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台灣可以從新加坡學什麼?

 

台灣可以從新加坡學什麼?

 

上週六去參加公司副總嫁女兒的喜宴, 很榮幸坐在主桌能和新人互動. 新郎是新加坡人,今年正要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自然不少話題就圍繞著新加坡,我也意外聽到了不少有趣的事。

 

首先聊到了新郎畢業後的工作。他提到他喜歡做研究和教書,所以我自然認為他會直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書,畢竟他的研究是目前最夯的AI.

 

他說NO, 因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有個不成文規定,不喜歡有相同背景的人,他們喜歡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這樣相互激盪才能刺激出不同的想法。雖然他讀的是AI, 但因為他的老師還在(澳洲人),所以他的學院不可能要他. 他最好的選擇是能到國外的學校去教書,過幾年他的老師走了,再重回新加坡國立大學. 退而求其次,也應該去新加坡其他學校教書,看看別的學校的做法,再把這些新思維帶回新加坡國立大學。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發,雖然我對台灣的大學內部運作不是那麼熟悉,不過畢竟我有不少擔任教授的朋友,我知道台灣很多學校最愛的就是拉幫結派,老師拉自己的學生進來,所以經常一個系權力最大的不是系主任,而是某位大老老師。

 

我查了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世界排名遠勝台灣各大學,是否也正因為我們太愛這種近親繁衍,而失去了我們該有的競爭力?

 

另一個圍繞在新人的話題自然是,去哪裡渡蜜月?

答案是沒有,因為他們去年底買房,已經把錢都花光了.

 

這對新人去年了買了間1500 英呎的公宅(48~50), 花了約新台幣1800~1900萬,再加上約200~300萬的裝修(新郎的爸說的是新幣100多千),把錢花光了。

 

聽到這個,自然台灣人一定很好奇,女方工作了2~3年,男方一直是學生(還是有收入),花了2000多萬買房,肯定父母贊助了不少.

 

女方父母馬上表示,他們只出新加坡和台灣的請客錢,其他都是年輕人自己的事. 男方父親則表示,他有出一點裝修費,買房是他們自己用公積金出的。

 

應該有不少人聽過新加坡的公積金? 這個制度類似台灣的勞保、勞退和健保,但又多了一個住房公積。

 

在台灣,勞保、勞退和健保的費率,大致是你申報薪資的11%6%5.17%. 其中勞退是雇主全部提撥(個人亦可自願提撥),而勞保和健保是由個人、雇主和政府各分擔20%70%10% 以及30%60%10%.

 

而在新加坡則是個人提撥薪資的10%,雇主提27%進公積金帳戶中.

身處新加坡的讀者Ben 提出修正. 應為個人薪資提17%, 雇主提20% 共37%進公積金. 且依不同年紀有不同提撥率 如下圖: (再次感謝讀者修正)



當年輕夫妻要買房時,政府會評估你的工作、未來收入等讓你可以預支你公積金裡的錢。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一堆獎勵,例如新婚、首購、購房位置離父母一定距離內..等都有補助. 所以這對新人真的要拿出來的僅是裝修費,而不是台灣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歩的頭期款。依他們描述,一對新加坡新婚夫妻,只要有正常工作,基本上工作3~5年,在27~30歲買房並不是件困難的事。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和我有同樣的疑問: 同樣是地狹人稠的小島. 為什麼香港房價高到靠北,新加坡的房子卻很合理”? 答案很簡單,在面對龐大的住宅需求時,香港和台灣幹的是以擴大政府財政收入為名,把成批的土地拍賣給建商,再由建商去炒作。所以你會看到,政府土地不停地釋出,房子也成批成批地蓋,可是房價永遠只會愈漲愈高。

 

而新加坡的做法完全不同,新加坡雖然也有私人建設公司蓋的豪宅,但多數新加坡人住的是政府蓋的公宅(HDB). 這種房子沒有土地所有權,只有99年使用權. 當然會便宜。

 

你應該知道房地產的理論,房子是會隨著使用年限而貶的,你的房子在漲價,主要是因為土地的價值上漲.

 

說真的,如果你沒想要炒房,單純只是想有個房子可以安穩居住,有沒有土地所有權,這件事重要嗎? 至少相較於年輕人的絕望,99(或者只剩79)使用權的房子,會好多了吧

 

台灣的提撥制只考慮到工傷、醫療和退休,是否也該把購房這項需求也納入呢? 很明顯的,台灣很多的政策還是偏好老人而不利年輕人.

 

談到新加坡,台灣人最愛嘲笑的是新加坡的民主,或如某政治人物說的鼻屎大的國家. 以面積來看, 如果新加坡是鼻屎,那台灣大概是LP. 鼻屎自知自己很小,需要全世界的人才和多元化才能讓自己常保領先,而LP卻是經常在充血時覺得自己才是大腦. 或許有一天LP可以認知自己也不過只是大一點的鼻屎,真的懂得謙遜,才是這個地方真正有希望的時候吧!


補充一下新加坡的住房政策:

新加坡應該是全世界房屋自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吧?). 有90%以上的本國人都自有房子.

新加坡的房子分為私人住宅和國宅. 私宅基本上就和台灣的房子一樣,價格由買賣雙方自己決定.  但是這種的數量非常少,價格也很高。

國宅則是由政府訂價. 即便你是二手的要賣,也不是你想賣多少錢就可以亂開, 要由政府的估價人員來鑑價後,你只能依鑑價數字上下加減一個比率開價(如5~10% 來反映你的裝修價值...) 這些會有效抑制房價的不合理炒作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如果美國政府債務上限無法提高會怎樣?

 

如果美國政府債務上限無法提高會怎樣?

 

最近經濟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美國兩黨是否有辦法在財長提出的x-date(目前說法是6/1)前,修法提高美國政府債務上限(31.4兆美元). 不少專家指出,如果美國無法在x-date前修法,美國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

 

有趣的是,雖然專家們言之鑿鑿,目前離6/1大限也剩10天左右,不過做為經濟櫥窗的股市,似乎對此沒有太大反應,之所以如此,一來這場戲基本上二年左右就要重新上演一次,這就和每年兩黨都在爭議中央政府總預算一樣,大家早就麻木了;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篤定,兩黨都不敢冒著讓美國出四的罵名,所以前面的戲該演的還是要演,但最終是一定會過的。

 


那麼美國到底有沒有發生過,債務到達上限,但兩黨沒有即時修法的呢? 答案是有的,其實現在就是. 美國財長告訴大家6/1x-date. 但其實美國債務早在今年的1月早就到上限了. 那為什麼到現在才引起關注? 因為很簡單,政府是有持續收入的,尤其是4/15號是每年所得稅的最後申報日,不是每個人都會拖到4/1截止日才申報, 從今年1月起聯邦政府就開始有一年內最重要收入了,這足以讓政府不用增加舉新債(舊債還本付息完,額度仍然可以舉),一樣可以活下去。

 

不過說真的,美國上一次兩黨發生懦夫遊戲,真的玩到讓美國國庫差點出事的是20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1_United_States_debt-ceiling_crisis

 

那一次也是財政部講了一個x-date. 結果那天到了,兩黨依然沒有達成共識,結果財長說我們可以透過延後付款,再延到x+n-date. 最後兩黨在x+n-2 date 達成共識.

 

那是第一次兩黨玩到這麼兇,結果S&P 馬上把美國國債的信評從最高的AAA調降到AA,當時也號稱將引發金融海嘯,原因是美國國債最大的買主之一是各國的央行,而很多國家央行有規定只能買最高評等的債券, 如此一來將迫使各國央行拋售美國國債引發危機。此外,AA信評也會使美國國債舉債利率要提高. 增加舉債成本。

 

還好在美國政府的努力下,剩下二家Moody’s Fitch 並沒有跟著調降信評,順勢幫美國和各國央行解套。

 

不過也正因為有了2011的風暴,所以目前美國Fed和財政部也早就針對萬一債務上限沒有通過有了危機因變計劃(Contingency Plan).

 

首先,如前面說的,美國政府是一直有收入的,只不過問題是收入遠低於支出. 這些支出包括付到期債券的利息和返本、支付社會福利(特別是Social Security BenefitMedicareMedicaid)、支付員工薪水、支付外包廠商/租金等費用.

 

這其中債券利息是一定要付的,因為債券倒帳了會影響美國信評,相對的,多數的債券其實到期了還會再買,還本的問題並不大,所以這會是優先支付項目。

 

相對的,承包商或員工薪水這些是可以延後支付的,因為除非債務上限拖上半年、一年的,否則差個幾天問題不大. 簡單說,如果債務上限無法即時提高,和政府預算沒過多數政府機構要關門不同,此時多數政府構構和國家公園都會是照開的,只是員工薪水和相關費用會延後支付.

 

通常會有問題的是社會福利支出,因為領的多半是窮人,如果沒有按時領到錢,很容易會出事. 所以社會福利往往會排到債息後的第二順位.但不如債息那麼有強制力. (而這一般也是共和黨要求砍政府支出的重點項目)

 

Anyway, 由於茲事體大,基本上美國兩黨都只不過把調高債務上(debt ceiling)視為一種談判的籌碼,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財政部如同2011年般,先慎重地告訴你x-date 就是6/1, 然後如果6/1不可能達成,又改口說x+n 才是真的x-date. 例如你可能發現了美國財政部開始不再說6/1x-date而是6月初了(early June).

 

其次,這種鬧劇通常的結果是,兩黨最終達成了協議,但是也不會讓你很爽快地510年都不必擔心這件事. 而是意思地調高一點,這又分二種,一種就是調高個幾千億,讓政府至少不會馬上出問題,這多半只能撐個6~9個月,到時剛好成為選舉時的話題,用來激化各自的支持者(共和黨主張減稅 砍社會福利/ 民主黨主張加稅 增加社會福利);另一種就是調個2~3兆,讓你二年後再來喬一次。

 

但不管如何,這件事最終還是會解決的. 而且通常會是在車子真的要掉落懸崖前。


不過But,   如果你以為只要調高債務上限就此風平浪靜.   那我要告訴你一個比悲傷還悲傷的故事,  那就是現在美國不少分析師認為,當兩黨同意調高債務上限後,可能才是股市問題的開始: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是財政部縮衣節食了半年,終於債務上限提高了,你會做什麼?   大量發債來補之前的洞嘛,  沒錯吧?   如同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一般,這麼一來,將會有上千億的資金從資本市場被抽走,"有可能"對股市造成衝擊.

所以呢?   小心一點吧!



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台灣的教育問題

 

台灣的教育問題

 

很多年前我寫過一篇台灣的教育問題,大概意思是美國的教育是很明顯的由淺而深,小學生過很爽,大學生的壓力很重. 因為教育初期都是通識教育,後面是專業教育,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才對。

 

可是台灣是學日本,從小就一直逼學生,逼到考上大學了,父母就覺得小孩大了不用管了,學生自己也覺得終於可以由你玩四年了,結果大學生反而成為最弱的一環。問題是日本企業這麼幹,是因為日本人偏好白紙自己培養,所以只要你是好學校,證明你是個聰明人就夠了,後面的訓練企業會自己接手,但台灣企業沒有這一套,結果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就像佛山的武師一樣,看起來人模人樣的,但實際上沒有幾個能打的。

 

我最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一來是去年的教學經驗,二來是看到最近一位阿伯的施鹽”. 這位阿伯說,台灣的低薪是歸因於教育的失敗,一些不被社會需求的科系又不肯減招. 他又說,學校不應該只是教老師知道的,而是社會需要的. (我沒去仔細查原話,應該大概意思就是如此)

 

這二段話我最有感的就是後者,我不知道理工科,但文組裡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同一套教材, ppt就用了很多年. 這些東西或許在文學、歷史這類演化很慢的科系或許行得通,但如果就商業來講,這20年可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明顯的例子就是我的新書的前言裡講的,30年前知識是一項有價值的東西,但自從google發明和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知識早就變得無所不在了. 所以現代教育要做的,不是叫學生去硬背,而是要養成學生要隨時google的習慣. 例如在我的課堂裡,我常會點學生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什麼叫會計上的曆年制? 或是為什麼有些公司的董事是雙數而不是單數?

 

如果學生回答不知道,我就要告訴他去Google, 然後再點另一個學生重覆,3分鐘再問這些學生一次. 這樣幾堂課下來,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都知道要Google. 很多老師不這麼做,是因為在他求學過程根本沒有google 這東西,他們也怕學生找出的答案是他無法控制的,所以才會出現現在一堆大學還在教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這種事.

 

既然知識無所不在,知識也不再值錢,那大學要教什麼? 大學要教的就是思辨.

例如教獨立董事,我不會和學生吹噓獨董有多好,而是告訴大家,獨董制是從美國抄過來的,而美國之所以會有獨董制,就是因為美國大公司普遍有………這些特色,所以產生了獨董. 而台灣的大公司普遍的特色是……….., 好,請學生討論你覺得在不同文化及公司組成背景下,直接把美國獨董copy來台灣可能產生什麼問題? (類似的作法也運用在源自德國的勞工董事)

 

或是如果公司治理,或衍生出的ESG像大家說的那麼好,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 是因為這些制度剝奪了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好處? 還是這些制度其實也存在著負面的效應? 學生根本不需要去背ESG到底有多好,因為這玩意你一GOOGLE 就是一堆,學生反而該去想/學的是ESG 到底有多”.  

 

學生的回答當然不可能完美,甚至有些胡說八道,但老師要做的,就是補充和修正學生的看法就夠了. 這樣一堂課下來,不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自己也要去google, 去討論,上台回答. 怎麼會有學生在睡覺?

 

但偏偏這也是台灣的大學教授最弱的地方. 因為能成為大學教授的人肯定就是學習成績很好, 而在台灣,所謂學習成績好的人通常不是指那些勇於提出奇怪想法的人,而是最能把標準答案背好的人. 也就是說,這些人之所以成為大學教授是因為他一生就是很會背/寫標準答案,而如今你要他拋開標準答案,去擁抱開放式的答案,老師可能比學生還難過這一關。

 

這也是我覺得台灣社會科學教育最莫名其妙的地方: 明明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有標準答案 (ex. 央行降息到底股市會漲還是跌? 東京和北京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十年前的紐約股市和現在的紐約股市反應可能也不同). 可是我們卻把社會科學當自然科學的模式在教. 這種模式下產生的畢業生30年前沒問題,但用在今天問題可大了。

 

大家都朗朗上口: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人才是國家興盛的根本. 然而攸關人才培育的教育,我們卻是在最後一哩路用了百年前的落後制度去培養新一代的人才.

 

之前的文章寫過,台灣最好笑的事之一,就是每次司法改革都去找一些司法大老來主導. 除非你的認知是台灣的司法30~40年前很獨立、很清廉,如今腐化了,那你去找當年主導司法的人來主導才有意義. 如果你的認知和我差不多,現在的司法雖不完美,但比30~40年前好太多了,那你找當年的那些人來幹嘛?

 

教育的問題也是一樣,台灣的問題就是每個領域都有一些大老. 這些大老輩份很高,但早就和現實脫節了. GOOGLE/AI盛行的今天,我們仍倚靠一些有年紀、高輩份,卻完全不習慣,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工具的人主導,豈不可笑?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從興富發看台灣公司治理

 

從興富發看台灣公司治理

 

本來這篇是想寫台灣教育問題的,誠如你知道的,昨天發生了興富發建設施工吊臂滑落插中台中捷運,造成18傷的慘劇. 這種公安意外本來不是本blog討論的範圍,但有趣的是,事情發生後藍綠網軍紛紛在ptt上指責對方的xxx正是這家建設公司的門神,甚至PO出了下列這張興富發的董事名單,讓我備感興趣.

 

http://just2.entrust.com.tw/z/zc/zck/zck_2542.djhtm

 


從這個圖你看到了什麼? 董事長─潤盈投資持股1.81%? 最大股東─鄭欽天持股1.88%? 整個董事持股加起來不到5%?

 

對我來說,這個表格最有趣的是所有人都認為的老闆,也就是興富發的總裁─鄭欽天居然只是個一般董事. 這和東元的黃茂雄如出一轍. 差別只在一個頭銜是總裁,另一個是會長。

 

為什麼公司真正的最高決策者不掛董事長,反而只是一般董事?

撇開一些真的光明正大的理由,如旗下事業眾多,經營者想跳脫日常決策,以更高角度思考集團佈局外,很多老闆沒告訴你的原因是,因為依公司法,董事長是一家公司的代表人,公司借款,董事長就是連帶擔保人,如果有人告公司,董事長就是當然被告.

 

以前年有名的錢櫃KTV失火案為例,最近有個新聞是法院核准董事長練台生交500萬元暫時解除境管,讓他可以赴美.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練台生是錢櫃的董事長. 而類似的事件下,火就不太會燒到鄭欽天身上,因為他只是一般董事。

 

可是反過來講,老闆自己不當董事長,難道不怕公司被那個掛董事長整碗捧走嗎? 這時台灣神奇的法人董事制就發揮功效了,所以看到了嗎? 興富發的董事長不是自然人,而是潤盈投資這家公司的法人董事代表. 而法人董事代表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隨時更換. (誠如當年張國煒可以飛一趟新加坡,董事長職位就沒了,即因為他是張榮發基金會的法人代表,對手取得張榮發基金會控制權後,隨即更換法人代表。張的身份即刻失效。如果當年規劃是張以自然人身份出任董事長,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再再反過來講,如果一家公司真正的最高決策者,擁有至高權力卻不必承擔相對的責任,那這樣對嗎?

 

至少十年前,我在公司的品格中就點出了法人董事代表,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影子董事是台灣公司治理一個根本問題. 然後呢? 過了十年,什麼事也沒改. 台灣最愛接軌國際,但當世界多數國家在這十年紛紛廢除或限制法人董事代表制,台灣卻什麼也沒做. 當證交所一再宣傳台灣治理又有什麼長足進歩,或是在國際排名又往前一名時,我都在想怎麼沒有記者問問證交所董事長和金管會主委,在夜深人靜獨處之時,你捫心自問,你真的相信你自己說的那些鬼話嗎?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

 

我上週去聽了一個演講,講題是去美元化的挑戰. 演講中講者提到了多次中國人行(央行)正在試行數字貨幣的舉動,讓美國政府大為驚恐. 未來是否真是如此,這的確是見仁見智. 但整場演講小小的問題是,講者並沒有向大家解釋,到底央行要發行的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以致提問階段,很多人把中美貿易戰、支付寶、比特幣、穩定幣都拿出來講. 這裡就來解釋一下我理解的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 全名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顧名思義,就是個無實體化的貨幣.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靠,這年頭不是很多貨幣早就都無實體化了嗎? 我的薪水匯入銀行帳號,付款用信用卡/Line Pay, 一樣到期從我帳戶裡扣掉,坐車/Ubike用悠遊卡,這不就是數位化貨幣了嗎?

 

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你從央行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貨幣就有不同答案了.

 

央行被稱為銀行的銀行,所以每個在本國營業的銀行都央行都有一個戶頭,這個戶頭會存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買公債的交割結算.

除此之外,你應該知道央行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發行貨幣. 這些銅板和紙鈔一樣會透過銀行散出去到公司或個人, 然後如前面說的,拿到了錢你可能把錢存在銀行成為一堆數字,你也可能持有現金,放在口袋或藏在枕頭底下等。

 

簡單地說,央行要做任何的事都必須透過底下的銀行,例如台灣最近每人發6000元就是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央行就產生了幾個問題:

 

1.      央行的目標和銀行的目標不見得一致: 舉例來說,在2008金融風暴後,央行想要透過大放水,讓一般百姓的生活得以好過. 但錢流到銀行之後,銀行一樣是透過信用分數/償債能力來評估要不要放款. 於是有錢人反而可以借得更多的錢,窮人一樣借不到錢. 於是大量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反而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2.      央行只能得到落後資訊: 例如目前全球每月都在關注美國CPI的數據,因為這會影響到FED的升息決策. 但其實一直有一派人提出CPI是個落後指標,當你用上個月的數據作判斷時,當下的情況可能完全不同了.

相反的,因為銀行和部份私人公司掌控了旗下消費者的資訊. 如信用卡消費、貸款、投資部位、個人資產變化. 有了這些大數據,反而可以搞出一大堆行銷,甚至央行還要看這些大銀行分析師報告來了解市場,自然嚥不下這口氣.

 

3.      現有數位貨幣的挑戰: 先不說目前市場流行一堆的Bitcoin, 乙太幣、狗狗幣等到底是炒作還是真的能作為國際交易去中心化交易用(個人認為當一個幣值太高,本身就失去了作為交易單位的功能). 之前最有挑戰力的應該是Facebook提出的Libra (後來改為叫Diem).

 

首先,這個貨幣本身是有擔保的,也就是俗稱的穩定幣(Stablecoins). 自然要有公信力多了. 其次,當時FB的企圖心很大,當初成立時糾了一大堆大咖,如Visa, Mastercard, Paypal, eBay…共同來讓這個貨幣成為標準。

 

坦白說,這個計劃如果真的讓FB搞起來,這世界很多銀行都不用玩了(特別是國際匯款), 央行對貨幣的掌控度也會大幅下降. 所以不意外的,這個案子在重重政治壓力下以失敗告終.

 

FB的案子會失敗,是因為FB (or Meta)是一家上市公司,政府要搞你多的是方法,但頭痛的是那些無國界、不受控的數字貨幣. 簡單地說,有人出來挑戰央行了,如果你自己不投入,除非你能搞死對方,你就等著人家取代你.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坦白說,目前沒有定論,但你可以想像一個終極版本”. 那就是未來每一個人都在央行有一個戶頭(就如同你在銀行有一個戶頭). 你的所有貨幣(包括信用卡、電子支付…)交易清算都在央行的超級電腦裡。

 

這麼一來,央行(or 背後的政府)會有你所有的數據,政府要撒錢就直接撥給你,甚至可以針對真的需要的人/企業精準投射. 央行甚至可以給你一筆錢,限定多久之前一定要花完,否則取消,甚至是要求你把這些錢只能花在特定用途,如買國產家電. 而貪官的不明資金流,貪款都可以直接被監控、甚至沒收.. 這樣做是不是很好?

 

好你老木.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權力會變成無限擴張,人民完全沒有能力對抗政府(除非你要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 政府認定你是違法組織,就可以直接把你的金流全部歸零. 所以現在你知道這玩意為什麼是中國人行遙遙領先吧!

 

至於未來,目前有多個版本,例如同時有人民使用的和銀行專用的二套數字貨幣,或是銀行先用數字貨幣,一般人仍維持現有的紙幣. Anyway, 我不是什麼貨幣或科技專家,但作為人民我知道,對於這件事,必須非常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