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台灣是否也需要跛鴨條款?


台灣是否也需要跛鴨條款?


隨著選戰的白熱化,更遺憾地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政策的辯論,多數的報導都只是流於口水戰,蔡英文是不是空心菜或是嘲諷著朱立倫的做好做滿,卻很少有人提出這次大選所凸顯出台灣政治面中制度的問題。

 

首先,下一任總統與立委產生於明年116日,但是新任總統將於520日宣誓就職,這其中出現了4個月的空窗期。倘若現任總統消極怠政或是做出新任總統不能接受的政策那該如何處理?

 

相對而言,下屆立委雖然於21日就任少去了可能的政治爭議。可是現任立委為了提高支持度,在本屆最後一個會期就陸續提出了不少高度爭議性法案。例如潘維剛立委提出並獲十七位立委連署的所得稅法14條修正案,未來個人所得稅率20%以上的股利所得將以20%單一稅率分離課稅,擺脫傳統併入個人所得總額累計課稅,財政部預估本案若通過,國庫將損失700億元稅收。可笑的是,為了因應國庫短絀,立法院去年才通過財政健全方案,將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從100%降為50%以及提高個人最高所得稅率到45%,預計提高國庫收益600億,結果一年後和證所稅如出一轍,執政黨立委自己打臉推翻原議,結果是如果新法案通過,國庫不但沒增加收入還倒貼100億,請問一下,如果一年前國庫面臨財政困難,難道只過一年財政問題就不再了嗎? 而且慘的是股利扣抵下修是全民皆受影響,但新版的單一稅率受惠的卻是所得稅率20%以上的中上階層,執政黨立委圖利富有族群一說再次得到驗證。

 

本文的重點並不在討論稅制,真正的關鍵是一個連任二屆不分區下屆確定不再擔任立委的人,憑什麼在任期最後一個會期提出一個這麼重大的減稅案? 反觀其他的16名立委,其中雖有多名區域型立委,我們又要如何確定這些人支持本案是真心如提案事由說的: 為了阻止資金嚴重外流。抑或只是想為自己選情加分? 今天如果有一個鄉長為了私利把工程包給自己庒腳,結果偷工減料橋樑崩塌,我們會說他貪污,那一個立委手持國家公器明知政府財政瀕臨破產,為了選舉還執意減稅,難道這不是貪污嗎?

 

針對以上問題,美國於1933年通過俗稱跛鴨(Lame Duck)條款的憲法第20項修正案(20th Amendment),將總統及國會議員宣誓就職日從原本34日分別提前為120日及13日,將選舉投票日和就職日壓縮到二個月。同時也透過國會內規的修訂,要求不連任的議員不得在任期末期提出自肥及具爭議性法案。

看看美國,或許台灣也需要跛鴨條款。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GDP關我什麼事?


GDP關我什麼事?

 

最近因為接連二季(2Q3Q)台灣GDP增長率下滑, 而且是超出預期幅度的下滑, 讓不少人感覺似乎景氣的寒冬即將到來. 當然不意外的, 利委和大老闆們逼著政府釋出更多的刺激政策和減稅貶值這種老掉牙手法, 在野黨則是忙著批評馬政府過度傾中和執政不力。只是當你隨著這些論點左批右判 隨風搖擺時,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 到底GDP關我什麼事?

 

GDP是一個國家一段時間內經濟產值的總和啊, 所以GDP下降表示國家經濟不好, 當然對我會有影響. 是嗎? 那我反過來問你另一個問題, 在今年初或是去年, 台灣GDP每季都以3~4%增長時,甚至馬政府任內有一季出現10%的超高增長時, 你真的有覺得你的生活變好了嗎? (別忘了, 去年油價一公升都在30元以上哦!)。我是沒有啦. 坦白說, 除了感覺對未來好像比較悲觀外, 我倒覺得現在的生活和物價還比較好一點。當然, 這是個人感覺, 也許對郭台銘又是不同的感受,誰叫他是高瞻遠矚的領袖,而我只是個鼠目寸光的小百姓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這其實就是個最基本的經濟學問題。

 

最原始的經濟學一直在討論二個基本的問題: 一個是要怎麼把餅作大, 另一個是怎麼把餅平均分配。從政治來看, 前者衍生出來的叫資本主義, 後者叫社會主義, 而極端的社會主義就是我們自小被教育為萬惡的共產主義。眾所皆知,有一段時間各自代表資本主義的美國和共產主義的蘇俄是分庭抗禮的,但最終隨著柏林圍牆倒下,蘇聯解體, 資本主義戰勝了共產主義,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大家發現到只要把餅作大, 透過社會福利的分配即便是窮人也能多吃一口。相反的, 一昧追求公平,在沒有誘因下, 餅愈來愈小, 大家分的愈來愈少, 反而是有特權的人可以多吃二口,原本的不公平反而有點公平, 而原本強調公平的共產主義反而是最大的不公平。於是慢慢的, 在西方國家政治上演化成為代表資本主義的右派(如美國共和黨)和偏重社會福利的左派(如民主黨). 透過政治上的運作和牽制, 讓政府和人民能在極端的左右政策中取得平衡。

 

然而, QE(量化寛鬆)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均衡.  QE最早出線的目的在扼阻急速下滑的資產價格,避免信心崩盤出現多殺多的局面。然而由於各國政府的不願放手, QE早就從急救葯變成了保健葯,過長的QE和超低利率環境的確拉抬了資產的價格,甚至今天很多資產的價格都比2007年金融風暴前還高了, 各國政府還是不肯放手。但是在此同時, 在看似華麗的數據下, 大家卻發現消費卻萎縮了。這是因為要因應高漲的房租、油價..等排擠掉了中低階層的消費,這時大家才發現QE之後, 餅愈作愈大, 但是窮人卻沒有因此而多吃一口, 反而是少吃了一口,所以一些原本內部就貧富懸殊的國家開始出現了動亂。簡單地說, 下一個經濟學重心又從增長重回到了分配。這也是大家可以發現近期這類探討分配的經濟學者逐步開始佔上風的原因。

 

這樣的情況自然也會出現在台灣身上,其實看看馬英九執政的8, 除了少數幾季受因國際大環境GDP下滑外, 基本上還算維持台灣一定水準, 整體而言GDP是成長的. 但是民眾的感受卻遠不及此, 多數人的感覺並沒有隨著GDP成長而覺得自己財富增加反而覺得自己變窮了. 這是成長不均衡的結果,特定產業獲利變得更富有, 但許多人則是因為價格的上漲反而被剝削。自然也種下了執政黨大敗或是失去政權的結果,但是真正好笑的是,執政的國民黨並未看出問題所在,反而把問題歸因於減稅減得不夠,經濟提升不夠力, 只要經濟成長, 民眾自然會重回懷抱,所以近期大家又會看到利委提了一堆減稅法案。

 

如果台灣的政治人物不能理解增長分配二項議題的不同, 還把思維停留在只要把餅做大, 所有民眾都能多少多吃一口的心態. 自然不難理解這些人為何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