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從燦坤停業看台灣通路業進軍大陸


2006/07/31 13:39


去年台灣3C通路霸主─燦坤在無法忍受長期虧損及已關閉多家門市後,宣佈將旗下32家店面以1.4億RMB的代價轉給大陸另一家大型連鎖─永樂家電

這樣的消息對燦坤而言 無疑是一大挫敗,因為燦坤正是一個在台灣原本沒沒無名 靠著大陸掘起的企業,以燦坤這樣早先進軍大陸的Early adaptor 都會落敗 這無疑是台灣或外資企業想賺13億人錢的一個警訊。可惜的是,針對這樣的訊息,兩岸的媒体卻不約而同的把燦坤的失敗指向了內部管理的問題,甚至是公司遭到 淘空...等

相對來說 這對永樂就是一大勝利了,永樂的老闆甚至大言不慚的說,我們當初就是向燦坤學習的 我們開店時 都先派人去燦坤店裡看 每天要求要記下燦坤疏失 看看我們自己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於是乎 在大陸民族主義的推波助瀾下 永樂成為"中國式經營模式"的最好典範 順便警告一下其他外商公司 中國人不是像你們想的那樣 想進軍中國? 找個中國合夥人吧

回到3C通路市場, 今天回過頭來,事實証明燦坤並沒有財務的問題,在台灣的3C通路仍然很賺錢. 反而是這個新聞沒有告訴我們的,為什麼燦坤在大陸賠錢 而永樂可以賺錢? 如果誠如永樂說的燦坤的擺設沒有我們理想, 坦白說,我去過國美 蘇寧 和 永樂(以上為大陸三大3C及家電通路 合佔約80%大陸市場) 真的比燦坤好不到那裡去,更何況一般到這裡店的顧客 在意的多半是價格 精確的說是一波一波不斷的促銷活動 以及一次購足的方便性 如果只是擺設不佳,那燦坤總裁在面對營業額日益下降時 難道都沒有人告訴他這麼簡單的道理嗎?

真正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國美 蘇寧 和 永樂的價格比燦坤便宜! 這真是太奇怪了 在台灣以低價策略奏效的燦坤在大陸反而被低價打敗...或許更精確的說,這些國美 蘇寧 永樂膽敢賠錢賣 但是燦坤不敢.

在商場策略中 有二種可能會寧願賠錢 當然目標都只有一個: 擴大市佔率

第一種情形: 打垮你的敵人 未來再來獨享獨佔的利益

第二種情形: 藉由出貨的提昇 增加和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再賺取差價

但是很遺憾的是 不管是國美 蘇寧或永樂 都不是以上二種,他們賺取的是類似銀行的利差

怎麼說呢? 之前我認識了高雄一家專賣n/b的門市 他們一個月約可以賣一千台n/b, 以門市而言,筫是多的了,但是我很好奇的是,以賣出一台n/b利潤在300~500,他們一個月毛利約50萬 扣除掉一堆的店員 和 3個門市的租金 到底這家公司老闆要賺什麼? 答案揭曉了,老闆賺的是地下錢莊的放款。以一個月一千台n/b 而言 假設平均單價35,000元 那老闆一個月就有35,000,000的進帳,他可以向上游供應商要求三個月 甚至六個月 九個月的票期,他把這筆錢拿去做地下放款 利息20% 你可以想想看 難怪老闆的開名車

回到國美 蘇寧或永樂的例子,當然他們不可能去做放款 最多是子公司之間的融通,那到底老闆是賺什麼,特別是國美的老闆 黃光裕 長期是中國前三名的首富 靠的是什麼?

當然和其他前十名或前一百名一樣 靠的是房地產,換句話說 這些通路利用現金和應付帳款的時間差,大量將覑金投入房地產和其他投機性業務之中。當然 這又是一個 "中國式企業"的表徵,就是什麼都作,在我之前的文章其實就提過這方面的問題,"北大方正"(大陸第二大電腦公司) 賣電腦反而成為副業 因為利潤低,其他"主營企業"還包括 房地產、証券公司、煤礦、生物科技 (据說之前還有賣礦泉水) 反正中國市場大機會多 能賺錢的為什麼不做? 但是他們沒想過的是,過度的分散,一旦其中某項業務崩盤,反而造成公司真正有競爭力的業務都拖下水....

最近台灣股市在吵藍天在中國各地的百腦匯通路 一下藍天從二流的n/b製造商 搖身一變成為"中國通路概念股" 說真的 我去過杭州的百腦匯,賣場很新很漂亮 問題是會去那個地方的都是學生 學生追求的就是低價 低價再低價,如果Nova 和 燦坤在大陸都剎羽而歸 說真的 我真不看好

要進軍大陸 先想想"中國式企業"的經營模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