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 to earth II
上一篇總覺少了什麼, 原來忘了寫流行的Gogoro.
Gogoro 這家受人注目,稱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公司, 透過SPAC合併在美上市.
本來應該是個新創成功的案例.
沒想到從上市高點的$14.7一路跌到昨天的$0.54, 甚至面臨下市. 自然台灣開始有專家分析什麼群聚效益,缺乏同類型公司相互拉抬, 或是台灣市場太小,無法引起美國投資人注意……等. 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且專業的道理.
其實這問題根本不需要專家分析,只要回歸到股票的本質問題─Gogoro 在它主要的市場: 台灣,到底賣得怎麼樣? 或者是Gogoro的用戶到底願不願意推薦朋友也買就知道答案了.
Gogoro最初自詡是一家能源管理公司,想要建一個換電的平台,讓不同的機車可以統一使用這個平台. 但因為台灣車商不買帳, 於是跳下去自己做機車. 靠著陸學森團隊在工業設計上的成功、電動車環保概念和政府補助,很快Gogoro一炮而紅. 連續三年銷售量都是加倍成長. 也讓Gogoro成為所謂的獨角獸.
可是從第四年開始,你會發現Gogoro的機車銷售不但不成長,反而開始下滑. 與此同時,你稍微google 一下Gogoro機車的評價,你會看到很多的抱怨, 除了當機,更多是維修點不夠、要預約,以及零件太貴…等.
簡單地說,在前三年的新車期時,消費者看上的是Gogoro酷炫的設計和環保電動這些優點. 但當車子進了中古期問題開始慢慢出來,作為一個新創企業的機車廠,除了造車以外的後勤問題開始浮現了.
這道理就像如果你不知道要買什麼車,很多人會直接推薦你有錢的話買Benz、沒錢買Toyota. 理由是保值性高.不太容易壞. 事實上很多人忽略了很重要一點,那就是如果你開的是Benz和Toyota, 車出了問題,基本上台灣隨便的修車廠都會修, 而且零件齊全,不管是正廠、副廠的還是便宜堪用就好的,各種零件隨時都有. 相反的,如果你開的寶騰蓮花或Skoda, 那基本上你只能回原廠。這正是傳統車商最大的競爭優勢.
但很明顯地,或許是作為獨角獸的盛名之累. 或是本就志不在賣機車, Gogoro在這些年選擇投資的, 並不在扶植自己的後勤系統,而是擴大在換電站的增設.我想目的是想透過化解使用者的哩程焦慮,來增加機車銷量以及強化自己看似賣車其實是賣電的角色.
只是對消費者來說,還是和上一篇一樣,要的是物美價廉. 如果東西一天到晚在壞,壞了又不能路邊隨便找一家就能修,要先預約,預約了也不見得馬上可以修好,零件又貴。這麼麻煩,我就乾脆買油車就好了,不是嗎?
我無意去批評Gogoro前CEO做的到底對不對. 畢竟背後投資人投了這麼多錢,肯定不是只是想在台灣賣機車. 但反過來想,如果領導者每天想的都是征服宇宙,但現實是連住家附近的水電都不通,真的還能征服宇宙嗎?
這又是個直得企業經營者和專家們該down to earth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