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大勝 川普無力回應?
我印象中還沒有過我一天發二篇文章的,不過今天看到台灣有篇文章叫” 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美媒評論一面倒:希拉蕊大勝 毫無準備的川普掉進陷阱 回應無力頻跳腳”,讓我這個生平第一次差不多完整看完美國總統辯論的人,不禁懷疑我和作者是否位處平行時空。
首先,我並不是川普的支持者,也沒有投票權,自然沒有必要為川普說話。但無法認同的是本報導一再引用CNN和紐約時報的論點,我不知道作者知不知道這二家媒體本身在美國就是偏好民主黨的? 這有點像是你拿三立自由或是中時中天的論點講台灣人都支持民進黨或國民黨一樣的偏頗。事實上新聞直接沿用CNN一直是台灣新聞媒體的主流,但是否也因為這樣造成台灣人對美國觀點的偏誤?
回到昨天的辯論,就個人角度,我覺得川普和希拉蕊都從策略面上都作出了很好的戰略運用,但川普可能還略勝一籌。
先談希拉蕊好了,除了大家早就聽到爛的EMAIL事件以及柯林頓基金會收受外國捐贈疑似和希拉蕊一些外交政策有牽連外。希拉蕊一個重要的身份是歐巴馬政府的前國務卿(P.S 美國的國務卿不是台灣行政院長,比較像是外交部長,但卻是所有內閣閣員中排行第一),換言之,她並不只是一個和歐巴馬同黨的民主黨員,她也要肩負著人民對歐巴馬政權的喜惡,這也是為什麼川普一再稱她為Secretary Clinton,當然就是想提醒選民這件事。
對希拉蕊來說,除了強調自己過去的經歷來證實自己才是有能力領導這個國家的人外,另一方面當然是想辦法凸顯川普的無能,包括他過去的失敗經歷、他性格的不穩定、易怒、說話(決策)的反覆等。這件事川普自己心裡也有數,因此在近期的受訪中,川普不管是語調還是談話內容都變得溫和不少,但從昨天的辯論中,上半場(甚至是前1/3)川普還能維持他想塑造的形象,但很明顯下半場就破功了,他一再的插話、一再地反駁,希拉蕊成功地讓他現出原形,這是希拉蕊策略上的運用成功。
反過來看川普,川普成功之處在於他很精準地抓到了整個選舉遊戲的規則─決定這場選舉的勝敗就在那十個左右的搖擺州,而不是其他的40個州,他根本不用去理加州人還是紐約人想聽什麼,還是想不想鳥他,他只要著重在搖擺州人想聽的話就好,其中特別在密西根、賓州和俄亥俄州,這些被稱為Rust Belt(生鏽帶)的地方。這些地區是傳統的美國工業重鎮,但近年來由於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趨勢下,大量的工作被外包或遷移中國、墨西哥或其他國家去,造成當地居民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恐懼。所以你會聽到川普一再強調他要讓工作回到美國,或是對於外移工廠再將產品售回美國要課重稅(當然也夾雜了傳統共和黨的減稅政策等),甚至一再指責要重新談判希拉蕊老公簽的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攻擊希拉蕊努力推行的TPP等,甚至我印象中有一個不相干的話題中,川普又硬把這個話題扯進來,這就是川普的策略,首先他不太需要去鳥那些同樣在選舉中共和黨的參選者,他只要管自己贏就可以,而他勝出的關鍵就是讓這些搖擺州的人投他,他就贏了。從這個戰略來看,昨天的川普作的也很漂亮,很多話聽在一些人耳裡一定搖頭,但對Rust Belt的人來講卻是打動他們的心。
既然二邊都成功展現戰略,為什麼我覺得川普表現更好? 因為除非是第一次聽到川普演講的人,否則多數的人早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川普,他可不是那種平常溫良恭檢讓昨天卻突然爆怒的人,可是選民一樣支持他啊,而且民調還愈來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選民把對現有環境的不滿投射在川普身上,川普與希拉蕊與其說在比較誰才有能力領導這個國家,對選民來說,不如說是在針對現有生活的滿意度投票,就這點來說,川普可能更接近民意。另一個對川普未來可能有利的是,目前不少共和黨大老還袖手旁觀,但隨時選戰愈來愈接近投票日,只要川普的民調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人勢必要表態或者是押寶(否則萬一川普當選,對新政府就很難有影響力了),這對川普而言反而會是後面的苦盡甘來。
Anyway,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預測誰會當選,只是我覺得台灣的報導都過於集中於川普或希拉蕊當選對美中台戰略影響或是川普當選可能是經濟黑天鵝事件等,無可厚非,這個角度本來就是台灣最該關心的。但別忘了,美國總統選舉同時也是集美國不少政治菁英幕僚戰略和戰術運用的主戰場,如果能了解一點門道,看看彼此的攻防也會是件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