗易懂,而且清楚知道如何用精簡文字直接切入重點,這些都不是一些媒體訪問學者,東扯西扯根本不知道重點是什麼可以比擬的。(其實大家看到的已經是記者消化後簡化的,很多學者真的是雲端高手,講的不知所云)

 

5.      趣味性和即時性: 這應該不用多說了,同一則新聞不論是惡搞性或嘲諷性,鄉民的水準都要比媒體有意思多了。

 

PTT真的是個好媒體嗎? 對我來說,是的。或者你該想想,為什麼集合一些學有專精的編輯、主播,並採訪一堆教授/專家弄出來的媒體,評價會這麼地低?

 

公司關係人倚賴財報來了解一家公司,財報造假誤導投資者,公司要揹負刑責,那麼人民倚賴媒體來取得資訊,結果這些資訊都是被人為操弄過的,難道媒體沒責任嗎? 台灣媒體的沒落值得同情嗎? 我倒覺得就是3+1好的結果。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單純思維

單純思維

 

這是篇很早就想寫的文章,起因於幾週前各家媒體一直轉載的為什麼不全聯不上市?” 文章內容寫了一堆,但結論只有一個,就是全聯不缺錢!

 

全聯不上市的原因真的只是因為不缺錢嗎? 或者反過來說,一家公司申請上市的目的就是只是為了融資嗎? 應該沒有這麼簡單吧? 一個公司掛牌上市的確有許多好處,但一般人忽略的是維持上市或是上市過程都有著不低的顯性和隱性成本。選擇不上市,可不只是不缺錢,好賺自己賺這麼簡單,老闆要考量的可能還有承銷成本、上千或數千萬元每年維持掛牌成本、資訊揭露、政府監管、市場壓力、員工/股東可能心有旁騖等很多因素。

 

這也是你會看到很多公司如奇美實業、長春石化、義美等選擇不上市的原因。總而言之,不應該只是用一個答案就含括一切。

 

既然如此,為什麼媒體都這樣報呢? 很簡單,因為我們自幼所受的教育就不訓練大家去思考,只希望學生能背住一個標準答案,或是在四個選項中選一個最接近的答案即可。也因此,在面對多重的可能時,或是多個成因時,大家都習慣或期望,你直接告訴我一個答案即可。如果你告訴大家,這個答案可能是A,也可能是B,還有可能是CDE..F,…G,你反而會被嘲諷….說了跟沒說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看到如謝金河這樣的人會成為權威,因為他直接告訴你,不用想了,答案就是C,因此即便很多時候事後看來謝根本是錯的,但多數人仍是相信他,因為他讓多數人不用去思考就直接接受他的答案。

 

同樣的,我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來自我過去很愛看的工商時報,是有關遠東競標家樂福的。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543130.html

 

裡面提到如果遠東出高價,統一順勢倒貨,網友直呼高招。我只能說,會這樣想的人,就跟今年初一堆專家說巴菲特賣掉航空股,是為了利用影響力故意把航空股壓更低,自己再趁機買更多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是魯蛇,因為魯蛇才會這麼認為。

 

假設統一的40%家樂福股權賣了100億好了,你認為羅智先會高興的在家裡開Party? 不會的。在統一集團這種滿手現金的公司,除非內部有更大的投資計劃,否則拿了100億要做什麼?

 

我還記得我國高中時,多數人買牛奶和果汁的第一品牌是味全,大家普遍認為統一的飲料不好,可是如今統一的很多飲料都是居第一、第二,為什麼? 我知道你想到魏應充的事,不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通路的威力顯現,多數人走進7-11,裡面什麼擺在最顯眼,或是在促銷就買什麼。而當你在7-11買了一項統一的產品,受惠不只是統一企業,可能還包括更上游的工廠和配送等。

 

同樣的道理,家樂福對統一的意義不只是營收和獲利,還有集團產品的加乘,所以統一的董事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絕對不會只是想著賣了可以賺多少,而會是二個思維:

 

1.      用多少錢買,可以在可以接受的年限內創造效益回補? 這個效益會分為直接受益,以及未來綜效

2.      如果被對手拿走了,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這個傷害有沒有可能透過其他方式填補?

 

而且以我來看,2對集團發展的重要性更大於1,這也是你會看到美國很多公司會高價買下一家新創公司的原因之一。重點不是那家新創公司價格合不合理,重點是一、不能讓這家公司產品未來可能挑戰自家公司,二、不能讓對手先下手,而變成自己最強對手。這也是為什麼統一會告訴你家樂福是自家事的原因。

 

反過來講,徐旭東是來亂的嗎? 當然不是。台灣有能力買下家樂福而且還要有能力經營的人屈指可數。(台積電當然有能力買下家樂福,問題是台積電不見得知道怎麼經營批發零售)。徐董是其中一個,統一自然知道這是個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你猜羅智先知道這個消息後會怎麼做?

A.      和徐董硬幹,他出100億,我就出110

B.      找中間人約徐董談合作

 

如果你的答案是A,二個人直接硬碰硬,那很明顯的,你是電視上腦殘的商業劇看太多了。現實世界的答案會是B,而這也是徐董想要的答案,除了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錢給法國人,遠東集團底下事業多的是和統一不強碰的,電信、零售、土地開發只要有個2~3項可以得到羅董的配合,徐董就夠了。

 

簡單地說,徐董公開放話的結果,可能是假劇真做,最後真的買下家樂福,為遠百再下一城,也有可能假劇假做,賺到了和統一集團的合作。當然也有可能真戲真做,輸給了統一的超高價,卻造成統一內傷。但基本上對徐董的傷害都不會太大。

 

這才是大老闆的思維。一般人想的是賺或賠,對和錯,但他們思維的是大賺和小賺。

 

ANYWAY, 坐在高鐵一時無聊寫了這篇,倒不是想分析家樂福出售中遠東和統一的考慮點,而是想告訴你,商業的世界比你想的複雜多了,不會只是一個因素就決定了一切。

高雄快到了,   這篇到此!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沒用的知識 2─為什麼公司要改名?

 沒用的知識─為什麼公司要改名?

 

202110Facebook宣佈把公司名稱改為”Meta”引發討論,也掀起一波元宇宙(Metaverse)熱。

 

一家公司要改名,就像一個人要改名一樣,不是改個名就結束了,背後牽扯到一堆文件、銀行帳戶甚至企業logo…等都要跟著修改,不但花費不貲,麻煩也一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些公司要改名呢?

 

第一種常見的原因是購併(M&A):

精確來說,購併分為合併(Merge)和收購(Acquisition)。合併是二家以上的公司合意併成一家公司,這種情況下經常會為新公司取個新名字以彰新氣象和平等合併,例如友達光電,就是從聯友光電和達碁科技合併而來。另一種改名則常見於反向收購(借殻上市”),一家未上市公司併入一家上市櫃公司,再把本業業績注入到該上市櫃公司之中,由於未上市公司在原本行業知名度較高,因此經常入主成功後的最後一步,就是把原上市公司的名字改成原本的未上市的公司,例如2021年上櫃的亞銳士科技就改名為大城地產。

 

第二種常見的原因是為了重新定位公司未來的形象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原名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2007改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展現公司不再只是電腦公司,而是一家綜合型公司,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以搜尋引擎起家的Google2015年成立母公司Alphabet,展現公司不再只有搜尋引擎,而是一家多元的公司。在台灣著名的例子則有遠東紡織在2009年改名遠東新世紀,宣示自己不再只是家紡織公司,而是遠東集團的多元控股公司。

 

第三種是希望揮別公司過去的壞形象

例如以炸雞著名的Kentucky Fried Chicken 改名為KFC,除了後者原本就廣為人知,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人普遍認為油炸(Fried)代表著不健康,透過改名希能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類似的還有1990年代的美國航空公司ValuJet因為常出事,形象很差,於是透過買下另一家航空公司AirTran後,直接改名為AirTran Airways希望能抹去消費者傳統印象。

 

第四種原因是消費者其實更記得新名字

和上述的KFC類似,很多消費者其實更記得公司縮寫而非全名,於是公司索性把名字改為縮寫,例如原名為 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的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就直接改名為大家熟知的AT&T

 

最後一個原因是政治力介入

如亞洲某島國,因歷史因素很多國營企業都是CN開頭,搞得真正的CN百億元的國營企業只能用別的名字,後來島國政治人物以正名為由強制把原名有CN的國營企業改名為TW,讓CN國暗自竊喜,平白撈到名字不說,還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改名後的TW公司直接和各省並列,視為地方企業。

 

怎麼樣? 又學到一個沒用的知識了吧!

 

 

 

 

沒有的知識:  投票應該是單數還是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