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海爾大業

海爾大業

前一陣子, 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和亞洲最大的太陽能矽晶製造商─江西賽維(LDK Solar)驚傳財務危機, 負責人指出, 如果現金增資失敗, 公司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 公司將有無法經營的危險.消息一出, 股價接連大跌. 引起不少分析師的驚恐, 回溯到今年八月受訪時, LDK的老闆─彭小峰還向大家透露, 公司訂單已經接到2018年了(哇~現在下訂要十年後才拿到貨), 是全世界太陽矽晶廠手頭訂單最多的一家. 言猶在耳, 不到半年, 公司發生財務危機.

事實上, 早在去年(2008)就有LDK 離職的財務高層向券商爆料, LDK的帳面數字和實際庫存有差距, 依照慣例, LDK以離職員工因離職金不滿, 存心對公司報復提出解釋, 就這樣, 消息也就不了了之. 從今天回過頭來看. 當時的爆料的確不假.

其實, 在我們的生活中, 經常都有著這些不見經傳的小事情發生.而這些小事, 如果仔細推敲, 其實有時會意外發現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事. 就例如, 我在二年前依花旗銀行和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協商的投資案, 推敲出金融市場的危機(別忘了, 當時可是金融市場最火熱的時候), 原因是花旗和ADIA談了11個小時後, 付出了不尋常的11%的利息, 讓ADIA購買他們的CB(可轉債). 當時看似ADIA佔了上風, 結果前幾天, ADIA放話要告花旗誤導投資. 因為這筆投資讓ADIA 預估損失40億美元左右. (請參見”我對2008年景氣看法(上)

講了一堆事後諸葛, 那麼最近還有什麼引起我注意的”小事”呢? 答案是, 在前幾天的報紙同樣報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數十家供應商指稱海爾拖欠貨款”, 想當然爾, 海爾的回答, 當然是不可能, 這是供應商自己的問題.

海爾財務有沒有問題, 我不知道. 畢竟拖欠貨款, 這是電子業的陋習. 不過我有興趣的, 是想介紹一下海爾電器(Haier)這家公司, 或精確地說, 海爾集團.

先來看一下, 海爾這家公司有多了不起:

  1. 根據維基百科 (Wikipedia)的數字, 海爾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 2008年的集團營業額是178億美元, 我算了一下, 這約當是同年度台積電加中華電信的營業額。

  2. 這家公司連續8年被中國選為最有價值品牌, 第二名是聯想

  3. 這家公司是中國信息500強的第一名

  4. 最後, 這也是我家中惟一個有的中國品牌家電─海爾酒櫃


當然, 如果以上還是讓你對這家公司沒有感覺, 那麼如果你看過漫畫, ”社長島耕作"中, 裡面描寫中國”出發集團”─孫銳, 暗指的對象也是這家公司(包括在工人面見砸毀瑕疵冰箱以及和日本初芝合作, 又不遵守協定自行在日本拓點..等).

不過, 這些都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 我主要是想透過這篇文章, 印証一下我之前在幾篇文章中提過的, 中國企業”多角化”經營. 因此, 我就以海爾為例, 讓大家知道, 一家大陸上市企業中, 經濟項目會有多麼的多元化. 請注意的事, 並不是只有像海爾這樣規模的企業, 會這麼多元化, 事實上大陸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如此.

首先, 我們先看海爾集團網頁中列出的子公司 (http://www.haier.cn)

  1. 家電類:


l          海爾中央空調

l          海爾熱水器

l          海爾酒櫃

l          海爾整體廚房

l          海爾衛浴

l          海爾太陽能(主要是熱水器)

l          海爾社區店

2. 資訊類

l          海爾電腦 (電腦和數位相機)

l          海爾手機

l          海爾科技 (半導體晶片、工業控制、監控..等)

l          海爾投標網

l          海爾B2B

l          北航海爾 (電腦軟硬體產品)

l          海爾商城

l          E家佳聯盟

l         海爾集成電路 上海 (MCU IC DESIGNS)

l        海爾集成電路 北京 (影像晶片 IC DESIGNS)

3. 金融投資類

l          海爾房地產

l          海爾山莊

l          海爾保險代理人

l          海爾紐約人壽

4. 工業類

l          海爾智能電子

l          海爾新材料

l          海爾彩版

l          章丘海爾電機

l          海爾印刷

l          海爾塑料粉末

l          海爾醫療設備

l          海高設計

l          三菱重工海爾

l         海爾模具

以上是從海爾網頁上查詢到的, 下面還有一些是我自行從網路上查詢到的:

  1. 海爾兄弟童裝

  2. 海爾旅行社

  3. 海爾物流

  4. 正大海爾製葯

  5. 海爾金融投資發展公司 :旗下有石化公司

  6. 海爾洲際酒店


這當中, 相較於許多大陸的集團公司, 只少了開礦、汽車和銀行, 其他流行的產業, 如太陽能、房地產開發、酒店、生物科技和製葯以及童裝一個都沒少過. 這還不包括, 目前台灣正在討論是否開放高階製層LCD面板到大陸設廠, 其中傳聞要和海爾合作設廠的, 就是友達. 更別忘了, 以上列出的, 還是子公司, 通常子公司下面還會有孫公司和孫孫公司. (P.S 剛查到海爾一個月前傳出要收購"法拉利"進軍汽車業!)

在我之前的文章有提過, 很多人認為, 大陸是一個快速興起的市場, 有錢可賺, 為什麼不賺? 事實上,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國家都發生過. 但是, 其一, 一旦市場反轉, 原本具有競爭力的本業, 可能被其他較不具競爭力的子公司拖垮, 如過去提到的天仁茗茶被天仁証券拖垮即是一例. 其二, 子公司間的相互交叉持股以及業務往來, 很容易造成管理階層上下其手, 讓財報數字失真. 過去不少公司爆發財務危機, 即都是利用塞貨給子公司來美化帳面數字.

當然這樣的情況, 並非均無成功可能, 韓國的Samsung 、LG 旗下子公司的雜複度相對於海爾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別忘了, Samsung、LG也都曾面對旗下子公司大虧而造成集團搖搖欲墜的危機(Samsung造船和DRAM, LG的信用卡), 如今的榮景有很大部份是歸因於韓國政府在亞洲金融風暴後, 毅然強迫合併各財閥間性質相同的公司才有所致.

最後, 如前所述, 本文的目的, 並不在影射海爾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而只是透過此一公司研究, 把我過去常講的大陸公司過於”多角化”經營提出一個驗証.

這篇應該是我2009年最後一篇文章了. 敬祝大家2010年事事順心!

相關連結: 下一個泡沫─中國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下)

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下)

在上一篇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上)中, 我首次把經濟市場和投資市場區分開來, 原因無它, 因為從今年看來, 經濟市場在緩慢復甦當中, 但投資市場早就一飛衝天, 以致二者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展望明年, 如果沒有什麼大意外, 我認為基本上經濟還是會維持目前緩慢的復甦步調, 但投資市場可能在2Q後會無以為繼, 而朝向修正.

這個道理就如同某位投資大師說的小故事, 一個人帶著狗到公園散步, 狗兒興奮的前後來回跑, 而主人不過就是緩步的向前走, 最後的結局當然還是主人帶著狗回到最後的終點.(出自”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作者名字太長 請自己查!)

那麼是不是如果明年經濟訊號愈強烈代表著明年投資市場會更好呢? 我的想法剛好相反, 這一套應該在1Q~2Q還行得通, 2Q之後會出現一些讓大家意料之外的結果: 當好消息公佈後, 股市反而下跌. 反而當不利經濟的負面消息公佈後, 股市會上漲. 為什麼會是這樣? 這可不是什麼利多出盡.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今年投資市場的最佳操盤手─各國政府. 特別是美國政府. 如果不是各國政府從去年底開始急速調降利率以及透過各式政策釋出的大量資金, 投資市場不會這麼快就達到近似泡沫化的結果. 可是這樣作的後遺症, 這些專家們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 只是大家從日本的經驗中學習到, 深怕一旦政府抽手馬上會再陷入二次衰退.就這樣, 各國央行就在調整利率回正軌和深怕經濟再次衰退中跳探戈.

那為什麼央行非要把利率調回正軌? 一直維持低利不是很好嗎? 姑且不論低利可能造成退休族的傷害或是可能的泡沫經濟, 更重要的是, 如果央行不把利率維持到一定數字, 如果再有類似情況, 那麼央行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武器, 事實上, 這也是日本帶給各國的最大教訓.

那麼明年美國央行會調高利率嗎? 坦白說, 不知道. 不過除非明年再陷入嚴重的經濟蕭條, 否則就算明年不調, 後年也會調, 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調高的利率將會對過度投機的市場會有某種程度的阻嚇作用.

接下來, 同樣以各主要國作分析

美國

從金融風暴以來, 不少投資分析師紛紛吹捧中國或是其他新興勢力可能取代美國部份美國的地位. 政治上的事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就經濟上, 很明確的, 美國還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國, 以及更重要的, 各項金融規則的帶領者, 甚至是制定者. 也因此美國的經濟變化牽扯著全球的經濟. 所以基本上, 你在本篇上下文看到的全球經濟, 也就是美國經濟的倒影. 請容我再重覆一次, 持續上揚但可能不太令人興奮的經濟數據, 和慢慢會修正的投資市場.

毫無意外, 美國的利率政策將會是影響全世界明年度經濟以及投資市場最重要的關鍵. 而如上所言, 這牽涉到美國經濟明年是否能強勁成長而定. 而就是目前看來, 可能性並不高. 所以我認為明年度, 美國最好的情況, 就是和今年下半年一樣, 整年都在慢慢的復甦並伴隨著一些高失業..等不愉快的新聞. 壞的情況, 小型的泡沫破裂, 可能造成連動性的信心影響, 而讓經濟數字再次走跌.

中國

在寫本篇時, 剛好媒體都登出美國News Week的2010年十大預測, 其中有一項就是中國泡沫破裂, 造成全球陷入通貨緊縮. 我在今年六月就寫過”下一個泡沫─中國”, 剛好最近受台大ptt網友的點閱, 成為最熱門的文章之一. 時至今日, 基本上中國泡沫這件事, 似乎已經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事了.

但中國會在明年泡沫破裂嗎? 坦白說, 我認為很難.理由是, 中國是一個資訊非常不透明的地方.再加上中國人投機, 沒吃過苦頭勇於投入的性格. 讓泡沫很容易就可以在中國發散開來. 那麼中國投資市場關鍵在哪裡? 答案同樣是─政府.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中國股市通常都在政府陸續推出緊縮和打壓政策後幾個月內開始下跌. 而總是在北京放寬政策後, 急速上漲. 所以基本上, 中國股市是和全球股市沒有太大連動性的. 重點是在北京的態度.

那麼北京中央難道不知道中國現有泡沫問題有多嚴重嗎? 當然知道. 問題是中國本身存在著更多其他的問題. 如中共中央本身不同派系間的爭鬥和中央政策無法有效下達到地方執行…等. 這都是讓泡沫不斷擴大的無力之處. 因而中共中央往往只會在好的時機採取逐步而溫和的手法. 也因此, 同樣地, 只要明年景氣往正面復甦, 再度的政策出手調控, 應該是不意外的.

歐盟

歐盟事實上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問題是和美國及中國相比, 它並不是一個擁有強而有力中央政府的”國家”.再加上會員國之間程度的不同, 歐盟財經政策的有效性, 其實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差的. 但問題來了, 在這波金融海嘯中, 不少成員國都受傷累累, 不管是PIIGS(請參見上一篇)或是老牌的英國和義大利, 我實在很好奇, 如果接連出事, 歐盟會如何作出相對因應?

台灣

不知道是不是身處台灣, 資訊眾多之故. 台灣一直是我認為最難寫的一部份. 從表面上來看, 兩岸和解是台灣最大的利多. 這從今年度台股的表現當中不難理解. 不用懷疑, 明年度依然會看到愈來愈多這樣的兩岸合作及互動..等等. 這讓不少人看好明年台股的表現.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由於台灣的藍綠爭論和民主選舉制, 讓大家也見識到了, 其實台灣近一半的人民對大陸開放, 或者說, 更快的開放, 仍保持著不贊成或保留的態度, 簡單地說, 台灣對大陸開放政策, 其實台灣還沒有準備好.而這樣的情況, 很容易在幾次主要的選舉後, 就能讓執政黨放慢腳步的.

此外, 從過去的經驗中, 台灣不論股市或經濟市場的表現亦無法自絕於國際市場. 但此同時, 偏偏台灣亦是一個淺碟型的市場, 換言之, 大量的資金就很容易把台股炒高. 因此, 如果真的有一堆熱錢湧入, 那麼以上的分析都是可以丟進垃圾桶了.

所以對於台灣明年的經濟和投資市場表現, 我會以正面待之, 但絕不會像分析師那樣的莫名樂觀.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上)

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上)

從2007年底了寫下我對2008年景氣的看法後, 這似乎成了每年底都要作的功課. 和往常一樣, 在寫這一篇前, 我回顧了一下前二年寫的文章, 在2007年底寫下的對2008年的看法中, 預估了經濟會由繁榮走向衰退.(註) 但實際的情況比我預估的更慘, 2008年由於雷曼兄弟事件爆發, 所造成的連鎖效應, 讓經濟下滑的速度和幅度要遠大於原本預估的逐步走弱。

至於在2008年底寫對2009年的預估, 也只對了一半, 原本預估經濟會在今年3~4Q開始走穩, 但實際上是從3Q開始復甦, 而且比我原本預計的來的快, 另外二項預估, “L型復甦”和”全球化 自由化走回頭路” 很明顯地, 完全沒有這回事. 哈. 只有”因為對央行失去信心 黃金可能再次成為搶手貨” 勉強成為比較精準的一項.

有興趣大家從下面連結回顧一下 過去二年的預估

l          我對2008年景氣的看法 () ()

l          我對2009年景氣的看法 () ()

當然, 為了証明我不是惟一對今年走勢看走眼的人, 大家也可以同步參考這篇, 一樣是去年底貼的 “名家對2009年景氣的看法

為什麼大家對於今年幾乎都看走眼? 我相信其實背後很大的原因是各國央行早就印了過多的鈔票, 再加上, 本次為了刺激經濟加開的印鈔機, 在鈔票鋪天蓋地的攻勢之下, 就出現了今天的局面: 實質經濟其實只有脫離衰退階段, 但投資市場早就到了繁榮階段.舉例來說, 今年股市雖然還沒收盤, 不過多數股市漲幅應該都在70%左右, 少數新興國家甚至在100~200%之間. 但是在此同時, 大家也不難發現, 在絕大多數國家當中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 出口數字或是一些GDP數字雖然都在逐季”成長”, 但是如果和去年同期相較起來, 多半還在衰退階段. 相對的, 各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所創造出的高額負債, 卻不禁開始讓人對貨幣持有產生疑慮.

目前不管是市場投資大師也好, 或產業界大老也好, 對於明年的經濟發展和投資市場幾乎都是一面倒的看好, 但我個人認為, 目前的全球經濟看似強勁復甦, 但其實還隱含著幾項風險, 而這些風險可能就是影響明年不管經濟發展或投資市場也好, 最大的變數.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的幾項風險:

  1. 龐大的政府債務何去何從? 特別是一些高負債的新興國家(如目前被Bloomberg列為高風險的PIIGS 葡萄牙、愛爾蘭、冰島、希臘和西班牙)和大家較少為注意的已開發國家(英國、義大利和日本)。在近期分析師報告中, 總愛提美元貶值的問題, 但就個人的看法, 就如同之前的”弱勢美元”中提的, 基本上美國還是這個世界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短期間內, 只要沒有大的意外發生, 大家是不可能看到美元狂貶這回事的, 但相對的, 其他國家沒有世界清算貨幣這樣的護身符, 就很難說了. 如果景氣回跌或是投資市場修正下, 不排除會再現國家倒帳, 進而可能會再次造成銀行的系統風險!

  2. 主要消費國, 如美國、日本和歐盟經濟不振, 造成內需不足, 而亞洲國家由於看似景氣回春, 仍在拼命擴充產能, 是否會再次造成供過於求, 通貨緊縮現象? 進而拖累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國家?


當大家看好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國家內需帶動的消費時, 很多人忘了美國一個國家的GDP=日本(2)+中國(3)+德國(4)+法國(5)的總和. 如果其中美國和日本、德國、法國都不振時, 中國何以支撐全球? 更重要的是, 新興國家多數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 而最終的消費者就是歐美國家. 本來這個世界就是處於供過於求的情況, 然而, 在本次的刺激經濟方案的結果, 不但沒有讓生產效率不佳的產業退出市場, 反而刺激了更多廠商的投入.而需求減少, 而供給更增加的情況下, 預期很快又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現象.(GDP數字請參見”中國救世界經濟 可能嗎?”)

3. 歐美商用不動產問題仍在持續惡化中, 是否可能引發倒帳危機?

4. 對沖基金炒作原物料如果漲過頭(特別是石油和糧食)可能會造成消費排擠, 而讓各國消費更加緊縮

5.熱錢流入普遍在亞洲國家造成泡沫現象, 可能會讓亞洲各國政府不管是在政策上打壓或是以調高利率方式調控, (目前部份國 家已經在進行中了, 明年會看到更明顯的政策改變)

6. 美元走勢如果反轉(走強), 將會使目前現行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逆流回美國.因而會使新興市場或原物料商品等被人為炒高的市場回跌.

7.一旦各國陸續撤回經濟刺激方案, 現有經濟是否還能保有活力? 特別是今年不論是美國或中國, 都是鼓勵消費模式來增加需求, 某種程度而言, 等於提前預支消費, 是否會在明年反而造成消費的縮減?

基本上, 我對2010年景氣的看法會是, 經濟走勢會呈現”ㄏ”字型,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會出現持續成長, 但是到了下半年會開始走平到完全令人不興奮的平淡.

就投資市場而言, 上半年會維持和今年下半年差不多的泰勢: 大家會看到愈來愈多正面的消息和評論, 如消費支出成長、GDP成長、失業率下降..等, 當然理論上, 這些也會帶動投資市場的上揚. 但是對於下半年, 我認為好消息雖然仍會不時傳出, 但是投資市場會開始走平, 甚至下跌. 最差的情況, 會在下半年再次發生投資市場的大修正.

支持我這樣想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目前投資市場的表現早已把明年的復甦都演完了, 在基本面並沒有得到大幅度改善前, 投資市場的過度吹捧其實很難維持. 除非明年可以看到非常強勁的復甦, 甚至到了”繁榮”的程度, 否則我相信投資市場今年的熱度是很難以為繼的. 特別是近期很多分析師喜歡吹捧的新興市場和原物料, 我相信這些市場明年所面臨的修正風險要大於歐美市場.

下一篇, 依前例, 我將分別就美國、大陸和台灣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附註: 文中部份用字 “繁榮”、”衰退”…是依經濟學景氣循環的用語, 分別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而來.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美林談2010年十大投資題材

美林談2010年十大投資題材

幾乎每一年年底或年初我都會作一件事, 那就是把美國一些商業雜誌的”專家”們對於隔年的選股建議, 全部放進我的組合追縱( Portfolio Tracking)中, 並以年初價作為成本, 再來看看這些專家的選股結果

結果是什麼? 答案是這些人選的個股, 如果遇上多頭其實表現都會不錯, 但也差不多略高於指數, 但是如果遇到像去年那樣, 很多人選的股票就很慘, 我追縱的裡面還有二位推荐房利美(Fannie Mae )會上到130元.和一位推薦150元的AIG.

Anyway, 這是一篇來自美林証券對於明年的投資看法, 坦白說, 裡面很多和我的想法不太相同, 不過我還是列出來, 或許明年的此時, 我們就有機會再回頭來印証這篇文章的論點了.

=============================

本文源自美國銀行(BOA)旗下的美林証券(Merrill Lynch)談2010年的十大投資題材(Ten Investment Themes for 2010), 想當然爾, 這裡指的是以美國市場為主, 不過還是值得參考.

這十大題材包括:

1.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 risk (政府負債風險)

2. Rising taxation (升高的稅負)

3. Alternative yield strategies (收益策略的改變)

4. Financial sector rehabilitation (金融部門的復甦)

5. Corporate cash flow beneficiaries (企業現金流的受惠)

6. Rising global growth (全球性成長)

7. The emerging market consumer (新興市場的消費帶動)

8.Commodity price inflation (商品價格的上揚)

9. The return of active management (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回報)

10. Alternative energy(替代能源)

1) Government balance sheet risk:

從這個主題中, 美林引用IMF數據認為在2010年先進國家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都會超過100%, 而10年期國庫券收益在2010年底會超過4%.

投資建議: 買進:原物料和新興市場股票 以及中期的投資級公司債

避開:長天期的美國債券

2) Rising taxation: 這裡指美國長期的赤字以及接下來可能的健保方案和第二次刺激經濟方案, 將會讓美國赤字更加攀升. 最終將無可避免造成加稅的結果.

投資建議: 買進:地方市政債券(Municipal bonds)和相關的ETF以及投資於此的封閉型基金 (NUV, MYD, NPI, NPM)

避開:Private Purpose 市政債券(註 1)

3) Alternative yield strategies: 這裡談的是, 由於可能的高稅負, 會讓有錢人將投資標的, 從過去的固定高配息股, 改為一些可能遞延收益的個股

投資建議: 買進:兼具有租稅优惠和大型股特色的公司, 如KMP, EPD, PAA, ETP

避開:具有高配息率但低成長收益率的公司

4) Financial sector rehabilitation: 這部份, 美林認為金融業將會受惠於美國本土的維持低利率以及美國以外世界的高收益成長, 因而現有的金融股的實質力量被低估了.

投資建議: 買進:全球超大型的金融巨頭 (特別在巴西、中國和歐洲)

避開:美國區域型銀行

5) Corporate cash flow beneficiaries: 美林認為未來企業將有大量現金支出於企業購併、支付股利和資本支出.

投資建議: 受益:短期人力派遣公司和工業製造部門, 同時也包括小型的醫療和科技公司

避開:汽車和航空類股, 以及低評等的公司債發行者

6) Rising global growth: 這部份美林認為全球將受惠於各國不斷的刺激方案以及企業擴大資本支出(Capex)和新興市場帶動的需求

投資建議: 受益:和歐美循環型產業(大型工業和原料)相關的ETF 以及大型的跨國企業

避開:局限於本國型的企業, 如電信、醫療和非必要消費產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

7) The emerging market consumer: 這部份是指其他國家的高儲蓄率可望帶動消費, 特別是中國, 如果人民幣升值5%, 代表著中國將5%更富有.

投資建議: 受益:新興市場大型的金融股以及可能受惠於對美元升值的股票

避開:已開發國家中非必要消費產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公司

8) Commodity price inflation: 此部份在2009年已經感受到了, 但由於新興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的吃緊,價格的上揚可望延伸到2010年. 至於火熱的黃金, 受惠於各國央行(特別新興國家)儲備的多元化, 可望在2010年再次拉高.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John Paulson目前即押注在黃金作為對抗通貨膨脹和弱勢美元.

投資建議: 受益:和黃金及全球能源相關的ETF以及高品質礦商和原物料出口商

避開:汽車、航空以及消費型耐久財

9) The return of active management: 美林認為明年度市場波動將較不激烈, 因此基金的績效會和經理人的積極度出現明顯差異

投資建議: 受益:積極管理型基金和高品質個股

避開:指標型基金(註2)

10) Alternative energy: 很明顯的, 替代能源會隨著油價的下挫, 因而失去目光, 但就長期而言, 不斷的需求仍會推動替代能源的成長

投資建議: 受益:替代能源(風力、太陽能、核能…等)相關的ETF

避開:公用事業(Utilities)和舊能源股

註1: Private Purpose Bond: 美國一般地方公債(Municipal Bond)多半是免稅的, 且因為風險高於國庫券, 因此收益也較高. 但地方公債中有一種叫Private Purpose Bond 是要課稅的, 因此本文建議避開此種債券

註2基金會依其投資的屬性, 分為積極管理型, 如積極成長(Aggressive Growth)、成長型(Growth)、以及和投資指數的被動型. 這部份指的是, 因為明年可能指數波動不大, 因此積極型的基金可望得到更好的回報(當然, 反過來說, 也有可能變的更慘)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Time-2009十大最佳交易

隨著2009年即將過去和2010年的到來, 美國商業雜誌近期的內容也多是一些回顧2009年和展望2010年的文章.這些資訊, 有助於我們去回想過去的一年發生了什麼樣的事, 以及大家們對未來的看法. 接下來在本站也會陸續去轉載這方面的資訊.

以下這一篇是來自美國的Time記錄今年度最佳的十大交易(Top 10 best Business Deal). 如同大家所知的, 今年就投資市場而言, 可以說是像雲霄飛車般的一年, 年初大家還悲觀到了極點, 不料三月份後股市開始一路狂漲. 自然, 勇於在悲觀時進場或是能洞燭先機為公司避掉災難的, 自然會成為上榜的人物. 例如項次中的1, 2, 3, 5 , 6 .

至於其他幾項, 坦白說我個人也不清楚何以得以例為年度十大交易, 因為對我看來如HP merge EDS, 或是如Time Warner 脫離AOL, 以及GOOGLE 買下AdMob 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Anyway, 還是列下這些資訊供大家作參考.

相關連結: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45379_1944139,00.html

1. Berkshire Hathaway投資Goldman Sachs

受金融危機困擾的巴菲特在去年9月決定簽署向投資銀行高盛公司投資50億美元的協定。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花50億美元購入高盛的有10%分紅權的優先股,外加認購4350萬普通股的認股權證,每股價格在115美元。這些認股權證到今年已可贖回,並可獲得30億美元的利潤。

巴菲特迄今為止仍選擇持有這些權證,因他預計高盛的股價在權證失效前還會進一步上漲。Berkshire Hathaway與通用電氣(GE)達成的協定並不如此風光,但無論如何它還是一份賺錢的協議。巴菲特的交易無疑是今年最出色的一個。

2.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不碰高風險產品交易

當摩根大通前兩年眼見著債務抵押協定產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s )風光無限,為設計這類衍生產品的花旗銀行(Citigroup)、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和瑞士聯合銀行(UBS)帶來無數利潤時,摩根大通的衍生產品業務部認為房貸的CDOs風險太高,公司CEO也認同此看法。這種謹慎當時的確給公司營利帶來傷害,但肯定為今年業務利潤奠定了基礎。公司今年前3季營利85億美元,而其對手們仍在生死間掙扎。

3.BB&T銀行併購Colonial Bank

全名為”分支銀行業務和信託公司(Branch Banking & Trust Co。)”的BB&T銀行成為2009年的最大贏家。其競爭對手美聯銀行(Wachovia Corporation)已不復存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也因受重創在療傷。然而,BB&T仍在營利狀態。同時,在接受破產的Colonial銀行的儲蓄和分支機搆後,它的規模變得更大。以資產論,BB&T已成為全美第八大銀行。儘管在商業不動產市場崩潰中也受傷,但它仍比大多數競爭對手在財務狀況上更健康。

4.Berkshire Hathaway投資Burlington Northern的交易

Berkshire Hathaway首次購入全美最大鐵路運營商Burlington Northern公司的股份是在2007年。Berkshire Hathaway上月又宣佈公司以價值263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購入該運營商77%的股份。這是巴菲特的經典之作:平穩獲利。

同時,最令人感興趣的是,作為一個在1970-1990年代間興起,僅投資於少數幾個行業的Berkshire Hathaway,現已成為投資美國工業經濟未來的主要金融巨頭。

5.福特汽車的高額貸款授信交易

在Alan Mulally於2006年出任福特CEO後不久,他要求全美的一些最大銀行為其融資。他認為巨額貸款的現金將是保護公司免遭衰退打擊,或是應對其他難以預料事件的緩衝墊。事實的確如此,當競爭對手通用與克萊斯勒尋找政府救助,並最終受制於政府,而福特能控制自己未來。福特現已成為三大汽車製造商中的領先者,從政府的更換舊車補貼計畫中獲利頗豐,最終於今年第三季恢復到盈利狀態。

6.貝萊德(Black Rock) 併購巴克萊全球投資者(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

信用市場危機讓貝萊德與其西海岸競爭對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優勢凸顯,並為他們帶來機會。貝萊德獲得了多項管理破產後的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AIG等企業資產,和顧問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等企業的投資組合的政府契約。公司今年成為了全球最大規模資產管理公司。被併購的巴克萊則是設計指數基金(ETF)的先驅者。該公司之所以被出售,是因母公司巴克萊銀行急需補充資本的資金。

7.惠普併購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

今年是典型科技企業的大併購年,甲骨文(Oracle)併購昇揚電腦(Sun Microsystems),戴爾併購Perot Systems,Xerox併購Affiliated Computer Services,惠普收購3Com公司。因無法瞭解哪一宗交易徹底實現,所以此處關注的是去年交易完成,並於今年分紅的併購。

因惠普產品今年銷售不暢,併購EDS公司後讓其盈利能力更可靠。

8.Google併購AdMob廣告公司

與任何企業一樣,Google也在盤算廣告如何能在移動設備上變得更有效。公司決定動用價值7.5億美元股票收購AdMob廣告公司,這是一家想盡各種辦法將廣告置於iPhone應用軟體中的先驅者。據稱蘋果公司也在嘗試收購它,但Google搶先一步完成交易。AdMob創始人OmarHamoui在3年前創設公司時還只是個賓州大學Warton商學院的MBA學生。在創投基金的幫助下,他順利獲得成功。

9.時代華納(TimeWarner)分拆有線電視和美國線上(AOL)

若2001年的時代華納與AOL的合併可能是此前最糟的交易的話,那麼時代華納本月決定擺脫AOL確是值得關注的事情。放棄AOL和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將使得公司的主營業務更加集中,企業負債程度更低。這也可能讓公司在媒體巨變中找到機會。

10.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美強生)股票IPO

無人能在陰沉沉的2月份料及2009年可能是股票首次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s)的好年頭。但它最終的確是個好年頭。具有100多年生產嬰兒用品和兒童營養品歷史的美強生公司的股票首發,成為了今年首個最佳的IPO。這讓浮躁的投資者感到些許安慰。公司上月末的股價比首發時的每股24美元價格上漲90%。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小說─淘空

週末前夕閒來無事, 就讓我來講一個淘空的故事. 請注意:

所有內容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那應該就是真的.

話說十年前, 我初返國, 在某上市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數年前才新購入廠房, 大舉擴建, 並以廠房和國內二家大型銀行借了數億元.

原本以為新建廠房會帶來營收的大增, 不料當初由於中國大陸開始逐步跨進這個行業, 營收不如預期, 再上1998年左右台股流行電子股, 傳產股紛紛淪為雞蛋水餃, 這對事業為副,炒股為主的W董自然是件受挫的事.

於是腦筋動的快的W董, 在其二弟擔任立委牽線下, 和香港首富旗下公司搭上線, 在媒体上宣佈要擔任這家公司台灣區採購, 但是大家都知道, 這家港資只是利用W董公司擔任資金調度工作, 否則, 以該D公司原本的背景根本和電子相去十萬八千里. 如何進行採購? 但不論如何, 在當時的電子熱下, 果然股價開始上揚. 沒多久, W董趁勝追擊, 宣佈在內湖租借廠房要投入記憶卡生產行列. 股價再度上揚, 看著原本股價從原本個位數, 躍升到40多元, W董再次佩服自己的眼光.此時, 熟悉股市的W董當然不會放過現金增資一下, 好幫公司帶進更多的資金, 當然, 這包括所有W董身旁的人都以W董私下告知的利多,以為自己獲得獨家內線, 紛紛掏錢買進40多元的現金增資.

此時的W董志得意滿, 再回頭看看當初發跡的傳產和那些員工, 相較於電子業的西裝革履和冷氣工作室, 更顯得粗鄙, W董知道是該處理的時候了, 他大刀砍掉了這個傳產部門, 全部員工解雇, 即使有些只差一年就可以領退休金了, 向W董陳情, 只換來W董一句冷冷的”依法辦理”. 可憐的員工, 很多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幾年, 薪水還是一萬多外加免費午餐, 就這樣, 公司拋棄了他們.

時間過的很快, 不到二年的時間, 2000年.COM破裂, W董的電子夢也破了. 不知道為什麼, 二年前還是被錢雜誌列為全體上市負債比例第二低的公司, 居然發生了資金不足, (我已經離職了 所以也不知道, 投入電子廠房是租的, 應該用不了幾億的現金), 公司面臨下市危機.

這時的W董才發覺, 傳產的穩定才是他真的要的.

回溯一下歷史, 當公司把傳產部門停掉, 把員工全數解雇時, 這些員工因為無處可去, 因此聯合起來向W董表達要自己開公司, 把廠房租下來. W董心想, 反正這些廠房空著也沒用, 於是就以每月30萬的租金租給了這些員工自行組成的公司, 在得到了W董的允諾後, 很多員工拿房子抵押, 籌了500萬成了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營運的很好, 不到五個月就賺了400多萬

新公司的賺錢引來了W董的不快, W董心想, 媽的, 你們這些人在我公司時就不好好幹, 害我賠錢, 現在自己作居然賺錢. 此時正值電子業落空的W董就開始密謀要拿回公司.

W董找了新公司的領導幹部們, 這些人過去都是W董旗下作了十幾年的人, 自然對W董仍保有尊敬. “我想下個月租金就調為80萬了”

“為什麼?”

“哎~我工廠一個月成本這麼大, 當初是想幫你們 想說你們初期成本不要太高, 所以才便宜租, 現在賺了錢也幫我一下嘛”

大夥這時才知道, 當初和W董談租廠房時, 原本要簽租約的. 但是W董說, 你們大家押房子投入風險很大, 也不知道能做多久, 如果簽了約到時不能履行, 告上法院, 大家不但賠了錢和房子, 還要跑法院, 不如你們就先做看看, 到時再說.

上法院這種事, 對南部純樸的人來說的確是一種有效的威嚇, 大家想想W董應該不會害大家. 因此就只有口頭契約, 沒想到這是W董埋下的伏筆.

大家算了算, 付一個月80萬還有賺, 反正就當買一個教訓, 這一次一定要W董簽租約. 嗯~W董說, “好, 你們把租約擬好, 這個很重要, 我要請律師看一下 才能簽, 你們知道上市公司有很大的責任的”, 大家都能体會W董身為上市公司的責任.

租約還沒來得及簽, 一個月後W董又把大家找去, 租金準備調到200萬/月. 理由很簡單, 1. 大家沒有簽約 2. 我這個廠房一個月的折舊費用就是200萬, 都是你們使用, 當然你們要負擔. 現場氣氛有點難看, 股東之一有一位年青小夥子, 當場大發脾氣, 幹~我寧可把公司關了. 他可能覺得他還年青, 這行不做可以轉他行, 但其他人可緊張了, 於是廠長出來打圓場, 最後同意以月租150萬, 這等於是當時這家公司一個月的盈餘, 然後W董同意不再漲價. 由於是廠長說的, 大家也不好說什麼, 當然當時也沒有人知道, 這位廠長早就被W董收買了.

W董的企圖心當然不只如此, 前面說過, 操盤才是他個人最大事業, 公司經營是其次, W董最大的興趣除了台灣股市, 另一個就是外匯市場. 過去W董常利用公司每個月約200萬美元的訂單, 大玩外匯操作. 如今, 自家上市公司少了營收, 自然無法再大展身手. 於是W董看上了這家員工公司, 他發誓一定要吃下他們.

到了第三個月, W董信守承諾沒有要求調漲租金(租約也都一直沒簽), 但是強迫公司要增資讓他參一腳. 當時W董由於原上市公司虧空案正被調查, 於是找了一位銀行退休的襄理來當人頭, 入股了150萬, 並要求讓這些襄理當董事長. 奇妙的事, 原公司股東居然答應了, 這位和產業毫無相關的襄理當上了董事長, 而且他後來告訴大家這150萬都是他自己的錢. 不過大家都知道他背後真正的影武者─W董.

此時的W董除了一心要拿回舊公司外, 原來上市公司的淘空案也正面臨如火如荼的調查. 現在廠房的租金成為了這家上市公司的惟一收入. 當然也免不了要受到銀行的追討.看來W董家族都要因此沒落了….沒想到此時W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首先, 是調查局約談部份, 當時原本的反對黨執政了, 總統謀士獻出了拉攏敵軍勢力為己用的想法, 而W家的老二恰恰為立法委員, 於是在幾次立院投票中W立委剛好生病下, W董的調查案也無疾而終了.

接下來是銀行追討部份, 當時台灣正好碰上新巨群、國揚等多家上市公司淘空案, 銀行原本應該要緊縮信用的, 只是政黨輪替後, 多家大型行庫的民股大股東都有意扶正. 經營績效當然就成為這些原本為”副董”的大股東們拿出來表現的數字了, 銀行的積效當然不外乎, ROA, ROE 和呆帳率這些數字, 而D公司最主要借款的二家銀行都剛好是最資深的三家行庫中的二家. 一家借了六億, 另一家數字不詳. 這樣的呆帳當然會影響銀行績效. 於是銀行好心的派人來協調. 最後達成了一個月只付20萬元, 銀行同意展延, 這樣公司可以營運下去, 銀行也不必列為呆帳皆大歡喜.

就在這一切看似風平浪靜之時, 一件說大不大, 說小不小的事發生了. W董的一位多年友人在從公司頂樓跳樓自殺了. 這位我們姑且稱為C君好了, 在C君自殺前夕, 對D公司的人來說, 這個人一點都不陌生, 因為他幾乎每天都跑來公司鬧. 慢慢地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他幫W董擔任連帶保証人, 負債了6千萬. 這還不包括當時在公司股價40多元時, 他號召親朋好友們共同進場買公司股票的人情債. 一開始大家會聽到C君在W董辦公室裡大喊, 我知道你有錢, 你也知道我只是人頭, 你是不是逼死我才甘心….慢慢的, 警衛看到C君就知道不要讓他進公司, 或是公司員工也會一律告知W董出國去了.

就這樣C君選擇了一個無言的抗議. 很意外的, 這個新聞只出現在報紙地方版的一角, 或許是這是南部的新聞, 沒人在意, 抑或是當時自殺的人太多了, 花點錢就能讓記者大事化小.

那麼W董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什麼反應嗎? 據身旁人傳來的, W董只是說, 當初借錢用人頭時我也有付利息給他啊, 為什麼拿錢享受時都不抱怨, 現在要他承擔一下就受不了呢?

上面發生的事, 當然這只是W董人生的小插曲. 我想他可能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他更大的心力是在如何東山再起. 於是他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Cloud, 由於他不能掛名, 於是就由他的妹夫掛名, 並強迫原來的員工公司解散, 員工都要併入這家新公司。

照理說, 舊公司併入新公司, 那新公司要蓋括承受舊公司的一切, 如庫存、員工保險..等, 如果你真的那麼認為, 那你就太不了解W董了. 舊公司庫存是你家的事, 全部員工都是到新公司重新雇用, 年資重算…順便一提, 舊公司庫存一直囤了二年多, 這些員工才拿回當初投資的本金.

完全掌控了公司, W董的事當然還沒完, 因為原有公司雖然下市了, 但是銀行的欠債還在, 雖然一個月只要還20萬, 但是W董的心可不只於此。

首先, 他讓這家Cloud 公司和原公司簽下租約, 一個月租金只有9萬, 而且是一個長期契約(確切時間我不知道), 這包括廠房裡最重要的資產─廢水處理設備.

接下來, 他以原公司收入只有9萬為由,  開始停止支付銀行的利息. 這樣的事當然會惹惱銀行. 在多方勸說無效下, 銀行只能申請法拍公司最大的抵押品─廠房. 殊不知, 這一切都在W董的計劃中, 由於這是一個附有租約的標的, 在民法規定, 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下, 任何一個買下廠房的人, 最多也就是只能拿到每個月9萬的租金. 很自然, 第一標流標了. 而且沒有意外下, 到

第三拍之前都不會有人去標的

W董的打算是, 等到三拍時, 再拿2億左右標下來, 這2億不必都自己出, 可以再向銀行借1億, 然後呢? W董正游說其他人再出資投入這家公司, 這樣W董根本沒出什麼錢, 又拿回了一切, 然後呢? 過了幾年說不定可以再上市一次. 至於這些呆帳, 就讓這些笨銀行去承受吧.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 這個世界是公理正義嗎? 每次我看到W董和那些任由他玩弄在掌上的人, 我總是懷疑

不要懷疑, 這個故事在台灣的中南部一直在發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