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三國歷史真的很重要嗎?

 

三國歷史真的很重要嗎?

 

最近有個不太重要的新聞,就是新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中,三國的歷史將消失了(就是新的教科書裡就沒這段了)。對某些人來說,消失了也好,反正都是外國歷史,讀這種東西要幹嘛? 而對另一邊的人來說,這代表著執政當局的去中國化,自然要抗爭到底。然後呢….結果是根本沒人在乎,因為受媒體洗腦式的報導,台灣民眾更關心某位突逝的明星,他的朋友是多麼的感念他。

 

知不知道三國歷史真的很重要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要先知道學歷史的目的到底要幹嘛?

 

你可能聽過很多人說過,學校學那些Sin / Cos 或開根號/Log,根本是浪費時間,因為現實生活根本用不到。同樣道理,知道三國是魏蜀吳對人生根本沒有意義。

 

的確,除了對少數從事數學工作或理工的人有用之外,多數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數字只有加減乘除,那為什麼要學這些數學? 答案是數學的目的在訓練你的頭腦對於數字的運算能力和破解能力,所以重點不在答案而在過程。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歷史。

 

很多專家說,學歷史的目的在於讓你了解曾經發生在你所處這塊土地的事,進而讓你對這塊土地產生情感,所以你應該多學台灣歷史而不是那些虛無的中國歷史。很有道理對吧? ……..~這就是標準的沒博假博”(台語,意思是什麼都不懂還裝的很懂的樣子)

 

你可能知道,在中國帝王的養成教育中,歷史都是一堂必修課,難道這些帝王都必須知道這塊土地曾發生的歷史,才會愛自己的國家嗎? 當然不是,因為歷史教育的目的在於思辨。不同於數學在教你邏輯和運算的思辨,歷史在教你的是,當一個帝王面臨國家重要決策有不同選擇時,他做了這個決定,是怎麼影響這個國家的,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做一樣的事,或者你該多考慮其他的因素?

 

如果你是曹操 原本準備了大軍要拿下荊州,結果沒想到荊州刺史自己投降了,你要不要順勢去統一全國? 說不定威脅一下,江東的孫權也會和劉琮一樣直接投降呢!

 

還是 你會思考,北方車騎不習水戰,而且瘟疫盛行,還是休整個1~2年再說?”

 

從結果論來看,你可能覺得曹操野心太大,應該要休整的,統一天下是早晚的事。可是你別忘了,幾百年前數十萬大軍要集結,可不是像今天一樣一個月前發個召集令,等報到當天把士兵運上卡軍就可以出發了。大軍可能走了幾個月才到這裡,你覺得有點風險,所以叫大家走幾個月回家後,明後年再來一次? “

 

這就是所謂的歷史的教訓和思辨,如果用今天的商學院課程來看,其實就是用不同的教案來訓練學生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說的這麼好聽,可是台灣的歷史課不是這樣教的啊?” 沒錯啊,這就是台灣教育的失敗嘛! 我敢說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台灣一堆編歷史教科書的老師自己都搞不清楚歷史的意義,所以才會把歷史搞成只要去背誦什麼時代發生了什麼事這種無意義的事。

 

學歷史沒有意義嗎? 你去看一下美國的政治人物,多數政治人物大學的主修都來自歷史、法律和哲學(Joe Biden就是其中之一)。為什麼? 就是我說的,歷史在訓練你的思辨能力。

 

接下來說,為什麼三國歷史很重要?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它提供了我們教育中少見的思維環境。

 

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我們最常接受的是二元化的思維,正義與邪惡、好人與壞人,所以在歷史中,我們常被洗腦一件事,那就是如果這個人是個好人或民族英雄,但他所做所為都是好的。可是現實世界裡,一個好人其實也會做壞事的,例如一個貪污犯,他可能是慈愛的父親、鄰居口中的好人; 一個為民眾奔波的政治人物,私底下會打老婆等,歷史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因為打倭寇出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在他赫赫軍功下,是他的貪污收賄和不遺餘力巴結上司,一個人有好也有壞的一面,有其光明面也有陰暗面,你問問自己,這是不是才是真實的人生?

 

那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不去訓練多維思考? 這是因為我們所處的世界多數情況就是兩元化,白天/黑夜,好的/壞的,所以人天生的基因對於二選一就很容易作判斷,三個以上就很難選擇。(~ 這一段是筷子老高說的)

 

也正因為多數人天生習慣於二選一,所以有三個以上的選項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三國的環境好就好在這裡。

 

顧名思義,三國就是有3個國家同時存在,而3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生存之道。如果我們的三國歷史課,不是去叫你背誦建安xx年發生了什麼事,或是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之勢。而是把學生分為魏蜀吳三組,叫學生去分析自己國家的優劣勢和挑戰與機會(就是SWOT分析啦),再讓學生去換位思考,如果換成另一個,你又會怎麼作?

 

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對北伐開始興緻缺缺,這是對的嗎?”

曹丕篡漢繼帝位後 如果你是孫權,你會抨擊他還是向他稱臣換取和平?”

 

…..這種模擬題其實很多,而對學生的訓練也很重要,因為扮演三國任何一位君主,在思索一個決策時,除了考慮自己,還必須同時考慮其他二個國家的反應,以及避免破壞掉三國之間的均衡(或者魏會考慮如何打破這個均衡)。這就是多重多元思考的訓練!

 

最後,我想說的是,台灣很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有很多沒博假博的人,他們多半是自栩是從反對威權出身的人,可是當他們擁有的權力,做的卻是和他們當年最討厭的人一模一樣的事,用自己的解釋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無辜的人身上。歷史不該是愛國教育,而該是一種思維訓練。一個好的歷史教育不是叫你去記憶中國幾千年歷史發生了什麼事,或是把諸葛亮換成了羅福星或兒玉源太郎,你就會變得愛台灣。而是應該是以一個一個的歷史案例(不論中外….台外)去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這才叫他媽的教育 好嗎? !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如果總統候選人死了怎麼辦?

 

如果總統候選人死了怎麼辦?

 

因為川普總統宣佈自己和妻子   Covid-19檢測陽性,所以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總統候選人死了怎麼辦?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了解幾個基本知識:

 

1.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制,11/3/2020是普選投票日,普選結果出來後,各州代表組成的選舉人團 (Electoral College)會在12/14/2020聚集在國會山莊投下選舉人票,待1/6/2021新國會就任後,再開票統計選舉人團票,並正式宣佈下屆總統當選人。依憲法規定,美國新任總統必須在1/20/2021中午12:00前就任。

2.      美國副總統候選人是由總統候選人決定,所以如果副總統候選人死了,根本不重要,就總統選候人再挑一個就行,本文談的都是總統候選人。

 

OK,了解了以上的時間點,就可以分時間段來看,如果一個總統候選人死了會怎樣?

 

情況一: 已取得政黨提名,但在普選投票日(11/3)前死了。

 

這時候會由其所屬政黨再捕提名一人,這個人不見得是副總統提名人,反正就是政黨內部自己決定

 

情況二: 在普選日後,但選舉人團投票日前死了。

      

雖然美國是間接選舉,不過基本上普選完大家就知道下任總統是誰了。如果是輸家死了,當然是無所謂。萬一是贏家死了呢? 這就麻煩了。

 

  首先,贏家的政黨還是一樣,必須提出一個替代人選(同樣不一定是副總統),這個人的名字會出現在選舉人團的選票上,但選舉人要不要投這個人就是另回事了。目前各州都有各自的法律提到碰到這種情況時,選舉代表到底是該照勝出政黨投、還是改投對手等,所以依州的規定去投。

 

情況三: 選舉人團投票投完了 但在國會開票前死了

 

美國憲法第20條修正案有明確規定,如果總統當選人就任前死了,那麼副總統當選人就可以直接繼任總統。但尷尬的是,除非在1/6/2021新國會正式統計選舉人團票前,下一屆總統還不算正式當選(雖然結果大家早知道了)。所以這時候就必須由國會討論要不要承認這個選舉。

 

如果國會通過選舉人團票算數,那麼副總統當選人就成為總統當選人。萬一國會不承認呢? 依規定眾議院(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就必須就其他活著的總統選舉人選一個出來當總統。(如果是候選人只有二個,自然是活著的那個勝出)

 

萬一參、眾二個國會意見不一致呢? 美國憲法修正案規定,反正新總統一定要在1/20中午12:00前就任,如果總統、副總統搞不定,就是新任眾議院的議長暫時替代總統。

 

情況四 國會開票勝出 但就職前死亡

 

那就依憲法,由副總統當選人接任

 

情況五: 總統提名人重病 無法繼續競選行程

 

基本上就看這個提名人願不願意在投票前退選了,如果願意退選,就一樣回到情況一,由其政黨另提一個候選人登在選票上,如果這人執意不肯退,政黨應該也不太敢怎樣

 

情況六 如果選票印好了,結果候選人換人了呢?

 

坦白說,我猜美國很多州政府正在頭痛這件事

 

情況七 如果各州選舉人團代表 不按州普選的結果去投票會怎樣?

 

這種事在美國發生過好幾次了,這叫做faithless elector(不忠實的投票者),但基本上影響不大,大多只是1~3票不影響結果。

因為這種選舉人團的產生,例如加州有55票,是由共和黨提55個人,民主黨也提55人,如果民主黨勝出,就是民主黨提的這55個人去華府投票,你自己找的人結果反叛自己政黨,那你要怪誰? 所以各黨一開始找的都會是最忠誠的黨代表。但不管如何,不忠實投票者投的反叛票依然是有效票。

 

最後,我看到台灣有名嘴胡扯什麼,這是川普想藉機拖延投票日,這是沒有常識的說法! 

美國聯邦選舉的投票日訂在11月的第一個禮拜二,這是寫在法律上的,所以基本上,除非國會通過修法,否則投票日並不會因個人候選人出事就改變的。以目前共和、民主兩黨分別控制參、眾二院要通過修法更非易事,更別說在11月第一個禮拜二投票,這可是美國立國來就有的傳統,要打破傳統國會議員多少都有壓力。

另一個更大的難題是,美國憲法規定(20條修正案)新總統必須在隔年120日中午 12:00前就任(舊總統任期亦到期),所以除非是修憲或大法官解釋通過,否則並不會因為當選人出什麼事,就沒有總統上任的。只不過在這二大前提下,中間會不會出現混亂? 以美國目前的分裂和兩黨互不信任,那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