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Warren Buffett 投資Goldman Sachs 50億美金(訂正)

Warren Buffett 投資Goldman Sachs 50億美金

在幾週前, Warren Buffett 主導的Berkshire Hathaway 宣佈投資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 50億美元. 消息一出, 許多人都解釋為巴老一定是看好華爾街金融風暴即將落底了, 這50億美元可視為金融風暴的信心投票.

媒體亂源

媒體亂源

每次回到台灣, 我最不習慣的, 就是台灣的新聞, 同樣的事一報再報, 一小時的新聞彷彿全世界都只發生了2~3件事一樣不說, 尤有甚者, 拋開了單純報導事實的角色之外, 還自作聰明的加了很多自己的意見。 同樣的新聞, 當被放上網路之後, 更加可怕, 由於網路上無需表示身份, 任何人都可以用最極端口氣來發表言論, 因此同樣事件, 又愈亦被渲染. 接下來電視媒體再次引用"網路民意", 於是很多事在沒有人去探討真相情況下, 就愈演愈大.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SIGM 名列Fortune雜誌2008 Fast-growing company NO.7

SIGM 名列 FORTUNE雜誌全美成長最快100家公司第七名

台美金融保險

台美的金融保險

首先聲明, 這篇談的不是金融業中人壽保險或是產物保險的"保險". 這裡講的是, 當金融機構發生問題時, 政府提供給人民的"保險".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News- 南韓可能再逢金融風暴嗎?

近年來, 南韓從亞洲金融風暴重新站起, 甚至表現甚於從前, 一直讓人嘖嘖稱奇, 特別是南韓在文化上的輸出, 更是讓原本就自大的韓國人, 愈發不可一世.但是近期以來, 大家突然發現光鮮的外表下, 當初引發韓國高外債的問題,其實重覆在上演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Lehman Bros. 申請Chapter 11

最近金融界動盪不安, 無非是金融風暴開始從小型金融機構漫延到大型金融機構, 繼Bear Sterns, Lehman Brothers在週日宣告申請Chapter 11, Merrill Lynch 被Bank of America購併. "前"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AIG股價也接連重挫.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我的2008大陸行─金廈小三通

我的2008大陸行─金廈小三通

最近去了一趟大陸, 目的是上海、杭州. 也藉機去了二個從未去過的城市, 南京和合肥.和往常不一樣的事, 這次不轉機, 刻意走金廈小三通. 就以本文, 向大家介紹金廈小三通.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油價下跌 股市卻也下跌?

去了一趟大陸, 前二天才回來, 回來聽到的多半是對這段期間內台股重挫的抱怨, 其中不少把責任推向政府面, 不過我倒是看到了一個人問到? 之前股市下跌是因為油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 那為什麼油價下跌了, 股市反而跌的更厲害?

 

  從我的看法, 亞洲股市的重挫, 多少都和資金的大量撤離亞洲有關, 資金撤離的目的, 有的是因為之前的利差交易(借低利率貨幣去作高風險投資)或是因為本身母公司資金需求孔急或是單純只是因為這些基金的大客戶不看來未來贖回等...理由不一. 但是我可以解釋的, 就是為什麼油價下跌, 美國指數反而下跌.

 

  要了解這個成因, 首先要了解美股指數的計算方式, 台灣加權指數的計算方式, 是以當日流通股數x股價和某一特定基期作比較而得出, 所以大股本的公司如台積電或是中鋼..等, 對指數的影響度要高於股本較小個股, 但是美股DJ Industrial 的算法, 則是以個股股價除以平均數而得, 因此, 高股價的個股會影響指數會高於低股價個股.

 

 這樣一來,你就不難了解, 在之前油價節節高升時, 其實美股指數跌幅相對其他國家來的低, 因為在DJI的成份中有二家石油公司XOM (Exxon Mobil CP)和CVT (Chevron Corp.) 他們依昨天股價分別為77 和 84美元(DJI 成份股中最高為IBM 118元, 其他多數公司都在50元以下 有興趣可以參考 http://finance.yahoo.com/q/cp?s=%5EDJI ), 因此, 當油價下跌時, 為什麼指數下跌, 因為之前油價上漲時, 也推升這些石油公司股價上到近100元, 他們對指數的影響度抵消了金融股的下跌, 而當油價下跌時, 這些石油股和金融股同步下跌, 助長了指數的跌勢. 當然,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 有人質疑, 為什麼美國是金融風暴的中心, 美股的跌勢卻遠低於其他國家.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News-兩岸CEPA 經濟利多政治難題

兩岸CEPA 經濟利多政治難題

  • 2008-09-10

  • 【鄭漢良/專題報導】


共商務部日前提出兩岸之間應該簽訂類似CEPA的協議,對於台灣來說,這置台灣與香港同樣的地位,政治上很難令人接受,但是對經濟上,卻可能是強心劑,究竟香港CEPA經驗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