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技窮到只剩下減稅

如果說扁政府第二任是被深綠綁架的可憐蟲, 那麼馬政府就是被商人綁架的笨蛋。

 

從扁政府時代, 我們就看到愈來愈多的商人有恃無恐的對政府嗆聲, 憑藉的是什麼? 是全球化經濟下, 資本的自由流動。是政治爭鬥下, 執政政府害怕產業外移, 造成失業率的提高....於是, 毛利只有5%的產業, 還在坐享著產業升級條例优惠, 一年賺上百億, 繳稅不到1億。一些年虧百億的公司, 沒有政府支援一定倒的公司, 居然還可以和最大債主嗆聲? 還有一些企業, 動輒提出數千億元的投資計劃, 結果自己公司根本沒出什麼錢, 只會要求政府協助融資, 如果企業成功了¸ 一切榮耀歸於業主本身, 失敗了, 把破洞堆給政府, 尤有甚者, 透過建廠和採購的過程中, 自己先撈了一票回扣, 中間還可以成為政府的座上賓, 對政府官員指頤使氣.

 

以上的事, 到了馬政府上任, 沒有得到任何的改變。馬為了扭轉扁政府時代過於重視政治經貿為輕的政策, 誓言以經濟發展為重心, 於是商人們得到了更大的激勵, "我們應該學習香港 所以應該把遺產贈與免稅 這樣資金才會回流"、"把所得稅率降低 刺激投資意願"、"刺激棒球和運動產業 所以相關投資應免稅"...我相信每隔一段時間, 大家都可以聽到這些論調甚囂塵上。坦白說, 我真的很佩服這些人睜眼說瞎話的能力。

 

如果以上的邏輯皆成真, 那應北歐應該是全世界經濟最沒落的地方、香港應該是全世界棒球甚至是體育活動最興盛的地區了。

 

現任的監察院長王建煊在擔任財政部長時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孩向媽媽請求在後園蓋一個游泳池, 媽媽告訴他不可能. "為什麼? " 媽媽回答, "我們家的錢有限, 如果蓋了游泳池 我們家可能會破產". "那妳就錯了" 小孩機警的回答 "如果蓋了游泳池 我會每天去游泳 這樣我的身體會變的強健 以後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然後把債還清 這樣到時我們不就可以既有游泳池 又有強健的身體了嗎?"

 

看到以上的故事你先別笑, 我可以幫小孩再加上一個理由, "說不定中間房地產上漲了, 我們賣掉游泳池還可以賺一筆", 這是我們目前多數人買房子所信奉的真理.

 

回到故事的本身, 如果你是那個媽媽你會這麼作嗎? 我想如果沒有我後面加的房地產, 應該很多人是不會這麼作的, 但是很不幸地, 這正是台灣政府長期以來的作為

有興趣 可以看一下之前的二篇文章

  補充一下, 之後, 王建煊因為反對調降土地增值稅, 被迫下台

 

   最後, 請容我再以一點點的財經常識回應一下這些財經名嘴的論調

  • 1. 之前經濟學教科書常舉例, 課稅會改變人民對商品偏好的決策, 如對咖啡課稅, 人們會改喝茶.你不妨想想, 在台灣這件事會發生嗎? 上週五酒友會裡, Alex提到一個問題, 如果煙上漲到200元/包, 你們還會抽嗎? 答案是照抽. 但是如果是500/包, 我猜Alex 會戒煙. 事實上, 煙價已經從30/包上漲到60/包了, 為什麼抽煙的人照抽呢? 答案就在經濟學上所謂邊際效用之說(Margin Utility), 因為在60元、甚至200元對Alex 的邊際效用仍大於他的成本.


回到茶和咖啡的故事, 我後來去過瑞典, 才發現事情真是如此.因為稅率到了50%之後, 任何租稅的改變都會影響人民的決策. 以台灣目前的稅率來看, 你真的認為所得稅降1%, 老百姓會勇於去消費嗎? 我覺得這又是再一次財經學者們 眛於教科書而忽略台灣實際情況的証明

 

  • 2.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 決定投資與否, 首先要考量的應該是報酬率而不是稅率, 當然, 稅率會影響到報酬率的多寡, 但是報酬率的高低重要性絕對會優於稅率的考量。這就和之前操盤時, 很多人能接受賺錢分35%給操盤人, 但是賠錢時, 很多人連基金管理費1.5%都不願付一樣.


     很多人不願意投資台灣, 是因為台灣投資環境不夠好, 而不是稅負太高,今天台灣政府就算把稅降到零, 如果台灣買股每買必賠, 我想一樣不會有人來投資的. 所以調降遺產贈與稅就可以刺激資金回流? 算了吧, 真正超級有錢的人, 就算稅率是80%, 他也有辦法避稅. 相對的¸ 他如果對台灣沒有信心, 就是稅率是10%, 他也不會繳的. 調降這些稅率, 其實不過就是幫你們這些自以為有錢, 但又無能力花錢的人省點稅罷了

 

  • 3. 談到棒球或是運動減稅, 那更是一個大笑話.台灣因為棒球二度輸給中國隊, 甚至在經典賽中第一個被淘汰而引起全國憤慨.結果體委會提出的意見是獎勵企業投資於運動相關活動可以抵稅. 為什麼就是沒有人去指責這些球員在比賽時的心態呢? 這就像一個小孩考試零分, 不去檢討自己, 反而去指責是因為父母親給的獎勵不夠? 今天台灣人民對棒球熱情不再, 不就是因為你們這些球團縱容黑道打假球的結果嗎? 結果我們還要拿納稅的人錢給你們鼓勵?


 

大環境欠佳, 事實上正是政府可以大力整頓的時機, 如同我之前提過的, 現階段政府應該要作的 是利用企業有求於政府的時機, 徹底調整政府和企業的關係. 政府的目的, 是為人民求福祉, 而不是為企業求福利, 當然更不會是讓企業綁架, 任其與取與求. 只可惜, 我們目前看到的馬政府官員, 花了太多的時間去討好民眾, 還是害怕招致批評, 卻沒有擘劃遠景¸任誹受謗的精神。

 

以下是一篇登於經濟日報社論的文章¸標題是"技窮到只剩下減稅", 在現今情況下, 減稅永遠會得到人民的掌聲, 但是對國家卻是無窮的影響, 特別是減稅容易加稅難, 這是我希望執政者, 應從國家格否作長遠思考, 而不是只會像地方民意代表般, 鼠目寸光般的短淺.

 

 

=============================================

 

技窮到只剩下減稅!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3.25 05:53 am

 

 

減稅一向被政府視為扶植產業發展的主要工具,半個月來更是火紅;發展運動產業靠減稅,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靠減稅,鼓勵關鍵新興產業及強化加工出口經貿特區更靠減稅;好像只要祭出減稅,一切均能搞定。然而任誰都知,局部減稅造成稅負不公、國庫損失,若不用心營造整體發展環境,徒賴減稅能有多大作用?

 

體委會所提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減稅措施琳瑯滿目,包括對重點運動產業五年免稅,投資運動產業股東投資抵減,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訓支出投資抵減,捐贈或出資贊助興建運動場館列舉扣除,運動產業消費支出及子女訓練費用列舉扣除額等,可謂集租稅減免的大成。獅子大開口,卻對運用減稅工具的成本效益所知不多,更見不到發展運動產業正本清源的深刻規劃。

 

文建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對文化消費提供每人1.2萬元的列舉扣除額為主要訴求。然而採用列舉扣除額者僅為綜所稅申報戶的30%,且多屬高所得受惠者;以往列舉扣除項目已是稅制不公的主要原因,如今增列項目更是火上加油。何況在WTO架構下,租稅抵減對國外表演產業亦一體適用,本國產業是否真正獲益,不無疑問。

 

再以經貿特區為例,其功能在於強調「兩岸分工、運籌全球」,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進而使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加值中心。然其所提供的投資誘因,除了強調放寬外勞聘僱比率至40%及與基本工資脫鉤外,就是主張大幅減稅;最初以五免兩減半為其訴求,最近又主張將區內營所稅率降至15%,並對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訓支出加倍稅額扣抵,仍不脫經濟部一貫偏好租稅減免的老套。

 

其實,不論電子產業、生技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運動產業等,成敗的關鍵,在於針對產業特質及比較利益,營造一個能夠自由創新發展的經營環境,業界基於求利動機,投入資金、培育人才,加強研發與技術進步,強化品牌與通路,創造商機與提升競爭力;只在面臨市場失靈,政府才做適時、適當的必要介入;而介入工具不必然仰賴租稅減免,直接補助與行政輔導更能有效著力。

 

減稅具有弔詭的雙面性:政府若未能營造賺錢的大環境,僅靠減稅必定效果不彰;一旦能夠賺錢,減稅就變成「錦上添花」。對具有發展潛力卻受資金限制的產業,直接補助反而更經濟實惠,也不至於扭曲稅制、敗壞財政。然而各部會偏愛減稅,除了減稅競爭的示範效果外,更在於直接補助會排擠到機關本身預算;至於減稅則成本由財政部承擔,效益卻由主管部會獨享,對主管機關是最廉價的政策工具,然就社會整體成本效益言,往往得不償失。

 

長久以來,功能別、產業別、區域別減稅並存的現象,不但疊床架屋、重複獎勵,破壞稅制健全,更已不合時宜。為了配合促產條例落日,建立普遍低稅負的投資環境,行政院已決定全面將營所稅率降至20%,並對少數具外部利益的功能別活動,如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訓等提供投資抵減,納入「產業創新條例」中。如此,根本不應再有產業別及地區別的租稅減免獎勵。然文化創意、運動產業及營運特區之租稅優惠一旦得逞,反而大開倒車,也使得政府食言而肥。我們期盼行政院必須把持立場,應以「公平競爭為主、功能獎勵為輔」,取代以往「功能獎勵為主、產業獎勵為輔」的政策,並以健全稅制及直接補助取代租稅減免別獎勵。為此,各部會相關的稅式支出首應編入預算,以徹底杜絕賴減稅暗渡陳倉。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Dead Cat Bounce

Dead Cat Bounce

 

最近應該有不少人在問, 為什麼股市莫名其妙開始轉強? 一週前還是超級大利空, 不到一週突然都是好消息了. 之前大家還在想花旗銀行、奇異電氣(GE)可能要面臨破產, 突然間這些公司變成了漲幅的領頭羊。

 

為什麼? 我想沒有標準答案。當然, 如果你一定要有一個答案, 你可以說這是因為花旗、美國銀行這些的財報預估讓大家發現過去實在太過悲觀了, 或是美國政府推出強而有力的政策, 打算用印鈔票來解救問題, 預期世界通膨再現? 甚至是中日等國開始大幅提出刺激經濟方案...等, 或者是再加上一點我個人的猜測, 可能市場反應傳言FASB要修改會計中Mark-To-Market準則, 以及可能SEC要規範禁止放空, 不管真正的理由是什麼,近期的反彈, 我個人認為只是再一次証明股市是集體心理反應的呈現。

 

 長期投注在股市的人應該很熟悉, 一個消息的好壞, 完全是看市場如何去解讀同一則新聞. 以貿易赤字縮減來說, 樂觀的看, 美國政府頭痛的赤字問題得到改善, 有利於美國政府舉債。悲觀的來說, 這只是表示美國經濟真的惡化到不行, 美國開始減少進口了.如果市場要從樂觀解讀, 那就是利空出盡. 如果從悲觀看, 那就是持續利空, 說真的, 我還蠻佩服那些分析師可以硬從中掰出點道理來。

 

Anyway, 撇開那些追根究底的分析. 除非有非常重大的因素, 如戰爭..., 本來股市就不可能一直無量下跌的, 這當中一直會有反彈. 這個在英文中有一個術語叫, "Dead Cat Bounce". 我們可以從S&P 500指數來看. 在過去52週中, S&P 500指數最高點是1440.2, 發生於5/19/2008盤中, 最低點是666.79, 發生於約一週前的3/9/2009. 如果以最高和最低相比一共下跌了73.4%. 但是如果你看線圖卻並非是一路下滑的, 我試著把過去一段時間的高低點抓出來, 結果如下:  

 

  Date          S&P 500 Index     Gain/Loss %

9/19/08           1255

10/10/08           899.2              -33%

11/4/08           1005.7               11.2%

11/20/08           752.4               -28.8%

1/6/09             934.7               21.6%

3/9/09             676.5               -32.1%

 

 或許熟知技術分析的人可以告訴大家, 這是什麼上陽月K均線打W底之類的, 可惜我完全不懂這些. 我只知道這是典型的Dead Cat Bounce, 愈彈愈低。在這種氛圍下, 投資者要注意的是, 要更積極和謹慎因應市場的反應, 只適合短線操作, 不適合長期買進, 有意放空者, 也應該小心不要和市場對作。

 

  為什麼我會認為這是一個Dead Cat Bounce, 而不會是真正的市場復甦呢? 因為市場上最根本的問題─供過於求, 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美國政府目前努力處理的, 都是偏向於金融業流動性的問題.這種問題, 或許可以透過印鈔票, 把資金大量注入市場來得到舒解, 但是你想就算景氣恢復常態, 美國人還是像過去一樣大量消費嗎? 我想這次教訓應該會讓美國人收斂許多.

 

  而和美國幾乎問題一樣大的, 是歐洲。但是很不幸的, 他們並沒有美國印鈔機的功能, 於是英國"居然"成為下一個岌岌可危的國家(當然, 美國可以透過"貨幣互換"模式, 變相讓英國印鈔票), 但是同樣的, 經此之後, 西歐國家的消費會開始縮減。

 

  當美國減少消費、當歐洲減少消費, 再加上一個問題也不小的日本, 基本上, 負責生產/出口的亞洲國家失業率就會大增. 同時, 也會縮減消費。就如同飛機的發明同時把傳染病散播到全世界一樣, 過去幾年倡議的自由化經濟和全球化, 也讓全球同步處於經濟疫區。

 

  想當然爾, 中國政府看到了問題的核心, 因此積極的推動內需. 可惜是, 中國的內需市場還不夠大。如同眾所皆知的, 中國的最大潛在問題是二元化的經濟,貧與富的懸殊,沿海與內陸、城與鄉的差距、有權力與沒權力...等等.再加上中共中央刻意壓迫糧食價格, 事實上多數內陸農村的生活還是主要仰賴年青人出外打工而得, 所以今天媒體在吹捧大陸家電下鄉的效應, 事實上, 如果買得起的人, 早在2~3年前就買得起了.買不起的人, 因為兒子女兒找不到工作回鄉, 可能更買不起, 更進一步地說, 過去因為行銷通路的問題, 本來城鄉之間就有10~20%的價差, 這次中央補助13%, 只是讓鄉村的銷價和都市一樣罷了, 這樣的政策, 我認為只是讓原本預定的消費提前罷了。如果想藉此, 來平衡中國出口下滑的數字, 可能還不足。

 

  回歸到問題的本身, 我個人認為這一次的反彈之後, 會有再一次的下滑(這是針對美國股市而言), 接下來就會如同我去年底預測的, 進入到L型的底部. 開始進入漫漫的復甦, 景氣不再惡化, 但也不太會有什麼讓人驚喜的表現. 當然, 這個前提是美國不再提出什麼超大規模的方案.

 

  最後, 謝謝幾位網友的關心, 我的台積電已經在近期賣掉了, 一些之前買進的台股也在陸續出清中.沒有大賺, 但是肯定比定存好.真正要長期投資的, 我會等下一波落底再進場.

 

   這一篇文章前面是十幾天前寫的, 後面是今天才補上的, 所以可能有些前後文不一致的地方, 請見諒!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News─美國信用卡違約率大幅上升

News─美國信用卡違約率大幅上升

 

以下新聞取自新浪網財經

 

美國信用卡市場上越來越嚴重的違約現象,逐漸成為該國實體經濟向金融體系"回傳"危機影響的一個新管道。

 

  全美失業率上升至8.1%的資料上週五出爐後,分析人士認為,就業市場對信用卡市場的消極影響愈發引人關注。考慮到金融危機的深化仍在繼續,其通過就業率和收入下降對信用卡市場形成的負面影響仍將繼續,而後者的困境將令金融體系本身的狀況"雪上加霜"。

 

  信用違約將隨失業率上升

 

  根據美國勞工部6日發佈的報告,美國2月份新增失業人數65.1萬人,已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在60萬人左右。由於就業率及家庭收入持續降低,美國消費者拖欠信用卡貸款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有預測稱,全美信用卡違約率到今年底可能由目前的7.5%升至9%。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則估計,失業率如果升至9%,全美信用卡違約額將增加20%。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卜若柏表示,信用卡是美國消費市場最主要的信用工具,目前美國金融系統信用卡貸款餘額高達約1萬億美元。他解釋說,由於儲蓄偏低,美國居民大多依賴消費信貸或分期付款支付消費,加之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過去數年紛紛涉足或加大從事信用卡業務,以極為優惠的條件和高信用額度向消費者發行信用卡,美國信用卡市場得以不斷擴張。

 

  資料顯示,在過去的10年裏,美國信用卡業務一直高速增長,業務量翻了一番。據美國官方統計,美國有1.73億信用卡用戶,共持有約15億張信用卡;人均持卡量超過8張,每個家庭平均負債1.2萬美元。

 

  自2007年爆發次貸危機後,美國失業率一路攀升,全美居民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信用卡違約率急速上升,從2006年第一季度的3.1%升至2008年第三季度的5.6%。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也在2008年底指出,截至當年11月,美國信用卡市場違約賬目損失及30天以上還款違約率各上升了20%,支付率則下跌2.2%,業務利潤也下滑了60%。

 

  美銀行業曾"亡羊補牢"

 

  在信用卡市場初現危機的時候,美國各大金融機構採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美國運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等信用卡業務的主要提供商,在去年10月就開始對信用卡新申請者制定更嚴格標準,即使信用良好者也不能例外,面向高端客戶的美國運通就已經把信貸利率逐步提高。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曾削減最具風險客戶群在所有信用卡客戶中的比例。比如,已經身負債務者將難以獲得信用卡服務;如果客戶生活在飽受次貸危機衝擊的地區,或者就職於" 問題"行業,那麼他們的信用額度將大幅度降低。

 

  不過,卜若柏對於上述做法表示質疑。他認為,雖然上述措施旨在保護借貸者利益,但消費者無形中受到多重打擊。首先,銀行執行更嚴格評估標準意味著他們享受信用卡服務時必須承擔更高的利率,借款難度也隨著增加;其次,銀行降低消費者信用額度後,後者的日常預算面臨更大困難。這些影響促使了部分消費者不得不更快地加入信用卡違約者行列。

 

  可能引發另一場信貸危機

 

  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吳志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與次級貸款市場相比,信用卡市場的每筆金額普遍較小,但由於賬目數量大,因此市場總規模仍然不可輕視。特別是在銀行業自身融資困難的時候,信用卡違約率大幅上升的副作用更是被嚴重放大。

 

  另外,美國信用卡違約早已通過衍生仲介進入了投資組合工具,深入金融市場每個角落,假如信用卡市場崩潰,整個美國銀行業都將受到波及,影響堪比又一場信貸危機。據瞭解,美國信用卡市場中風險最高的銀行包括美國銀行、滙豐控股和花旗集團。

 

  吳志峰指出,鑒於信用卡違約率上升部分受到高失業率的拖累,而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又與銀行業惜貸背景下的實體經濟不振息息相關。這意味著,隨著金融危機不斷深化,其通過就業率和收入下降對信用卡市場形成的負面影響仍將繼續,並將令金融體系本身的狀況"雪上加霜"。

==========================================

  由於就業率及家庭收入持續降低,美國消費者拖欠信用卡貸款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一年多以來,儘管美國貨幣和財政當局政策頻出,但經濟危局似未能緩解。隨著經濟的惡化,美國失業率上升,原本作為金融機構"香噴噴"的信用卡貸款業務也成了一劑"毒藥"。

 

  十多年來,美國信用卡發行機構通過各種優惠,讓美國人變得喜歡上了刷卡。與此同時,銀行說服更多的商家接受信用卡付帳,其理由是消費者用信用卡付帳會比現金付帳更"大方",結果是約四分之三的美國家庭用上了信用卡。而隨著美國失業率的上升,美國民眾的財務狀況急劇惡化,美國金融機構的信用卡貸款也遇到了"大麻煩"。   

 

  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范四海指出,失業的加劇使居民的財務負擔雪上加霜,也給商業銀行的貸款帶來更多的不安全。失業率的上升會降低居民的還貸能力,考慮到美國居民信用卡貸款的規模遠遠超過中國居民,信用卡貸款壞賬率將伴隨著失業率的上升而上升。

 

  具體的資料也支援這一觀點,美國大型信貸機構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Equifax發佈的2月份資料顯示,隨著經濟衰退加劇,失業人口上升,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拖欠各類貸款。該機構的資料顯示,1月已逾期至少1個月未還抵押住房貸款的房主較上年同期增加50%。而信用卡逾期未還款的消費者數量上升29.5%,汽車貸款逾期60天未還款的消費者人數增加18.8%。 

 

  評級機構惠譽也指出,美國信用卡壞帳率在去年12月升至7.5%。惠譽進一步表示,經濟衰退令失業者無力還債,預計違約率還將創紀錄。高盛分析師弗倫指出,如果作悲觀預期,信用卡違約率可能在年底升至10%到11%的高位。目前美國的信用卡拖欠情況的增加,表明一些美國人的財務狀況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邊緣。

 

  專家介紹說,消費者借貸水準通常會在經濟滑坡的初期增加,人們以此在就業低迷和工資增長放緩的環境下維持原有生活水準。隨著經濟陷入衰退,當消費者面臨失業以及家庭收入減少的嚴峻威脅時,他們的借貸往往會大幅減少,因為他們償還信用卡債務的能力已經趕不上以往了。  

 

  經濟學家普遍預計,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仍將繼續下降,失業率今年可能達到9%甚至更高。由此可見,未來信用卡貸款的拖欠率還將攀升,而越來越高的拖欠率又反過來促使銀行提高借款標準,這樣的結果可能嚴重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進而影響已然放緩的美國實體經濟。

 

其他連結: 接下來的未爆彈 (Jan.9, 2009)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道瓊工業指數(DJIA)怎麼算出來的?

道瓊工業指數(DJIA)怎麼算出來的?

 

過去由於美國股市和台灣股市, 甚至是亞洲股市連動性高, 不少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昨天美國股市收盤的情況, 就這樣美國三大指數之一的, 道瓊工業指數就成了國人最熟悉的名詞之一。

 

道瓊工業指數,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簡稱DJIA.在台灣很多人習慣只叫道瓊指數, 事實上目前美國常用的道瓊指數共有三個, 分別為道瓊工業指數、道瓊運輸指數(DJ Transportation Average) 和道瓊公用事業指數(DJ Utility Average).

 

道瓊工業指數成立於1896年, 是目前存在第二老的指數, 僅次於道瓊運輸指數。目前這個指數的編列和調整都是由華爾街日報負責。

 

道瓊工業指數目前成份股一共有30家, 含蓋了美國主要以及最普遍為大眾持有的美國公司, 這當中包括你我熟悉的IBM, INTEL, MacDonald, Disney ...等, 當然也因為時代的改變, 雖然名稱仍叫做 道瓊工業指數, 但是裡面有許多其實早和工業沒有什麼相關了, 成份股的組成也一直不斷的在調整, 目前惟一一家從1896指數成立的12家成份股就存在到今天的, 是奇異電氣(GE)。

 

以下連結是目前DJIA成份的名單和最近收盤價

http://finance.yahoo.com/q/cp?s=^DJI

 

那麼DJIA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答案是, 用很簡單的算術平均數, 也就是你只要把這30家的股價加總起來, 再除以一個除數, 就可以得出來了. 換言之, 和台灣加權指數不同的, 公司市值(或者說資本額)的大小完全和指數無關。有興趣你不妨試看看, 目前的除數(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 "道瓊工業指數除數"─DJIA Divisor)是0.1255527090。如果你把30家收盤價加起來是827.95. 後者除以前者你就可以得出昨天的收盤價6594.44.

 

這個DJIA Divisor 是定期調整的, 主要是針對如果成份股中有分割(Split)、反分割(Reverse-Spilt)、除權息和調整成份股時, 讓指數不致於出現偏離。

 

從這個算式中, 你不難了解, 股價愈高的公司對指數影響愈大, 而愈低的公司影響愈小. 因為同樣下跌, IBM (3/6收盤87.48)跌2%對指數影響是13.93點, 而Citibank 下跌20%, 對指數影響才1.59點. 這其實也可以用以解釋之前在去年中, 即使次貸風暴已經甚囂塵上了, 但是DJIA指數仍跌的不多 (請參見"次貸一週年記"), 因為當時石油價格的飆漲, 讓DJIA成份股中的石油股, Exxon Mobile和Chevron股價高漲帶動指數居高不下。(請參見"油價下跌 股價也下跌")

 

DJIA 一直被人批評代表性不足(只有30家)、指數計算落伍(沒有考慮市值)..等, 很多人認為S&P 500指數才足以代表美國真正大型股的表現(S&P 500是台灣加權指數類似, 是採用加權平均的算法), 但是緃然如此, 如果你每天看, 你會發覺二者的波動幅度其實都差不多的, 或許這就是數字的奧妙吧!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別用經濟學教科書治國

別用經濟學教科書治國

 

前一陣子有人在ptt提問, 美國有最多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 為什麼還會發生金融風暴? 事實上, 這個問題我最早是在十幾年前高希均教授著的"經濟學的世界"一書中見過. 當時的背景是日本狂買美國的年代。

 

要回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了解經濟學的本質。首先,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 換言之, 這是一門討論人類行為的科學, 和物理化學這類自然科學放諸四海皆準不同的是, 凡是人類行為科學都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一顆蘋果再加一顆蘋果等於二顆蘋果, 在地球任何一處皆是如此. 但是降息會造成人們更勇於投資? 很明顯地, 三年前是如此, 但是今天卻非如此. 因此, 我們今天看到的經濟學理論, 基本上都是從過去經驗推論而得, 但是不幸地, 過去績效並不保証未來表現, 因此, 過去有效的方式, 並無法保証這次同樣會成功, 因為每一次的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這是經濟學第一個盲點。

 

其次, 經濟學又被稱為"非實驗性科學", 簡單地說, 很多自然科學理論可以透過實驗去模擬來驗證理論, 但是經濟學不行, 因為總不可能為了測試通貨緊縮對人民消費行為影響, 那就找一個國家/城市人民來創造通貨緊縮吧! 也因此, 經濟學只有在發生了之後, 才能找類似的理論來推斷解決之道。尤有甚者, 就因為經濟學的推論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 沒有人可以活這麼久(或者說等這麼久), 於是經濟學發展出了數理經濟學的模式, 透過數學的推導來建立模型, 再透過數字來驗証這個模型的正確性(聽起來有點可笑!), 結果是, 原本是用來研究人的行為模式的, 最後變成數字來決定一切。

 

最後, 同樣因為這是討論人行為的學問, 而每個人又是如此的不同, 變數太多, 所以經濟學只能用許多的假設條件, 來討論單一變數的變化情況. 這自然讓經濟學的理論無法讓一般普羅大眾所接受, 也自然讓經濟學者不自覺陷入窠臼之中.

 

以下這篇是登於3/3日工商時報的社論, 標題為"不能照抄課本上的經濟政策",撰文者應該對經濟學本質也有很深的體會。自金融風暴發生以來, 放眼過去, 各國的政策都差不多大同小異─降息、擴大政府支出、舒困企業, 亞洲國家再加上一個貶值剌激出口, 成效如何, 大家心裡有數。為何會如此? 不難想像, 這是因為這些負責財經政策的人受的經濟學教育都差不多, 都是受近年來美式主流經濟學的影響, 當他們極盡一生探索經濟學道理, 拿到學位時, 這些想法自然都融入他們的生命當中, 什麼國家現實情況, 只要違反他們所學的, 就被視為邪魔歪道.就如同我去年寫的"反自由經濟"一樣, 還有人留言要我回去重讀經濟學,  大家都說自由經濟是王道, 結果呢? 當景氣走下坡時, 第一個跳出來主張買國貨的, 就是過去最大力推行自由貿易的國家.

 

過去我寫了二篇 "我的突發奇想" 和"貶值救台灣 算了吧", 其實都和這一篇相呼應, 我認為執政者應考量台灣的現實情況, 而不是盲目去追求國際間"大家都認同"的作法, 就如同文中提的, 適合於A國的, 並不見得適合於B國. 實際的狀況, 就像文中提到的例子, 美國的問題, 在於民間消費過頭, 儲蓄過低, 造成消費的急縮, 因此降息有利於減輕民間負擔, 但是台灣相反, 民間儲蓄率高, 過度的降息反而讓百性因為預期收入下降, 因而造成消費縮減.

 

如一開始說的, 經濟學是一種檢討過去, 綜合經驗而成的學問, 也因此, 每一次經濟有大的變動, 也就是新的理論出現的時刻. 或許我們的官員應該不要再墨守舊法, 試著從中開創新局, 才是老百性之福.

==============================================

社論-不能照抄課本上的經濟政策

2009-03-0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世界各國:穩定金融,刺激總合需求,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聯手對抗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IMF的藥方,對失業人口遞增,失業率已達5.31%的台灣適用嗎?

 

     台灣的金融相當穩定,金融產業的獲利能力雖然下降,產值對GDP的貢獻也顯著減少,但是資本結構依然健全,沒有僵屍銀行。所以,金融穩定對台灣而言,不成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外部需求銳減、出口腰斬所導致的總合需求萎縮和失業遽增。

 

     外需減少,如何是好?便宜行事的辦法就是擴大內需,用內需彌補外需,以恢復總合需求。所以,政府先發消費券,鼓勵民間消費;然後訂定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增加政府支出;而中央銀行也連續降息7次,試圖刺激民間投資。這些對策,一概抄自總體經濟學的教科書,如果是期考,當然得滿分,可惜是經濟實情與台灣實務,所以不及格。

 

     不及格的原因有二。第一,中央銀行調降利率過火,政策有欠周詳。須知,台灣的國民儲蓄率很高,利息所得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遠遠超過西方國家。存款利率一旦調降,利息收入隨之減少,國民所得跟著下降,民間消費立即萎縮,而且萎縮的程度遠勝於他國。中央銀行連續七度降息後,二年期定存利率只剩下0.845%,活存的利率更低到史無前例的0.1%。存款利息的減損平均分攤給每一位國民,一人淨損16,880元。損失金額是發放消費券金額的五倍。換言之,如果發消費券是讓內需奮進一步,央行連續7度降息則是讓內需猛退5碼。央行應該檢討的是:這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其次,出口乾涸所形成的缺口,大到無法用財政支出填補。如果繼續往無底洞丟錢,將使國債急速增加,最終勢必拖垮經濟復興所需的本錢。根據最新的貿易統計,一月份的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26.3億美元,相當於4,300億台幣,衰退的幅度是42%。所以,政府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只夠彌補1個月的外銷衰退,但是1年有12個月,就算擴編10倍的特別預算也是杯水車薪。因此,政府應該省思:這種精衛填海的行動,於事何補?

 

     既然降息是錯誤的,擴大公共支出亦屬可議,那麼適切的政策為何?首先,就貨幣政策而言,如果央行降息是為了減輕房貸戶的利息負擔,避免大量違約拖垮金融體系,則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放寬房貸的展延條件和展延期限,給失業的房貸戶一個喘息空間,靜待經濟復甦。幸運的是,此一措施已獲台銀、土銀與合庫等大型行庫採納,並透過銀行公會勸說全台的商業銀行共同行動。遺憾的是,這項政策採行得太晚,利率已經低到破表,民間消費已經受傷。

 

     其次,就財政政策而言,IMF雖然鼓勵各國增加政府支出,但是也坦承:一項對A國有效的方案,對B國不一定管用。換言之,政府花大錢不一定救得了經濟,必須針對目標使錢才對。所以,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在經費用途上應當重新檢討,務必集中火力,不能亂槍打鳥。而當前最大的威脅,就是失業問題。因此,所有間接幫助就業的支出,各種迂迴減少失業的方案,都不如直接提供工作機會,直接救助失業家庭來得有效、乾脆。既然如此,何不將特別預算的各項支出朝這個方向調整?

 

     這次金融海嘯的規模、強度與後遺,讓全球戰慄。絕對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一次衰退,有人甚且擔心它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複刻版。萬一西方富裕國家的經濟真的陷入長期蕭條,台灣的外銷將難以回春,總合需求的缺口就會一直存在。所以,國人應作最壞的打算,政府須作最好的防範,共同對付最危險的可能,亦即,大量失業的可能。惟有做好準備,才有可能對抗意想不到的衝擊。奧地利學派說「繁華不再,但是繁華終究再來」。這就是經濟循環。

淺談Intel & TSMC 合作

淺談Intel & TSMC 合作

 

自從上週末Intel 和TSMC(台積電)宣佈要共同名開記者會後, 市場就一直在想像, 這場記者會會宣佈什麼大事。基本上, 到昨天(3/2)正式的記者會前, 台灣的媒體幾乎都是一面倒的猜測, Intel要把目前用於小筆電中的CPU─Atom宣佈交給台積電代工。

 

台灣今天早上正式的消息出來了, Intel和TSMC訂定了合作備忘錄, Intel把Atom相關的智財(IP)、相關資料庫和技術移植至TSMC的平台中. 簡單地說, Intel把Atom的相關設計技術授權給了台積電.

 

接下來, 自然市場很多人很好奇, 這是不是代表著Intel要把Atom的代工交給TSMC呢? 事實上不然, 因為1. 今天開放授權 不表示明天台積電就可以作出來, 更何況這還牽涉到和台積電現有製程平台整合的問題。2. Intel本身並沒有產能不足的問題, 就算是要Cost Down, 目前也無法估出來台積電代工Intel可以省下多少.

 

因為沒有短期馬上的效益, 因此, 不管是Intel或是TSMC在台美兩地都是以下跌收盤的。但是這件事真的是沒有效益嗎? 請注意, Intel授權TSMC相關技術是沒有收費的(至少新聞中沒有揭露這件事), 除非Intel已經預估在可見的未來Atom會賣到供不應求,或是現有自製成本過高 所以預先尋找second source, 否則Intel似乎沒有理由這麼作. 特別還是大張旗鼓的召開記者會.

 

就讓我試著去告訴大家背後的故事吧~

 

這個故事要從CPU的市場談起. 談起CPU, 不用多說, 大家都知道Intel是龍頭, 其他的如AMD、威盛、National Semi...等, 不是苟延殘喘, 就是靠別的產品維生。事實上, 以上各家作的都是一種叫做CISC的CPU, 在更早之前, 還有另一種CPU叫RISC架構, 和CISC互爭CPU龍頭。今天大家提起MOTOROLA 都直覺想起手機, 但事實上早期的MOTOROLA是一家半導體, 也就是RISC CPU的龍頭, RISC架構處理速度快, 但是成本高, 多半用於Unix 系統和Apple的麥金塔電腦中, 但正因為成本高, 最後輸給了Windows 和 Intel 聯軍力推的CISC架構, 於是Intel 成為這塊市場的老大, 接下來的故事, 大家不陌生, PC市場開始膨蓬, 除了高階的Unix Server 還用RISC CPU外, Intel幾乎通吃了大部份的市場.

 

RISC在PC和PC-SERVER市場失利後, 並沒有因而消失, 很幸運地, 消費性電子市場在PC後開始興起了, 他們順勢轉進了消費性電子當中. 消費性電子一方面速度要快(你不會想要DVD開機要3分鐘吧), 另一方面又不用PC CPU這樣複雜的功能. RISC架構就成了最佳平台, 今天我們提到CPU總是直覺想到Intel和AMD, 事實上從DVD, LCD-TV 到Router, 手機裡面都有一顆CPU, 只是我們直覺都把這些只稱為晶片。那麼作RISC CPU有哪些公司呢? Broadcom, Qualcomm, Texas Instrument, Sigma Designs 一直到台灣聯發科..等都是, 只是和CISC 陣營中從設計、專利到製造都一手包不同的, RISC架構的專利(智財, IP)和架構主要掌控在少數幾家當中, 最大的叫ARM, 次大的是MIPS, 他們以授權方式授權給以上的幾家公司(我們一般稱為IC設計公司), 他們在這些平台上再開發、設計出自己的晶片, 多數再交由台積電這些代工廠製造.

 

  Intel 難道都有沒有想過要進入這些RISC架構的市場嗎? 當然有, Intel曾試著進入網路和手機CPU的市場, 但是最後都以失敗收場. (為什麼會失敗? sorry, 我不知道, 知道的人再請告知)

 

  回到主題, 為什麼Intel 要開放技術給台積電呢? 很簡單, Intel想要再進軍這塊市場. Intel很清楚他在這段的競爭者多數都是在台積電代工的, 對著幹的方法過去經驗已經証明行不通的, 因此, Intel決定退而求其次, 仿ARM和MIPS的模式, 作一個授權者就好. 透過台積電的平台, 讓Broadcom、TI這些台積電客戶多一個平台選擇. 這會比Intel去力拼或是遊說要有力的多了。

 

  那對台積電而言, 平白拿到了Intel的技術和IP智財, 退可以增進自家功力, 進而, 如果Intel的策略成功, 拉進其他客戶, 更可以拉開自己和其他Foundry的距離, 自然穩操勝算.

 

  簡單地說, 或許有人會失望並沒有實質的訂單 (事實上, 我認為短時間內不可能看到Atom CPU 交給TSMC製造), 但是就策略上, Intel 和 TSMC都是贏家.

 

   對我來說, 如果台灣有一家公司值得長期投資, 不會是中華電或台塑, 只有台積電一家。

相關連結: 我買了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