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為什麼花旗銀行要撤出台灣?

 

為什麼花旗銀行要撤出台灣?

 

8月初,深耕台灣多年的花旗銀行就要正式退出台灣了. 略數台灣花旗史,這家銀行曾經是台灣最賺錢的銀行,一家賺的錢比遍佈全台的三商銀加起來還多。 它雖然並不是台灣第一家推出信用卡的銀行,但很多人都是看了花旗的電視廣告後,才辦了人生第一張信用卡,然後拿到卡片後,在背後傻傻地簽下李達夫。或是如我,在早年國際金融不普及的年代,第一次到花旗銀行是為了買旅行支票,因應我初到美國的開支. Anyway, 如同人生裡的很多人事物一樣,that’s a good old memory.

 

先閒聊一個不重要的話題: 你有沒有想過花旗這二個字的意思是什麼? 銀行的名字是”Citi Bank” 或者早年叫” National City Bank of Manhattan”. 為什麼中文叫花旗”?

 

事實上,我在1997年到美國唸書時,當時唐人街的Citi Bank上面的中文寫的是香港的中文,叫萬國寶通銀行.

 

花旗是什麼? 你不妨想想除了銀行,你還在哪裡看過花旗二個字? (不要跟我說是花旗地下融資貸款公司”)

 

你應該有聽過花旗蔘? 花旗蔘和高麗蔘一樣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指產地(品牌是如: 許氏花旗蔘或正官莊高麗蔘). 對,花旗指的就是美國.

 

很久之前,我同學曾提過一個疑問,為什麼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中文叫美國? 這個發音裡沒有只有”me”是美,為什麼選一個中段的音作國名?

 

你可能知道,中國人接觸西方主要是清代中後期,當時的人上至朝廷下至商販,其實不了解這些國名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就如同今天Soda成了蘇打,或是Powell成了鮑爾一樣,反正就是直接英翻中. 於是不意外地,美國就成了 育耐士達. 亞墨利加.

 

但也如同今天的音譯一樣,這些字多半沒有意義,唸起來抝口,而且經常AB用的字也不一樣. 讓人苦惱。所以清後期作了一個叫公文簡化運動,強迫把所有這些外國名字統一限制在三個字以內(不相信,你可以看那些歐洲的老國,名字都是三個中文字內),於是就有了美利堅、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然後,今天我們再把這三個字再簡化為,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

 

回到開頭,花旗銀行是早在清代就進入中國的美國銀行,如前所述,當時英文名字叫”National City bank of Manhattan”, 這串名字對中國人的痛苦可想而知,於是中國人就看著銀行前插著花花的美國國旗,直接稱它為花旗銀行”.

怎麼樣,又學到一個沒用的知識了吧.

 

回到主題,為什麼歷史悠久而且很賺錢的花旗銀行要撤出台灣?

這個決定其實在2021年,在花旗新任CEOJane Fraser上任後提出的. 一共撤出13個國家.

https://www.forbes.com/sites/palashghosh/2021/04/15/citi-to-exit-retail-banking-in-13-countries-including-india-china-to-focus-on-more-lucrative-wealth-management/?sh=67dde08c5a66

 

之所以會這麼做, 很大原因是花旗集團是從2008金融風暴以來,美國表現最差的大銀行.

 

表現最差? 花旗的股價不是一股$47? 不要忘了,Citigroup2011年做一個10-1的反向合併,換算回來,目前Citi 股價等於合併前的4.7元一股. 反觀同為四大銀行的同伴,JPM, BoA, Wells Fargo同期股價都是成倍數翻長, 就算S&P 500指數也漲了超過100%. 如下圖:

 



 

在金融風暴前,Citi是美國第一大金融集團, 目前掉至第三. 在風暴期間, 原本老三的JPM靠著卓越的風險控管能力,不但全身而退,還趁機買下了Washington Mutual(銀行)Bear Sterns(投資銀行). 一躍成為了第一。而原本第4Bank of America則是買下了Merrill Lynch(美林, 大型投資銀行)成了第二. 而原本第二的Wells Fargo則是買下Wachovia Bank. 惟獨Citi 由於大量使用off-balance sheet 操作,不但受創最深,還被迫賣掉了旗下證券部門─Smith Barney,迄今還在復原中.

 

有意思的是,帶領JPM走過金融風暴的Jamie Demon,當年正是Citi二個接班人競爭中輸掉的那一個. 他輸了之後去了一個中型銀行,後來這家銀行被Chase合併,他來到Chase (JPM)反而帶領Chase 打敗了Citi.

這位大哥非常厲害,他在金融風暴前,預知並下令JPM出清手上所有持有的次級房貸證券,結果3天內賣掉120億美元的部位,讓JPM全身而退。有機會再寫篇他的功績.

 

再回到Citi. 在美國的四大銀行中(Big Four), Citi無疑是國際化程度最深的一家. 如我這些年熱愛Citi, 也是為了他家的 Global Transfer, 二個不同國家的Citi bank帳戶,可以快速而免費的匯款. 可是這樣國際化對Citi來說,是資產但同時也是很大的負擔.

 

很簡單理解,因為這些年各國對金融的監管都愈來愈嚴格,要求金融業自有資本比率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也就是為了保有國際化的優勢, Citi必須要拿出更多的資本在各國增資,同時也必須增加更多的法務和稽核人員來因應各國的法遵要求.

 

但與此同時,Citi在各國的市佔率卻在節節下降. 這從台灣就可以明顯看出。先不說當年本國銀行當對落後的國際金融/匯兌現在根本不是問題。當年台灣花旗引以為傲的消費金融(信用卡)、消費信貸、貴賓理財投資這些在大量花旗人進到民營銀行後,基本上國泰、富邦這些搞得都比花旗厲害(至少差不多). 我猜目前台灣花旗最大的優勢只剩下幫一些超級有錢人去新加坡開戶以及後續的海外資產管理.

 

簡單地說,一端是管理成本和資本投入的上升,另一端是盈利的下降,很自然的,Citi會決定撤出這些國家的零售業務(retail banking), 只維持少量富裕人士的財富管理業務(所以新加坡花旗還在). 這其實也是如JPMBoA這些大型銀行正在做的.

 

至於未來,Citi在修補自己的Balance sheet後,肯定要補強自己在投資銀行弱勢這一塊,再過幾年,應該不會意外聽到Citi進行大型的合併.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我最新的投資標的

 我最新的投資標的

 

回想一下,似乎我每一年都會找到一個投資的主題.

例如大概4~5年前最愛的是邪惡股票,主要是石油+煙草和一小部位的醫葯股. 隔一年是股票型的CEF(封閉型基金),再過來是浮動利率(Floating rate)的優先股(Preferred Stock).CEF, 去年底迄今是熱衷於美國國債,我選擇用Treasury Direct 直接向財政部買. 而今年過了一半,我最新的最愛是大型銀行的優先股.

 

先說明一下,這不是什麼投資建議,每個人的財務和風險承受度不同,我也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 如同這個blog的一貫宗旨. 我只是在紀錄我當下的想法. 另,本文提的都是美股,我台股很少,幾乎沒在闗心. 你問我台股的事我也不知道.

 

先談我的需求,因為也不年輕了. 對我來說,穩穩地賺錢比提心吊膽的殺進殺出狂賺來得更重要. 其次,相較於一次性或短期性的暴賺,我更想要穩定的收入. 也就是一次賺100萬和分十年每年賺10萬,從財務和理性來說,你都應該選擇前者,但以目前的我來說,肯定選後者.

 

而以大環境來說,目前的特色是正處於利率的相對高點. 以從去年底迄今我最愛投資的一月期(4 weeks)美國國債來說,目前的年化報酬率是5.1~5.2%. 這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因此我把大量的資金都移至此處. 同時也從券商買進大量銀行定存單(Brokerage CD). 年化報酬率也差不多是5.1%左右.

 

之所以都買1個月,主因是Fed一直到升息,所以何必做長期.  然而,多數人都預測,基本上升息這件事已經差不多到頂了. Fed提出的roadmap, 接下來可能還會有2次升息(7月和9). 然後就是維持和觀察. (雖然大數經濟學家都認為7月底的這一次是最後一次). 關鍵在於高利率能維持多久以及何時要降息.

 

Anyway, 我的應對策略就是近期買進了二筆中期美國國債的etf. 然後我盯上了同樣受Fed升息衝擊的標的─大型銀行的優先股.

 

我本來就持有不少大型金融機構的Floating rate優先股. 拜利率高升所賜,這些股票不管是股息或股價,今年都很不錯. 但目前看上的是固定股息的優先股.

 

為何如此

首先,美國國債一般被視為無風險投資標的,所以當無風險的都提供5%+投報率時,其他相對有風險的,自然投報率會更高才行.

 

其次,為什麼選擇銀行而不是實業的優先股,事實上我選的還是Big Four銀行 (JPM Chase, BoA, Citi, Wells Fargo). 理由也很簡單, 2008年金融風暴後美國政府學到了,企業可以破產,但大型金融機構絕對不行,因為會有很強的骨牌效應. 事實上,相較於20年前,目前政府對金融監管的力道也遠大於前. Anyway, 對我個人來說,買進大型銀行的優先股基本上是非常安全的. 而這些優先股目前提供大概6%的年化報酬率. 也自然比5%更好一點,而且基本上是鎖住了利率. 未來Fed降息也不受影響.

 

這些優先股惟一的風險大概就是被銀行召回的風險. 不過反正就是拿了錢再找下一個罷了. 本週我已建倉一部份,預計等下週Fed 利率決議後,再加倉2~4. 預計8月起會把現有國債部位部份逐歩轉到此處,以及部份改做一年期國債.

 

這是我目前的投資計劃. 純分享.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談談im.B

談談im.B

 

這是篇我很久之前想談的文章. 原因無它, 我在9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談美國的特殊借錢方法─Trust Deed P2P lending. 這二者加起來正是前陣子鬧的沸沸揚揚的im.B手法.

http://www.rusrule.com/2014/02/blog-post_16.html

 

還是先簡單說明一下Trust Deed P2P lending各自是什麼?

 

先講P2P lending (Peer to Peer). 這是基於這些年流行的去中介化.

傳統模式裡,有錢人和需要借錢的人或因為資訊不對稱(你不知道哪裡有人要借錢/或有錢出借)、徵信困難(你不知借錢的人穩不穩),以及後續的追討困難. 主要的模式就是有錢人把錢存銀行,銀行付一點利息,再用更高利率再把錢借出去, 賺中間的利差。這也是迄今多數商業銀行主要的獲利模式.

 

而拜網路的盛行,有錢和缺錢的人可以透過特定平台的媒合去除傳統資訊落差的問題. 至於信用,美國有一套很好的信用評分機制─FICO, 需要借錢的人只要授權平台可以取得其FICO評分,平台就可以依其風險訂定不同利率, 讓有錢出借的人(投資者) , 透過小額投資來分散其風險.

 

這個模式,我個人投資過美國的Lending Club以及中國的陸金所.

 

至於Trust Deed. 是指因為美國銀行從2008年金融風暴後,房貸不再像台灣一樣主要看房子的估價,再貸個7(3成作為風險緩衝), 而是主要看貸款者的收入. 這讓更多明明有很好的收入,但因為收入不固定的人很難貸到房貸. 於是有人出來糾團,以私人貸款方式借給這個人,但同時借款人也必須把房子抵押給這些借款人. 簡單地說,就是私人借貸+律師取代了傳統銀行的角色.

 

那些im.B在做什麼? 據其網站上說明,主要做的是透過P2P 平台來做房地產的二胎貸款.

 

什麼叫二胎? 還記得前面說,台灣銀行一般是依房子市價貸7成嗎? 如果有人願意接受第二順位抵押,再借錢給這個人,這種貸款就叫二胎. Trust Deed 一樣,這屬於私人間的借貸,房地產一樣也會抵押給借錢的人,只不過萬一不幸房地產必須要透過拍賣來償還債務時,拍得的錢第一順位要還給一胎(第一順位, 多數是銀行),有剩下的錢才依次還第二順位,再第三順位..(如果有的話). 而毫不意外地,愈後面順位的債權,因為風險愈大,所以借款利率自然愈高(或從投資者來看,報酬率愈高)

 

什麼時候二胎貸款會很流行? 答案很簡單,就是房地產大熱門的時候. 此時一來通常也是股市/房市狂熱的時候,很多人會想把手上的房子再弄點錢出來投資另一間房或買股票, 而對另一頭來說,房市很熱表示倒債風險較低,就算真的必須要拍賣來償債,多半也能以接近市價成交. 風險相對低、投資回報高再加上供需都大,自然會盛行。

 

這就是im.B宣稱做的,一方面透過P2P平台來撮合資料的落差,至於投資的標的,則是二胎的貸款. 而平台會負責後面的質押設定..等工作.

 

既然如此,為什麼會出事呢? 還記得十年前我和一位金融大佬吃飯時,我就告訴他,P2P在台灣應該要做,因為台灣地下金融很猖獗(你看看報紙後面一堆陳老師票貼或佛渡有緣人就知道), 與其放任其無序和暴力討債,P2P至少可以讓小額貸款檯面化. 你不要小看這種事,台灣一堆逼良為娼的,還是一文錢逼死英雄漢的,都是這種幾十萬的小額借款.

 

然而,即便如此,更重要的是,這種事一定要由銀行或金融機構來做,因為你無法得知是否真的有這個借款人.

 

很不幸地,台灣沒有金融機構願意做(或許覺得和現有業務衝突吧),反而由民間來做了,於是自然也就發生了im.B的問題─平台透過虛構的借錢人來變相吸金.

這種事在多年前的中國就是如此,中國因為向金融機構借錢不易,再找上炒作盛行,於是一堆公司乾脆打著p2p 名義來吸金,如知名的恆大金融即是其中之一.

 

照道理,這種平台應該要有相當的第三方公正單位(律師、信託機構…)來確保資金流向或是真的相對的借款者憑證(抵押文件)來確保投資者的權利. 不過在台灣 這項業務似乎被視為一般資產管理,並沒有相關的法律來規範. 於是不意外地,意外就發生了.

 

事情發生後,台灣是怎麼處理的? 非常的不意外就是二種: 一種就是從政治出發,認定這是個官商勾結坑殺散戶的事件. 某位前立委就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 另一種就是斥責政府無能,要求修專法規範的. 然後,因為目前是選舉季,政治人物當今最重要的事,是回選區拜廟和去菜市場握手,這件事相較於一堆口水,如白飯免費是不是代表可以吃到飽,自然顯得不重要了.

 

事實上就算沒選舉,一般這種事台灣政府大概也是當作詐欺案處理,然後經過4~5年的審理後,主事者會被判個5~7(google 一下刑法339 & 341, 普通詐欺是5年以下,加重詐欺罪是7年以下),然後如前文講的,關個3~4年就因為表現良好,提前假釋了.  

 

所以解決了im.B,你覺得以後類似的事還會不會發生?

 

我查了一下im.B的受害金額大概是新台幣25億左右. 其實在此之前還有一條更大的澳豐基金詐騙案,報載的損失金額甚至超過1000. 差別是後者被騙的多半是有錢人,比較不敢高調露面抗議.

 

其實這二案的手法都同樣是以高利率(8~13%)、固定配息(/)來吸引投資人. 也就是俗稱的,你貪我的利息,我就貪你的本金. 所以社會大眾對於這種新聞的直接反應也是,死的好,誰叫你貪心.

 

但事實上,政府真的該做的,不應該只是依法行政,依法調查. 而是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宣揚這類詐騙手法,例如像基金投信,都必須要有第三方獨立的保管銀行,確保資金/資管不會被基金公司挪作他用. 所以當你去投資任何p2p時,你也應該要確立這機構有這玩意? 還有這個p2p 是個金融機構轉投資,會受金融監管的(如陸金所是平安集團投資的), 還是只是一家受經濟部鬆散管理的一般公司?

不過在現行台灣的氛圍下,政府的心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把這些人打成貪心─死好,不是更簡單?

 

順便一提,我十年前投錢的陸金所()Lending Club(),這些年都收起來轉型了, 所以P2P lending 理想雖好,但現實應該沒有想像的好賺. 如果中美均是如此,要告訴我台灣不一樣,我才不相信. 所以下次再看到台灣的p2p平台,我看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