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報社要怎麼賺錢?


報社要怎麼賺錢?



先聲明我可不是木曜4,開始就設定要寫完什麼一日xx系列,這些類似標題只是剛好我有題材又懶得想題目而已。



報紙(或雜誌)是怎麼賺錢的? 大概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報紙一份賣你10~15元,主要是用來支付報紙本身製作成本(紙張、印刷)和配送及上架費,一家報社要賺錢或因應相關人事營運開支主要靠的是廣告。而廣告收入多寡又取決於該報的影響力(閱讀人次)甚至是特定族群的影響力,這也是你會發現很多報紙是賠錢賣甚至用送的,或者會特別宣傳強調它們是白領菁英..最愛看的媒體之類的。



第二段就講完了報紙怎麼賺錢的,那後面要講什麼? 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真的要講報紙是怎麼賺錢,而是想介紹一家在美國很特別的報社─Daily Journal 每日報紙(其實我也不知道中文要怎麼翻譯,還是叫"天天日報"有好聽一點嗎?)



在我繼續介紹這家報社前,請你先看看這家報紙的網站:

https://dailyjournalonline.com/



是不是沒什麼特別? 事實上我猜大多數的加州人(報紙主要發行地)甚至連聽都沒聽過(或看過)這家的報紙。既然如此,那請你猜看看這家公司的股價是多少錢?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DJCO?p=DJCO&.tsrc=fin-srch

~ 這家你沒聽過的報社在美國上市,代號是DJCO. 在我寫這篇文章時股價大概是一股$290美元,約當一股新台幣8700. 是不是很屌?



坦白說我剛看到這個數字時,來回在維基百科和Yahoo Finance 查了好幾次,才確定這是同一家公司,當時我心想,媽啦,這年頭大多數人都不看報紙,連洛杉磯時報(LA TIMES)都快破產了,這家從未聽過的報社怎麼可能會接近300元一股?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想,搞不好這家報社和台灣一些媒體一樣,是靠業配、電子商務、還是賣點什麼滴雞精賺錢的啊? 不用猜了,下面是這家公司的財報。基本上就和預期的一樣,公司沒有什麼可以讓人興奮之處,至少是不足以成為200多美元一股的公司。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DJCO/financials?p=DJCO


夕陽產業、營收獲利不怎麼樣,但股價卻很高,姑且不談人為炒作,在台股中有這種情況,通常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坐在黃金上的乞丐,也就是這家公司握有大量的不動產。Bingo! 雖不中亦不遠矣! 今天就來談談這家有趣的報社。



我開始注意到這家報社其實是去年,當時我本來想寫一篇Walmart vs. Costco的教案,討論二個策略完全不同但又各自非常成功的零售巨頭。而我正是從Costco的大股東的個人持股中看到了這家報社。



但近期之所以會讓我動念想寫這篇的,是因為這家公司(Daily Journal)最近成了中國財金網站的焦點(我看的是新浪財經)。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家公司剛開了年度股東會,股東會中董事長說: 他覺得中國的投資潛力比美國還高。不說你也知道,近期因為武漢肺炎造成人心煌煌,在人人都不看好中國的當下,有個投資大師看好中國,自然中國的財經網站會大肆宣揚。



等一下? 投資大師? 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報社老闆也能叫大師哦? 這麼浮濫,該不會這個虎濫大師叫謝…. 當然不是,這個報社老闆今年已經96歲了,他的名字叫Charlie Munger. 如果你還不知道他是誰,他更有名的是在一家叫 Berkshire Hathaway的公司當副董事長,而那家公司的董事長叫Warren Buffett。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家報社的年度股東會也像Berkshire Hathaway一樣,一堆人是抱著朝聖的心態問一些投資心得、經濟展望,根本沒人在乎報社的前景。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這場股東會轉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8neXkNnhw



可是就光憑董事長是Charlie Munger,一家夕陽產業公司股價就可以接近300美元也太扯了吧! 沒錯,上表看的是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家公司的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DJCO/balance-sheet?p=DJCO

看到了嗎? 這家擁有2.5億美金資產的報社,其中有2.15億元是股票,這主要包括近160萬股的Wells Fargo以及230萬股的Bank of America.另外二個主要持股是US Bancorp. 和韓國的Posco(浦項鋼鐵)。簡單地說,這近300美元股價,市值約4億美元的報社除了反應經營者的價值,另一個更實際的價值就是這些股票。



那到底這些股票是怎麼來的? 原始的成本又是多少錢呢?  答案是Charlie Munger 20091Q買的,你應該知道2009年就是金融風暴最盛的時候(aka 金融股最便宜的時候),他就是在那個時候花了約2千萬美金買了這一堆股票。而經過了10年,先不說這10年來這些銀行發了多少股利,光帳面價值就漲了10倍,所以你就知道這位96歲的老先生有多強。事實上如果你到Yahoo Finance! 打入DJCO,你會發現下面的新聞也沒什麼在報導這家公司的營運,絕大多數都是和Charlie Munger個人相關的消息。

故事介紹完了…….

最後,看完了請你回想一下,請問這篇文章作者試著傳達給讀者什麼想法?



A.      一位投資大師的經典操作

B.      一家不知名報社的傳奇故事

C.      逢低進場並長期持有好股票 正是成功投資的不二法門







不用猜了,答案是D. 一個你早就知道但又殘酷的答案:





那就是成功的關鍵,和你是不是選對行、努不努力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你有個好爸爸留給你夠多的財產,以上都不重要。

所以記得把這篇文章傳給你爸爸,勉勵他為了你一定要好好地工作!



~我忘了附一個免責聲明:



轉載文章一定有風險 老爸讀文有賺有賠 若看完你的轉載  你爸決定把你痛打一頓,或改將遺產留給你弟,相關風險概由轉文者自行負責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振興抵用券的一些想法


振興抵用券的一些想法



近期因應武漢肺炎引發的消費緊縮,政府已決議要發放振興抵用券來刺激經濟,雖然細節還沒出來,但大概的方向會是以折價券(Coupon)方式,也就是你消費100元政府給抵用券讓你打個9折之類的來鼓勵人民消費。



這種政府發錢刺激內需的事,雖然每次名字都不同,但其實政府已經幹過很多次了,最近一年就有夜市抵用券和國旅補助。而好笑的是,現在發這些券的政治人物,和當年多半大力抨擊馬政府的消費券是好大喜功、浪費人民納稅錢是同一批人,這又是我大台灣民主國政治人物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再次實證。



嘲諷歸嘲諷,還是要談一下,為什麼當年馬政府的消費券會不如預期呢? 還記得當時還在政策討論時,我就在blog上寫過,消費券絕對不能排富(當時的主張是要排富的)。我的論點很簡單─因為富人才是真正能拉動消費的主力。



這是因為在恐慌的年代,一般人會傾向儲蓄以因應不可知的未來,(這就像目前的武漢肺炎一樣,或許未來你會發現這根本只是短暫現象,但當下的你因為對未來的不可知,而會恐慌而保守),於是消費券會被用來取代原本的必要消費,然後把省的錢存下來(在經濟學中,儲蓄是經濟成長的殺手,消費才是推手)。但對富人來說,就像你中了200元的發票,你可能請客吃飯花了1000元一樣,因為3600元的意外之財對富人來說無闗緊要 (富人就算恐慌未來,3600元也幫不了什麼忙). 還記得我還曾和某大學商學院院長針對發放消費券到底是富人有效還是窮人有效辯論過,真是好笑。



Anyway, 這就是消費券制度的盲點,明明是發給富人更有效,但問題是如果只發給富人,政府肯定會被幹譙到沒力,也不會有政治人物敢這麼搞,所以得出來的結果就是花了大錢,但效果不如預期。



好了,現在類似的情況來了,當年嘲諷和幹譙馬政府大撒幣的人當家了,總不能打自己的臉,所以只好說自己推的不是消費券,而是抵用券。差別之處是要你真的消費,政府只是補助你部份費用,用以釐正當年的錯誤。可是你仔細想看看這真的會有不同嗎?



影響抵用券是否成功的第一的因子當然是品項限制,如果這個制度可抵用的消費項目沒有太大限制,含括大多數的民生消費品,大概不意外,結果會和消費券差不多,多數人會拿來買民生必需品,然後把差價存起來。所以我猜政府會發的是一本的折價券,就是針對各類商品,如民生必需、電子產品、旅宿、餐飲各有一張不同券。



這種綜合折價券的模式,第一個會產生的當然是不同品項的使用率會不同,像超市、餐飲這種必要型消費會被用到很多,其他非必要消費會被利用到較少,但這又會回到政府補助真正創造的消費不多,只是變成儲蓄的模式。



第二個情況就是: 不意外的每個產業都想爭取納入折價券範圍,然後依台灣過去慣例,就會有很多喇豬屎的立委出來,最後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大家都有獎。可是因為這是折價券,我總不能買電池打9折、買電視也打9折,所以你會發現到時會出現很多限制和條款,例如3000元以下打9折,3000元以上打95折補助上限到1000元,然後不可以拿來買煙酒等的,然後因為限制很多,最後你可以預期到會有一堆人幹譙這東西很難用,然後那個被打趴在地上的在野黨立委又活起來了,終於有畫面可以露臉了,反正就是一團亂,最後公家機關花了很大的心力的結果又是個不如預期的政策。



第二個影響抵用券會不會有效的因子是額度,也就是到底一個人可以拿到多少補助。



以目前新聞說的600多億元預算來說,如果除以2300萬人,大概1個人就是3000元,如果你再把這筆錢分散到綜合項目裡,你可能會發現每一大項你能得到的補助大概就是1000元左右(甚至更低),而且考量不會每個人都花完全部的消費以及還有開辦費用(印券還有相關作業也是有成本的),我猜最終真正投入到消費的可能不到500億元。最終的數字一定會低於預期政府預估的數字,簡單地說,這種類消費券台灣政府都做過這麼多次了,要是真的有用早就有用了,而且也不會全世界只有台灣政府還樂此不疲。



這也是這種制度的盲點,明明效果不大但政府還是硬要做。理由很簡單,因為在民主制度下人民無法容忍政治人物什麼事都不做,也就是政治凌駕於專業之上。既然如此,那是否我們該想想,政府能否也能順勢利用人民對政府有所求的時機,做一些對國家長期有幫助的制度?



舉例來說,台灣電子支付不普及,很大原因在於傳統攤商的抗拒。他們抗拒的原因除了不熟悉電子操作,另一個更大的原因其實是不想繳稅。可是你仔細想想不是很好笑,這些人不想繳稅,結果他們生意不好,我們卻要用稅金去補助他們?



就算先不說這個,現金支付除了麻煩,鈔票本身是帶有很多細茵的,尤其是很多傳統小吃鋪收錢找錢和處理食物的都是同一雙手,在疫情當下宣導無現金交易,時機豈不是最好?



再說了,現在電子商務愈來愈盛行,你發實體折價券豈不是排擠掉了電子購物?



所以如果是我來做,我寧可拿一半的錢出來補助台灣大小攤商、實體店面建立電子支付平台。當然我可以理解現今的台灣電子支付平台太多太雜,所以我倒建議可以從建立悠遊卡和一卡通平台開始,然後未來折價券改為儲入現有卡或給予新卡方式發放,雖然作為一個文組宅我不知道技術可行性如何,但這樣的模式至少有幾個好處:

1.      普及台灣未來的電子支付

2.      降低未來發放類似消費券/抵用券成本

3.      增加政府稅收 降低補助下財政負擔

4.      刺激更多消費 (就和信用卡的道理一樣,刷卡的無知才能創造更多的消費)

5.      增加政府對民眾消費數據的掌控 有助政府/央行未來決策分析



其實我以前在公司的品格書裡就寫過,台灣號稱資訊大國,又有小國人民素質高的特色,本當是世界高度資訊運用的典範,可是你看我們的股務制度(股東會通知、會議紀錄)、股東會投票(電子投票, 這些年才終於有一些大公司有了),都和30年前沒什麼二樣。



同樣是亂花錢,有志氣的政治人物會挑一個難度高但對國家未來發展有幫助的方法,沒種的政治人物只想著爭議愈小、只要讓人民覺得政府有在做事就好。至於台灣的政治人物是哪一種? ~ 住台灣這麼久了還要我告訴你嗎?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美國石油產業是怎麼賺錢的 ?


美國石油產業怎麼賺錢?



這些年因為美股直線上漲,投資美股成為了顯學,再加上台灣人偏好高股利,因此不少固定發高股利的公司模式,如MLP(Master Limited Partners)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BDC(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就成為台灣人最常發問也最愛買的公司。



這種公司之所以會發高股利,主要是受美國稅法規定,註冊為這種類型的公司只要把獲利的90%以上發給股東(或合夥人),就可以不用課公司所得稅(但收到收益分配的個體還是要繳個人所得稅,這個英文叫Pass Through)。這當中屬於MLPs模式的最多的就是石油企業,今天就來簡單談一下這個產業。



一般來說石油產業會分為上游(Upstream)、中游(Midstream)和下游(Downstream). 上游產業主要就是石油探堪、挖掘和產出原油,這裡面有油田服務公司(Oilfield Service 負責探堪和挖掘以及相關設備的) SchlumbergerHalliburtonBaker Hughes 或是海上油田的Diamond Offshore..等、和一些知名的石油公司,如ShellChevronExxonMobil 等。



中游則是指把原油從開採出的油井送到煉油廠或出口站(Terminal)的。這個過程主要有Processing,就是把原油裡的泥巴、水先去掉讓油達到可以運送的狀態,接下來是Transporting 運輸,運輸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輸送管(pipeline),最後是儲存(Storage). 而輸送管運送的有分為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甚至還有二氧化碳..等。



之所以會有中游存在,簡單地說,是因為一般產油的地方都是些鳥不生蛋的地方,但是煉油廠的設立地點大多會考量最終運輸到消費者或出口的成本,多半會設在靠海港口或是離大都市不會太遠的地區,於是這二者之間的距離就要靠中游產業來負責。



至於下游就是我們比較熟知的煉油廠,它的工作就是把中游運來的原油提煉成各式用油和石化原料,基本上台灣中油和台塑石化在做的就是這一段。



所以總結一下,石油的上游就是挖出原油(crude oil),這種原油並不是你想的純液體,而是融合了很多雜質、水、石油、天然氣和一堆碳氫化合物。這些原油會在中游作初步處理後,再送進不同管線(油、氣分開)透過輸送管運往接收站(Terminal)輸送和儲存,接下來再送至煉油廠提煉或是裝上油輪出口。



了解了石油上、中、下游的產業分工,接下來談三種產業是怎麼賺錢的!

不難理解,上游產業是三者中風險最高的,因為除了探堪失敗、油田儲量不如預期外,它的獲利也會直接受市場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影響,再加上石油開採是一種高資本投資,一不小心就會翻船。所以避險在這個產業特別重要的。大型的石油公司如ExxonMobil Shell..除了一般的財務避險,基本上會透過上下游整合來控制風險,至於小型的公司則是會透過發行一種叫Royal Trust來規避風險。



什麼叫Royal Trust,簡單地說就是把一個礦坑(或多個礦坑)透過信託,以信託憑證的方式向公眾募資,這和REITs的觀念差不多,你持有Royal Trust的憑證就等於你持有一定比例的這個礦坑,這些憑證同樣也可以透過交易所公開買賣。同樣的,你的收入主要就是來自賣礦(石油、金屬…)扣除到相關成本和費用後等比例的分配。惟一和REITs不同的是,礦是會衰竭的,所以通常剛開挖時收益高、憑證價格也高,但隨著愈接近預估挖完時間接近,憑證價格會慢慢趨近0元。

除了礦源枯竭時間,不意外的Royal Trust憑證價格最大的影響因子就是礦產的現貨價格以及預估蘊藏量和可挖掘時間是否比預估長()等。



接下來談中游,也就是一般俗稱的油管公司(pipeline),這裡的大咖有EnbridgeEnergy TransferTransCanada….等。如前面所述,這些公司比較像是運輸業,或是更精準一點像高速公路。因此不難想像,他們賺錢的模式就是舉債建一條高速公路後收過路費(Fee-Based). 所以影響這些公司賺不賺錢主要就看油/氣的產量大不大(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多不多)。而且它們的收費方式也就真的像高速公路一樣,費率也是由政府訂的公訂價(針對跨州的油管),這主要是怕業者壟斷後亂拉抬價錢。



下圖就是Energy Transfer(ET) 資產分配圖,你會發現下面德州附近特別密集,因為那一區就是美國這些年開發頁岩油(Shale oil)特別發達的Permian BasinEagle Ford,而這些油會透過ET的油管送到墨西哥灣週邊的煉油廠或是出口港出口。






所以聽起來中游公司要比上下游公司穩定多了? 理論上是,因為油管有某種程度的寡佔,就像除非真的塞不下,否則很少有人會因為高速公路生意好就去旁邊也開一條競爭一樣。油管公司和產油公司之間多是有簽定長期合約的,這個合約大多是固定價,所以原油和天然氣現貨價格的波動和油管公司獲利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你可以想像如果價格不好、產出減少,當然就會間接影響這些公司的營收了,另他的風險包括利率,因為這些公司都有巨額的負債,以及像政府政策(如環保考量)…等。



最後是下游公司,主要就是煉油廠。他們的工作就是從上游買進原油,再把原油煉製成像汽油、柴油、煤油、柏油、潤滑油或一些石化原料等,不意外地,他們主要利潤當然就是原油價格(成本)和製成品之間的差價。在美國的煉油廠一般來說,當油價下跌時利潤會走高,因為它們買進的原料是用現貨價,但終端售價不會馬上反應,反過來,如果原油價格上漲,毛利會下跌,甚至如果原油漲太高,政府會限制終端售價的漲幅,煉油廠還有可能虧損。不過這是指美國,台灣自己有一套規則,我並不清楚。



以上只是大概介紹美國的石油產業,還有很多沒講,例如更下游的石化產業、加油站,或是像巨型油輪..等,以後有機會再專門作一期視頻作討論…(~你還以自己是老高啊!)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麥當勞是怎麼賺錢的?


麥當勞是怎麼賺錢的?



本來年前就想寫潤寅詐貸案,不過想想大過年的還是不要亂罵人,所以今天就來寫個人畜無傷的案例─麥當勞(McDonald's). 來談一下麥當勞的賺錢模式。



麥當勞是做什麼? 你可能想: 廢話,當然是賣漢堡的,難道是賣房子的喔!

其實你會這麼想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麥當勞和可口可樂一樣是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品牌,以2019年的估計,麥當勞的品牌價值高達1300億美元,在世界很多國家中,麥當勞品牌的辦識度比耶穌基督和聖誕老人還高。所以說麥當勞是靠什麼賺錢的? 當然是賣漢堡啊! 問這種問題是在哈囉嗎?



哈囉~要是你真的這麼想,那就錯了! 我們來看一下麥當勞2019年的年報(10-K),這裡面很清楚地告訴你,麥當勞並不認為自己是個連鎖餐廳,反而定義自己是一個品牌授權商(Franchisor)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全世界的麥當勞大概有38, 000多家,這份年報裡提到了,這其中有93%的店都是授權的,而麥當勞長期的計劃是把這個比例提高到95%



這個授權的比例在2016年時才85%,所以從這裡你就知道為何2017年麥當勞會分別出售中港台三地麥當勞的經營權(就是很多人嘲諷的金拱門公司),簡單地說,因為這就是這家公司長期的策略,而且不意外地,接下來還會繼續出售。



如果你回頭去看2017年的相關新聞,台灣有個愛虎爛的大師說,麥當勞會撤出台灣表示不看好台灣前景,或是偏綠的名嘴說,麥當勞用腳投票,看衰中國是全球趨勢,回頭看看你就知道台灣這一堆什麼大師、名嘴有多麼的不學無術。



那麼麥當勞在授權模式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呢? 首先,麥當勞會和授權經營者(Franchisee)或店主簽20年的授權合約,然後會要求店主必須要到麥當勞擁有店面去開店,或者反過來,店主看好店面後麥當勞買下來再租給你,所以麥當勞等於賺到了20年的租約(),接下來開店的主要資本支出店主要自己出,麥當勞會賣給你廚房設備,等到你正式開業之後,麥當勞收取授權金是你營業額的1%



從這裡你大概就知道,為什麼會有人說: 你以為麥當勞是賣漢堡的,其實它是家不折不扣的房地產公司(其實這個模式比較像REITs),這個說法有點對,但也太小看了麥當勞,因為事實上REITs只是麥當勞賺錢模式之一。



這樣的經營模式有什麼好處呢? 除了很標準的美式商業文化─盡量把資源放在高價值、捨棄低附加價值,好讓企業毛利和價值最大化之外。你或許知道,經營一家餐廳,其實很大的支出是來自初期固定成本的投資─裝潢、餐具設備這些固定開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餐廳花了上千萬的裝潢,結果三個月營收不佳就倒了的原因。而且就算順利營運,其實餐廳每隔幾年都要再重新裝修一次,這些都是大型的資本支出。



對麥當勞來說,如果他每一家店都要自己開(直營),那他必然會受限於這些固定大型資本支出而無法大量快速擴張,所以透過授權把這些資本支出轉嫁到業主身上對麥當勞來說,是降低財務風險下讓公司快速展店最好的辦法。這就是除了維持公司高毛利外,為什麼麥當勞會把95%店都變成授權店作為公司長期策略目標的原因─因為這樣才能展更多的店,帶動公司獲利的持續成長。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要把這個目標變成99%100%甚不是更好? 其實前表中麥當勞也說了,作為一個授權商如果遠離了客戶,公司的產品策略或行銷策略很容易會自行其是而偏離了客戶的需求,保留5%的直營店目的就是讓麥當勞可以直接接觸客戶而不會讓店主拉著走。



那麼麥當勞一家店到底可以賺多少錢呢? 美國有人做過研究,一家中型的麥當勞一年營業額約是270(美金,以下單位都是),毛利大概是170萬,但扣除掉薪資、水電、保險、稅….這些拉拉雜雜的,店主真的淨賺的大概是15.4萬。不過這是美國數字,台灣的我就不知道了。



那麥當勞這家公司呢? 首先來看房地產,這麼多年搞下來,從年報上看,麥當勞帳上約有價值374億美金的不動產,比"才約35億元"的流動資產大了10倍。而在一連串把直營店轉為授權店的結果下,不意外地,營收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246億到2019年的約210億,但同期的稅前盈利卻是從68億上升到80億。



你說麥當勞不賣漢堡是在哈囉嗎?



Hello~ 麥當勞賺錢的方式可比你想的聰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