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中國救世界經濟 可能嗎?

中國救世界經濟 可能嗎?

如果勉強要說有一個國家從本次金融風暴中獲利, 我猜很多人都會說, "中國".

從每年例行的G20高峰會, 成了G2; 還有人發明了"Chimerica" 這個字來形容未來世界經濟的二大引擎; 美國國務卿Hillary 上任後, 首要訪問國家是中國, 希望中國能持續購入美國國債; 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 倡議要在IMF下, 以SDR成為超貨幣取代現有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 中國總理溫家寶批評美國是金融風暴的禍首; 大陸一些經濟學者掐指算著中國GDP今年可能超越日本, 2030年取代美國...這樣的新聞, 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的, 在全球不景氣下, 中國預估的GDP, 不跌反升, 今年還能以8%的成長, 成了不景氣中, 一顆耀眼明星。再加上近二兆美元的外匯儲備, 中國成為處處受人歡迎的財神爺. 自然, 也是解救苦海蒼生的一盞明燈.

中國能救世界經濟嗎?  我們先來看看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公佈的2008年GDP以及對2009年的預估值.如下表. 最後的成長值是我自己算的. 是用(2009年-2008年)/(2008年+2009年)/2) 得來的.因為要列入台灣, 所以我只把排名列到第26名, 最後再以前26名作加總比較.

IMF 統計/預估各國GDP 單位:十億美元(billion)

從這個表, 大家可能發現幾件事:

1.   前26名的國家中, 只有日本和中國預估今年(2009)GDP成長是正的, 其他都是負值. 更有趣的是, 如果你注意一下最近新聞, 日本今年第一季GDP成長率創下戰後最差, -15.2%, 換言之, 如果今年日本想達到預估的正1.39%. 可能還很拼.

2.  真正的重災區, 不在美元區, 而是歐元區(含英國), 除了瑞士之外, 幾乎都是以二位數的衰退.

3.  就2008年統計數字來看, 美國佔世界GDP 23.5%, 日本 8.11%, 中國 7.25%, 一直到台灣 0.65%, 這26個國家共佔世界GDP 88.3%左右. (依IMF數字加總得出2008年全球GDP總數為60689.12 US-Billion 此數字不含辛巴威和土庫曼這二個沒有提供GDP的國家), 一個美國的經濟規模, 差不多是第2~5名, 日本+中國+德國+法國的總和.

單就以上的數字來看,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 如果各國經濟沒有比IMF預估數字大幅好轉, 就算今年中國GDP成長20%, 也不可能撐起全球經濟。

(P.S 你可能發現上面算的成長率比任何一個公佈的數字都要來得高, 這是因為這只是我個人簡單用算術平均數而得的數字, 正式計算經濟成長率的數字會有經過物價調整過的)

接下來, 大家可能很好奇, 為何中國能成為世界惟一的GDP成長國家? (除非有意外, 我覺得2009年日本GDP成長是正數的可能性很低).

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一個大陸人, 他應該會告訴你, 這是因為政府在去年底(2008年11月)出台了四萬億(四兆)的救市計劃. 帶動了整個內需。

這個政策生效了嗎? 以我上週到大陸的感覺, 我只能告訴你, 目前看起來一切又重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情況了。

1.  杭州的平均房價又重回到二萬元/平方米(約當新台幣31.6萬/坪), 而且不能講價的賣方市場

2. 今年初大家還在講保八(保住GDP成長8%)不可能, 目前幾乎都是一面倒說保8不成問題了, 目標重新上看二位數成長率.

3. 幾乎所有作內銷的, 生意都熱的不得了, 作出口的卻都不怎樣. 呈現內熱外冷的局面.

看起來, 這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發揮了效果. 但是如果你再仔細算一下, 你會發現這裡面還有些有意思的事, 首先, 這四萬億到底要作什麼? 細則當初是沒有出來的, 是事後再慢慢出來, 但是也只有方向, 沒有細目。接下來, 這四萬億的錢要從何而來? 也沒有人知道(到目前還沒出來), 當初的說法是, 中國中央會出一半, 地方政府出1/4, 銀行融資1/4, 到今年三月份, 最新的說法是, 中共中央說, 可能沒有要投資4萬億了, 是大家誤會了, 溫家寶的原意是預定創造四萬億的GDP.

不管如何, 既然大家都談GDP, 那我們也試著講一下GDP.

我想應該不少人知道, GDP的計算主要來自四大部份:

─ 民間消費: C

─民間投資: I

─政府消費: G

─國際貿易:(出口-進口, X-M)

也就是GDP=C+I+G+(X-M)

以下是各國各項佔GDP比例:

國家 消費 政府支出 民間投資 出口 進口 貿易
美國       71%     17%       16%      12%     17%      29%
日本       56%     17%       23%      15%     11%       26%
歐元區    56%     20%       22%      44%     42%       86%
中國       36%     14%       43%      41%     34%       75%
台灣       54%     11%       21%      70%     56%       126%

如果拿中國和各國作比較, 你會發現中國的民間消費相較起來是徧低的.中國主要的成長力道主要來自投資, 此外貿易所佔的比重也很高.(歐元區貿易數字佔比例很高, 主要和歐盟國家間貨物和勞力流動有關).

看到以上數字你可能直覺就想, 反正中國就是用四兆投資來提高政府投資(G)的數字, 好把整個GDP拉上去. 我個人認為中國政府作的可不只這四萬億, 否則你不會看到中國內需消費市場火熱的景像。 以下是我的一點看法:

1.   如上所述, 四兆的刺激經濟計劃到底要作哪些項目? 施行細則還沒有出來. 目前知道有一半左右的預算會用在基礎建設上, 如建鐵路公路、開發中西部和四川重建等. 另外, 就是花在各地興建或政府收購再提供居民廉價房..等. 基本上, 這和美國大蕭條時建胡佛水壩、或是扁政府時代五年五千億沒有什麼差別, 就是透過公共建設來擴大內需. 順便消化一下失業人口.這種事除了可能造成一些原物料價格的上揚外, 對國際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2.   在討論大陸GDP時, 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件事, 大陸前十大, 甚至前五十大企業幾乎都是國有, 像中國移動、中國石化、建設銀行....等大家熟知的企業. 名義是"民間", 但實質上是"政府". 中國政府透過政策, 讓這些公司開始大量採購, 創造出國內需求的景象.

3.  政府開始放鬆銀行銀根, 並鼓勵銀行借錢給企業, 好讓泡沫化重現.這一點我覺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 我覺得這才是過去幾年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主要原因.

4.  至於占中國GDP很大的一塊, 進出口呢? 基本上, 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因為目前世界面臨的情況, 並不是要求更便宜的產品, 而是整個需求下降了.這對世界工廠的中國, 自然是件難以承受的事. 我個人認為, 對此, 中國政府的作法有, 一、透過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援, 來吸納中國產品的出口, 但這一部份效果有限. 二、加強泡沫經濟, 讓企業資金有處可去,以避免關廠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關於這一點, 我會試著在下一篇作說明 三、調高出口退稅率, 補貼出口..

所以呢? 中國今年GDP成長會不會到8%呢? 答案是一定會的.而且數字一定會在8.1%左右, 剛好超過, 但是又不會超過太多, 數字會這麼精準, 這當然和中國官場文化有關。當然, 2009年又會是中國政府過關和揚名國際的一年, 但是或許中國官方應該要思考的是, 從過去日本、台灣的經驗看來, 擴大公共建設雖然是短期的止痛藥, 但是往往效果不彰, 並帶來財政赤字的後遺症, 特別是這一次的高達四萬億投資, 佔了中國GDP的13.5%, 約是中國一年財政收入的80%, 資金從何而來, 如果如上所言, 有1/4會來自銀行融資, 是否會造成資金排擠作用?

最後, 我認為中國最根本的問題, 還是出在泡沫化的問題. 在金融風暴前, 不斷湧入的外資和內資聯合炒高了中國的房地產、股市,也造成物價飛漲 造成社會二極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中國政府最終出手祭出宏觀調控, 企圖仿效朱鎔基時代, 強行把過熱的經濟壓下來, 不過效果不彰. 好不容易, 去年金融風暴成形了, 本來中國政府是可以順勢調整體質的, 但是不幸地, 中國政府考量了"政局的穩定", 選擇了創造更大的泡沫來蓋過一切. 我想和今天的美國差不多, 早晚中國政府會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的.

這一篇寫的有點亂, 從本來只是要談以中國GDP規模不可能拉起全世界的經濟, 又牽扯到中國四萬億(4 兆)救市計劃的疑惑. 因為我在寫這一篇時, 同時心裡在想著另一篇預設的文章─"下一個泡沫經濟─中國".希望不要因此模糊了整篇文章的重點才好.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NEWS-遠離NASDAQ

這是一篇來自富比士(Forbes)的文章, 討論一家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Array Networks (安瑞),選擇了台灣的興櫃市場上市, 而非傳統的NASDAQ. 文中以"遠離NASDAQ"為題, 討論隨著愈來愈多美國公司市場重心在亞洲, 亞洲資本市場愈來愈開放, 以及和前一陣子美國熱烈討論的嚴格美國會計監管問題...等, 這些因素是否美國交易市場會失去競爭力?

 

Array Networks 是近年來很常見的矽谷亞裔式高科技公司. 主要經營層來自中國大陸, 主要資金來自台灣(漢鼎創投和工研院), 目前是中國最大的SSL/VPN網路設備公司.

 

如同大家知道的, 公司申請上市(IPO)的目的, 除了籌集資金、創造股東財富外, 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在於提高公司知名度, 有利於市場推廣或是吸納人材.而當愈來愈多公司把市場重心移到亞洲時, 相對而言, 在當地上市, 拓展當地的知名度, 可能要遠比在美國上市有用的多。另外沒有在文中提到, 但是在讀者留言中, 倒有人憂心忡忡, 這是否表示著美國資本市場的优勢不在? 對此, 我個人認為或許該說, 這代表著亞洲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已經不下美國了.

 

文中也訪問了, Array的CEO討論為何要在台灣上市? 他提到, 當初考量的市場有NASDAQ、台灣和上海 大陸由於不允許外資上市首先被排除, 但台灣可以, 特別是在台灣去年開始放寬投資大陸20%以上公司, 可以在台灣上市的規定, 於是ARRAY成為在台灣上市的第一家美國公司. 文章作者也推測, 選擇台灣的原因之一, 可能和上市成本和掛牌費用要遠低於NASDAQ有關.

 

坦白說, 一家Array的故事並不能代表什麼. 但Array的故事, 也某種程度點出了台灣証券交易市場的潛在优勢. 在大陸市場不接受外商上市、香港市場不重視科技類股, 再加上矽谷的科技大多數都和台灣有密切的關係. 相對而言, 這就是台灣的機會. 希望有一天台灣能成為區域型重要的資本市場, 也希望Array Networks是一個好的開始.

 

附上原文連結: 

http://www.forbes.com/2009/05/19/nasdaq-array-networks-technology-enterprise-tech-nasdaq.html

 

Shunning NASDAQ

Taylor Buley, 05.19.09, 06:20 PM EDT

Array Networks decided to list on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saying it's cheaper and helpful for business in China.

 

An old Wall Street joke posits that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s saving the tickers "I" and "M"--two of the seven unused single-letter slugs--just in case Intel and Microsoft want to jump ship from the NASDAQ.

(附註說明:美國主要的二個交易所NYSE和NASDAQ, NYSE的交易代號 一般都是三個英文字母以內, NASDAQ的代號都是四個字母以上的, 如HP代號是HPQ代表他是在NYSE交易的, INTEL是INTC, 表示是NASDAQ的. 單個字母代號的一般都是老字號的大公司, 如C 是Citi Group 花旗銀行, F 是福特汽車. 這個笑話是說NYSE 一直保留著I 和M 的代號, 等著INTEL和Microsoft 跳過來)

Judging by the experience of Array Networks, one of the few technology companies to go public recently, the NYSE might be holding them for a long time: Today's market defectors could be heading to China, or at least as close to the country as possible.

Array Networks is a Silicon Valley hardware company that sells devices that encrypt network traffic. When Chief Executive Michael Zhao thought the security vendor was ready for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his research didn't point to New York, but to Taipei. Last Wednesday, the company became the first U.S. company to debut on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We did our research and the three finalists were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NASDAQ," Zhao says.

The IPO was modest in size, according to the Gre Tai Securities Market, 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Taiwan exchange. Milpitas, Calif.-based Array issued about 54 million shares valued at around $79 million. On its first day of trading, the stock opened at NT$15, about 46 cents, and closed at NT$40, or $1.22. Array is now trading at NT$39, or $1.19 a share, with a volume of 16,000 shares traded.

Array has 200 employees in China, and, according to consulting firm Frost & Sullivan, the company had 43% market share there in 2007 for its principal product category, SSL VPN devices. That would make mainland China "a natural choice" for an IPO, says Zhao. "However, China does not allow foreign companies to be listed."

But Taiwan does. Last year the country eased listing requirements to make its market more international and technology-focused. As part of that plan, the country loosened listing restrictions that prohibited companies with more than 20% shares owned by mainland Chinese investors.

So after politics, Zhao says the decision between NASDAQ and the Taiwan exchange was a matter of incentives. Taiwan won.

Much of those incentives were geographic. In general, Asia is a major market for Array Networks, which sells devices that encrypt network traffic, contributing some 70% of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s. But it's also about as close to Chinese investors as a U.S.-based company can get.

Array's two largest shareholders--H&Q Asia Pacific and the venture arm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both have strong ties in Taiwan. H&Q Asia Pacific was the first real venture capital company in Taiwan, investing in computer maker Acer, D-Link and others. The venture arm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s sponsored b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Some of the incentives for Array to trade on the Taiwan exchange were financial. Zhao won't disclose the total cost of listing in Taiwan but estimates it was one third to one half the cost of listing on NASDAQ.

IPOScoop.com founder John Fitzgibbon says more U.S. companies should take note of Array's decision to list abroad as regulatory costs make U.S. markets less competitive. "Between that, accountants and legal fees, it runs into $2 [million] to $3 million dollars," Fitzgibbon says.

He also notes that it seems natural for a Silicon Valley company with Asian interests to opt out of a U.S. IPO. "They found a place for it, it's a hell of a lot less expensive and they raised the capital," Fitzgibbon says. "What do they care where the stock is traded?"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五分鐘看懂金融風暴(三)─心得與省思

 

五分鐘看懂金融風暴(三)─心得與省思

 

本次的金融風暴, 始於以次貸為主, 由投資銀行和避險基金發行的MBS, 慢慢衍生到CDS, 接下來因為信心的崩盤, 造成民間消費緊縮, 公司大量裁員, 景氣下滑,進而 影響到一般民眾支付房貸以及其他消費的支出,反過來讓MBS價格再次下滑。 而原本在整個生態中扮演信用擴張的銀行, 由於本身受傷重, 開始緊縮信用, 更進一步造成經濟惡化, 因為歐美信用的緊縮, 消費急速下降, 造成扮演生產製造的亞洲地區, 出口急凍, 生產的下降的結果, 使得對原物料需求的下降, 於是一些開發中國家, 如中南美洲、俄羅斯、中東和以原物料出口為主的澳洲、南非通通都受到衝擊, 而這些衝擊, 又再回過頭造成消費的縮減, 形成惡性循環。

 

就如同我之前某篇文章寫的, 本次的風暴始於某一問題, 這個問題又牽動了另一個問題, 後來如雪球愈滾愈大。這個情況, 有點類似有些人本來是感冒, 後來轉成肺炎, 最後造成多重器官衰竭. 感冒轉成肺炎, 並不是感冒的病茵入侵肺部, 而是這個人本來肺就有問題, 感冒只是造成抵抗力下降, 讓肺出了問題. 同樣的, 並不是次貸問題造成了全球經濟衰退, 而是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著消費和生產不均衡和過度消費...等的問題, 次貸風暴只是讓這些原本的問題一一浮現。

 

要打開這個死結, 想當然爾, 要從源頭著手, 讓大家恢復信心, 開始消費, 這樣才能去化過去幾年為了因應大家浪費式消費 ,所大量開出的產能.因此, 從紐約、倫敦, 東京、北京以及台北, 過去一年政府最努力作的事就是降息、減稅和刺激消費. 為了挽回民眾的消費信心, 政府勢必要創造一種通貨膨脹的陰影, 讓大家相信, 不要再儲蓄了, 趕快花錢才是王道的心理。以今天來看, 似乎這個宣傳達到了某種目的了.

 

不管最後經濟回復到什麼程度, 我想很多人還是忍不住想,知道 這次壞帳的金額到底有多少? IMF(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是4兆美元, 其中有2.2兆來自美國, 因本次金融風暴而聲名大譟的NYU教授Roubini 認為是36兆美元, 最近看了一本日本分析家寫的, 甚至估到66兆. 就算以4兆美元來看好了, 這個數字約當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一整年的經濟活動總合(GDP), 中國1.5年的GDP, 台灣10.5年的GDP(以上數字是IMF 2007年公告數字)。這個天文數字會順利落幕嗎? 坦白說, 我個人是很懷疑.

 

不管如何, 景氣總是會復甦, 事實上我也不相信, 資本主義會因此崩潰這件事, 只是我們該想想這次風暴中, 我們看到了什麼?

1. 就如同人在危難時, 才能看到一個人的真性情, 同樣的, 這次我們也看出了國家的真性格。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 歐美先進國家最常指責亞洲國家的, 經濟自由度不夠和會計財務的不夠透明,和政府財政的高負債...這次危機發生後, 這些歐美國家馬上"不落人後"做出他們當初嚴厲批評亞洲國家的事.

2. 過去我們相信歐美政府的金融監理制度和大型銀行力推的風險控管跟本是鬼扯

3. 在現今的政治環境下, 人民愈來愈無法忍受任何的景氣衰退, 於是政治人物不管是真的愛民如子也好, 或是為了照顧支持的大財團也好, 下葯愈來愈猛, 即使這帖葯吃了可能造成休克或癱瘓, 大家抱持的都是Greenspan解決.COM泡沫的作法, 反正只是在我任內復甦就好, 後遺症是下一任的事. 我們看到了愈來愈不負責的政治人物和民眾。

4. 更重要的是, 這次金融問題點出了更多的現實但不為人注意的問題:

l          過度浪費式的消費和過度浪費式的生產

l          作為國際貨幣但本身問題重重的美元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這句話簡單地說, 就是七年累積的病, 希望找個三年生的艾草就可以治好, 會不會太不切實際了?

當然, 二千年前的孟子是不可能今日的醫學有多發達, 很多病是開個刀吃個葯就可以治好的, 誰還需要像中醫這樣搞得幾年啊? 至少我相信很多人是這麼想的, 但是你或許不知道的是, 西醫的治法, 往往會有很多後遺症, 例如骨頭容易酸痛, 肌肉變得沒力..等等. 而這一次的金融手術呢? 如果手術成功, 最好的情況下, 接下來全球會迎接高通膨的到來(回想一下石油到120美元/桶的情況吧), 次佳情況, 等著過幾年類似的問題再發生一次 (就如同本次是2001年.COM泡沫問題的延伸), 最慘的情況, 美元信心崩潰,世界經濟和政治同時失序,那如果手術失敗呢? 那就簡單了, 以上1和3 二種情況同時發生。

如果你打開近期的"財經大師"分析, 你會發現大家對於未來的看法很二極化, 有些人認為景氣已經到谷底, 下半年將開始正成長, 另一部份人則認為目前只是熊市反彈, 最壞的情況還沒到. 你或許很想知道, 到底誰才是對的? 在告訴你我的想法前, 先說一個故事::

有一個資優生, 平常考試都是100分的, 在一次月考中, 意外地考了80分, 初期媽媽不以為意, 因為她知道小朋友那次考試前身體不舒服.沒想到, 第二次月考, 成績不進反退, 成績只有40分, 於是媽媽馬上找了家教老師來家裡補習. 到了第三次月考成績揭曉, 小朋友再次退步只考了36分. 於是媽媽氣沖沖的去找補習老師. 我花了這麼多錢, 結果小朋友的成績反而退步了. 我要你退錢。只見補習老師不急不徐地說, 誰說補習沒用的, 妳看, 沒補習前, 第一次他成績衰退了20%, 第二次衰退了50%, 幸好我來補習了, 這次只衰退了 10%, 說起來妳應該謝謝我才對。

這個笑話好笑嗎? 事實上, 這正是華爾街近期每天在發生的事, 失業人數上升幅度比上一期下降, 只"增加"了4萬人, 於是股市大漲, A公司財報衰退幅度較預期好, 於是公司大漲. 當然華爾街有一套說辭, 這叫強式市場效率假說, 但是很少人去想, 上一期賠2億, 本期賠1.5億都是賠啊, 我看不出來有任何值得高興的事.

回到問題本身, 這些看好景氣的人, 就是家教老師, 不信你看看他們的職業, 不是投資銀行的分析師, 就是基金操盤手. 問他們的意見, 就像你去問趙藤雄房地產的未來前景一樣, 你永遠不可能聽到對未來悲觀的看法。(這當中也包括了股神 Warren Buffett)

在上面的故事裡, 還有一群人沒有被提到, 他們是人本基金會的人, 他們基本上反對資優班或資優生的存在, 更反對家教或補習對小朋友造成傷害. 基本上, 他們就是靠著批評教育體制, 而出名的. 因此, 當資優生成績急速下滑時, 他們當然會把一切連繫到整個體制的問題. 因此, 你會看到近期大力唱衰的, 都是工作上沒有直接受惠於這些財團的謝國忠或是Roubini和Krugman等人, 當然, 他們和家教老師不一樣的地方, 除了他們不靠財團外, 重要的是, 他們說出了這些背後的壞帳的真相.

那我個人的想法呢?還記得我去年寫下的"我對2009年景氣的看法"中, 提到景氣會在今年3~4Q復甦嗎? 當時是景氣最差的時候, 很多人說我是痴人說夢, 後來也有人稱讚我料事如神, 說穿了, 我只是用一個很簡單的邏輯, 這種經濟成長率的東西, 基本上就是和去年同期比較, 去年的基期那麼低, 今年如果沒有大意外, 本來就是會成長的. 所以很多人現在說年底景氣會復甦, 坦白說一點都沒有意外. 接下來, 大家應該也會一直感受到這種氣氛. 但是我在同一篇也提到, 接下來景氣會呈現L型走勢. 為什麼?因為景氣反轉, 只不過是讓問題不再惡化, 但不表示經濟會回到正軌. 為什麼? 因為理論上, 有些國家有些人會從這次經驗學到教訓, 不會再亂花錢了; 也因為這.次捅的簍子真的太大, 不可能短期間內補起來, 所以接下來, 大家會一直看到這些"較去年同期成長'、或是"衰退幅度較上一期下降"的數字, 但是真的沒有什麼好驚喜, 因為要回到2005年的盛況, 坦白說, 真的短期內不可能.

 

最後拉拉雜雜的寫了一堆, 我相信我漏了很多細節, 事情也並沒我寫的這麼簡單, 不過反正這三篇本來就是寫來讓男生可以向女朋友或是老婆炫耀, 或是女生拿來告訴另一半, 自己並不是只懂娛樂新聞的. 不過說穿了, 很多事情, 本來就沒有大家講的那麼複雜.也希望這三篇能對大家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上有點幫助。

最後的最後, 還是打一下廣告 我的書─中國商賈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二)─破滅和因應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二)─破滅和因應

 

    很多人可能認為本次金融風暴形成的原因, 是因為房地產下跌. 其實並非如此, 至少在2007年時, 美國房地產還是在上漲的, 我個人認為真正的原因, 應該是景氣復甦. 景氣復甦造成金融風暴?是的, 我沒打錯字, 你想想看, 當初為什麼這麼多人和錢投入到這些MBS中? 因為景氣不好, 錢無處去. 到了2007年之前, 股票和房地產每年都以二位數成長, 就連Fed利率都調高到5%以上了, 誰還有興趣去買哪些2%報酬的商品? 因此, 當時市場上流行的投資商品, 是連結股票和選擇權的連動債. MBS早就被投資人棄之如蔽履了. 簡單地說, 資金鏈上出了問題.

 

   當MBS被投資人拋在一旁, 代表著他的價格開始下降(或者說, 因為市場利率上揚, 債券價值下降), 這也代表著持有大量這些MBS的避險基金或投資銀行要開始認列大幅的虧損. 市場上, 第一家出事的"知名"投資銀行, 是Bear Sterns.這是當時美國第五大的投資銀行.最後的結果是2008年3月,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買下Bear Sterns, 當時市場上都認為J.P. Morgan Chase 作了一筆很好的交易, 用低廉的價格買下投資銀行的市場.結果市場都認為問題結束了, 股市大漲, 最後在Bear Sterns 投資人的抗議和美國輿論的壓力下, J.P.Morgan Chase提高收購價到10元/股. J.P.Morgan Chase 真的作了一個好交易嗎?

 

  幾個月後, 和Bear Sterns 同等級的Lehman Brothers 也傳出危機. 當時華爾街看好Fed會依Bear Sterns模式找一家銀行買下Lehman Bros. 於是很多人紛紛買進Lehman Bros.的股票.結果是2008年9月, Lehman Bros.宣佈破產重整(Chap.11),造成股市接連重挫, 華爾街議論紛紛, 為什麼救Bear Sterns, 不救Lehman, 各種的陰謀論甚囂塵上。

 

  這件事讓我了解了一件事, 華爾街日報或是CBS Market Watch的財經記者, 不見得真的了解財經。簡單地說, Bear Sterns 沒倒, Lehman倒了, 是因為Bear Sterns握有一項利器─CDS.

 

  上一篇有提到CDS的賣方就是等同保險的提供者, 而Bear Sterns在破產前, 提供了大量的保險給人家, 而這個數字 Lehman Bros. 少非常多 (Bear Sterns 2007年底持有金融衍生商品約十兆美元)。簡單地說, 當時很多避險基金和投資銀行還沒出事, 是因為他們的基金有一部份被保險了, 所以理論上安全, 如果今天提供保險的公司倒了, 那麼馬上會出現骨牌效應.  這個因素造就了美國政府非救Bear Sterns不可. 那麼為什麼是J.P. Morgan Chase來救而不是其他銀行呢? 很簡單, J.P.Morgan Chase是Bear Sterns最大的債主, 如果Bear Sterns倒了, 除了信用市場可能會出事外, J.P.Morgan Chase 馬上要認列巨額的呆帳. 所以說, J.P. Morgan Chase用10元便宜地買下Bear Sterns嗎? 如果你看看後面接手這些投資銀行的商業銀行情況, 你會相信即使2元買下都太貴了.這個例子也可以運用在後來BoA(美國銀行)買下Merrill Lynch, 二者背後的故事是一樣的。(P.S 後來BoA的Chairman & CEO坦誠, 他是被脅迫買下Merrill Lynch的)

 

  談到了CDS, 自然不能忘了AIG, 這一家公司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的保險集團.在2007年時, 總資產達到1兆2千億美元, 這個數字有多大? 根據IMF的統計, 2007年台灣的GDP是3764億美元, AIG資產約等3.2年台灣的總產出。 這麼大的公司, 很不幸地, 時至今日, 已經淪落到只要美國政府不輸血, 馬上死亡的公司.

 

提到解救AIG, 大家很直覺地都會用到一個詞, Too Big to fall (太大以致不能倒), 這個詞同樣也出現在房利美、房地美、GM, 花旗銀行身上. 媒體上談的也多都是他擁有數萬名員工, 如果倒了, 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如果你是持這個觀點, 你不妨想看看, 如果有一天新光人壽或國泰人壽倒了, 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在員工生計, 而是那些付了10幾20年保費的保戶或是倚賴這些公司保費支付生活的人。同樣地, AIG持有大量的CDS保險(據說最大的客戶是Goldman Sachs).所以和Bear Sterns的例子一樣, 他一倒. 一堆投資銀行要跟著倒

 

類似的例子, 還有一個你想不到的GM─通用汽車. 它除了是一家汽車公司, 別忘了, 他還是數百億美元的債券發行人, 這些債券有不少也被私摹基金運用到証券化和CDS之中, 如果他倒了, 這些持有他債券的投資機構馬上要面臨巨額損失. 就這樣, 你不難了解, 美國政府要用天文數字去解救這些公司。 簡單地說, 這場金融風暴最早是源於層層槓桿化下的房貸基金, 或者大家常說的次貸基金, 但後續的問題已經演變到為CDS為主的信用問題了.

 

這個問題, 美國政府當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於是提出了高達7000億美元的舒困計劃─TARP (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當時的美國, 已經歷經了Lehman Bros. 的破產重整, 經濟開始急速下滑中. 當然一起下滑的, 還包括快要缷任的美國總統─小布希的聲望。當時主掌整個計劃的, 是出身於Goldman Sachs的財長Henry Paulson。Paulson很清楚, 這一切的問題出在槓桿化的結果, 因為景氣的下滑或是信心的動搖, 造成房貸的呆帳率升高, 這個升高影響到不只是以這些房貸以標的MBS, 因為槓桿化, 這個數字被用乘數效應,放大到N倍. 所以他認為, 政府只要大膽的去市場收購這些房貸, 這樣一來, MBS的價格就不會再下滑, 乘數效應也會減緩, 這樣市場的信心也會得到恢復。

 

   從理論上來看, 這樣做沒錯, 因此華爾街也大漲了好幾天, 準備迎接復甦的到來。可惜, Paulson忘了一件事─政治.當時美國國會掌握在民主黨手裡, 小布希任期不到半年了, 應不應該撥這麼大一筆錢給一個快下台而且是敵對政黨? 就算是, 那麼要用什麼樣的價格來收購這些MBS? 要買哪些? 如何規避中間利益的交換?

 

  最後, 這個法案被通過, 新聞都報導, 民主黨的國會議長Pelosi以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告誡共和黨要小心使用, 不要姑負了人民的期望. 以我來看, 這個法案一定會過, 因為接下來民主黨執政的態勢愈來愈明顯, 他們也不想接下一個爛攤子.但是大家比較少注意的是, Paulson轉向了, 這筆錢不再用來買入MBS, 而改成用注資方式, 直接以特別股模式投資到各大金融機構中.。

 

 我無法猜測政策轉向是否有政黨間的協商, 檯面上的理由是, 因為MBS很難訂價, 怕政府買高了, 傷害人納稅人權益.(這個理由有點牽強, 那麼之前把FNM, FRE債務全部政府承擔就不傷納稅人權益?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 這些MBS有數兆元, 7000億美元也真的買不到什麼) 這項政策轉向的結果, 造成MBS市場再次狂跌, 陷入一灘死水. 因為本來預期政府要收購, 所以不少人開始進場, 市場開始出現活力, 結果失望落空, 最後是花旗、BoA(美國銀行)..等這些大銀行在2008年3Q和4Q分別要認列巨額的虧損.

 

  200年1月新任民主黨總統歐巴馬上任, 紓困計劃的掌舵手, 也換成了新任財長, 原紐約聯準儲備局總裁, T.Geithner接任.Geithner一開始提出的方案和Paulson一樣, 要用TARP的錢去買下市場上的不良資產, 造成市場活化.或許是了無新意(報導是說缺乏細節), 當天美國股市重挫近6%。

 

  不久後 Geithner提出了他的細節, 成立P-PIP (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 這個方案簡單的說, 就是政府和私人機構合資一起去買這些貸款和MBS, 如果賺的大家依出資比例分, 如果賠了, 政府負責賠85%. 這個情況和Paulson時一樣, 要買哪些債券? 要用多少錢買而不會犧牲了納稅人利益. 但是最大的不同, 是現在是民主黨掌握了國會(絕對多數)和白宮, 所以即使批評聲浪很大, 還是順利展開了, 預計合資的資金高達1兆美元。這是今年三月底的事, 所以到底成效如何? 還不知道.

 

  以上講的是檯面上的政策, 事實上, 同時美國政府還半祕密作了一件事, 我認為這才是造成近一個多月來美股大漲的原因─修改會計原則.

 

  現在上市交易的公司很多, 經營的業務也愈來愈複雜, 其實沒有幾個投資人真的能了解一家公司真正的情況, 於是大家就愈來愈依賴公司的財報, 而這些財報其實也沒幾個人能真的看得懂, 因為公司業務和金融操作太複雜了, 大多數人就是看看EPS, 好一點還會看一下EBIT, 作一下前後期比較. 特別是美國這種, 自認為是強式效率市場, 反正財報高於市場預期就漲, 低於預期就跌, 很少人去管, 這些財報數字的合理性.

 

  這次修改會計原則的重點, 就是在修改MARK-TO-MARKET的評價原則. 這是依據會計保守原則而來, 金融機構過去會每季認列巨額虧損(或資產減損), 是因為他們持有大量的這些不良証券, 因為這些証券的價格不停的在下跌, 在MARK-TO-MARKET原則, 即使沒有出售, 持有者仍然要依公平市價去認列虧損, 於是造成大量的"未實現損失". 修改這項原則後, 金融機構不必再認列這筆, 當然會"轉虧為盈", 這一波的美股大漲, 就是這樣來的. (請參見"看美國銀行財報"), 也因為這一波股市的大漲, 投資人的信心開始恢復了.緊接著, 開始有一些投資大師告訴大家, 美國政府印了這麼多鈔票(事實上他連印都沒印), 到時我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 所以要及早購入有形資產. 就這樣, 市場好像又要重回過熱的景氣了.

 

下一篇,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三), 我要談一下個人的心得和看法.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一)─背景與成因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一)─背景與成因

 

   之前也有人批評過, 本站的文章缺乏深度。的確, 我並不是專業人員, 而且我也認為能用淺顯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一些問題, 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於是, 這一篇, 我同樣試著用簡單的文字, 來向大家介紹本次金融風暴的前因後果。

 

  這個故事要源自2000年.com泡沫破裂, 全球主要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於是當時Fed主席Greenspan, 大膽採用降息方式, 連續降息了17次, 把Fed利率降到1%.這是當時美國有史以來最低的利率。

 

  降息有助於受困的企業或是失業的勞工鬆一口氣, 問題是這對有錢人可就不是件好事了, 特別是壽險業和退休基金, 二者都是低利的受害者。當時的情況, 和前一陣子差不多, 市場上, 大家都在找報酬是銀行定存一倍, 但安全性高的投資商品. 所謂定存一倍, 說穿了就是年息2%的商品。

 

  在這種氛圍下, 開始有人看上了不動產的証券化. 房地產的波動率相對於股市來得低, 收益率也較為穩定.的確很適合長期資金的投入. 問題是, 不動產証券化的規模無法吸納市場龐大的資金, .於是聰明的華爾街把腦筋動到了房貸身上。

 

 先想看看銀行從房貸中賺什麼? 當你向銀行承作20年房貸, 銀行付給存款戶1%的利息(這是他的成本), 然後借給你5%的利息(目前美國存款約1%, 房貸仍是5~6%左右), 就這樣一直到20年後你還完全部本利和.中間的利差再扣除掉倒帳的風險, 就是銀行的獲利。但就如" FNM & FRE在什麼?"寫的, 由於美國太大, 銀行無力對房貸承作都來者不拒, 於是銀行就把一部份房貸可能用4%左右賣給FRE & FNM, 這樣銀行可以賺到1~1.5%的利差, 還可以拿回資金.

 

  當時, 投資銀行和避險基金就是看上了這一塊, 他們以基金模式對外募集資金, 再拿錢向二房或銀行買下房貸. 反正投資人只想要2%的報酬, 這部份可以拿到4%左右, 再加上時間期長(一般房貸都是15~20年)以及安全(有房子作抵押, 一般是估價的70%), 於是這些基金商品大受市場歡迎。而這些以房貸為對象, 被投資銀行和避險基金發行的証券, 就叫做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這些MBS是以房貸以基礎, 然而, 這些房貸依借款人本身信用情況也是有等級的, 以美國來說, 基本上就依你的信用評分, 分為Prime(650分以上), Alt-A(650~550) 和Sub-Prime(550以下)三級, 可以想像的, 一開始設計這項商品時, 大家都戒慎恐懼, 找上証券化的標的都是Prime等級的, 報酬差一點(信用好 銀行貸款利率就低), 但是安全性高。

 

如我常在這個blog說的, 很多金融創新商品一開始都是很好的, 但是隨著競爭的激烈, 或是市場需求愈來愈大, 很多原本好的東西, 就慢慢開始質變. 市場質變的最大原因是, "眼紅"。是的, 這行太好賺了! 有多好賺呢?幾年前, 我曾去面談一家很大的私募基金, 這家公司的合夥人當年的分紅是1.2億美元. 你沒看錯, 約當新台幣40億一年. 他們老闆還曾經租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party, 你能想像, 有一天有個傢伙租下故宮開party嗎?

 

於是呢, 除了很多人紛紛投入私摹集金的行列外, 很多商業銀行也想介入, 自從美國修改Glass-Steagall 法案後, 允許銀行跨足投資銀行業, 問題是, 銀行要受銀行適足資本率最低8%的規定 (自有資本佔風險性投資不得高於8%), 他們無法像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 Merrill Lynch一樣, 以高槓桿模式, 動輒用資本30~50倍去投資, 因此績效上, 自然差了很多。

 

這種小事, 對於集許多天才於一身的花旗銀行、UBS...等, 自然不是件難事。明著不行, 那就成立子公司不就得了? 於是就成立了花一、花二、花三...(名字是我亂編的), 這些公司大家都知道是花旗的子公司, 打著這個招牌, 所以他們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在市場上摹集短期資金, 這個工具就是SIV, 然後去做和投資銀行及避險基金一樣的事. 這種手法被稱為"OFF-BALANCE SHEET", 也就是說, 這本來應該出現在花旗資產負債表的東西, 卻巧妙地被移到帳外了。

 

當愈來愈多的公司和資金進軍這個市場, 你可以得出什麼? 當然是愈來愈爛的產品。

 

Prime等級的房貸不敷需求, 大家就找上了Alt-A, 基本上, Alt-A級的人, 多數是有良好的信用, 但是沒有固定職業或固定收入的人, 所以其實倒帳率也不太高, 更重要的是, 景氣開始復甦了. 但是不管如何, Alt-A畢竟不能和Prime相比, 於是這些投資銀行就稍稍作了一些分類, 一些州如加州、麻州、紐約州比較富有一點, 倒帳率也低一點, 就分為一類, 其他如阿肯色、德州...等可能差一點再分一類, 不同等級給予不同的報酬率, 這種東西就叫CDO (Collateralized Debit Obligation), 重新包裝後, 他們再找上S&P, Moody's...這些評等公司作評等, 並透過迴歸統計...等, 告訴大家這些產品倒帳率真的很低, 用簡單的邏輯想, 這些投資銀行都是S&P, Moody's的大客戶, 數據看起來也沒有問題, 於是這些CDO都得到了AAA的評等, 當然, 又成為壽險和退休基金的最愛。

 

最後終於輪到後來讓大家熟悉的Sub-Prime, 這就是我們說的次貸, 上場了。

在本次金融風暴初期,大家都叫"次貸危機", 因為問題就是從次貸這項開始引起的。會起源於次貸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它本來就是風險最高的一項。不過, 風險最高, 代表著同義字, 就是利潤也最高(信用愈低的人 要支付的貸款利率愈高), 因此, 這項標的很快就吸引了市場的注意。

 

雖然相較於Alt-A, Sub-Prime的風險又更高了, 不過這當然難不倒這些聰明的華爾街人士, 首先, 此時的房地產已經在狂漲了, 自然倒帳率很低(股票在上漲, 融資自然不會被斷頭), 其次, 如上面提的, 同樣是Sub-Prime, 不同區還是有差別, 像舊金山或New York City這些地方當然問題不大, 所以透過CDO的手法, 還是可以把前幾級的賣出去. 問題是剩下阿撒不魯的怎麼辦(就像你批貨一樣, 一定是一批進來有好有壞)? Sorry, 更正一下, 這些阿撒不魯的東西, 其實有一個常有名詞, 叫有毒資產 (Toxic Asset)

 

   真要感謝金融創新, 這個市場有一種東西叫保險. 保險不是只有保人命或財產, 還有一種叫信用保險, 就是如果你借錢給一個人, 你怕他到時不還, 你可以買保險, 如果他還了, 你的成本就是付出保險費, 如果他倒了, 保險公司把錢還你. 這個和意外險一樣, 你付個300元買意外險, 如果出事了, 保險公司賠你個幾千萬, 如果平安沒事, 保險公司就賺這300元. 這個東西在金融市場有一個專有名詞, 叫CDS (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交換.

 

  於是這些投資銀行就找上了像AIG這樣的公司, 來幫這些有毒資產作保險.這個遊戲還沒有結束. 因為房地產不停的在上漲, 所以大家發現了這些有毒資產其實沒有那麼毒 (老話, 股票在上漲, 誰會被斷頭), 再加上這些資產本來的利率就很高, 可以運用的空間很大. 於是保守一點的, 把這些被保險的有毒再賣給私摹基金就算了, 激進一點的, 乾脆自己弄一個基金, 來扮演保險公司的角色(這就像是選擇權中作SELL方的角色).

 

  由於進場作保險的公司愈來愈多, 競爭的結果是保費愈來愈便宜。甚至到了後來, 幾乎免費. 到這個時候, 市場陷入一片瘋狂狀況, 市場上出現了數千家的避險基金, 大家滿手資金, 就等著找標的, .於是又有了金融創新, 有的私摹基金乾脆成立基金, 去收購各家發行的MBS, 然後再用CDO方式, 再重新包裝發行一次, 然後同樣再用CDS模式去做保險. 就這樣, 同樣一件標的, 被N公司証券化, N+1公司又買下這批証券和其他証券再証券化一次, N+2公司再來一次...就這樣一直下去, 當然你可以想像會被這樣做的標的, 絕大多數都是次級房貸, 因為只有次貸的利息才足夠應付這麼多層証券化. 這個過程, 也同樣被稱為槓桿化.

 

這些証券化的金額有多少? 坦白說, 沒人知道. 為什麼?因為這些避險基金多數都註冊在維京群島、列支敦士登這種地方, 不過大家約略可以推算的, 是CDS這一塊, 在2004年時, CDS的規模約是五兆美金, 到2007年已經爆增到45兆美金了.

 

如同本文早前所說的, 這些不停証券化, 認定違約率會很低的原因, 主要就在假定房地產不停的上漲. 但是很不幸地, 事實上, 房地產不可能無窮盡的上漲, .再加上大環境的因素. 整個泡泡開始急速破裂。

 

下一篇, 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二)─破滅和解決, 我會對AIG, Lehman Brothers, Bear Sterns...等問題以及後續美國政府解救之道逐一作說明。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台股直通車

台股直通車

 

在上週四, 金管會宣佈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之後, 果不其然, 當日台股大漲6%, 歷史上最大漲幅, 在今天又再漲了近300點. 想當然爾, 這是我在週末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台股後勢如何?

 

就如同我之前常寫的, 文學評論家不等於文學家, 美食評論家也不等於大廚一樣, 個人擅長的是"評論分析" 再加上一點對歷史的興趣, 在台股的操作績效, 我想很多人都會遠超過我. 不過, 我還是試著"評論"一下.

 

台股開放陸資之所以會大漲, 除了著眼於台灣近期的"和平紅利"彌補過去台灣和韓國特享的discount (指這二地因為有戰爭威脅, 因此本益比要下修)外, 我想最大的因素還是在, 這項政策讓人聯想到幾年前的"港股直通車"效應。

 

當時的背景是, 中國錢滿為患, 大量的資金無處可去, 於是傳出了要開放大陸民眾可以投資港股. 當日, 我印象中是港股大漲了1200點., 在接下來的半年吧, 港股一共上漲了55%, 恆生指數近逼到30,000點. 當時我在香港, 每天的報紙談的都是"直通車"或是"北水南引"。最後的結果是, 溫家寶在訪俄的行程中, 直接把這項政策喊卡. 隨著大環境不佳, 港股慢慢回歸正常, 跌到20000點以下。

 

先想一想, 為什麼溫家寶要對這項政策喊卡? 很簡單, 因為陸資還沒真的開放, 港股就先漲了近萬點, 現在開放, 等於叫陸資去接最後一手, 當然或許背後還有別的政治意義, 在此就不討論了。

 

再討論一下, 當時香港的情況和今天的台灣有什麼不同:

 

1.      香港是一個資金自由進入的城市, 如果作過二岸三地生意的人就知道, 本來就很多大陸的資金停泊在香港. 因此, 在這個政策未開放前,本來就有一堆陸資在炒香港了, 當時傳言, 大陸高官的錢和溫州人是此波的主力. 但是在台灣, 基本上, 這件事還不存在

 

2.      當初大陸核准的資金(QDII)本來就可以投資香港了, 當時只是在考慮開放一般民眾投資香港. 而台灣今天的階段還只是停留在單邊開放, 詳細的規則都還沒有明確, 因為這部份還牽涉到, 資金進出的控管, 以及是開放法人、個人或是都開放? 是否要針對特定產業或公司進行限制...等, 從這些角度來看, 我想離當初香港的開放程度, 目前仍有一段距離, 更何況, 對大陸而言, 就實質管理面來看, 香港是本國, 而台灣不是.

3.     當初世界投資市場的氛圍是前景一片大好, 因此開放投資香港這項政策有點是火上加油, 而以目前台灣來看, 景氣仍處於未定階段

 

 

  總的來說, 和當初的香港比起來, 第一, 台灣目前仍主要是本地資金在炒, 還沒有到真正的資金行情. 第二, 目前仍在台灣開放, 大陸尚未開放的階段, 我想台灣不可能完全不對大陸資金設限, 要達到真正開放, 我想還要假以時日。

 

  所以, 結論是目前不應進場? 我想也不見得, 其實股市的操作法則裡, 有一項叫空中樓閣理論, 也叫"大傻瓜理論"(請參見"如何決定股票買進賣出時機"), 也就是說, 你其實不用管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反正只要買了會漲, 在跌之前就賣出去就好, 你甚至連這家公司在作什麼都不用知道. 不過要從事這項心法的人, 要有隨時盯盤及馬上出手的準備。

 

  我一直想寫一篇, 我看好台灣的文章, 這是我之前答應某位網友的文章, 但是因為感覺可以寫的太多, 怕寫不出重點而一直延下去. 前二天一位在美國的長輩寫了一句讓我很贊同的話, "還台灣一個公道", 這個地方的人, 勤奮努力、有禮貌..等, 都是我跑過20個國家中所少見的.不過, 過去幾年中, 台灣人民的生活卻相較多數當年的同儕國家來的差, 我想是該給台灣人民一個公道的時候了。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公告─贈品活動(二)

恭喜來自台北市的Josef 成為第 22,222位 讀者.

恭喜來自中和市的Dean 成為第 23,456位 讀者

本次活動結束...就請大家期待下一次第30,000, 33,333 和34,567 的到來

請看一下畫面右邊的計數器. 目前是23,1xx. 如果你是第 23,456位 請記得和我連絡.

在去年的十二月才舉辦了第一次的贈品活動 (公告─贈品活動), 迎來了第10,000位讀者. 從counter上看來, 似乎第20,000位讀者又要到來.

規則和上一次相同

你可以看看右下方的計數器, 如果你剛好是第20,000, 第22,222和第23,456 名讀者, 請你COPY畫面, 並請EMAIL給我 (RUSLEE@GMAIL.COM). 你可以得到以下三項你任選其一:

1.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 任何一本低於500元的書

2. 我自己出版的”中國商賈” 一書 (可以看出 這是當中價值最低的一項)

3. 500元以你的名字捐給聯合勸募 (用真名 可能會需要你的身份証字號)

基本上, 只要你所在的位置是中華郵政可以送達的地方, 我都可以寄達.

或許有人要猜, 有什麼目的嗎?  坦白說, 沒有. 只是純粹好玩.  Anyway, 大家就當作試手氣的小工具吧. 不要刻意去進入網頁....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