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從基金發展史談我心中的次世代基金




2007/03/30 16:37


共 同基金,英文稱為Mutual Fund, 原本意義為集合眾人小額的資金 匯集成一筆大的錢 再交由專家來打理,藉由基金淨值的不斷增長,專家(或基金公司)在定額比率所收的資產管理費亦可以同步提高,進而達到互利雙贏的局面,因此,稱為 Mutual Fund 事實上 更精準的翻譯 應該為"互惠基金"

然而,就如果多數原本立意簡單而良善的商品一樣,隨著年代的不斷衍進,不少金融界的奇才不斷的為基金注入新意,而使今天的基金變得更加複雜而不那麼"良善"了

第一位讓基金產生質變的 我個人認為是富達基金(Fidelity)的創始人(sorry, 我忘了他叫什麼 姑且稱他為  Mr.Fidelity 好了). 這位Fidelity 大哥對基金最大的貢獻: 就是他發現了, 如果基金公司要賺錢,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把基金的績效弄到最好,而是要想辦法把客戶的錢留在基金公司就可以了,反正只有錢留著的一天,基金公司就可以按比 例收管理費。那麼要怎麼把客戶的錢留在基金公司呢? 答案就是去發行各式各樣的基金,冬天時能源以及公用事業通常會漲,夏天是汽車、零售和旅游業的旺季,那我們就來發行能源 、公用事業、運輸...等基金,勸客戶在不同時期去轉換不同的基金。也因此一來,基金的最重要目的不再是追求"絕對報酬",而改為追求 "相對積效",那什麼變成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呢? 答案是行銷和廣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你往往發現基金公司的廣告無所不在,基金公司裝潢往往是追求豪華氣派,因為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去催眠你,我們是專業、可 信賴、不會倒的公司,才加上一些行銷人員弄出來似是而非的口號 如大家熟悉的"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等,目的說穿了只有一個: 把你的錢交給我們吧,這樣我們才能去騙更多的人(當然後面這句是我加的)

什麼是"絕對績效" ? 而什麼又是"相對積效"呢? 很簡單,絕對積效就是基金經理人應該盡個人最大努力去使他所管理的基金績效達到最大化~ 聽起來有點奇怪?不是嗎? 這 不是基金經理人本來就該作的事嗎?事實上 當然不完全是,因為愈高的報酬往往伴隨的是愈高的風險,所以對基金經理人而言,有個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只要去 追求”相對積效”就好啦。那什麼又是相對積效呢?你打開任何一個基金說明書 或是雜誌裡基金排行榜都可以看到,如:xx基金三個月報酬率為 oo% 同期加權指數為 oo%, 也就是說,這檔基金相對於一個benchmark 的績效,在台灣多以加權指數作為指標,美國大型股多以S&P 500指數,科技股是NASDAQ100, 小型股是RUSSELL 2000等

和指標相比較有什麼不對嗎?你可以想看看如果你是一個基金經理人 你會怎麼作? 很簡單,就把手上的70%資金去買和這些指數成份股相似的股票就好 啦,因為不管怎麼樣 你的績效一定不會離大盤指數太遠,再接下來把其他的資金集中火力去"認養"某些股本較小的個股,集中全基金 甚至全投信的火力 去把這1~2檔個股的股價拉高,這樣你的基金"積效"就會非常好啦。主管機關一直有明文規定,單一基金持有單一個股不得超過該公司流通股數5%, 全投信不得超過10%。現在有了金控之後更好啦,要炒股不只是自家基金和配合券商去拉,旗下的壽險、銀行都可以跳進來共襄盛舉。我過去在作基金會計系統 時,就曾見過某投信的"債券型基金" 三個月報酬率可以達到30幾%, 因為股票基金去買股票,而該投信旗下的債券型基金也不落人後,去買了這家小公司的可轉債。

另一個我認為傳統基金不合理之處,則是要歸功於台灣政府主管機關的"愛民如子",主管機關深怕基金公司向人民摹了錢不作事,規定基金都有最低持股比 率,以股票型基金而言 最低持股多在70~80%, 換言之,如果有一個基金經理人知道明天中共要打台灣了,他惟一能作的事就是把手中基金的持股從95%降到70%,再去任由那個70%去跌到哭爸.

也正因為傳統基金有這麼多不合時宜的事,因此,約在十年前基金世代有了新一代的基金出現了,這就是目前大家聞之色變的避險基金(hedge fund), 避險基金聽起來似乎很安全,其實一點都不安全,之所以會被稱為避險 主要是這類型的基金強調多空均作 至少是透過避險部份來規避正常部位下降的風險,當然這是一開始的目的,久而久之,操作Options等這些高桿杆高風險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反而成為這些基金 的主業了。

避險基金的最大优勢,主要是他打破了過去傳統基金一些為人詬病的地方:

1.傳統基金只能作多,只有股票上漲才能賺錢,而避險基金多空都能賺,當氣氛不對時,避險基金經理人把部位全部放空都有可能

2.傳統基金依每日管理部位淨值乘上費率去收取管理費(換句話說 你的基金積效爛到"靠北" 你還是每天要付錢給那個爛經理人) 而避險基金多是收取"績效分享費" 也就是從賺的錢當中收到一定比率的利潤分享,這樣的觀念除了較符合一般人願意接受的思維外,也有助於經理人去追求"絕對的績效"

3. 避險基金經理人本身也要投資在本基金中,惟有自己和基金"禍福相倚" 他才會把基金當一回事(傳統基金反而規定基金經理人不可以買自己的基金 怕有內線交易之嫌)

不過 讓人遺憾的是,以上說的多是第一代的避險基金,如著名的老虎基金、索羅斯的量子基金 和英國的 MAM Arbitrage 基金。近期的避險基金反倒是有點被寵壞的小孩,除了操作手法更為多樣化外(不再限於單一市場 少數商品 而是以全球來操作), 該收的錢倒是一樣都不少,除了利潤分享外,也要收資產管理費。而服務的對象也慢慢從普羅大眾轉向於少數的有錢人.

就我個人而言,我在七年前成立了我第一個私摹的基金,主要投資的標的是台灣的期貨和選擇權,當時我就在思考 如何從一個顧客的角度來看一個理想的基金 因此,在我的Maxprfit9基金中我定下了這些模式:

1. 沒有手續費: 購買基金還要付手續費真是一件吊軌的事,那有你到店裡去買東西 還要付手續費給店家的道理

2. 基金在每期(一個月)結算後,賺的部份直接發放給客戶 不接受再投資,因此客戶每一期開始時淨值就是原始投資的金額,簡單清楚

3.沒有資產管理費,只有積效分享費,在每一期結算時從所賺得部份提撥一定比率歸管理人所有

4. 基金經理人本身是基金持有的大股

5. 提供客戶90%風險保障率 也就是基金客戶最高損失為10%

我不是在廣告自家基金,因為這個基金在去年底就和我另一檔投資美國基金一起結束清算了,我只是單純覺得基金市場本身是個對買方不公平的市場,賣方過度去強調積效而往往讓買方忘了,當他去追求這些過去歷史時,反而忽略了自身更合理的待遇

近期 我在思考,如果還有下一代的基金,他應該會是怎麼樣? 要怎麼作才會更符合投資者的權益? 以下是我初步的想法:

未來的基金應該會是走向小型化、定期化和特定化,也就是一檔基金不應再是去摹個數十億 再交給基金經理人去"隨機應變",而是應該是經理人先採取預告制,如我預期XX股票近期會漲 或是xx標的快要有機會了,我預定摹一個基金,期限是例如 三個月,在此之前,針對該經理人有興趣的客戶可以先登錄到這個經理人的pending list 之中,當經理人認為時機快到了,就請這些人把錢匯進來,then stop, 不再接受新的錢進來,當特定目標達成 或 沒有實現,機會不在 經理人不得把錢再移去和原始初衷不同的標的上去,若是在約定期限內目標仍未達到 但標的的機會仍在時,經理人可再向投資者說明 期望展延 或就是清算再重摹....

當然這都還是很初步的想法,而且以現行投信公司而言,現在錢賺得好好的 沒有必要去淌混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