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美國政壇明日之星 Elizabeth Warren

美國政壇明日之星Elizabeth Warren

 

這是篇刊登在今天(12/28)工商時報A5 版中的投稿. 如果你是本站的常客, 你會發現文章內容多半就在之前文章”給資本代言人的一封信”的讀者留言中出現. 獨立成文當然不是為了彰顯工商時報的刊登, 這其實已經是工商時報第三次刊載我的投稿了. 我很感謝工商時報編輯陳小姐, 每次都把我的文章以相當大的篇幅放在顯眼位置.

之所以再次整理並放在本blog, 一方面工商限於字數限制調整了部份內容. 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原本的全文. 另一方面, 拋開合作寫教案的老師不算, 這是我第一次和本站讀者共同發表的文章. 或者說, 第一次和一個從未見過面, 也不太認識的人共同發表. 這是種很有趣的經驗. 透過本blog讓我認識幾位好朋友, 透過網路和email相互分享經驗. 這對我父母那輩的人來說, 應該是個很難想像的情況.

最後, 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本文的主角, Elizabeth Warren. 或許我在文章中暗示她有可能成為未來美國總統. 但事實上, 我想表達的有二點. 首先, 在全球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政策手段刺激經濟下, 未來各國貧富懸殊的差距會愈來愈大. 在這種情況下, 主張激進的政治人物勢必會受到愈來愈多的歡迎. 而現行的政治對立可望愈演愈烈. 第二點. 當美國出現了像Warren這樣中下階層的代言人, 我總不禁去想, 台灣這樣的人在哪裡? 在我之前”向左走 向右走”的文章裡面提過, 像歐美都在為左右政策方向相爭. 可笑的是, 台灣看起只有右派. 而且兩黨的政策都差不多, 舉政府更多的債來補助由上從大企業一直到中低收入戶. 最後的結果是, 看似政治人物都愛民如子, 實質只是留下更多的債務給下一代. 台灣真正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在哪?


 


作者: Hu, Chi-Kuo & Russell Lee

 

美國大選在十一月六號順利落幕. 選前大家普遍擔心重演八年前小布希和高爾僵持不下局面並未發生. 然而, 隨著結局的底定美國股市卻出現一波的大跌. 尤其金融股跌幅最深, 有人認為這是選前利多出盡, 也有人認為這是激情已過重回財政懸崖基本面的結果. 但有一部份人認定的原因卻可能讓許多台灣人意外, “這是因為華爾街最大夢魘─Elizabeth Warren當選參議員了!”

 

一個沒有選舉經驗, 生涯首次參選的菜鳥參議員可以讓美股大跌? 這樣的說法似乎過於牽強.但如果你知道她是本次大選中除了二位總統候選人外, 募得最多競選捐款的候選人, 或許會讓你對背後的原因感到好奇. 在這場選區僅限於麻州(Massachusetts)參議員選舉中, 她的競選捐款不但來自全美各地, 而且80%是50美元以下的小額捐款, 這場選舉全美民眾投射在Warren的熱情和期待可見一般. 有趣的是, 本次選舉全美獲得捐款僅次於Warren的候選人恰恰是她本次選舉對手, 現任參議員Scott Brown. 而他主要的捐款則來自華爾街的各大金融機構. 華爾街不惜一切投下重金要讓Warren無法當選. 也讓這場草根對上銀行家的選舉如同大衛和巨人歌利亞對決般, 成為總統大選外另一場受全美囑目的焦點.

 

何以華爾街如此痛恨和懼怕Warren? 這得從她的經歷談起.

Warren任教哈佛大學法學院多年, 專精在破產法並長期研究美國中產階級的破產案例. 2008年金融風暴時, 美國國會通過”緊急經濟穩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ty Act, 又稱為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後. 設立監管委員會督察行政部門運用這筆資金的情況, 即由Warren擔任五人監管小組主席. 這是她第一次和政治產生關聯. 歐巴馬總統上任後, 簽署了限制華爾街作為的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 Act法案, 依Warren的構想任命她籌設金融消費者保護局(CFPB,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以保障消費者不受金融商品中的法律陷阱所詐欺. 2011年9月, 成立僅二個月的CFPB向全美50州的檢察長發佈一份報告. 認為華爾街多家房貸銀行為了節省費用, 當借款人還不出貸款時, 不但不設法協助這些屋主再融資, 反而加速法拍, 讓許多房貸戶在未能充份了解自己權益並獲得協商前就失去了房子. 依據這份報告, 美國司法部和各州檢察官起訴了五家最主要的房貸銀行, 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花旗(Citigroup), 摩根大通(Chase), 富國銀行(Wells Fargo)和Ally Financial . 最終這五家銀行在今年二月宣佈與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和解, 付出了美國金融業史上最高合計250億美元的罰金(約新台幣7250億元). 而因為銀行不當流程造成損失的房貸戶則因此獲到賠償.

 

Warren的表現獲得許多美國民眾的喝采,也讓她被華爾街視為最頭痛的人物. 在金融消費者保護局成立後, 負責籌備並擔任代理局長的Warren原本是理所當然的首任局長, 不過在華爾街龐大遊說勢力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極力反對下, 成功擋下她的提名, 讓她再也無法監管銀行相關業務.

 

卸下職位的Warren決定回到麻州挑戰現任的參議員, Scott Brown, 這是個極艱難的任務. 因為Brown除了有高達70%的選民認同度外, 還有華爾街的大力支持. 然而憑藉一場又一場的挨家挨戶小型說明會, Warren後來居上, 在11月6日以53.7%的得票率擊敗對手成為麻州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國會參議員.

 

“華爾街和共和黨開始後悔當初為何要阻擋Warren在CFPB的任命….”這是隔天美國許多媒體在報導有關Warren勝選的開頭文字. “如果Warren重返華盛頓是華爾街銀行家的惡夢. 那麼如果她能順利進入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直接監管銀行事務, 就是惡夢成真了”. 銀行委員會傳統上都是由資深議員參加, 沒有新進菜鳥就進入的先例. 不過日前民主黨已經宣佈Warren將獲提名進入銀行委員會. 未來六年可預見會是華爾街痛苦的時間了.

 

Warren代表著美國傳統左派勢力, 主張以政治力量照顧弱勢並限制大企業無限制的權力擴張. 強調金融業務應有的透明化與負責任. 也是承繼Chris Dodd和Barney Frank(即Dodd-Frank法案提案人)相繼退休後,支持大力監管和限制銀行不能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她提議建立現代版的Glass-Steagall法案拆解大銀行).更代表著美國小市民對於華爾街利用金權對美國政治呼風喚雨種種亂象的反對聲音.

 

美國媒體常用”格殺勿論”(Take No Prisoner)這樣的字眼來形容Warren的強悍. 但正因為這份堅持, 讓她在短短四年內從一位哈佛法學教授一躍成為美國中低階層和高知識份子對於公平正義精神的希望. 如同四年前沒有人相信具有非洲血統僅擔任一屆參議員的歐巴馬會選上總統. 誰知道未來具有印地安血統的參議員Warren有沒有可能再次打破美國歷史. 但不管如何, 挾著民意的高人氣(和高爭議性), Elizabeth Warren會是美國政壇的明日之星.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四個年輕人的故事

四個年輕人的故事

 

最近寫作似乎陷入了低潮, 幾篇文章寫了大半卻寫不出結論. 剛好最近聽到了一些四個周邊朋友的故事, 就拿來和大家分享吧. 這四位年輕人分別來不同地方, 年紀都差不多在28~33歲之間, 也就是工作了一段時間, 正面臨著傳統上成家立業的關鍵. 有著不同的成就, 但也有著不同的苦惱.

 

第一位A先生來自香港. 今年29歲. 畢業於香港不錯的大學, 從事和所學相關的工作.月薪約在17,000港元左右. 和同年齡相比算是中上的收入. A的女友是他大學的同學, 任職於航空業. 因此一年有2~3張亞洲免費機票. A因為登記為親友, 只要和女友同行可以以一折購票. 因此他們常常有出國旅行的機會.鄰近香港, 東西又便宜的台灣也因而常成為他們的首選.

 

但和很多同年紀的香港年輕人一樣, A對香港這個自幼成長的地方有著很多無奈. 首先大量的大陸人湧入了香港. 讓A熟知的香港似乎變得很陌生. A不喜歡大陸人, 但是卻很清楚要是沒有大陸人, 香港的經濟可能會完蛋. 但另一個讓A真正痛苦的是香港居高不下的房價. 香港貸款可以到九成, 房貸利率也不高, 只有二點多. 問題是即便買到新界大浦這種地方, 也差不多要6~7百萬港幣. 不像其他人有父母的支助, 對A和女友而言, 要籌出頭期款就是一大問題了, 如果買下房子, 預計一個月要付出約二萬元的貸款. 這對二個人加起來約三萬初的薪水似乎是個要束肚皮喝開水的生活.

“那為什麼不先租房?” 我好奇地問. “同樣的房子租金也差不多要二萬.”

A和女友在一起很多年了, 不少人也催著他們結婚. 但房子的問題不解決,結婚之後也是突增痛苦. 他們總不能理解, 自己那麼努力的工作, 甚至都選擇了遠離市區的地段.卻為什麼連最基本的房子都買不起.

今年初A和女友到了澳洲一趟, 看到了朋友在當地的生活, 每天準時上下班, 更重要的, 又大又便宜的房子, 他們想, 這才是正常的人該過的生活. 目前他們正努力移民.

 

B先生來自台灣. 今年32歲.目前是個約聘人員, 負責駐點公家機構的資訊維修. B就讀台灣中段的私立大學. 當初心想當老師不錯, 所以也延畢了一年修教育學分. 但等真正離開校園才發現, 這個社會有很多流浪教師. 在家待了幾年, 因綠際會他進了台灣一家資訊公司. 負責這家公司標下公家機關的駐點. 在台北市的某公家機構駐點了幾年, 雖然薪水低到有點不可思議的只有二萬八. 但由於工作輕鬆再加上有一些外快, B先生覺得相當愉快.

不過好景似乎不長, 某天主管告訴他, 他們公司沒有標到這個單位隔年的維修. 因此他必需回總公司. 由於他和這個單位上下都很熟悉. 這個單位主管告訴他, 如果願意, 他會要求新得標廠商再雇用B. 在留有原公司和留原工作二者之間, B選了後者, 離開了原公司.

新得標廠商雇用了他. 原本以為他是有很大的背景. 後來才發現他不過就是一般人, 因此對B愈來愈嚴苛, 甚至要他回公司去跑業務. 此時, 由於公家機關力行證照制, 在被人檢舉下, 沒有證照的B只好離開駐點單位並離職.

離職後一段時間, B一心想考公職. 剛好第一個公司又標到多家政府機構, 因此問他要不要回來幫忙.就這樣, B被派到基隆某單位駐點. 由於公司政策, 無法再以正職員工只能以約聘名義雇用他. 薪水則是破了三萬. 工作了一年多, B發現基隆是個好地方, 生活便利, 房價和物價都比台北便宜多了.剛好家裡在高雄賣了一個房子, 在父母支持下, 他在基隆郊區買了一個房子, 由於貸款額度下還有多餘的錢, 在親戚的建議下順便也買了新車. 一時之間從一無所有成了有車有房的小資一族.

但或許是命運的捉弄, 就在房子和車子陸續交定後, 公司再次通知他明年將失去標案. 由於有了上次的教訓, 這次B選擇了回總公司. 問題是他的新房在基隆郊區, 總公司在新店. 未來他可能要花上近一小時通勤. 而且三萬初的薪水如何支付房貸和可預見高額的通勤費和台北生活費都會是問題.

 

B沒有女友, 他也不打算交. 他爸爸告訴他. 自己要認命, 這年頭是不會有女人要和你吃苦的. 不要自找麻煩. 對B來說, 他想過一個月5萬6萬或更高的薪水. 但是他知道這似乎不可能發生在身上, 他只求工作輕鬆, 最好能像他爸爸一樣的公務員工作. 現在他最希望的是爸爸身體健康, 因為只要他爸能領愈長的月退俸, 他才能跟著有點好處.

 

C君來自中國大陸.畢業於中國一流大學的他, 目前任職於一家外商公司, 負責照顧一位大客戶. 由於這位客戶公司遍及中國主要城市, 因此C的工作往往就是在中國各地飛來飛去, 服務客戶及挖掘更多的需求.雖然時間被切的很碎, C君仍不忘職場上突顯自己”價值”的重要性, 再怎麼忙, 他必然在週日晚上甚至是週一一大早第一班車趕到上海, 以便參加大老闆週一主持的週會. “這是個讓老闆認識你和知道你為公司作了什麼的最好機會”. C的月薪超13,000RMB, 再加上還有不少的交際費可以不憑發票報帳. C的實質月薪在同年齡的人來說算是非常高的.以28歲來說, 甚至高過不少和他同年紀的台灣男生.

 

但C君不是沒有苦惱. 一個是來自傳統家庭的要求:他該結婚了. C長的挺帥, 所以要交女朋友一直不是個問題. 甚至也有過論及婚嫁的女友. 但是來自女方要求有房有車的壓力, 每每讓他覺得中國的女生真的太勢利了. C不是買不起房, 其實家裡已經幫他準備好100萬的購房基金了, 只是考量房一買下去就是20年的房貸, 一旦崩盤可能也是20年難翻身, 所以C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個有共識的女朋友. 據說台灣的女孩不像大陸這麼勢利, 他一直希望有機會認識台灣女生.

 

不過真正困擾C的, 是對於成功的渴望. 或者精準地說來自中國社會對於所謂”成功”的壓力. 中國是個快速成長的社會, 每每身旁總是出現些年輕企業總裁. 住豪宅開名車 再加上不停高漲的物價和房價, 中國社會總讓人有種無形的壓力: 如果我不敢快往上爬, 我會變得一無是處. 也因此, 和很多中國有志青年一樣, C努力閱讀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 或是積極探索成功人士的建議. 但是時間一年一年過, C總覺得離他自己預期的成功似乎還有很長的路. “我都這麼努力了, 為什麼還是無法成功?”

 

最後一位D先生是個出生在台灣, 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小留學生. 從學生時代, D就想有一天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 具有美國背景和亞洲血統, D覺得貿易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或是把美國的Idea搬到東方來, 或是反之把在台灣成功的東西搬到美國去.

在美國一流大學研究所畢業後, 不顧家裡反對, D回到了台北租房找工作並進入一家本國銀行. 在金融業的工作一個月薪水有5萬5千元. 但D總覺得錢不夠用, 而且台灣這種惟長官之命是從的文化也讓他不太適應. D的專業是數學相關, 所以他也一直想著能從事相關的工作. 但因為身旁的長輩一直告誡, 無法在一個工作做得久, 以後履歷表會不好看. 因此D雖然一直覺得金融業不是他想做的工作, 還是待了下來. 在台北, D認識了不少ABC, 由於相同的文化, 他們常一起出去喝酒, 這些ABC多半都在家族企業裡工作. 這讓D非常羨慕. 當然也再次燃起他當初想創業的想法 這個想法和家裡談過幾次, 父母總覺得他不夠成熟, 創業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 認為他應該找一家大企業好好待著, 未來甚至能結識個大戶人家女兒, 到時再去想看看怎麼經營企業.

 

今年, 在朋友的介紹下, D順利轉換到一家外商公司, 負責也是他有興趣的統計工作. 只是工作了三個多月, D發現這個工作並不如他原本所想的有趣或是具有高度學習性, 此外, 他的主管似乎也對他很有意見.幾次告誡他, 同事沒有下班時, 不要一個人就下班了, 這樣會破壞辦公室裡團隊的精神. 同時主管也不能接受他的常請假. 這些事D總不能接受. 我的事作完了為什麼不能走? 我是依公司規定的請假數休假, 為什麼不可以? 公司應該看的是我的績效, 而不是只是看我有沒有留在辦公室!

在今年底, 當D再次請假想回美國過節, 主管和他對彼此的忍受度似乎都到了極點. 他離開了這家公司.

 

四個差不多年紀來自四個不同地方的年輕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苦惱. 如我一開始說的, 我不想加任何評論. 只是或許我們可以想想, 當大家把”衣食無缺”, “無憂無慮”或是” 不像我們當年….”這樣的名詞加諸在這一輩年輕人時, 其實他們也有著你們這輩或我們這輩可能沒有的苦惱.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財政懸崖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財政懸崖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如果要點名全世界財經最近最熱門的話題, 我想非是美國的財政懸崖不可. 這個話題幾乎每天都被媒體提起, 股市跌, 這是因為憂慮財政懸崖, 股市漲, 因為財政懸崖可望有解. 大家就被這四個字搞的起起伏伏. 財政懸崖的源由, 我想大家應該也不陌生, 主要是四年前布希政府因應金融風暴為期四年的大減稅, 今年底到期, 稅率要回歸正常. 另一個是美國政府去年因應債務上限創下新高, 為了協商縮減政府赤字而定出的十年減債計劃要從明年開始. 換句話說, 明年開始, 美國民眾一方面稅負要提高了, 另一方面支撐GDP的四大支柱之一的政府支出要縮減了, 兩相夾擊下, 美國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最後一句話是媒體說的)

 

然後呢? 由於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 一旦美國人減少消費或是經濟陷入衰退, 那麼不管是歐洲、日本或是中國及亞洲國家, 都必然被美國拖累, 全世界都陷入經濟蕭條. (這段話也是媒體說的)

 

也因此呢? 過去二週內, 不管是中國、歐洲, 甚至是中華民國的首長都出來呼籲美國要好好解決財政懸崖問題. 因為一旦發生了, 每個地區的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就這樣, 原本這只是個懸崖(Cliff), 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在媒體的操弄和推波助瀾下, 似乎更像是個定時炸彈, 只要在2012年12月31號11:59分59秒前不解除, 下一秒馬上引爆成為全世界的夢魘. 這個類似的情境在我人生也發生過一次, 叫做 Y2K.

 

如果你的年紀和我差不多或更老, 你應該還記得Y2K時的恐慌. 這個東西本來只是一些舊電腦語言如Cobol, C, 早期被運用在許多大型主機, 因為早期的人沒有預期有一天電腦會和每個人的生活如此密不可分, 再加上早期記憶體成本高, 因此在設定年份時往往只考慮19xx後面二位數, 因此隨著西元2000年的接近, 很多專家提出警告, 一旦時間跳到2000年時, 許多電腦會誤判為1900年而引發世界大亂.

 

當時的說法差不多和今天一樣, 如果不解決, 在1999年11點12月31號59分59秒一過, 全世界會陷入停頓, 飛上天的飛機會突然掉下來, 飛彈會自己發射…..也因為如此, 上自中央政府, 下到每個企業都成立了所謂Y2K 應變小組. 證交所也要求各上市櫃公司定期回報Y2K處理情況. 甚至很多企業Y2K小組的負責人根本也搞不清楚什麼是什麼, 反正就要求公司內部每一個資訊廠商都要提供一份Y2K無虞報告. 連我當時賣一個網路轉接頭給台塑, 都被要求提供Y2K安全報告.

 

結果呢? 2000年1月1日來了, 什麼也沒發生. 到底是因為大家很用心處理所以沒有意外發生, 還是這根本是件被誇大的事件. 沒有人知道.

 

回到本次的議題, 財政懸崖很嚴重嗎? 首先, 在我之前的文章就提過, 由於美國國會剛改選, 受限於新國會議員要明年一月三日才上任以及跛鴨條款的限制. 要在今年12月31號前修改法案, 並在隔年1月1日到來前生效的機率是零. 目前惟一可以作的, 就是並讓兩黨國會領袖先行達成初步協議, 到時新國會開議後, 馬上可以排入議程決議. 而且目前情況較佳的是, 強烈反對加稅的共和黨極右勢力-茶黨在這次選舉中多人落選, 所以共和黨內部反對協商的聲音可能會溫和一點. 這讓年底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會高一點.

 

不過, 我真的想說的不是這個. 就算協商沒過又怎樣?

 

我們就講一個最慘的情況好了, 什麼都不變. 自明年起美國相關稅負會提高, 外加新課的健保補充費, 另外是依前次國會協商, 政府開支自動減支1000~2000億. 不意外, 這樣的結局會造成消費的下降以及因此政府支出的下降造成GDP數字以及承包政府業務企業的裁員. 以上的論點, 我都十分贊同, 但最大的問題卻不是媒體告訴你的1月1號.

 

首先以政府開支來講, 可能大家不知道. 政府的財政年度並不是一般的曆年制(也就是1/1~12/31), 以美國來講, 是從每年的10/1到隔年的9/30號 (台灣經網友yuch8663指正, 目前是1/1~12/31曆年制無誤), 換言之, 目前一直到明年的9/30號美國還是同一個財政年度. 政府開支緊縮衍生的後遺症至少要等新的財政年度(10/1)後才會發生, 而不是1月1號. 大家真正關注的話題是, 在美國總統要在二月向國會提出的年度預算中到底有哪些會被刪除或減少. 這份報告中會列出從今年10月1號起”明年”度預算編列. 到時會經國會預算委員會審查後再送交參眾院表決. 也就是在6/30號國會通過期限前, 到底要刪除哪些預算? 還是先不要刪那麼多? 那就是接下來美國總統和國會要先協商的. 而且在原訂計劃中刪減的1000~2000億元開支中, 有一半以上會是國防預算, 這也和歐巴馬政府陸續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有關. 影響其實並不如大家從數字上看來這麼可怕.

 

另外一個受關注的是稅. 以所得稅來說, 基本上目前兩黨都同意延長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下家庭的減稅. 這種家庭佔美國多少比例? 答案是98%. 剩下的2%不管加不加稅, 其實我不認為他們會因此就不消費或不投資.

 

這麼說來, 好像一切都不重要? 也並非如此. 至少有二項是我認為馬上會影響人民的. 一個是攸關300萬人的失業補助延長. 另一個就是約2%的薪資社會安全捐(social security). 前者如果不延長, 自然可能引發一些動亂. 後者會直接影響到民眾對於荷包的縮水. 不過以前一陣子加州油價高漲到歷史天價, 大家還是一樣消費來看, 我認為2%薪資附加稅的影響或許不這麼大.

 

那麼你可能想, 如果那麼”不要緊”為什麼美股近期來都在跌? 首先, 我這篇文章並不是告訴大家財政懸崖這件事不要緊, 而是在反駁關鍵並不在今年的12/31號或明年的1/1號. 而且明年將會有一系列的美國總統和國會間的攻防戰, 而這些決議都會影響後續的很多年. 但卻不是馬上會發生.

其次, 我認為目前美國的下跌, 除了反應出總統大選股市表現偏離基本面, 重回修正外. 更重要的是, 目前股市面臨了很多不確定性. 包括如是否要對股利所得另課較高的稅? 或是哪些國防支出會被刪除? 這些東西在拍板定案前, 高度的不確定性會讓投資人縮手. 更何況除了財政懸崖外, 美國本身的問題還很多, 像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 失業率一直無法解決..等這些問題都會隨著總統大選完一一再次浮上檯面. 短期之內, 應該都沒有讓人看好的理由.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 美國預計明年上半年二年前調高的政府債務上限又要到期了, 再配合上這次財政議題,  恐怕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

不過真的讓人擔心的, 是心理因素, 在大量炒作這個題材下, 可能讓原本不見得受影響的人因為擔心而縮減開支, 反而造成經濟的下滑, 我認為才是最可怕的.

 

財政懸崖問題很嚴重嗎? 其實它所反映出來的真正問題是, 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同樣面臨的問題, 大家都陷入了死局. 過去努力”救經濟”的結局造成了債台高築. 大家想努力降低負債, 卻要面臨支出緊縮可能會把辛苦苦撐的經濟再次打回原型. 這個東西很明顯地, 但短時間內是無解的, 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特定人士拿出來鬧. 但無論如何, 即便在最壞的情況下, 這些問題所帶動的後遺症都只會在明年陸續浮現, 而絕不是許多媒體說的, 只要xx時候不解決, 全球馬上面臨大災難. 而除非你深信這些政府人物都刻意相互毀滅, 否則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個折衷妥協的方案, 只是這個方案不見得會出現在今年底.

 

放心吧~美國財政懸崖的問題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今年的12月31日和明年的1月1日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給資本代言人的信

給資本代言人的信

 

剛從美國回台灣, 直覺感受到的心得是一個字: ”涼”. 這個字包括了天氣的涼和景氣的涼. 我常去的小店, 老闆說最近生意都不太好. 我常停的停車場, 以前約下午五點半後就沒有停車位要留鑰匙, 現在七點去還有位子.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還是真的是天氣影響, 我覺得路上的車子似乎都少了些. 很難想像離開台灣不過才近一個月差別卻是這麼大.

 

待在美國的時間, 由於正逢網路升級停用, 我只能靠手機的分享網路, 在極度龜速下, 我幾乎很少看台灣新聞. 直到回到台灣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 哦~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台灣政府課證所稅和一連串政府租稅錯誤如奢侈稅和健保附加費所致. 至少, 台灣幾乎所有的財經和政論媒體都是一面倒地這樣告訴你的.

 

因為台灣課證所稅, 所以台灣股市跌幅是世界前幾名, 台灣股市成交量萎靡不振, 造成了券商可能要大幅裁員. 連證交所都可能賠錢. 另一篇報導則是控訴著政府打房對經濟的影響, 房地產是龍頭產業, 如此一來, 初期, 大量房仲人員將失業, 接下來是百業蕭條. “這個政府作錯事了 還不知道改!!”. 還有一位提到, 他的女兒在英國唸書, 精通五國語言卻因為政府對拍賣業課稅, 以致國際拍賣業者出走, 讓他的女兒這樣學識卻找不到工作. 接下來的論點不外是大家相當熟悉的”課稅對經濟的破壞力”, 明明經濟這麼不好, 為什麼還要加稅? 這種唸過初級經濟學都懂的事, 為什麼偏偏我們的總統就是不懂?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 也是美國總統開票的時刻. 代表減稅來救經濟的共和黨以及主張社會福利加稅的民主黨在過去幾週正勠力撕殺. 事實上不只美國, 在歐洲或是多數兩黨制的國家都有這樣的爭論. 因此代表著右翼追求市場自由化的資本代言人們的論點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只是讓我不能接受的是, 把今天台灣所有的問題都只歸因於稅, 不免太虎爛了.

 

稅對經濟會不是有影響? 我相信你隨機去問路人, 99%的人都相信會. 在我所學的稅務學和經濟學也都是這樣告訴我的. 這個道理在大一的經濟學原理裡面就提到了, 如果對咖啡課稅, 那麼大家會改去喝茶. 這就是稅對經濟活動會產生的干擾. 等一下!! 你是說如果政府對咖啡課稅, 所以35元的city coffee變成37元, 或是Starbucks 從120元變125元, 這些每天都要喝一杯以上咖啡的人從此就改喝茶? 你再仔細想想有可能嗎? 這是我大一念到這段時的疑問. 這個疑問一直到十幾年前我到瑞典出差時才得到解答. 我們瑞典的客戶指著二罐不同的啤酒告訴我, A啤酒好喝但是大家都買B啤酒. 為什麼? 因為稅率不同.

 

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嗎? 當稅率只有5%時, 多加1%或是售價多2元是不足以影響多數人的決策.(否則台灣在香煙從35元調高到40元時台灣煙酒公司就該大幅虧損了, 不用一調再調). 瑞典或是其他北歐光消費稅就可以到50~60%, 因此自然任何變動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稅會影響決策? 其實要看的是原本所處地區的稅率.

 

那麼台灣稅率高嗎? 或許你認為中華民國萬萬稅. 事實上台灣是全世界稅負最低的地方之一. 甚至比這些資本代言人最愛講的新加坡和香港都要來得低.這也是我一直看不起這些人的地方. 他們總是告訴你香港和新加坡沒有遺產贈與稅, 告訴你這些地方金融交易稅如何的低. 但他們卻不告訴這些地方是如何從其他稅如地產稅或所得稅中取得政府財源. 這就像賣房子的人告訴地段有多好, 卻不告訴你建材有多差. 或是賣葯的人只告訴功效卻不告訴你副作用一樣. 他們憑藉著對媒體的掌控不停地鼓吹政府如何失智地殺雞取卵, 卻不懂得養大母雞生更多金蛋. 那請問一下, 台灣政府超高的負債如何解決? 稅率上偏好資本利得而不利於薪資所得, 造成愈來愈多喜歡金錢遊戲不喜歡工作, 要如何解決? 資產不停上漲造成社會貧富階級的對立怎麼辦? 愈來愈多的人的所得必須用來支付20~30年的房貸, 造成消費被迫緊縮和排擠, 這些對於中長期經濟發展都相當的不利. 不過, 很明顯地, 這都不會是這些人的考量. 只要他們能賺到足夠的金錢, 誰會管台灣有一天會陸沈或是變成鬼島?

 

其次, 就以大家最愛談對股市影響最大的證所稅來講, 請認真想看看, 如果政府宣佈就此取消證所稅, 請大家摸摸良心, 是不是台股就此重回8500點? 是不是就算歐洲國家持續緊縮, 美國股市下跌, 台灣會一支獨秀地上漲. 還是只要台灣廢證所稅, 美國財政懸崖就解決了? 說這些話的人, 基本上不是真的白痴就是故意裝白痴. 今天台股表現不佳, 除了國際的大環境因素, 很大的原因就在台股過度偏重於電子類股. 在全球對消費型電子需求下降, 再加對資訊產品已由硬體轉向雲 端應用軟體時, 台灣電子業財報或是展望不佳, 特別是投資人對於未來大環境出現高度不確定疑慮時, 自然會心存觀望進而影響市場表現. 這些都不是證所稅可以改變的. 更不要說台灣所謂的證所稅根本是笑死人的政策, 要是這種稅基和稅率會重傷股市, 那美國或歐洲國家的股市才就該瓦解了.

 

再者, 稅率影響投資? 我不確定國際拍賣業到底是不是因為台灣要課稅才離開台灣. 但是我相信就算香港對拍賣產品課5%的稅, 這些業者仍舊會守著香港. 很簡單的理由, 因為那裡接近著目前世界最主要的拍賣買主. 而且這些買主可以自由往來香港, 這是台灣作不到的. 同一篇文章也談到了我較為熟悉的紅酒, 文中說香港因為對紅酒免稅, 因此而為亞洲紅酒中心. 我想寫這篇文章的人可能不清楚紅酒市場真正的情況, 即便一個免稅一個要稅, 許多頂級高價紅酒, 台灣還是比香港更便宜的. 而且我可以很確定告訴大家, 不要說台灣政府對紅酒課稅, 就算台灣政府倒貼紅酒業者5%補助, 台灣也不會成為亞洲紅酒中心的. 這是又一個從租稅角度以偏蓋全的論點.

 

就如同美國共和黨多數資本家的想法, 這些資本代言人多數認為, 他們的成功都是自來個人的聰明過人和不斷努力. 而稅負是他們邁向成功最大的絆腳石. 如同我前面所說, 我不在意個人的主張, 就如同有人認為同性戀不道德, 我覺得無所謂一樣, 畢竟自由社會本來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力. 我痛恨的是利用媒體的掌控, 不斷地對群眾散發只有一種聲音. 甚至是把黑的說成白的. 最後, 我以我好友寄給我的聯結裡的一段話給這些資本代言人們作為參考. 講話者叫Elizabeth Warren. 她是哈佛的教授. 也是美國著名的破產法專家. 在本次選舉中剛代表民主黨重新奪回麻薩諸塞州參議員席次. 她的話, 或許可以給一些資本代言人不同的醒思.

 

“There is nobody in this country who got rich by his own, Nobody!”

"But I want to be clear: you moved your goods to market on the roads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hired workers the rest of us paid to educate; you were safe in your factory because of police forces and fire forces that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didn't have to worry that marauding bands would come and seize everything at your factory, and hire someone to protect against this, because of the work the rest of us did."

你或許認為你今天一切的成就都是來自你個人努力的結果. 但別忘了, 你的貨物能從工廠出到市場是因為這個社會所有人一起付錢修的路, 你雇用了好的員工, 因為社會共同付錢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你可以安心在工廠工作, 不用擔心搶劫或是其他事情, 因為這個社會提供的警察和消防. 而這些都是由整個社會共同分擔的.

 

最後的最後, 請容我簡單摘要一下這篇的重點:

 

  1. 這個國家這個社會有很多事是要靠大家共同集資才能完全. 而租稅就是集資最重要的手段. 很多人認為國家拿了錢也是亂花, 稅當然是愈少愈好. 但你會因為警察常貪污, 就不要警察嗎? 還是希望警察愈少愈好? 更不要忘了, 台灣目前的財政有很大的問題, 就是來自於不停的亂減稅. 而一旦台灣出現財政崩潰, 這個世界除了對岸, 是沒有人會來救台灣的. 除非你認為反正早晚要回歸統一無所謂, 否則請多關心一下台灣的財政問題.

  2. 資本代言人說租稅影響經濟, 經濟學教科書也這麼說. 但不要忘了, 寫經濟學教科書的都是歐美學者. 這些國家的稅率都遠遠超過台灣N倍以上.租稅影響決策? 想想City Café漲二元(漲幅7%左右)會不會讓你改喝茶吧?

  3.  我主張富有的人要多繳稅, 並不是仇富. 而是我們的富人繳的稅真的太少.


 

以今年8月的一則新聞來說, “劉媽媽之子賣店面 二年轉賺一億” (事實上是1.15億).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這位賺了一億多的俞先生繳了多少稅? 在我國, 由於不採實價課稅, 因此不管你實際成交多少, 通通以政府公告的數字為準. 房屋和土地各有不同的公告價格. 而我國不動產交易有另一個特色是, 在認定價值時會把多數的價值認定在土地上, 少數價值認定在房屋上. 這位俞先生土地上會碰到依公告現值核算的土地增值稅. 這個稅只要繳過了就不必再繳所得稅. 房屋則是用房屋評定價值來算, 價差所得要再併入所得稅申報. 除了明顯差價太大, 否則一般代書都會把房子增值部份算到最低或是不賺. 最終你猜這位俞先生繳了多少稅?

坦白說, 我不知道, 可能600萬吧. 然後這個社會就出現了一個可笑的論點.

“我們國家有80%的稅收來自所得前15%收入戶, 你們怎麼可以批評這些人不繳稅?” (我相信你應該聽過這樣的論點)

Come on? 這傢伙賺了1.15億結果繳了600萬稅. 如果可以競標, 我願意付5000萬的稅來換得這筆交易. 而且這2年內這位先生作了什麼? Nothing. 什麼事都不用作的俞先生出售資產適用的稅率連6%都不到, 而辛苦工作的薪資階級卻要接受最低是6%~40%的稅率, 這正常嗎?

不管是證所稅也好, 土地增值稅也好, 反應出來的都是一個事實. 我們的國家對於資本利得稅的優待程度要遠遠高於其他所得. 這也難怪為什麼大家都不想工作, 只能靠靠炒股票炒炒房地產賺錢.

在我之前的文章, “Old money, New money”裡面就提過, 今天台灣絕大多數的有錢之所以富有, 並不是來自因為經營企業有成的年終盈餘或是辛苦工作的薪資所得, 而是來自股票上市或出售資產的資本利得, 我們的稅率更是火上加油的利器, 長期以來, 因為大家都想賺這種錢, 台灣產業出現了空洞化. 所以不是證所稅或奓侈稅抹殺了台灣產業, 而是因為沒有這些稅, 才殺了台灣產業.

 

在之前討論證所稅的文章我就提過, 就算台灣有80%的人反對證所稅, 那麼至少也有20%的人是贊成的(事實上, 我認為50%的人根本認為證所稅不關他的事),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媒體只有一面倒出現反對的聲音, 而沒有所謂的平衡報導? 台灣媒體業者喜歡反客為主和操弄民綷, 或許才是在稅的問題外, 另外應該被質疑的地方.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2012年秋美國行心得

 

和六個月前的洛杉磯之行一樣, 十月份我又重回了洛杉磯, 而且這次的時間都只待在洛杉磯.. 再一次聲明, LA不代表全加州, 更不代表全美國, 所有都只是以我在LA所見聞作為基礎,  供大家作參考.

還記得六個月前的文章, 我告訴大家我的觀察, 加州的房地產在復甦中. 在後來的相關新聞中的報導基本上也印證了我當初的觀察. 那麼這一次呢?

我可以告訴大家, 我所見的洛杉磯不管是購物或是房地產都可以用”火熱”來形容. 以購物來說, 理論上此時應該算是購物的淡季, 主要是十一月底就是美國二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的感恩節的到來. 通常感恩節前後就是美國主要大折扣的開始. 而以我所見, 不管是Mall或是Outlet提貨的人幾乎和2007年金融風暴前相去不遠, 這代表的美國人似乎有更大消費信心和能力.

至於房地產, 則是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這次我看了三個城市的房地產, 分別是北邊的Camarillo, 南部的Irvine, 和更南較少為台灣人知道的Temecula, 以同樣約35萬美金左右的房子幾乎都是上市的第一天就收到十幾個出價(offer), 在Camarillo一棟出價36萬美金的房子, 在一天內收到12個出價, 其中有7個超過38萬美元, 裡面有5個是全現金支付(All Cash). Irvine有一件法拍屋, 原售價是23.4萬, 放在市場上超過100天沒有人出價, 結果線上法拍, 第一天就出價到27.1萬. 洛杉磯地區不動產火熱的程度可見一般. 所以如果不意外, 大家應該可以在後續的房地產相關報告看到成交價或是漲幅上升的資訊.

如果以上的文字讓你對美國經濟開始重燃信心, 且讓我告訴你另一些我看到的. 在我住的城市附近的多個Plaza中的餐館和店面空置率明顯提高, 很多小型商家都倒了或關門, 特別是一些中型價位的餐廳(一個人一頓飯約20~40美元). 這件事在六個月前就有徵兆, 但這次更明顯. 我的感覺是美國的政策造成愈來愈二極化, 以致中間等級消費出現斷層.

此外, 房地產雖然價格上揚, 但這其實是受到美國政府政策的影響. 一方面FED透過QE將利率調降到有史以來最低, 另一方面政策上也大幅縮減法拍屋釋出. 過去銀行對於未按規定繳房貸的屋主只要發出一次通知, 現在改成三次. 政策上也要求法拍屋要優先出售給居住者而不是投資客. 至於低收入戶只要支付3%頭期款(一般人要付30%)就可以買房子, 或是要求銀行把法拍屋用出租方式而不是出售..等. 簡單地說, 大家可以看見最近美國相關不動產資訊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平均房價拉高, 但是房子成交量卻萎縮就是這些政策的結果. 這是因為房子的供應量大幅減而並不是需求變大,  銀行依舊在緊縮房貸要求, 更多年輕人在工作不確定下, 選擇了租房而不是買房. 當然, 由於房價的上揚和房源的不足, 這也同時鼓動新屋開工率的上升. 這樣的數據是否真正代表景氣復甦? 我只能說所有的QE一樣, 都只是政策干擾的結果. 效果能不能持續是很讓人質疑的.

 

最後, 由於下下週(11/6)就是美國總統大選.這位被認為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 他的政策方向自然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所以我也在本文順便討論.

這次的選舉大家自然關注的是代表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歐巴馬和挑戰者共和黨的羅姆尼何者會勝出? 這影響到不但是未來四年的美國政策方向, 也干係到年底美國要面對財政懸崖問題(Fiscal Cliff). 所以結果十分重要. 至少不少媒體是這樣告訴大家的.

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 這次美國總統結果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因為重點不在誰當選總統, 而在國會. 在今年總統選舉中, 美國國會參議院(The Senate)有1/3席次和眾議院(The House)全部席次同時要改選. 依目前的民調顯示, 如果不意外, 共和黨可能會繼續控制眾議院, 民主黨則比較有可能繼續控制參議院. 換言之, 除非共和黨這次大勝, 同時掌控總統和二個國會, 否則不管誰當上總統都會面臨到二個國會有一個是反對黨主導. 只要兩黨不妥協, 去年發生的調高債務的鬧劇會在選後再次發生. 更慘的是, 以目前的民調顯示, 二位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都在3%誤差內, 如果再次重演十二年前小布希和高爾一直相爭到最後一州─佛羅里達州才分出勝負, 美國兩黨間的岐見和相互嫌惡會更加惡化. 很難想像在兩黨在激烈廝殺後的一個半月內, 可以馬上握手言和化解爭議. 特別是目前最大的爭議就是兩黨對於政府財政與社會福利支出的紛歧時. (請參見”淺談美國政黨政治”比較兩黨政策不同)

什麼是財政懸崖(Fiscal Cliff)? 台灣報紙說得不多, 也不是很清楚. 大家只知道搞的不好¸ 美國經濟會掉落懸崖, 大家都會死很慘. 其實所謂財政懸崖主要分為二大部份. 一個是2008年因應金融風暴布希總統的大減稅要到今年底到期. 另一個是去年因應兩黨為了調高債務上限最後協調出來的, 自明年開始為期十年縮減赤字計劃. 簡單地說, 如果沒有重新立法, 自明年1/1日, 原本的租稅減免要恢復常態.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要像歐洲一些國家一樣開始縮減開支了. 想當然爾, 不少人認為這會對正在復甦的美國經濟幼苗造成催殘. (p.s 可笑的是, 這些人多半認為希臘或西班牙應該嚴格控管財政紀律, 卻美國卻不應該!)

先談一下, 國會在明年1/1前完成修法的可能性. 答案我認為幾乎是零. 很簡單, 下任總統會在12/17日正式選出(11/6號是普選, 當然不意外當時就知道答案了), 新總統和國會會在明年1/20左右就職. 如果是歐巴馬當選自然沒有接軌的問題, 如果是羅姆尼當選. 結果出爐後到1/20號新總統及議員上任前都是屬於”跛鴨時期” (lame duck). 理論上, 現任國會議員不得通過具有爭議性的法案. 這源自於美國國會在1934年通過的”Lame Duck Amendment”, 原本是在避免落選議員在缷任前自肥或擺爛行為, 但如今卻是限制住了整個修法的可能.

 

那麼, 這是否表示美國必然會陷入財政懸崖? 其實也沒這麼嚴重. 就像中國人說的, 只要有規則就必然有漏洞可鑽. 首先, 美國總統有權力要求把法案延後六個月, 其次法律通過後可以追溯調整. 也就是說國會如果最終在明年四月達成結論. 可以修法追溯到1/1日生效. 但是如果你覺得就這樣鬆一口氣, 其實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 只要有愈長的寛限期, 那麼代表著國會和總統間有更長的時間可以相互幹譙. 就如同小學生的暑假作業一樣, 這種事沒到開學前一天是不太可能完成. 這代表著不管是投資市場或是實質經濟都會面臨更長的不確定性.

那麼你或許想知道, 兩黨針對減稅和縮減開支在爭什麼? 針對減稅條款的延長, 基本上不管是總統或國會都有共識要延長. 爭議點在要不要排富. 原本布希的減稅方案是不排富的(也就是所有人都適用). 但民主黨要求年所得25萬美金以上的富人不得再適用.甚至超過100萬美元的人還要調高稅率(後者被稱為巴菲特稅). 而共和黨的自然主張, 所有人都要適用減稅.

至於縮減開支部份, 爭論的自然是縮減的1,200~1,600億美元要從何砍起. 共和黨首要的標的, 就是歐巴馬提的健保和一些社會福利. 而民主黨要砍的自然是國防支出.

如果不意外¸ 我相信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 美國政府勢必有一場好戲可以看. 特別是如我前面說的, 總統結果十分接近, 甚至產生爭議時, 這場戲肯定比何一部好萊塢賣座大片更精采.

最後分享一點對美式選舉的觀感. 這次美國選舉很激烈(除了總統和國會議員, 也選地方國會議員, 和幾個州長, 並針對一些公民議題進行公投), 但住在美國, 只要不打開電視, 除了會接到拜票的語音電話. 基本上你只會在鄰居草地或是馬路轉角的地上看見候選人名字的小紙牌. 和台灣式那種震耳欲聾、靠北靠木和滿地紙屑的選舉相差甚遠. 美國國會議員的水準基本上和台灣國會議員水準不會差太多, 但是美國的選風和選民的素養, 這是台灣還有很大加油的空間的.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機會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機會

 

看到這個標題不要以為我要鼓吹大家逢低進場. 事實上, 我認為過去的泡沫吹的太大. 接下來才是要修正的時候. 這篇針對的, 是在這場危機下, 台灣政府可以作什麼?

 

還記得金融風暴時, 在本blog我寫過一篇文章, 建議台灣政府應該買下全世界前三大的水果公司, Dole. 這家公司的總部就在我美國住的城市附近. 在金融風暴前壓了太多錢在房地產上, 結果週轉不靈. 打算2億美金出售. 2億美金相對於台灣政府近4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根本是九牛一毛, 甚至一年的利息收入就超過這個數字. 我當時的論點是, 只要買下Dole, 台灣的農業或許就可以透過國際通路及國際品牌打開市場, 而不是每年只能靠阿兵哥和對岸收購來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 更遑論台灣政府每年還要補助大筆的費用給這些農民.

(從賣香蕉扯到主權基金)

 

幾年前, 我也寫過類似的文章, 當時是冰島發生金融風暴, 國家近乎破產. 我認為台灣應該善用外匯存底買下冰島相當先進的再生能源技術.

 

當然, 大家都很清楚, 這二件事基本上都是對牛彈琴. Dole後來藉著上市化解了危機. 目前市價約11億美元, 台灣的農業依然沒有著落. 政府依然抱著數千億美元去買美國政府債券, 換得一些帳面數字的安慰.

 

這二年, 很明顯歐債問題浮上檯面, 在緊縮政策下, 希臘、葡萄牙、西班牙…這些國家無不失業率高漲, 人民叫苦連天. 甚至許多人被迫離開國家前往前殖民地或他國另尋生路. 這, 難道不是台灣的機會嗎?

 

以希葡西這三個國家來說, 我只熟西班牙. 除了他是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外, 其實更重要的是, 西班牙由於殖民地和同語文的關係, 和中南美洲往來十分密切. 不管是西班牙的大型銀行(如 Santander)、電信和航空業, 在中南美洲也同時具有高度的影響力. 而這一些都是不管是台灣人或台灣企業最陌生的.

 

過去台灣政府乃至企業一直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台灣的世界觀往往只停留在少數地區, 如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和西歐, 其他地區台灣人卻很少去關注. 以致今天當歐美日中紛紛消費緊縮時, 台灣企業也發現自己無路可走. 我前一陣子看了一下經濟部辦的貿易拓展, 其實也只是帶團去一些東歐或中南美洲參展, 與其花大錢帶一群企業從頭開始, 為什麼不去好好利用西班牙呢?

 

以我過去和西班牙和義大利客戶打交道的經驗, 這些人除了具有南美洲和非洲的銷售通道外, 特別是義大利人, 是天生的設計家. 同樣的東西, 同樣的材質, 這些人就是有辦法設計出歐洲人要的品味. 而這些不也是台灣製造價低量大產品所最欠缺的?

 

台灣由於位處於供應鏈的製造端, 因為一旦末端消費緊縮, 自然影響到上遊. 因此, 近期不少人提出現今的台灣比2008年金融風暴年代更慘的論點. 原本, 在中國大陸製造成本節節高升, 迫使台商回流正是個調整體質的好機會. 很遺憾地, 我們的政府官員只會附和這些台商的勒索, 原本應該產業升級的, 卻變成開放更多的外勞來因應成本的cost down. 這樣因循下去, 台灣永遠走不出代工的宿命.

 

台灣目前少數的优勢, 就在台灣具有龐大的外匯及零外債. 在這個大債年代, 其實是很有利於台灣政府進行相關投資. 向外購買油田或是收購當地大型企業, 由於涉及國家考量和後續管理問題, 這種事台灣或許作不到, 但是吸納國際人材卻是輕而易舉的事. 這是個最壞的時代, 但對有錢人(國)來說卻是個最好的機會.

 

p.s 我自己看了二年前的文章, 其實和這篇內容大同小異. 基本上,  不過就是把二年前事再說一次. 我真說不出來, 到底是政府有問題還是我有問題. 補充另外一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全世界的糧食主要控制在ABCD 四家糧商手上. 這四家分別是ADM (Archer Daniels Midland), Bunge, Cargill 和 Louis Dreyfus. 這四家中ADM是惟一一家上市公開發行公司. 今年由於美國旱災, ADM股價也跌到相對低點. ADM目前市值約185億美金. 台灣當然不可能買下ADM, 卻可以透過適度的持股, 協助台灣未來農業.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從國巨收購案看台灣法律的可悲

 

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 有位讀者曾留言要我寫國巨老闆收購自家公司並下市的事. 這件事當時鬧的沸沸揚揚, 是每天市場關注的焦點. 我也答應了要寫. 不過就如同我答應很多題目一樣, 我一直記在心裡, 但就是沒有提筆. 一直到本週我終於完成國巨的教案, 也通曉了整個事來龍去脈後, 現在才開始進行. 還記得當時市場上幾乎一面倒地批評國巨老闆陳泰銘惡虎吞羊地想吃下小股東獨享利益. 當然, 你可能還記得. 最後是政府單位出來伸張正義, 否決了這件不仁不義的合併案, 鞏固了小股東權益. 如今, 事情也過了一年多了, 目前國巨的股價在9元上下, 很明顯地和當初一堆專家預估國巨至少值20元以上有一段差距, 如今回頭來看, 到底是對還是錯, 很難下定論. 且讓我從頭來談這件事, 或許從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論點.

 

事件的爆發是在2011年的4月6日, 台灣被動元件大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宣佈, 將由個人和國際私募基金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合組的遨睿股份有限公司(Orion), 以每股16.1元預計總金額新台幣467.8億元公開收購國巨100%股權, 收購成功後國巨將下市進行重整. 由於這是台灣較為少見的管理階層收購自家公司(Management Buy-Out, MBO)案例, 所以市場上到處驚呼連連. “把公司從左手賣到右手合理嗎?”, “這明明是球員兼裁判!”, 不久一些財金雜誌開始以”大老闆的野蠻遊戲”來評論這事件. 批評的主要理由不外是, 國巨過去股價一直偏低, 2010年才因日本大地震轉單影響業績大幅成長(每股EPS1.89, 而過去五年平均EPS才0.48元), 大股東卻在此時提出私有化, 擺明了要獨享公司未來成長的果實. 財經雜誌還找了專家推算出國巨2012年的每股淨值應該會上升到17.5元, 而合理的價格應該是22.5元. 換算下來, 等於這家由陳泰銘家族和KKR合組的公司, 將國巨下市後一年內可以淨賺新台幣125億元. 簡單地說, 專家們認為遨睿出價的16.1元根本不合理, 是吃小股東豆腐. 雖然陳泰銘極力出面解釋. 不過市場仍不領情, 依舊對此案砲聲隆隆.

 

我想檯面上這麼多人對這個案件之所以如此有意見, 應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 那就是陳泰銘這個人過去的紀錄不佳. 國巨曾多次在高價時現金增資, 而後這些錢多半被用在和本業無關的投資, 台灣高鐵、德記洋行或是天價購入辦公大樓..等. 而事後也多半績效不佳. 換言之, 有一堆人都被當初國巨的天價套牢, 和台灣眾多小股東一樣, 不是認賠殺出, 就是期望能有翻盤的一天, 如今國巨要求16.1元收購, 卻讓這些人想翻盤最後一絲希望都沒了. 反觀陳泰銘本人則是過的好得不得了, 美女、美酒及古董和陳董連在一起上媒體機會要大於被動元件. 看到小股民眼裡自然是憤憤不平.

 

話說回來, 公司經營的好好的為什麼要下市? 基本上理由不外是:

  1. 因為產業或某種因素而不受市場青睞. 像台灣當初很多在香港掛牌的電子股又重回台灣掛牌就是一例

  2. 上市有更嚴格的法令規範及資訊揭露. 不利公司發展或是讓對手獲知公司資訊

  3. 上市後要面對龐大股民, 這些人只追求公司股價的短期上漲, 可能和公司長期發展相衝突(例如公司要投入高額研發費用)


 

以上三個理由, 基本上也和陳泰銘到證交所解釋為何要將國巨下市的理由差不多. 不過大家可以想見, 這些都是檯面上的理由. 大家真正關心的應該是, 到底國巨出價的16.1元到底合不合理. 其他一些專家或學者提的像資本弱化(遨睿是以國巨資產作抵押向銀行借錢七成, 實際上陳家和KKR並不用出到全部的收購金額)或是董事會決策透明化…等等, 站在一個小股民的立場, 我想不是那麼在意的.

 

那麼? 你一定想問那到底16.1元合不合理? 依陳泰銘的說法, 這是國巨過去七年最高的價格, 也比前一天收盤價高了14.2%. 至於財金專家說法是, 被動元件因為日本大地震, 未來前景大好, 所以16.1元明顯低估了. 到底誰是對的? 坦白說, 沒有人知道. 這就是台灣的習性, 遇上了事情, 大家都出來放話, 就是沒有人要從合理、客觀的數字來作分析.(哦, 我錯了,應該說大家都認為自己才是合理客觀)

 

正規的作法, 是被合併的公司要組成一個公正獨立的合併審議委員會. 由這個委員會的成員, 針對提案方(遨睿)所提的價格、合併條件(例如不裁員)或是合併後未來前景等綜合條件來審議.

 

那麼主管機關有要求國巨作這件事嗎? 答案是有的, 投保中心就要求國巨要組成獨立的合併審議委員會來評估此事. 但是國巨根本不鳥它. 只是舉了安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及中華無形資產鑑價公司評估報告評定收購價合理. 國巨膽敢不鳥投保中心, 不是陳泰銘很有種, 而是我國法律對這件事的規定是, 當管理階層欲收購自家公司時, “宜”組成客觀獨立審查委員會來審議收購價格和收購計劃的合理性. 如果你不知道”宜”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讓我告訴你.  意思叫做”最好”. 換句話說, 從法律上來看, 如果你不想做. 也沒關係.

 

如果你看了還不過癮, 接下來, 我國有關購併的法律還有一系列有趣的條文. 舉例來說, 這個案子的溢價是14.2%, 你覺得很低嗎? (一般國際合併案多半是30~40%), 我可以告訴你, 這已經是過去幾年同類型合併案溢價最高的了. 像CVC 合併億豐窗簾溢價是13.56%, 橡樹資本合併復盛溢價是10.29%(以上二案成功), 還有一個不成功的凱雷合併日月光是9.9%. 這四個案子的情況都是一樣的, 大老闆結合私募基金買下自家公司下市. 你可能想, 這麼低的溢價率, 應該是因為台灣企業不值錢還是老闆不會談判吧? 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在我國法律中(企業合併法)公司利害關係人如果和合併方利益一致時不用迴避. 像陳泰銘和KKR本身加起來就佔近35%國巨的股價, 他們只要再買15%就可以開股東會了. 又不是慈濟功德會, 何必要出這麼多錢?

 

相反的, 在香港, 同樣的情形, 這類的股東是不能投票的. 換言之, 陳家和KKR要買進或爭取到至少50%的股權支持才能召開股東會表決合併. 更慘的是, 依香港證交法, 只要有10%的股東聯合起來否決, 本案就破局. 想當然爾, 這些人自然要開高價才能吸引到股東同意賣股啊! (想想台灣的小股民真是可憐啊!)

 

第三條莫名奇妙的法律是有關下市. 一般來說, 公司要下市要有2/3的股權同意才能下市, 畢竟公司下市這種事牽動的是少則數千多則上百萬的股東. 自然是非同小可, 但台灣有條神奇的法律, 如果是透過公司合併, 那麼這個門檻大幅下降到只要1/2股數出席召開股東會, 並經出席的2/3通過就可以下市. 這也是我前面的講的, 陳家和KKR只要再買進15%左右, 再結合原有的35%, 只要確保過50%+1股, 那麼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換一個角度, 如果你是屬於那49.9999%的股東, 哪怕你抵死不從, 你的結局會比文林苑的王家還慘, 因為連房子都不用拆, 你的國巨自然而然就沒了, 而且價格還沒得談.

 

然後呢? 當公司決議以”現金”合併(而不是股權交換)及下市(因為國巨這家公司因被合併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自然下市), 身為前國巨股東, 即便你萬般不願意, 你惟一可以作的事情就是請求該公司以”公平市價”把你的股份買回去. (P.S這個動作有個學術名稱叫”股東現金逐出”, 用白話說, 你被人家趕出去了), 這裡讓人”靠北”的是, 法律只說依公平市價收購, 但什麼是公平市價卻沒講. 所以通常繞了一圈. 最後又重回到最初的收購價.

 

最後, 我再講一個腦殘的法律. 請想一下,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同意用16.1元賣給遨睿, 和你一直撐到最後公司宣佈合併下市了才賣給遨睿, 同樣的股票, 賣給同樣的對象, 賣了同樣價錢, 這二者會有不同什麼? (不要告訴我什麼現金折現概念, 沒有這麼了不起)

 

答案是稅會不同. 如果是前者, 因為是上市證券賣出, 所以證券所得現行是免稅, 只要付證券交易稅. 如果是後者, 因為國巨已經下市了, 所以你賣出的價差(假設有賺錢), 會被視為股利所得, 併入所得稅裡一起課. 也就是說, 贊成和大股東站一起的人是受到獎勵(免稅), 而反對的人是會受到懲罰的.

 

以上是整個故事. 我說的或許沒有雜誌精彩, 但如同我一開始說的, 我想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件事.

 

陳泰銘很奸詐嗎? 是的. 他佔小股東便宜, 自己大吃肥肉嗎? 是的. 這是當時多數財經媒體的報導和評論.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今天陳泰銘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合法的! 今天換成我是陳泰銘, 我也想作一樣的事. 相反的, 這個案子最後被經濟部投審會以”資本弱化”理由給否決了. 看起來, 是政府幫無助的小股東申張正義.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完全依法行事, 卻可以讓行政單位隨便找理由就否決了, 這不也是件可悲的事? (遨睿後來同意降低融資比例到符合法規的不超過2/3, 但仍遭否決). 同樣的事, 為什麼CVC和橡樹可以, 而凱雷和KKR卻不行? 其實我們心裡很清楚, 今天要不是事情鬧得太大再加陳泰銘形象差, 這件事早就被”和協”了. 憑藉著人治, 而不是法治, 這才是台灣的悲哀.

 

請容許我提醒大家, 國巨管理階層收購案的重點, 其實並不是當初國內一些財經媒體或名嘴胡扯的"左手賣右手"或是"球員兼裁判". 真正的問題是, 我們的法律並沒有定出一個公平對待小股東的遊戲規則. 而這些情況, 在國巨案都已經結束了近一年半, 沒有一條上述不合理的法律獲得修改. 我們也不難想像, 第二個, 第三個...後續的管理階層收購, 不管是真心的還是想吃小股東豆腐的, 都會碰到一模一樣的問題, 而主管的官員, 在沒有合理的法律保障小股東下, 只能視輿論或是自由心證來決定合併案的是否成形.

 

今天的台灣, 每天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立法委員, 上電視評論政治, 前去太平島宣示主權, 連哪隻測速照相機拍了太多張罰單都可以上電視開記者會. 仿佛台灣是個內閣制的國家. 作這些事好嗎? 或許很好. 但是就像個幫老人送便當的刑警, 這是好事. 但是如果刑警一天到晚都在送便當, 而忘了自己真正的刑事工作, 那他就是個王八蛋. 基本上, 從這篇你就可以了解, 台灣相關的財經法律有多可悲. 我們在這裡大肆批評上市老闆的不道德, 要求申張股東權益, 強調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結果是,  和我之前談馬祖博奕公投的文章一樣, 倒頭來才發現, 根本所有相關的法律都沒有修改. 我們的政府在大談拼經濟, 引導台灣邁入新時代口號的同時, 行政和立法部門其實是無比的懈怠. 陳泰銘很可惡嗎? 我覺得哪些成天出現在電視上的政治人物還更可恥些.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QE3 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QE3 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9/13號Fed宣佈QE3, 預計以每個月400億美元購入MBS以及承諾把低利率維持到2015年中, 市場一陣歡呼. 道瓊工業指數馬上彈升了200點以上, 隔天的亞洲盤也紛紛大漲開出, 連帶的美元大幅貶值. 黃金石油期貨大漲. QE3尚未正式實施, 市場早就有快速反應.

 

打開我們的財經報紙, 不少標題都下Fed推出無限制購債, 或是保守一點下的是”開放式”購債. 這主要是因為和QE1, QE2不同的是, 這次Fed沒有設定停止日, 一直要到景氣復甦. 聽起來這似乎是個前所未有超級無敵的印鈔計劃. 但是如果你靜下心來想想, 拋開心理帶動的因素不提, 可能事實上QE3的威力要比你想的小的太多了.

 

首先, 低利率維持到2015年, 這基本上只能算是信心喊話. 因為現任Fed主席任期只到2014年, 這和馬英九喊出2030年爭取奧運舉辦權一樣沒有太大意義. 更何況從今天起到2015年間, 如果經濟提前復甦, 天災或戰爭帶動物價狂漲, 難道FED還要信守承諾嗎?

 

其次, 大家最愛講的無限量購債. 聽起來很大. 但是你想看看, 就以QE2來說好了, 這是從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底的計劃, 約8個月, 總金額是6000億美元. 平均起來一個月是750億.

 

如果以QE1來說, 這從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 一共是16個月, 總金額是約1.8兆, 每個月超過1000億.

 

從這樣算起來, QE3的一個月400億美金”印鈔”, 只能算是小兒科, 一點都不讓人興奮. 因為要達到QE2同樣的規模, 要花上15個月, 要達到QE1, 要花上45個月(3年9個月)

 

我以前的文章分析過, QE1最主要目的, 是由於市場急速下滑, 需要提供市場足夠的流動性和減輕泡沫化的程度. QE2的主要目的在於美國政府舉債額度愈來愈高, 大量發債會拉高市場利率, 所以透過Fed收購來壓低長期利率, 並提供市場信心. 至於為什麼有QE3? 坦白說, 我還不知道. 目前人在出差, 我也沒心情去想. 不過很明顯的, 媒體強調的”無限制”, 其實真的沒有標題看來那麼驚人.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承認吧~台灣就是不如韓國!

 

這二天收到了一模一樣的幸運信, 只是和以往幸運信告訴你轉寄多少封出去你的願望就會成真不同的是, 這封新版幸運信告訴你只要你轉寄出去, 就可以讓韓國企業破產, 讓驕傲自大的韓國人低頭.

 

台韓之間由於早期所作的產品都差不多, 所以一直都處於競爭的狀態. 其他像例年的瓊斯盃籃球以至於棒球, 韓國幾乎都是台灣最大的對手. 因此也造就了台灣人長期以來仇視韓國人的心態. 還記得我十幾年前去德國漢諾威參加Cebit 展時, 還有台灣企業主告訴我, 他打算在台灣區的入口處寫上”狗與韓國人不准入內”. 理由是韓國人太會抄襲了. 常常來這裡看台灣的人產品, 然後就是大幅殺價. 但曾幾何時, 不管是體育還是產業, 韓國人早就把台灣遠遠拋在腦後, 韓國品牌在歐美從廉價品的代名詞, 成為和蘋果, Sony 這些一線家電品牌平起平坐, 甚至有超越之勢. 以前台灣人從不知道, 也不想了解的韓國明星成為了文化的主流. 相對的, 連大學裡的韓語系以前是不得己的選擇, 現在也跟著水漲船高.

 

為什麼在短短十幾年間韓國有這麼大的改變? 尤記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韓國的近乎破產, 在IMF祕書長的威脅下簽下的不平等條約(相較於今天IMF對歐洲破產國家的態度, 當時真是不平等). 才15年, 這個國家從破產邊緣一躍成為亞洲強權. 為什麼韓國作得到, 而當年沾沾自喜, 亞洲金融風暴少數受傷較輕的台灣今天反而一蹶不振?

 

如果你問這個題目, 很多人會告訴你, 這是因為韓國政府大力扶植企業, 而台灣政府忙著內鬥.

 

鬼扯, 100% Bull Shit!

 

在我之前的某篇文章就提過了, 台灣企業最愛抱怨政府不幫忙根本是100%鬼話. 你想看看, 韓國人的工資有比台灣人低嗎? 韓國企業的融資貸款利率會比台灣低嗎? 韓國購入廠房, 興建廠房成本會比台灣低嗎? 韓國企業適用的稅率會比台灣低嗎? 如果以上皆非, 那麼請問一下何以說台灣政府不幫助大企業?

 

回過頭來看看亞洲金融風暴後的二地政府處理態度. 台灣和韓國在金融風暴前都是高度的財務槓杆, 炒投資炒房產, 形成了高度的投資浪費. 在金融風暴後, 不管是因為IMF要求, 或是韓國政府自省. 韓國要求大財閥進行產業合併, 例如把汽車業和家電業集中到2~3家集團中, 相對的, 一些財團旗下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就放手讓他結束, 這樣一來可以減少不必的過度投資和殺價競爭, 企業也可以更專注於核心產業中. 反觀同時期的台灣選擇了援救企業, 要求銀行不得緊縮銀根. 結果是過度的投資並沒有得到適度的調整. 2年之後, 在各國從金融風暴中復甦, 台灣反而陷入了本土型金融風暴, 然後呢? 因為這些企業出事, 政府為了怕引發骨牌效應要求銀行還是不能緊縮銀根, 最後是銀行出現了鉅額的呆帳, 然後政府再用全民納稅錢去打消呆帳. 但是重點是台灣企業重覆投資這件事一直沒有得到調整. 舉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DRAM來說吧. 大家都很清楚台灣的DRAM基本上最大的債主就是台灣政府. 只要台灣政府一收銀根, 台灣沒有一家DRAM廠可以存活的(台塑集團的或許可以吧), 但是一談起整併, 可笑的是, 債權銀行卻像個龜孫子, 反而是欠錢的人講話最大聲. 於是不管是DRAM, LCD, LED, 太陽能大家都是有樣學樣, 欠了銀行大筆的錢,卻可以透過立委也好, 媒體放話也好, 繼續苟延殘喘下去. 台灣政府也喜歡用XX產業是台灣競爭力所在, 絕不可失. 就這樣, 供過於求, 低效率的產業永遠沒有退場機制, 台灣產業永遠就停留在流血競爭.

 

台灣企業比不上韓國還有另一個重要機制問題. 就是我之前在”OLD MONEY, NEW MONEY”裡說的. 現今台灣企業主真正的財富, 早就不是因為公司賺錢分紅得來的錢. 相對的, 主要來自因為持有的股票因為股價上漲所帶來的財富. (這不只是台灣, 全世界都差不多). 也因為如此, 台灣企業主最愛分割旗下獲利部門再獨立成為一家公司上市, 好讓自己賺更多的資本財. 就這樣, 因為股價影響著老闆主要的財富, 所以毛利再低的單也接, 因為營收增加才是股價利多, 大量研發費用的投入不可能去做, 因為過高費用會影響公司盈利. 對製造成本的Cost Down和對員工的Press Down成為了台灣管理的奇跡. 沒有人敢犧牲短期利益追求長期發展, 只要不停地壓低成本和壓迫員工拼過對手就可以了. 反正不管是台灣政府也好, 中國政府也好, 政府官員也都但求任內數字可以成長, 至於長期發展這件事是沒有人在意的.

 

Anyway, 談了一堆, 我只是想說, “承認吧, 台灣真的不如韓國”, 至少在電子業上是如此. 當年的韓國, 不管是被迫也好, 或是政府有遠見也好, 因為整併和淘汰, 造就了今天的競爭力. 而台灣因為沒有改革的壓力, 因此走向了因循苟且而有了現在的局面. 支持國貨是好事, 但是從經濟部長到網民, 如果只會要百姓多消費本國產品而去抵制韓國, 卻不去認真思考產業應有的調整以及反過頭來要求自家製造品質的提升. 這是100%的本末倒置. 更重要的是, 台灣不是中國或美國, 並著本國市場就可以和國際叫牌.

 

目前的台灣再次陷入經濟的危機(事實上我認為真正的問題還沒到), 不意外, 企業主又在高喊政府無能, 不懂得幫他們. 不意外, 政府又在想要如何擴大政府支出、退稅、貨幣貶值等傳統手法來協助企業. 但是難道台灣的企業主有沒有想過, 這是該適時拋掉”慣老闆”的心態, 認真調整自己企業體質的時候? 台灣政府該去想其實並不是怎麼去救企業, 而是應該利用這個天賜良機大刀闊斧淘汰和整併低效率企業的時候. 因為只有在危機, 政府才有力量要求企業配合(賺錢時, 誰理你?)改造. 此時一昧去救企業, 只是把DRAM的故事再次重演, 延長了壽命那又如何?

 

不敢果敢改革的政府, 那麼我們就繼續看著台灣企業繼續苟且沈淪吧.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台灣有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台嗎?

目前完成了二個鄉民提問...分別是"台灣有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台嗎?" 和 "台灣為何內線交易定罪率很低?"....特別把其中一個完成的提問PO上來, 給後繼者作為參考用. 也希望能鼓勵大家多多提問









提問人 台大PTT-Stock版 Vonix


台灣有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台嗎?


 2005年,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企業家,蘋果公司(Apple)董事長兼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在對史丹福大學畢業生演講時,談及他在30歲的時候曾被當時董事會逐出公司的心得。雖然早已事過境遷,賈伯斯也早已重返董事會並把蘋果打造為近年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談及此事時,他仍不免感嘆:「你怎麼可能被你自己創立的公司給解雇了!」

事實上,創辦人被逐出董事會的例子在美國時有所聞,例如雅虎公司(Yahoo!)共同創辦人楊致遠就因決策錯誤,拒絕微軟(Microsoft)的出價合併後,在2008年底被迫辭去董事長和執行長的職務。智慧型手機先驅--黑莓手機製造商,加拿大的RIM(Research in Motion)兩位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的Mike Lazaridis和Jim Balsillie 則是因為業績不佳在2012年初被要求交出董事長及執行長的棒子。而根據統計在2007年到2008年金融風暴期間,美國500大企業(Fortune 500)中有高達三成的執行長或董事長因為業績不佳而下台。

那麼,讓我們回到最原始的問題,「台灣有上市櫃公司董事長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台的嗎?」

這個答案是Yes,而且其實還不少!不過你也不用太高興,台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台的,基本上只存在三種情況。第一,國營或政府具有控制力的企業,不過通常這種企業董事長的下台,經營績效問題多半只是個幌子。第二種情況,公司經營不善而接近破產或是董事長有明顯違法掏空。董事長因為被起訴、流亡海外,或是因為金援條件要求下,不得不被迫下台。第三種,公司被市場派「搶奪成功」,或是家族內兄弟鬩牆、父子反目等家族鬥爭下喪失董事長頭銜。除此之外,很抱歉,台灣董事長被董事會趕下台的例子,似乎是前所未聞。

那麼,這樣在美國相當普遍的情況,為什麼在台灣卻很少發生?難道是因為台灣企業執行長或董事長的經營績效普遍要比美國企業好嗎?若答案是否定的,就代表是台灣企業的經營或是法令規定上勢必有些「獨到」之處。

首先,台灣企業經營者多半有強烈的家天下思想。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就是我的」,「是我(或我爸)辛苦打拼才有了這家公司」,也因此讓經營者有了強烈的「使命感」,「誰敢要我的公司,我就和他拼命!」

當然,要守住一家公司光靠豪情壯志是不夠,台灣在制度上的瑕疵,反而造就了二項掌控企業的法寶:

 

第一個法寶是企業的交相持股。不少企業在上市前後最喜歡作的一件事,就是用公司內部資金成立投資公司,再利用這些投資公司回購母公司股票成為大股東。或是透過集團內各公司交叉持有彼此股票,這些動作有一個很好聽的名稱,叫做「鞏固經營權」。但從現實面來說,對經營者有一個更大的好處是,個人僅需持有一點點股份就可以控制整個公司。形成了公司經營者的持份與公司權力極度不相當的情況。

 

第二個法寶叫「法人代表制」。也就是既然子公司成為了公司大股東,自然由子公司(法人)推派代表來參與公司董事會。這有什麼問題呢?很簡單,因為董事長控制了公司,所以自然也控制了子公司,自然也控制了這些子公司的法人代表。換言之,董事長一個人就可以控制整個董事會成員。而且別忘了,法人董事和自然人董事最大的不同在於,自然人董事有任期制不能隨便被更換,但是只要法人代表不聽話,董事長可以隨時更換法人代表。所以,如果打開台灣上市櫃企業董監事名單,除了獨立董監事外,幾乎超過八成以上都是法人董事代表。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已經暗中串連好,否則董事長就算作錯什麼決策,董事會上也是一片「鞏固領導中心」,自然不可能會有董事成員傻到和自己過不去,作出要求董事長下台負責的聲音。

 

除了公司內部制度的問題外,台灣還有另一個天然的避風港,那就是股民的心態。在美國,除了董事長或執行長下台的消息時有所聞外,上市公司還常有一種新聞是台灣很少見的,那就是股東集體訴訟 (class action lawsuit)。或許是美國人天性好訟,美國的上市公司舉凡發生管理階層舞弊、決策錯誤,甚至是沒理由地股價接連下挫,都會引發股東集體訴訟。這些訴訟或許會成功,或許不成功,但對公司經營階層而言,無異是一次又一次的信任投票,也無疑是一種隱形的監督。當公司決策者為了個人偏好作出具有危及公司決策,或者是董事會不作為而使公司績效持下降時,經營者都有可能會因此需面對法律的訴訟。

但是在台灣,很遺憾地,由於這樣的集體訴訟風氣並不盛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股民多半只能選擇把股票賣掉,或頂多撐到一年一度的股東會上發發牢騷,然後再看看公司董事長鐵青著臉鞠躬道歉。等股東大會結束,董事長依然搭著司機開的賓士車離開,小股民依然要排隊等公車,一切就像不曾發生過一樣。

台灣有類似美國的集體訴訟管道嗎?答案是有的,相關法規賦予股東可藉由股東代位訴訟、團體訴訟、歸入權等的行使保障權益。然而,台灣受限於制度與法規,沒有律師事務所願意像美國律師般,把團體訴訟的案子當作一個投資標的來經營,期待在勝訴後可以拿到高額的報酬(contingent fee)。只能仰賴政府在2003年成立的半官方的「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來幫投資人主持公道,集結權益受損的投資人進行團體訴訟。然而,由於該組織的非營利型態與業務規則的限制下,受理的案件仍以財報不實或內線交易案件居多。

至此,台灣上市櫃公司老闆為何很少因為績效不佳而下台?我想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除了現行制度讓經營者很容易就用一點點股權掌控整個董事會外,其實缺乏外部監督的力量也是重要的原因。要改變這樣的情形,建議應該採取以下作法:

  1. 要求子公司/孫公司所購入母公司股權不得具有投票權

  2. 提高獨立董監事席次

  3. 廢除法人代表制,全數改為自然人代表制

  4. 強化股東行動主義意識。


 

 








球證、旁證、主辦再加上協辦都是我的人。想和我鬥?哼!













取自電影《少林足球》強雄台詞


這篇文章經過字數修改及版面調整後投稿工商時報, 並利載於9/12 A6版的政經八百版面中.

登出後有讀者針對上列第一項"要求子公司/孫公司所購入母公司股權不得具有投票權"提出現行法規本來子/孫公司對母公司就不具有投票權. 

在公司法規定中, 第179條規定母公司持有超過50%公司不得對母公司有投票權 以及第369-10條規定, 相互投資公司行使表決權不得超過總數1/3.  

但事實上, 母公司對從屬公司並不需要非得要到50%以上才有控制權. 老闆們可以透過股票的質押或是集團內各家公司交叉持股同樣達到控制一家公司, 又不讓單一公司持份超過50%.  這也是我的原意, 希望能夠更從嚴認定.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鄉民提問

鄉民提問

 

我想不少本站的網友都很清楚, 我目前正在從事有關台灣公司治理教案的寫作.

什麼是”公司治理”? 簡單地說, 就是希望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利益均等, 大股東不要利用自己的決策權優勢, 就中飽私囊或是剝奪小股東權利. 另一方面, 公司治理也著重公司決策的透明化和民主性, 不要老闆才持有5%股權就壟斷整個公司, 或是什麼事都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

 

當然公司治理牽涉到的面像很廣泛,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以下的維基百科, 或是直接GOOGLE”公司治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C%E5%8F%B8%E6%B2%BB%E7%90%86

 

那麼本篇” 鄉民提問”又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我打算未來在每個教案後面附錄的一個專題,討論的問題就由網民來提問. 這個靈感來自最近PTT STOCK版中有位網友”Vonix”提問 “為何台灣經營不善公司董事長很少下台?“, 正符合我前陣子完成討論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的教案 (blog版請參見”股東行動主義”). 事實上, 這並不是第一次ptt 鄉民在教案給予我啟示. 像我之前在寫TPK宸鴻該不該發高股利時, 某位網友留言的 “股利音同”鼓勵”, 就是要發股利給股東才是真正的”鼓勵”, 這句名言在我寫教案時忍不住納入其中.

 

所以,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不妨試著提出你的問題, 如果有機會採納, 我想我可以提供你:

  1. 如果有出書的話, 免費獲贈此書一本(如果最後沒出的話, 只好和你說歹勢)

  2. 我會在附錄上提出你想顯示的名字(網名或真名), 你可以告訴你媽..”媽~我在這裡!!!)

  3. 在寫完後, 先把這篇文章EMAIL給提問者看過


 

當然, 醜話先說在前頭,

  1. 這本書或相關的文章你不會擁有所有權.

  2. 我有權視情況修改你的問題, 例如目前在寫的”為何台灣經營不善公司董事長很少下台?”, 我改成了” 為何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董事長很少因為經營不善或決策錯誤而下台?” (當然修改完, 我會知會你為什麼我要修改和修改結果)


 

OK, 接下來是有關提問規則:

  1. 首先這是有關台灣公司治理, 所以請不要問一些總體經濟或是不發生在台灣的問題, EX. 台灣GDP為何成長減緩? 或是 IBM如何轉型成軟體公司? (當然, 可以在其他相關文章下問, 但請不要在這篇文章底下提問)

  2. 不要牽涉到政治或是宗教的問題


Anyway, 其實我並不想限制太多, 就像我自己想到的問題, “為什麼台灣內線交易定罪率那麼低?”, 就不全然和公司治理相關. 所以, 大家就儘請發問吧, 反正不適合或不對的題目, 我就不選了. 同樣的問題, 會以先提問者為優先. 當然你也不用急著想或急著問, 目前我完成了18個教案, 預計最快還要半年才會完成, 這當中你隨時想到都可以提問.

反正大家就放開胸懷, 問一些你想問的問題吧!!

 

以下是我目前寫的教案名稱 部份教案BLOG版可以在本站的”台灣股市的亂七八糟”中找到. 給大家作為參考用.

 

18. 帝國夢醒 代價卻要小股東承擔?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案解析

17. 一場荒謬的股東會 (中石化)

16. 政治利益 VS 股東利益 孰輕孰重 (中鋼)

15. 高層激勵計劃 是催化公司價值動力還是催化私利的誘惑? (宏碁)

14. 禿鷹與狼的鬧劇: 亞洲化學

13. 進軍國際的黃梁一夢 (歌林)

12. 一椿奇怪的交易: 中華電信避險案

11. 企業分割 小股東任人宰割 (英業達 英華達)

10. 餐桌上的董事會 (莊頭北)

9. 另類台灣奇跡-委託書收購

8. 賺得多卻分得少 合理嗎? (宸鴻)

7. 強制累計制 VS 全額連記法 從大毅科事件談公司投票制

6. 誰是接班人? (台塑)

5. 董監酬勞會不會太高了? (力晶)

4. 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 談大股東背信

3. 合併是為了公司利益還是幫大股東解套 (聯陽四合一)

2. 東隆五金:從炫爛到隕落再到重生的故事

1. 大股東私摹 (大同)

 

你的問題不一定要針對以上的教案, 只要提出大家都有興趣的問題, 我們都很歡迎. 有意提出問題者, 就請直接在本文下方COMMENT處留言. 再次謝謝!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股東行動主義

股東行動主義

 

在看這篇文章前, 你不妨先想想, 如果你作了一個決策讓你的公司賠了1億元, 你在這家的公司的下場會是什麼? “當然是死定了!”, “就算公司不告死你, 肯定也會要你走路”. 這應該是很多人直接的想法.

“應該是要看看公司一年營業額有多少? “, “要看看這個人在公司的位階, 如果是老闆自己當然不可能會走路”. 如果你是個深思熟慮的人或許你會考慮到這裡.

 

OK, 現在我來告訴你這次要講的案例, 一個老闆作了一個決策讓了一家資本額235億左右的公司,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賠了近250億. 這還不包括後續的訴訟以及公司形象的大損. 那你猜這個老闆應該會怎樣?

 

“他是老闆啊, 公司是他的, 怎麼可能走路? 所以賠了錢, 當然還是他最吃虧啊!”. 這是非常標準台灣式的想法. 但如果我再進一步告訴你. 這家是股票上市公司, 而這位老闆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連1%都不到. 那麼在同樣情況下, 是不是他還能(或”應該”)繼續擔任這家公司的負責人?

 

很不幸地, yes, 這個案子都已經過了超過5年. 這家公司的股價也跌到10元以下了. 但是這位老闆一直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 理由很簡單, 台灣的投資人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  選擇的是把股票賣掉停損, 而不是在股東會上譴責經營團隊或是直接投票給其他經營團隊.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在台灣作為一個小散戶, 面對這樣的情況時, 除了把股票賣掉或是忍痛凹到股東大會發洩放放砲, 換來董事長苦瓜臉的鞠躬道歉外, 基本上也是沒什麼三小路用的.

 

今天要談的案例是發生在2005年的明基合併西門子(Siemens)手機部門案.

 

2005年6月7號, 台灣的明基電通公司宣佈合併當時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 德國西門子的手機部門. 引起市場的一陣驚呼. 市場驚訝的原因, 除了明基是小吞大之姿併下了西門子手機部門外(當時明基員工約5000多人, 年營業額1200多億, 而西門子手機部門就有6000多名員工, 年營業額約2000多億). 更讓人訝異的是合併條件的優惠. 明基不但一毛錢不用出, 西門子還奉上約當六億歐元(約新台幣240億)的贈品, 包括2.5億歐元的現金和服務, 5千萬歐元入股新的合資公司BenQ Mobile Holding, 和以3億歐元把該部門淨值轉為正數. 合併以後, 明基不但全球市佔率從不到1%, 一躍成為約6%. 還可以取得西門子在手機上的專利和研發部門, 甚至是台灣企業最陌生的包括南美、非洲和歐洲的通路. 怎麼看都覺得這是個非常划算的交易. 特別是台灣長於製造和成本控制, 歐美強於行銷和設計. 透過雙方的結合, (大陸叫”強強聯手”)勢必發揮1+1>2的綜效. 只可惜當年還不流行”台灣之光”這種名詞. 否則明基的老闆勢必是當年的年度台灣之光.

 

接下來, 明基投入了六億歐元成立了BenQ Mobile Holding這家公司完全承接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 並為了尊重德方, 仍由原手機部門主管擔任新公司執行長, 台灣只派一位負責行銷和一位財務人員前往. 在合併當年底的德國iF設計大賽中新團隊也不負眾望拿下多項設計大獎. 但是這似乎是合併後少數的好消息. 德國手機設計和軟體推出的步調一直趕不上台灣, 以至新手機上市的時間趕不上市場需求, 系統穩定度上也倍受批評. 於是乎, 雙方合併後市佔率不升反降. 當然這也代表著新公司的虧損較預期更大. 在明基高層想依台灣作法, 要求加班、減薪和裁員..等機制來降低公司營運壓力時, 都引發了德國公司工會的強力反對. 而無法付諸實行. 最後的結果, 在2006年9月28號, 在先行切割代工部門後, 明基宣佈由於無法承受德國公司虧損, 宣佈已向慕尼黑地方法院申請BenQ Mobile Holding破產. 這場蛇吞象的品牌大夢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此劃下句點.

 

當然這件事不可能是明基斷尾求生就算了. 當時BenQ Mobile Holding有近三千名員工集體向巴伐利亞邦政府陳情, 不但告上了明基, 也告上了西門子. 訴訟結果如何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肯定對不少德國人而言, 談起BenQ甚至是台灣, 肯定都沒有什麼太多的好印象.

 

和本blog很多同類型文章一樣, 這篇是源自我正在寫的教案而來.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有很多可以寫, 包括明基高層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所以雙方僅進行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決定了, 這當中明基沒有依慣例請國際顧問公司介入評估, 甚至沒有實地查核, 包括連明基高層後來批評最力的德國工會, 我猜明基都沒有充份去了解德國企業制度.(除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外, 德國制度上還有一個監事會, 2000人以上企業規定監事會成員有一半為勞方代表, 監事會甚至有權任命董事). 此外, 明基資本額才235億, 而西門子手機部份原本一年就要虧250億, 是否財務上風險過大? 以及當時明基的七席董事和二席監察人, 五席董事,和二席監察人是明基高層和可控制的公司(達利投資和友達光電), 另外二席董事是宏碁的代表. 換句話說, 全部都是”自己人, 能不能發揮監督或是踩剎車的功效? 讓人懷疑.

 

不過如果你是本站常客,  你很清楚blog版教案想寫的, 本來就是正規教案不方便寫的東西, 那就是幹譙.

 

這件事發生後, 明基股價從一股約35元跌到17元, 甚至現在不到10元.請問一下, 明基的高層有任何一個人因此而下台嗎? 沒有. 當然啦, 股東們會在電視上或股東會現場看到董事長率全體董事深深鞠躬道歉. 同樣的場景, 這些年來宏碁也好, 或是益通也好 大家其實常常會看到. 然後呢? 這些人依舊作著原來的事,依舊領薪水,依舊支配著這家公司。

 

我總不禁去想,如果這傢伙持有這家公司80%的股權那我可能就算了,畢竟公司每賠100元,這傢伙賠了80元。但現實卻不是如此。不管是明基的李焜耀或是宏碁的王振堂個人對公司的持股都不到1%。因此,如果他們冒險作了一個對公司高風險的決策。失敗了,公司每賠100元他連1元都賠不到. 但如果成功了, 他卻可以從公司分紅或董監酬勞中獲得巨額的回報. 這也就不意外, 不少低持股的老闆偏好對公司進行風險性決策. 反正在台灣, 很多上市公司都喜歡以集團化之名, 用公司的錢先成立一堆子公司或相關控制公司, 再用這些公司回過頭來買回母公司股票, 或是透過相互持股來鞏固經營權. 最終的結果, 公司真正的經營者只需持有一點點的股權, 就可以完全掌控整家公司. 最終, 那怕是作出了對公司重大決策的錯誤, 實際上也不用負任何責任.

 

這一篇取名叫”股東行動主義”, 也是寄寓義於能喚起股東意識. 也就是當你所買的股票如果因為經營者的錯誤而導致股價的大幅下跌(不管經營者是有意或無意造成錯誤), 其實股東們該作的事不是認賠殺出了事, 而是應該更積極地向經營者提出警告, 這包括對向公司經營層提起集體訴訟或是經營權的更換. 甚至我認為不管是公司選舉投票或是政治人物的投票, 除了被選舉人外, 還應該建立所謂的”不同意投票”, 在當選人取得多數同意票時, 也應同時被檢視是否反對票意見是否同樣超標?

 

向上市公司提起集體訴訟之事, 其實在我之前”一場炫麗的煙火秀”中已經提過了. 台灣的確有這樣的機構, 叫”投資人保護中心”, 但是如果打開投資人保護中心過去處理的案例, 全部都是因為公司下市破產的協助追討. 不難想像, 如果有人拿宏碁的案子去要求發動集體訴訟, 多半會被視為來亂的. 但是在現有許多公司喜歡仰賴集團內交叉持股好讓企業高層以低持股而居然可以控制整個企業甚至是集團的模式, 投資人集體訴訟的確是我目前想到保障小散戶最好的方法. (公司或集團絕對有辦法以顧問或其他酬庸方式去拉攏法人股東). 如果政治上我們都可以透過選票來表達對特定政治人物和政黨的不滿, 那為什麼身為公司所有者的一份子的小股東不能作到?

後記: 這起合併案後, 明基高層接受訪問表示, 低估了德國工會的力量和文化的衝突. 或者和多數我批評台灣很多的媒體一樣, 一面倒地坦護本國人. 報導中都不免"暗示"這是因為台灣人很努力, 但德國人工作很悠閒的結果. 其實只要認真想想. 西門子是一家作大型基礎建設的公司, 這種公司的文化本來就是追求完美, 透過再三的測試來達到零容許錯誤(想想核電廠就知道了). 而明基是一家生產消費型電子產品的公司, 企業文化本來就是只要搶先對手上市, 再從客戶反應中不斷修正錯誤. 文化本質上就不同. 再說, 西門子手機部門在合併前本來就市佔率持續下滑, 一年賠200億. 這些數字在合併前本來就是如此, 並非合併後才意外發生. 就個人來看, 怎麼看這個都是個沒有經過嚴密評估就冒然投入的合併案.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淺談美國不動產仲介制度

淺談美國不動產仲介制度

 

昨天8/1是台灣開始實施不動產實價登錄的第一天. 有意思的是, 台灣是全世界少數先進國家中不動產沒有實價登錄的地方, 話雖如此, 在此之前還是引發了業界不少的抗議. 不動產何以要實價登錄? 理由很簡單, “透明”, 這可以減少很不多不必要交易成本和議價時間, 但就和證所稅一樣, 引發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所持理由也和証所稅差不多, 透明資訊後會引發政府實價課稅, 最後是房地產市場會大幅萎縮. 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 政府在全球經濟向下作這件事嗎, 是既愚蠢又無知.

 

我不是什麼房地產專家, 在過去投資房地產的紀錄中, 除了三年前買了金門土地應該是賺錢外, 我手上的房子幾乎是沒有賺錢的. 但從去年底開始, 我積極投資加州的房地產, 也對美國的不動產仲介制度有一點了解. 因此我想我個人所知以本文介紹一下美國的不動產仲介制度, 或許對台灣能有一點幫助.

 

首先, 美國仲介制度和台灣不同的地方是, 在台灣, 除非是跨縣市(也就是你住台北, 委託台北仲介透過聯賣去賣台東的房子), 否則多數情況下買賣方的仲介都是同一個人(或者同一間仲介店, ex 永慶忠孝店), 在美國則相反, 除了少數的情況, 多數時候買賣雙方各自有各自的仲介, 這二位仲介可能完全不認識.(換句話說, 他們各自代表著各自客戶的利益), 所以在美國很常見的情況, 你從頭到尾只有在交屋時才會見到買(賣)方, 甚至是根本沒見到. 這當中所有的往來都是透過仲介以書面文件方式(包括email)往來.

 

這有什麼差別? 我今年初在高雄賣了一間房子, 這當中, 所有的出價和帶看都是由仲介電話中告訴我, 對屋主而言, 其實我不確定這些帶看或出價是否真有其事, 或是如業者盛傳的, 仲介會自己出價來試探賣方的底價.(在美國, 所有的出價和回價都必須要有買賣方的書面簽名). 到後來, 有一位買方出價後, 仲介判斷買方出價可能成交, 請買方付一筆斡旋金後, 直接把買賣方排時間到她店面直接當面廝殺, 然後仲介一下子和買方拉到旁邊講悄悄話, 一下又勸賣方, 最後喬了三個多小時才搞定雙方可以接受的價格.簽下買賣合約.這應該是台灣仲介的標準作法.

 

在台灣的作法中, 買賣方的佣金都屬於這位仲介, 但是衍生的問題包括, 對賣方而言, 可能只要面對一位仲介, 但對買方而言, 除非一開始就選定了標的, 否則要面對多位來自不同公司的仲介不停地電話告知.(或許有人很愛啦) 另外買賣方很難確保這位仲介是否真的中立, 或者是他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其次, 美國不動產最讓人稱贊的是資訊的透明度. 這要分二個部份來說. 第一個是售屋流程的透明. 上面提過, 買賣方各自有各自的仲介, 再加上美國面積較大, 因此賣方的仲介往往要帶看多個分屬不同仲介的案子.(在台灣仲介只帶看自家公司或自家店的案子), 換言之, 怎麼拿到鑰匙就是個麻煩的工作了. 對此, 美國仲介有設計出一種巧妙的黑盒子,而房子的鑰匙就放在這個黑盒子裡. 這個黑盒子多半掛在門把或是某個地方, 每個合格仲介都有一把萬能鑰匙打開這個黑盒子. 厲害的是, 一旦黑盒子被打開, 會自動透過衛星傳送訊息到某個電腦系統, 當仲介參訪後關上門再鎖上黑盒子時, 同樣會有訊息上傳. 這樣一來賣方仲介和賣方就可以隨時查知xx時間xx仲介進入了這個房子, 以及停留多久. 當然, 這也有助於一旦房子受到破壞可以追蹤可能進入房子的人物. 對賣方而言, 他就可以清楚了解到這個房子在市場上是否受關注, 而不只是仲介的吹噓.

 

第二個是交易資訊的透明, 透過你的仲介, 甚至是一些房地產網站, 你可以輕易查出這個房子以及這附近區域, 除了屋主個人具有隱私性資訊外, 所有可以公開的資訊. 包括這個房子(和附近房子)過去的所有成交紀錄, Property Tax和相關費用的繳納記錄, 貸款金額, 以及這附近平均單價和平均出售時間. 如果你的目的是買來出租, 同樣可以列出這附近出租行情和平均出租單價和平均租出時間…等.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一下 http://zillow.com 就可以看到了). 資訊透明的好處, 在於讓出價者和要賣房的人, 可以透過不同的設定就可以很快達到自己的目標, 不致於出現亂烘抬或亂出價的情況. 反觀在台灣, 不管是賣方或至是仲介自己都會勸賣方標高一點, 預留一下殺價空間, 結果是殺多殺少完全看買方的功力和運氣.

 

接下來到了出價, 在台灣如果你要出價, 只要打個電話給仲介就行了. 如果仲介覺得你的出價接近賣方的底價, 甚至高過, 就會請你付一筆數萬元不等的斡旋金, 再進入最後的面對面對殺. 但是在美國, 光出價這件事, 你可能要簽上十幾頁到二十幾頁的文件(這是在加州,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 這些文件列示了除了確認你出價的標的和金額外, 也確認你和賣方及仲介的權利義務及相關法律規定. 然後附上你開立約出價3~5%的支票以及你個人的財力證明後, 由你的仲介交給賣方仲介. 同樣的, 賣方仲介會在一定日期內把這些出價交給賣方來決定. 如一開始所說, 這些所有出價都有文件證明, 不會只是仲介口頭上說說.

 

最後如果雙方對價格合意了, 簽定了買賣合約(這通常又是40~50頁的文件), 這整個交易還沒結束. 買方有約十七天的思考期(這個時間可以由雙方協定), 這十七天內, 買方有權派一個叫”Home Inspector”(房屋檢查者)去檢查這個房子, 這個人(或二個人)會徹底把房子檢查一遍, 包括水管是否老化, 屋頂有沒有漏水, 插座有沒損壞…等, 然後出具一份報告給買方, 買方可依此要求賣方處理. 而賣方依規定要出具一份報告給買方, 主要是回想一下這個房子有沒有過什麼問題 以及在過戶前要請人清除白蟻後, 出具一份白蟻處理報告給買方. 而仲介呢, 要請人出具一份地質報告(不是開玩笑的!).  這份報告主要告訴買方, 可能離這個房子幾公里外有一個地震斷層, 或是後面幾公里外曾發生過森林大火和你家後院的土壤往下挖三公尺是什麼土…等, 簡單地說, 就是告訴買方這個房子附近數十公里內可能的天然危害. 在這十七天內, 買方可以隨時找理由要求解約. 基本上美國還是相當保護買方的. 過了十七天後, 在真正完成過戶前, 買方還是可以解約, 只是真的要找個好理由了.

 

至於房屋出租的流程也相差不同, 代租仲介除了要給你當地相關出租行情分析報告外, 對於有意承租者, 還會要求對方提供信用報告及一些簡單的報告, 告訴你這個人的職業和一些財力情況, 讓出租人在房租之外, 還可以考量這個人能不能按時付房租的依據.

 

簡單地說, 美國的不動產交易其實和美國其他相關仲介沒有太多差別, 一方面強調對仲介者的管理, 除了一定要有執照外 仲介人員的操守更是重點, 如果一個仲介被投訴二次而且確認, 這個人將終身不得在該州從事不動產仲介. 像台灣不少仲介喜歡從中賺價差的, 在美國會被視為嚴重違規.

 

另一方面強調市場機制, 也就是除了屋主個人隱私外, 凡是可以公開的就公開, 讓透明化來降低市場因為資訊不對稱所可能形成的價差. 這樣一來, 不管是買方或是賣方, 都不必擔心自己買(賣)價過高(低), 造成交易成本的提高和效率低落, 其實反而可以加速房地產的交易.

 

最後, 還是提一下實價課稅的問題. 最近不知道是看了財訊還是商週, 有一篇文章以德州和加州的對比來批評台灣政府的稅制. 文章大致是說德州因為低稅率(事實上是沒有州稅, Federal tax 是全國都一致的), 所以吸引大量企業移至德州, 然後德州政府以5%的Property tax再把稅收賺回來.

 

我剛好住過Dallas和Los Angeles, 其實這個論點是有點問題的. Texas這幾年經濟很好, 的確和沒有州稅以、低生活成本及德州政府大力招商有很大關係.(但州所得稅並不是主要因素, 美國有6個州是沒有州所得稅的) 不過, Texas的Property Tax 5% 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房地產的價格偏低 (Dallas很多3大房的房子單價才$150,000~300,000), 同樣的房子在加州應該是$400,000~600,000), 再加上Texas的人口只有加州的一半左右. 自然Property稅率會偏高. (加州的Property tax 視各郡不同, 約1.1%左右).

 

回到實價課稅來說, 台灣目前的Property 是房子和土地分開計算, 稅基是以三年公告一次的”公告地價”和”房屋評定價值”來作計算. 不難想像, 這和不少機關到現在還要求用印章一樣, 是承襲日據時代考慮到人民識字率不高或是房屋價值估算要耗費大量人力成本的結果. 也因為是三年才公告一次, 再加上政府怕課高稅會引發人民反彈, 因此每每這些稅基都偏離市價甚遠. 而在美國, 這件事很簡單, 就依你的交易價格來作為計稅基礎, 除非你的成交價格偏離市場行情太多, 否則你每年要繳的Property tax就是你的成交金額x稅率, 不必再去細分房子和土地.(我其實也不了解為什麼台灣土地和房子要分開二個稅單).

 

好了, 那麼很多人一定心想, 如果按實價課稅, 那每個人要負擔的稅一定會提高很多. 錯了, 在房地產評定價值的另一頭是另一個重點叫稅率. 透過稅率的調整, 可以讓一般民眾的影響降至最低. 這樣一來, 不管是實價登錄或是實價課稅, 其實對一般人的影響都不會太大, 甚至大大提高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透明度. 而不會只是讓少數人坐擁資訊的不對稱下大發利市.

 

不管是台灣, 或是許多國家的經驗. 房地產雖然可能是經濟的火車頭, 但也可能是讓一個國家自此一蹶不振的糖衣毒葯. 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機制, 我想美國是台灣學習的很好對象.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預期美國新的刺激方案

預期美國新的刺激方案

 

手上在寫新的教案, 看到最近新聞不少分析師或知名經濟學者紛紛認為美國Fed會在近期推出新一輪的刺激方案. 忍不住來發表一下我的想法.

 

為什麼Fed要在此時推出新一輪刺激方案? 理由不外如下:

 

  1. 美國經濟在放緩(不是下跌, 而是增長速度減慢)

  2. 歐債問題持續惡化, 歐洲經濟體在下滑(這個就是下跌了)

  3. 現行刺激案OT(Operation Twist)在六月底到期

  4. 美國通貨膨脹下降, 此時推刺激方案可以緩解通膨疑慮

  5. 美國經濟火車頭之一的房市一直未見起色


 

以上聽起來都非常合理, 但似乎也沒絕對的可能, 我提一下我個人相反的意見:

 

  1. 美國年底將面臨財政懸崖(Fiscal Cliff), 也就是除非有新法案通過, 否則明年起, 美國政府要被迫大幅縮減支出(另一面, 會不會大幅加稅是不確定, 不過只要共和黨還掌握國會中的一院以上應該可能性就不大), 目前危機都來自境外, 到時才是美國自己的危機, 如果此時推出過大的刺激方案, 到時可能會失效.

  2. 歐債問題惡化中, 但還沒有到失控. 同樣的, 如果此時Fed推出個大型刺激方案, 到時又要再推一個, 效果會大打折

  3. 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已經跌到史上最低(應該是吧!), 不到3.8%. 如果再過度拉近長短期利差(也就是OT), 雖然在短期內會讓銀行在固定收益部份獲利, 但中長期而言, 等於縮減了銀行最重要的利差收益

  4. 美國房市不振的問題並不在於利率, 重點在於一般人不容易取得貸款


 

簡單地說, 我不認為Fed會在近期推出任何大規模的傳統刺激方案, 包括大家最愛說的QE3, 理由除了我上面說的邊際效用遞減問題, 也就是每推一次, 投資者心理的感受就會愈弱(特別是很密集地推動時), 而且就如同我以前寫過認為去年不可能有QE3的理由, 如果此時Fed推動QE一方面利率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我美國銀行活存年利率是0.1%), 要推動QE來壓低利率的效果微乎其微. 同時QE的金額也會是個很大的爭議

  1. QE2的金額是6000億美元, 如果QE3的金額低於此時, 投資市場會認為”不夠刺激”而出現失望心理

  2. 如果QE3 遠大於此數, 則投資市場會出現”是不是真實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更差更嚴峻?”


 

所以我認為QE這樣的策略應該還是留到萬不得已時才會出手, 相反的, 保留市場對QE的美好預期, 才是現階段維持金融投資市場穩定的最好良方.

 

那麼OT呢? 我相信Fed或許會延長這樣的策略, 即便這個策略如上所言, 中期其實對銀行的存放款利差會有影響. 但至少短期可以發揮效應, 而且這個策略其實是現階段最不傷身體的最好方法.如果真是如此, 這對美國一些MBS或REITs應該是一大利多.

 

事實上, 大家只關注Fed的QE或OT, 其實FED在美國推動了不少政策, 像是要求銀行以租代售來降低法拍屋, 一方面可以減少無家可歸的人,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法拍屋(這裡指的多半是Short Sale)壓低的當地的行情.或是像之前的舊車換新車鼓勵消費…等. 從另一方面來看, 其實真的可以用到的手段, FED都用的差不多了, 當今的全球經濟, 在美國的引領下, 幾乎都走向了日本式的”流動性陷阱”. 利率跌到近乎零, 貨幣政策幾近失效, 而財政刺激無效, 反而導致國家揹負巨額負債, 終至財政政策也接近失效. 所有的刺激都只是讓經濟不再下滑而不是起死回生. 還好目前很多人還相信美國QE這套, 造就了預期心理, 一旦連QE都不再被百姓相信, 我想剩下來的只有4年多前台灣施行的消費券了, 所以你會不意外曾是美國財長和哈佛大學校長Larry Summers 會對這項政策有興趣.

 

最近和一位中醫師聊天, 他本身是高雄醫學院畢業(西醫)再到中國醫葯學院修中醫, 他談到了中西醫的不同, 西醫講究的是對”病”下葯, 也就是西葯會透過儀器的檢查, 找出你問題的患部, 再針對這個部位進行治療. 但是萬一所有檢查都無法查出問題所在時, 西醫就無法治療了. 相對的, 中醫是建立在”全人”概念. 講求對”症”下葯. 也就是中醫是針對你的病症下葯而不特別著重於發生部位. 所以中醫下葯考慮到對身體其他部位的相關連性(希望我沒說錯..), anyway, 我不是想說中西醫哪個好, 只是這也恰好反應出面對經濟難局時, 西方的邏輯思考. 他們用很嚴密的分析, 可能告訴主事者問題出在需求不足, 所以就決定了採用降利率來降低消費成本(這個消費包括投資或買房子), 可是卻引發另一個副作用是原本靠儲蓄利息為生的人, 可能因而要被迫縮減支出, 同樣的, 如果研究指出, 經濟問題是出在資產價格下跌造成的通貨緊縮, 那麼就多印鈔票來解決, 可是創造出來的通膨卻可能因而漫延到石油、糧食..等商品, 造成社會階層間的動亂.

 

面對經濟問題, 其實我常在想的是, 為什麼政府不能放手讓景氣衰退? 景氣循環就算四季的輪替一樣, 一直保持春天或夏天固然好, 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 很多動植物反而得不到應有的休養, 最後在一次大型的災害後, 可能集體滅亡. 經濟也是如此, 政府該作的其實並不是不停的刺激或護盤, 而是在不失速下墜的前提下, 讓經濟緩降, 這樣一來一些過度無效率的投資或投機, 會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步踼出市場, 原本供過於求和生產過剩的情況也會逐步得到修正. 當然, 我必須承認這是理想, 在現實生活中, 老百姓是沒有興趣等著你慢慢恢復, 大家要的是像電視廣告那樣, 本來病奄奄的, 一吃就馬上見效的良葯. 也於是乎政治人物也開出了這樣的處方. 結果是什麼? 被教育成反正政府一定會出來救愈來愈貪婪的投資客. 利用政府舒困案中從中取利的政治人物和被套在其中上下不得的中產階級.

 

這篇本來只是純綷想寫, 我並不認為短期內FED會推出什麼強而有力的刺激方案, 結果寫到最後, 其實又是把我之前寫的那一套又搬出來. 其實也不能怪我, 誰叫政府打了這麼多刺激續命針, 搞得經濟愈來愈像僵屍呢?

 

簡單下個結論吧: 千萬不要對未來, 特別是預期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感到樂觀. 從過去二年的經驗來看, 其實所有根本的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而只是延後. 而目前情況來看, 只要刺激逐步消退, 問題就會一次再一次浮現. 定存或持有貨幣的報酬率雖然很低, 但是它卻是可以確保你安然渡過危機的續命丹. 不管你多看好未來, 請持有一定部份流動性資產.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漲?

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漲?

在前一陣子的聊天中, 我的酒友Alex問了我一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漲?”.

事實上, 中國股市不只是不漲而已, 以2010年全年來說, 上証綜合指數前一年封關指數是3277點, 年終收盤是2808點, 全年下跌了14.3%, 在全世界主要市場的表現中敬陪末座. 再深一層比較, 以目前指數約在2878來算, 也差不多只是比上証指數歷史高點5903點(2007/10/12)的一半再多一點而已. 可是相反的, 如果大家看一下中國的經濟成長, 從2007年起的GDP成長率依次為11.4%(2007), 9.0%(2008), 8.7%(2009)和 10.3%(2010), 似乎股市未能反應出中國經濟的情況, 於是不少理財專家告訴大家一件很多人都沒有注意的重要訊息: 中國股市被嚴重低估了.

事實是否如此, 要回答這個問題前,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上海証交所綜合指數(簡稱”上証指數”)到底是怎麼算的.

大家或許知道,  中國有二個主要的証券交易所, 分別是位於上海的上海証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 另一個是位於深圳的”深交所”. 二者本來沒有明顯區分, 但以目前來看, 在上交所掛牌的大多是大型公司, 而在深交所掛牌的, 大半是屬於中小型公司, 或是和南部有地緣關係的公司.

回到上個問題, 上証指數的計算方式和台灣加權指數計算有點類似, 都是把成份股的總市值考量進來(股價和股本)再和基期作比較.

因此上証指數= (樣本股調整後總市值/基期總市值)X1000

為什麼是樣本股”調整後” 總市值? 這是因為中國大陸股票和台灣上市公司的資本除以面額=總流通股數不同, 大陸公司由於歷史背景, 不少公司有國營色彩, 因此公司股份還細分為國有股, 法人股和流通股. 一般上市交易的只有流通股, 但是上証指數是以全股本作計算, 因此上交所會針對流通股比率, 反算調整計算股本.

其次, 上証綜合指數是含蓋所有掛牌公司, 因此新上市公司第二天就會被列入指數, 同樣要對新上市作調整, 避免指數波動過大.

講了一堆, 那麼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漲? 其實答案就在指數計算方法, 因為考慮了”股本”. 就如同台積電一家公司的除權息可以影響台灣加權指數20~30幾點一樣, 因此, 雖然上海綜合指數含括了870家上市公司, 但是有影響力的, 就是那麼幾家, 而且不難想像, 這些公司是超級大, 大到一家市值可能抵得過後面200家市值的加總. 換言之, 我們只要看前十大或是前二十大掛牌公司, 我們就可以知道上証指數的走勢了. 那麼前10大公司是哪些呢? 請參見下表:

 

如同我說的, 這前十大市值公司就佔了整個上交所証券總市值的34.84%, 甚至中石油一家就佔了總市值的 10%. 那麼請看, 這十大公司主要的行業是什麼? 答案是, 有二家石化業(中石油和中石化), 五家銀行(工商, 農業, 中國, 招商和浦發), 二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 以及一家能源公司(中國神華). 我一時查不到11-20名, 不過我猜應該也是銀行(如建設銀行, 民生銀行..等), 証券(中信)和幾家的電力公司以及第二大電信公司中國聯通. 如果沒有意外, 這前20大公司的市值應該就佔了上交所指數的一半以上. 而其中金融業, 和石化業佔了最大宗.

以工商銀行來說, 去年(2010年)預估的獲利為約245億美元(約為1612億人民幣)比2009年的1278億元還高. 我相信其他的銀行也差不多 獲利成長, 股價卻下跌, 這對最具潛力, 而且熱錢不停湧入的中國市場似乎說不過去吧? 答案當然就歸因於中國中央政府從去年起為了打壓房市和不斷上漲的物價, 所祭出的緊縮政策, 這些政策不管是調高存款準備率, 限制新增貸款金額, 或是針對購房資格限制..等.這對銀行或是保險業者都是利空. 其次, 由於貸款需求的增加, 為了配合巴塞爾協定(Basel II)中適足資本率最低8%的要求, 幾乎所有銀行這1~2年都要大幅增資, 這也是利空之一. 此外, 受到中國央行緊縮貨幣和打房政策影響的, 還有在上証交易中為數不少的地產開發商, 相信他們對指數也貢獻了不少跌點.

那麼, 你可能想, 像油價漲這麼多, 那二大重量股中石油和中石化應該帶頭上漲啊? 很不幸的, 中石油和中石化和他們在台灣的朋友, 台灣中油一樣, 國際原油漲愈多, 只有死愈慘的份. 因為肩負著配合”國家政策” 的使命, 在油價高漲時, 必須凍漲或緩漲. 所以通常煉的愈多, 賠的愈多. 而因為國內國外石油的價差, 這時通常會出現一種天才, 或者說很有辦法的人, 把國內煉好的油運出國外賣. 在上一波油價高峰時, 就有人搞這種事, 結果搞的過頭, 弄的廣東省居然沒油可加. 這種事台灣也發生過, 行政院長要求台灣中油凍漲, 最後另一家民營業者乾脆直接漲價, 樂的全部出口.

回到最早的問題, 你不難了解, 上海指數其實是很難完全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全貌, 主要還是因為大型權值的比重實在太大, 而影響大型權值股走向的, 往往是中國中央的政策而不是實際表現. 因此也有人笑稱上証指數不是中國的”經濟櫥窗” 而是中國的”經濟政策櫥窗”. 可是問題是, 當你去買中國基金時, 這些基金又無可避免地必需要壓一定比重在這些權值股中, 因此自然造成你的基金績效和指數相距不大.

未來呢? 我猜會有三種可能, “大漲”, “大跌”, “緩漲緩跌”. (X的, 你一定在想我在說P話, 別急, 先聽我的理由).

大漲: 不少理財專員告訴你, 未來大漲的理由會是”落後補漲”, 或者有人可能這幾天告訴你, 外資回師美國, 所以快點賣. 我可以告訴你, 中國股市的漲跌向來和世界主要股市表現沒有太大關係. 惟一會讓中國股市漲跌的因素, 就是北京國務院那些人. 未來中國股市會大漲的原因也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些人想把中國境內熱錢往股市趕, 因為相較於房市和原物料, 股市還是一個百姓比較可以接受的地方,又不會斷了一些人的財路.

大跌: 情況也只有一個, 那就是國際間那隻看不見的手, 決定要修理中國了. 不過這件事目前還看不出來, 我個人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時間點在2013年政權交替後. 當然啦, 如果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 自然中國也跑不掉. 不過全球大跌, 你的錢除了銀行, 投資什麼地方也沒差了.

不太漲不太跌: 這就是目前的情況, 主要原因是中共中央還沒想清楚, 不過我想除非他們能幫中國國內泛濫的游資找到出口, 否則在想打房和調控物價的政策下, 錢進股市應該只是早晚的事.

看了以上分析, 並不是在鼓勵你前進中國股市, 如果你是本站常客, 就知道我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資訊正確度有很大的質疑. 特別是很多上市公司其實和房地產有很高的連結, 如果中國政府打房過度, 造成整個資金鏈崩解, 那恐怕要造成的效應就很可怕了.

附件: 上海証交所全數上市公司列表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index/cn/i000001/const_list.shtml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一場炫麗的煙火秀 宏碁傳奇

一場炫麗的煙火秀 宏碁傳奇



剛寫完宏碁的教案, 談的是公司給予經理人的獎勵計劃可能造成經理人追求短期目標而不惜犧牲公司長期利益的故事. 和之前寫過中華電信避險案疑雲一樣. 從媒體報導上看來, 這是個”善良”公司高層被壞心經理人詐騙的故事(在台灣法律上的”善良”指的是”不知情”). 但仔細想想, 似乎這些高層也太善良了吧, 居然可以被騙七年而不知情, 讓我不禁去想, 那過去七年宏碁的高層在幹麼? 更重要的是, 出了這麼大的漏洞, 宏碁公司內部難道都沒人發覺? 內控的機制是否盪然無存?  負責簽證的會計師年年都出具無保留意見, 結果出了事, 股價狂跌, 從宏碁高層到一般投資散戶也沒有人去告會計師, 這真是個比胡錦濤同志喊出的”和協社會”更和協的公司, 和協到讓人不可思議???



簡單介紹一下宏碁與蘭奇的故事, 宏碁大家應該很清楚, 一家來自台灣的電腦製造商. 1997年宏碁購併了德州儀器的N/B部門. 原本屬於德儀N/B部門義大利負責人的蘭奇就這樣成為宏碁義大利N/B部門的負責人.

當時的歐洲正是Dell電腦挾著客制化和低價以直銷模式席捲歐洲的年代, 另一家PC大廠HP則是因為搭配印表機和一些週邊產品姿態很高. 換言之, 歐洲的電腦商為了日薄西山的利潤很頭痛. 蘭奇知道像宏碁這樣的品牌如果要出人頭地, 勢必要採取和DELL, HP 都不同的作法. 於是大刀力攏這些通路商, 並給予很高的佣金. 這樣一來, 在面對客戶選擇時, 通路商自然會大力推荐宏碁的電腦. 於是蘭奇把宏碁這個二線品牌拉到了義大利銷售第一的PC品牌. 也因為這樣的績效, 蘭奇在2000年被拔擢成為宏碁歐洲區總經理. 有了更大的舞台, 蘭奇自然也不辱使命, 在執掌歐洲市場的三年內, 讓宏碁從原本在歐洲市場個人電腦銷售排名第8, 筆記型電腦排名第5, 推升到2003年個人電腦排名第4, 筆記型電腦排名第2的好成績. 也讓歐洲地區的銷售額達到宏碁全球總營收的六成.



2004年9月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宣佈隔年一月退休, 把董事長兼執行長的位子交給王振堂, 蘭奇則因為戰功彪柄成為了全球總經理. 接下來的六年多, 宏碁除了不停購併一些二線品牌(美國Gateway, eMachines, 歐洲Packard Bell 和中國的北大方正), 基本上就是蘭奇心法的不斷延續….”大砍公司內部成本、產能全數外包、製造量大而低廉的N/B、提供通路商高額佣金”. 不意外, 這個模式再次獲得成功, 六年內宏碁營業額增加了一倍以上, 也從一個區域型品牌, 出量貨一躍超過Dell, 成為僅次於HP的全球第二大電腦品牌. 相對的, 宏碁股價也跳升到近百元. 當然, 也自然會有人把”台灣之光”這種近似浮濫的名詞冠在宏碁頭上.



當然, 在這個炫麗的舞台上, 並不是沒有人提出警告, “宏碁為了追求低價不惜大砍成本, 連研發費用也砍到只有營業額的0.1~0.2%, 遠低於業界的1.3~2.7%, 不利於宏碁未來發展”、”宏碁給經銷商的佣金太高了, 搞得宏碁本身淨利率不到3%, 遠不及HP的9.5%, Dell的4.3%不說, 比搞代工的鴻海還低”….當時宏碁上上下下都為了迎接世界第一寶座的到來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點雜音是沒有人會聽進去的. 這叫做”犧牲毛利 反而賺更多, 懂得減法, 選擇放手, 反而贏得更多”, 在台灣某一期的雜誌如此評價宏碁.



花無百日紅, 當宏碁還在努力衝刺量大低價的n/b時, 一方面因為電腦硬體的效能愈來愈高, 使用者更換新電腦的意願逐步下降. 更重要的是蘋果公司(Apple Inc.)先後推出的iPhone及iPad完全改變了消費者的偏好. 特別是第一代iPad在開賣80天內賣了300萬台(最終這個版本賣了1500萬台)徹底壓縮了所有n/b的生存空間. 但此時的蘭奇仍然堅信iPad只是一時熱潮, 最後還是只有n/b才是王道.



最後在2011年的3月31號, 在宏碁連續調降二季的財測後, 董事會宣佈由於和蘭奇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方向溝通不良, 准予蘭奇請辭.



爾後, 在新任全球總經理上任後, 對於歐洲地區進行庫存清查時才赫然發現, 過去的宏碁為了追求成長數字, 不惜塞貨給通路商, 而不少庫存由於過時早已價值不高, 進而造成宏碁歐洲部份地區應收帳款異常. 再搭配宏碁採用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要出售才能認列收益迥然不同, 改為出口即認列收益的會計原則. 造成宏碁過去認列財報數字失真. 原來在過去炫爛的煙火秀後, 留下的竟是一堆垃圾. 最後宏碁被迫在當季認列1.5億美元的營運損失協助通路商打消庫存, 造成宏碁當季的巨幅虧損, 當然這也包括一連串事件以來, 宏碁股價從2010年底高點的98元跌到2011年6月份的51元左右.



以上是整個事件約略的介紹, 基本上大家google 一下也大略可以查到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甚至包括後來蘭奇跳去聯想的彼此告來告去. Anyway, 這篇想說的並不是什麼管理學或公司治理要義. 我只是想針對我寫這篇教案時所見提出一些疑義:



  1. 蘭奇塞貨給通路商, 宏碁董事會都不知情?

有二種可能, 第一種是蘭奇在位十年間(含歐洲總經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奉行正規作法, 不塞貨給供應商. 只有在最後一年或1~2季實在頂不過業績壓力才不得已偷偷塞貨. 由於時間太短, 所以董事會無法查覺. 第二種可能, 蘭奇作這件事很多年了, 這裡又分二種可能, A. 宏碁的高層不知情 B.宏碁的高層知情.

蘭奇作這件事多久, 坦白說我不知道. 宏碁高層知不知情, 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針對這件事宏碁的說法是, 因為歐洲通路都被蘭奇掌握在手中, 連財務長都是蘭奇的愛將, 而且長期都待在歐洲, 所以真實的情況一直要到蘭奇下台後, 新團隊到歐洲實地查核才知道. 簡單地說, 整件事都是蘭奇一手遮天, 宏碁高層被矇在鼓裡. 這有可能嗎? 蘭奇再如何強勢, 王振堂似乎才是宏碁的執行長(兼董事長), 宏碁公司應該還是有會計或是稽核吧? 抑或是宏碁正試著告訴大家, 他們就像慈濟功德會般彼此相親相愛, 相互信任, 以致被騙? 還是宏碁這樣的跨國公司, 全心全力發展產品, 以致公司會計部門只有2~3位運用鼎新經銷存系統記帳, 所以實在沒有能力進行實地查核? 或者是很多人其實早就知情, 只是看著不停上升的出貨數字和股價, 大家選擇了視而不見? (答案我真的不知道, 不要害我, 我沒有暗示什麼)

2 .宏碁簽證會計師每年財報都出具無保留意見, 難道沒有責任?

寫這個教案時, 我心裡一直浮現的三個字或四個字是, “不可能”和”不可思議”.

第一個不可思議是, 宏碁內控不彰不進行實地查核也就算了, 居然大量塞貨給通路商這件事簽証會計師也沒有查出來(一般跨國企業, 簽證會計師都會由事務所委請當地合作事務所或會計師去實地查核)

第二個不可思議的是, 宏碁這麼大的公司採用了一個GAAP有爭議的認列收益模式, 結果簽証會計師年年出具無保留意見?

但是真正不可思議的是第三個, 就是宏碁公司一年可能付數千萬到上億元給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查核簽證, 宏碁內部沒有查出來也就算了, 連付這麼多錢的會計師也沒查出來, 最後造成宏碁這麼大的損失, 宏碁居然沒有向簽證會計師及事務所求償.

說真的, 此時我真的在心中把宏碁電腦和慈濟劃上等號了. 宏碁不求償也罷了, 連宏碁成千上萬的股東, 面對宏碁下墜的股價和可能有瑕疵的財報, 好像大家也就摸摸鼻子算了. 我不禁想到, 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美國會怎樣? 首先電視上會不時出現XX律師的廣告, 要求該期間持有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到律師樓登記, 並由律師發起集體訴訟(Class Action Lawsuit), (電影”Erin Brockovich 永不妥協”就是這樣). 接下來律師不僅會告當事公司, 也會順便告上會計師事務所. 別意外, 當年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Arthur Anderson (台灣部份叫”勤業”), 就是因為恩榮(Enron)案知道公司作假帳卻知情不報, 還協助掩蓋最後宣告破產. 相形之下, 台灣人真是太仁慈了.

3. 最後, 就如果我之前寫證所稅最後的心得一樣. 這樣的一個事件, 你可以google一下, 台灣所有的媒體都是高高舉起, 輕輕放下. 然後把所有責任和問題都推給已經離職的蘭奇.再一次打消所有呆帳(這個俗稱又叫”洗澡”或”洗大澡”)配合上股票回購機制來化解整個危機 . 我不禁要為宏碁的公關部門拍手叫好, 再一次透過對媒體的籠絡, 化解了公司的危機.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 如果面對議題, 我們的媒體選擇的不是真相或是挖掘真相, 而是利益. 那麼台灣有著平均每個人擁有最多新聞媒體有什麼用?

4. 投資人保護: 我國目前雖然有"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 並設有"投資人保護中心"協助投資人面對投資損害時可以協助發動集體訴訟. 但實務上, 這種案例多只會發生在已發生嚴重舞弊, 甚至是公司下市或破產的公司身上. 這種案例一般也多半拿不到什麼錢(公司都下市了還能怎樣?), 所以投資人根本沒有太大的興趣. 相對的, 美國民間訴訟, 由於除了賠償投資人損失外, 往往伴隨巨額罰款, 最後往往讓公司選擇和解. 爛興訟不好, 但卻也是相對警愓公司治理和會計師善盡職責最好的辦法.

我花了近四天寫了一個四頁的教案, 卻花了一小時寫了這篇滿腹的牢騷. Anyway, 就像我這系列的每篇文章的結尾一樣, 這只是台灣股市眾多狗屁倒灶的事情之一罷了.

有興趣可以比對一下我一年前寫的" 一椿奇怪的交易:中華電信避險案", 同樣是的個不知情的台灣公司被萬惡的歪國人騙的故事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一下教案版本: 一場炫麗的煙火秀 宏碁教案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證所稅問題釋疑

證所稅問題的釋疑

 

香港的朋友才剛走, 下週又要到金門去, 原本想把手上寫了一半的歐債風雲作了一個了結. 不過剛剛看了一下新聞, 焦點仍多集中在證所稅, 讓我忍不住插隊先寫一下感想, 順便也分享一下多數人對這件事的疑慮.

 

  1. 目前景氣那麼差, 是不是應該要先調整體質, 而不要殺雞取卵?


Ans: 我記得以前在寫某個加稅議題時, 有人提到政府應該先杜絕浪費再來加稅. 這個論點提出來, 當然大家都會說”對”. 但如果你仔細思考, 你會發現這個問題是有盲點的.首先, 全世界所有的國家, 那怕是最有效率的國家都有浪費的問題. 更何況什麼程度叫”杜絕浪費”? 如何定義這是更大的問題.

 

同樣的, 要等景氣復甦時再課. 聽起來非常合理, 因為又不會傷害經濟本質, 政府又可以課到更多的稅. 這不是一舉二得? 但是同樣的, 這會有”什麼時候叫做景氣復甦?”的問題.

 

如果用經濟循環的定義來看, 經濟景氣有四個循環, 衰退、復甦、過熱(高原)、過冷(谷底), 如果以目前許多財經大老所言, 在衰退(正在走下坡)和谷底課稅, 很明顯的就是大家目前說的殺雞取卵, 那如果是復甦呢? 那叫扼殺復甦幼苗, 換言之, 這些人說要景氣好時再課, 指的就是景氣過熱時再課, 那結果是什麼? 就是當年郭婉容事件的重演(大家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當時背景篇).

你或許不相信, 景氣過熱時怎麼可能政府一出手馬上就反轉? 這是因為政府政策有所謂的落後性, 也就是說政府出手打壓xx時, 往往都是到了極度狂熱, 民怨四起時, 而那個時候往往也是投資人/市場信心最動搖的時候.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回頭看看, 不只郭婉容的股市事件, 鴻源吸金, 甚至是去年的奢侈稅都是如此. 這不是台灣政府的特色, 而全世界的政府都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認為景氣過熱才是開課新稅的時候, 我可以告訴你這對景氣的殺傷力會更大.

當景氣在衰退時, 很自然大家認為政府該作的是釋出更多的政策利多和貨幣寛鬆, 怎麼會是救市都來不及了, 還去打壓?

可是如果真正從經濟角度來看, 的確在衰退或谷底時課稅對百姓影響才是最小. 一方面因為多數人股票交易都是損失的, 可以獲得抵稅權, 另一方面因為股價偏低, 受政策打壓的力道影響也更小. 如果你不相信, 你不妨閉上眼睛想想, 如果明天財政部宣佈不課證所稅了, 你猜看看台股可以反彈幾天? 基本上只要全球股市沒有起色, 台股也不會有起色. 我個人再次認為,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應該加快落實證所稅, 一方面可以消除政策的不確定性, 讓後續投資者不管多空都有規則可循, 另一方面, 在台股下跌的此時, 正是對投資人負擔最低的時候.

 

其實看到這些大老闆的談話, 讓我不禁想到, 當這些大老闆在指責7年級8年級生是草莓族. 其實他們沒有注意, 自己才是100%的”慣老闆”. 因為他們已經不知不覺中, 養成只要股市下跌就要政府護盤的習慣.

 

  1. 房市大戶賺的更多, 是不是該先從房地產實價課稅開始?


Ans: 我之前有篇文章討論過, 每一種投資商品都有其屬性. 像黃金如果漲到2000美元/盎斯, 除了造成心理恐慌因素, 基本上對多數人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但如果石油漲到$150/桶, 那就不一樣了. 同樣的, 股市漲到10,000點對一些人可能有財富效應, 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音, 但房子漲到100萬/坪就不同了. 很明顯地, 這是因為有些東西是生活必需品(或接近), 但有些不是, 台灣是否要縱容房價的上漲, 或是像一些國家把房地產視為必需品不准烘抬, 這是我上一篇向左走 向右走中, 政府該去定調的, 在此我就不作討論.

 

但是, 那怕台灣選擇走向市場資本主義, 由市場自由決定, 台灣不動產市場有一個很大問題, 就是不透明性.

在台灣買房子, 你常聽到仲介或賣房子的人告訴你, 這棟大樓剛成交了一戶一坪50萬, 所以你買的價格很合理. 問題是一坪成交50萬是真是假? 你根本無從得知. 在交易的過程中也就形成了資訊的落差.

在我知道的許多國家, 你可以到特定網站查詢到任何一個地段, 任何一棟房子的成交紀錄, 歷史成交價和繳稅紀錄都是透明的, 所以多數人在買賣時, 仲介都會用系統跑出一份詳盡的報告, 作為你出價的參考依據. 而在台灣, 因為我們政府”愛民如子”的心, 我們選擇了用”公告地價”和”房屋評定價值”來做為課稅依據, 因此我們的資訊出現了不透明.

 

而資訊透明性, 影響到的不只是實價課稅的落實, 另一方面對買賣雙方也是一大保障. 可以避免資訊不對稱下的不公平交易.

 

回到房地產要不要課資本利得稅, 當然不意外, 我是100%贊成. 贊成原因並不在於抑制房地產. 造成房地產過熱和房價過高的成因有很多, 我認為利率過低和熱錢過多對房地產的影響力要遠高於稅負, 甚至如果當房地產真的很熱時, 這些稅負都會完全轉嫁到買方身上, 更進一步拉高房價.(當年土增稅最高60%時都無法打壓房市, 更何況是資本利得稅.) 我之所以贊成房地產實價課稅的主因還是台灣面臨破產的地方財政.

台灣地方政府財政千瘡百孔早就不是新聞, 基本上中華民國境內除了金門和馬祖外, 台灣地方政府的財政破洞, 只有爛、很爛和非常爛三種等級. 而且大家都正努力朝著非常爛的方向前進. 而房地產稅正是地方稅的最重要來源.

在美國一個地方的教育、治安和公共建設都和當地的地產稅(Property Tax)有密切關係. 甚至不少郡政府是以下年度的財政預算來反推當地的地產稅率. 於是, 你要住好的地區, 相對就要付更高的稅, 你的付出和你從政府的獲得或許不見得是100%正相關, 但至少是正向關係. 反觀台灣, 因為收入和支出是脫節的, 差別都只在你會不會和中央要錢, 縣長權力很大, 因為他主導了分配給地方鄉鎮的錢, 院長和總統權力很大, 因為他主導了對地方縣市分配的錢, 結果是大家都不為財政負責任, 除了”慣老闆”, 台灣還有”慣鄉長”和”慣縣長”.

 

課不動產資本利得稅, 我認為不應該只是課稅, 而是應該把健全地方財政連貫起來, 要求地方政府負起更大的責任. 而不是每一個都是只懂花錢討好百姓, 卻不懂得賺錢的敗家子

 

  1. 課證所稅是不是應該同步廢證交稅或是降證交稅才合理?


Ans: 從稅來看, 這二者一個是對所得課稅, 另一個是對交易這個行為課稅.

對所得課稅這件事很容易理解, 因為如果你已經對99種所得都課稅, 卻故意漏掉一個, 那擺明是叫大家去鑽這個洞. 但是對交易課稅這件事, 就有打壓交易的心態存在. 當然, 今天的台灣會這樣, 當然這和郭婉容時代想打壓過熱的股市有關. 結果在政府稅收不足的今天, 這個稅反而成為台灣政府重要的財源之一(而且還常會超徵).

站在政府的立場, 應該要思考的是, 到底還要不要”不鼓勵”人民或資金投入資本操作市場? 如果”是”, 那就清楚告訴百姓, “我不喜歡你們不去工作只是炒股”, 然後當然就保持課稅, 但是很明顯地, 我們政府似乎只是貪戀這筆財源. 於是乎, 在這場證所稅論戰中, 我們就看到了一種奇怪的現象, 政府怕百姓反對, 因此在證所稅大開漏洞, 調高起徵點, 搞了個漏洞百出的證所稅(我已經有心裡準備, 等法案通過要再寫一篇來幹譙), 然後發現未來證所稅真的能課到的稅額可能不如預期, 因此又不甘心放掉證交稅. 最後給百姓的直覺就是政府缺錢所以才課稅. 這其實就是我們政府的寫照, 又想討好A也想討好B, 說了一堆冠冕堂皇但是一下子就被戳破的理由, 最後AB沒有一個高興的.

就我個人來說,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證所稅併入所得稅, 根本也不用什麼免稅額, 就是允許三年內損失可以抵, 頂多加上一個長期投資利得可以適合較低稅率, 這樣就可以了. 至於證交稅, 我認為應該調降到最低, 但保持政府可以不經立法院彈性調整稅率(ex. 稅率調至0.05%, 但法條規定0.05~0.5%), 讓政府在萬一股市過熱時可以馬上發揮調節功能. 我實在不了解明明簡單的事, 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

 

一時也想不出還有什麼問題, anyway, 在台灣莫名其妙的政治環境下, 我們這些論點也是狗吠火車罷了. 我只是不能了解, 明明很簡單的事, 為什麼我們政府不肯坦白說百姓講? 我不知為什麼, 我身旁有大多數人是支持證所稅, 可是他們的聲音卻不曾被聽到? 同樣的, 我們的媒體照道理說應該是平衡報導的, 可是台灣的電視和平面媒體幾乎一面倒的是反對證所稅的, 相對的, 也讓人民失去了思考的機會. 我想這是要不要課證所稅之外, 我們應該要去思考的, 在政治之外, 我們是不是也讓財團綁架了我們的思考能力?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向左走 向右走?

公平要不要?

 

剛完成了今年所得稅的申報, 很意外地今年要繳13,000元左右的稅. 我之所以稱意外, 這是因為在我開始工作超過十五年來, 這是我第三年要繳稅.(我從工作以來年收入沒有一年低於新台幣一百萬)

聽起來很誇張是嗎? 真正誇張的是我一年所得超過新台幣100萬以上, 家戶所得超過200萬, 但我一年只要繳13000元的所得稅. 這比我一年繳的大樓管理費還低, 也我比一年花在上網和手機上的費用還低. 而且我沒有逃稅, 也沒有刻意的避稅(我有海外資產和每年固定捐款給慈善機構).

這是一個報稅的季節, 你不妨比對一下你和我的所得和稅額, 你就會知道我們的稅制有多可笑.

 

最近的新聞基本上就是二個, 一個是即將要開徵, 但是充滿變數的證所稅. 另一個是所謂葉少爺撞死人事件, 後者影響所及我們的媒體開始特別關注開名車撞人事件. 反而是雪隧這種重大公安事件的檢討和未來如何因應的新聞卻付之闕如. 不管是證所稅也好, 葉少爺也好, 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事件, 其實卻和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議題相關: 我們的社會愈來愈不公平了.

 

2000年台灣有一個人選上了總統, 故且不論他後來的作為如何, 至少在當時甚至是今天, 他代表的是”台灣夢”的成真. 這個名詞來自”美國夢”(American Dream), 意思是這個地方遍地是機會, 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成功. 也因此, 一個佃農之子, 一個出身三級貧戶的家庭憑著自己的努力, 也可以登上大位.

 

但是今天呢? 如果有一個人和陳水扁一樣的出身, 一樣的聰明, 一樣的努力, 他還有機會在20年後或30年後成為總統, 或成為大企業的總裁嗎?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在今天這種制度下, 可能性非常非常地小. 因為我們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 在現代, 可能你很會投胎比你很會唸書或很努力工作要來得重要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在街上或是一些狂歡party上看見一些”人生勝利組”, 就算你東省西省為了一個月省下數千元沾沾自喜時, 你一個月的收入可能抵不上這些人一個晚上的消費. 而你的人生也幾乎注定了要為這些二世祖服務.(當然, 你人生還有第二個機會:結婚)

 

聽起來很可悲是嗎? 不可否認的, 在今天全球化、自由化的資金流動下, 不僅是企業要面臨全球競爭, 事實上國家與國家也面對著資金的競爭. 這也是你會在某些名嘴口中聽到, 要調高xx稅或是課徵xx稅, 資金必然會外逃. 台灣應該比照香港和新加坡的稅制, 或者客氣的說, “政府應該努力的, 是先把雞養肥養大, 而不是殺雞取卵”. 也因為這樣, 過去幾年中, 台灣調低了企業和個人所得稅, 也大幅調降了遺產贈與稅到10% (原本稅率最高到60%), 然後你會聽到這些人沾沾自喜地告訴你, 就是因為台灣調降了遺贈稅, 所以大量資金回流, 造就了本地資本市場的榮景(也就是房市和股市).

不過這些名嘴似乎選擇性地忘了告訴你一些事, 首先, 國家的規模不同, 人民期許政府的施政內容也不同, 其次, 香港的公司及個人所得稅低, 但是香港政府透過高房價和高物價徵收相關稅費取得了財政收入.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新加坡身上, 對於低稅率所造就的大量資本湧入, 在這二個城市造就了嚴重的貧富差距. 台灣要不要走向香港和新加坡這種高度貧富差距的國家? 這是這些大力主張台灣調降稅率來提高競爭力的人沒有告訴你的事.

 

另外, 就如同我在本blog一直說的, 稅率會不會影響投資意願? 我可以100%的告訴大家, 這是10000%的鬼扯. 真正影響投資意願的不是稅率, 而是投資報酬率. 稅率如同勞工薪資或其他生產成本一樣, 只是在決策投資的成本考量之一. 真正影響決策的是投資報酬率. 如果我在這個地方可以賺上30%, 要我付出15%的成本又如何? 相反地, 如果我一年賠10%, 就算一年倒貼我5%我也不幹. 如果稅率真的影響投資, 那麼全世界最沒有競爭力的地方應該是北歐, 其次是西歐和美加. 最有競爭力的地方應該是維京群島或是馬爾它.

 

依我一個投資者來看, 台灣證所稅之所以造成投資的縮手, 真正的原因並不在稅率, 一個原本投資台灣的外資不會因為要課稅了, 就改去投資新加坡或香港, 畢竟這三地股市的屬性不同. 真正的原因在於政策的不確定性, 因此暫時先觀望, 也順便讓這些名嘴去吵, 看看能不能爭取一點政策退縮. 而這當中台灣政府犯了最大錯誤, 除了政策推出前, 自己內部沒有搞定, 居然出現自家黨籍要求退案的可笑情況外(依憲法, 如果立法院退回行政院長提案, 不是行政院重新提案, 就是行政院長要下台), 其次,  財政部根本沒有向人民說清楚為什麼要課徵證所稅? 結果所有人都把論點指向”因為政府沒錢 所以要課新稅 從百姓口袋裡掏錢”, 也自然衍出了二個論點, 一個是要求政府先檢討自身的浪費, 第二個就是之前提的, 先把雞養肥再殺的論點. 甚至一些低能媒體把論點引導到女兒完成母親幾十年前的願望, 或是財政部長只買房不買股, 所以打股不敢打房.

 

談到稅, 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政府的收入, 用以支付公共財的耗費. 但很多人似乎忘了或避談租稅的另外二個功能, 一個是公平與分配, 另一個是抑制(鼓勵)某項活動. 前項簡單地說, 政府認為老爸有錢可能是老子辛苦的成果, 其中政府也課了相關的稅費(如所得稅), 但是兒子平白無故就可以繼承老爸的財產, 造成不公平, 因此有了遺產稅, 為了怕生前移轉, 因此有了贈與稅. 政府透過拿到這些錢, 再去扶助一些弱勢家庭, 讓這些小孩子至少起跑點差距不會那麼大. 這跟統籌分配稅, 拿台北的稅去補助雲林 澎湖的道理是一樣的. 另外就是政府不鼓勵你作什麼事或希望你減少作這件事時,也可以用稅來調節. 像香煙或汽油課高貨物稅或關稅就是例子.

回到證所稅, 課證所稅的目的不見得是為了彌補國庫赤字, 而在於填補所得稅漏洞 (證券交易所得稅應不應該開徵? 補洞篇),

至少我可以很確定在郭婉容的年代, 台灣國庫並不缺錢, 反而是為了每年花不完的錢傷腦筋(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們租稅已經有很多漏洞了, 但是因為證所稅免課, 讓更多的超級有錢人可以連10%的遺贈稅都不繳地光明正大避稅. 同樣的道理, 或許因為台灣內部經濟的不振, 今天的台灣有太多的人是以靠股票或房地產這樣賺差價維生, 這樣會有問題嗎? 眼下不會有, 但是就如同任何產業過度集中, 一旦情勢逆轉, 容易造成經濟崩盤一樣.今天的台灣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 股市成為了經濟的櫥窗, 股市好景氣就好, 股市不好大家就垂頭喪氣, 連帶的連政府基金都成了固定護盤的要角, 這種情況是否應該要透過稅制來適度踩剎車? 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就如同我之前的文章, 今天台灣的政黨並沒有清楚地的釐清左右派的差別. 看起來國民黨是右派, 但似乎在社會福利這種事上並不輸民進黨. 如果民進黨是左派, 但扁政府執政時期對於財團的放任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我來說, 這二者的差別只在”號稱”的中國政策不同罷了. 台灣未來的路, 應該是透過政黨讓百姓決定應該走向左派(透過政府力量來分配利益給弱勢)或是右派(政府愈小愈好, 透過低稅率來提高競爭力, 至於窮人, 那是他們自己不努力). 我贊成證所稅是因為台灣號稱實施的三民主義其實是偏向社會主義的, 但是至少就今天的台灣, 卻被搞成一個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的四不像. 然後財團可以任意的要脅政府或是透過媒體來影響輿論, 最後的結果是有錢的人也不開心, 基層百姓更是罵聲連連.

 

最後, 我自己猜可能有人有興趣為什麼我可以繳這麼低的稅, 答案在此, http://www.rusrule.com/rusrule/?p=223

對於一個年所得超過二百萬的家庭, 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台灣應該有數萬到數十萬個家庭是高於我們, 愈高收入的家庭他們可能稅負負擔愈低(例如年收入千萬, 但只繳10萬的稅),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所得來源中源自薪資比例很低. 甚至有不少實質所得數千萬(不是課稅所得)的人, 他們因為”沒有所得”甚至很低的所得(多半是利息或股息收入), 在證所稅或是對於地下所得沒有落實課征的保護傘下, 他們可能不用繳稅甚至還可以退稅(當然他們會告訴你, 我繳了很多房屋土地稅和證交稅), 而這些人的兒子也就是你指著電視痛罵的對象. 台灣富人沒有擔負起應有比例的納稅義務, 窮人也不繳稅(或者有很多收入來自現金收付不用繳稅), 結果最重的負擔落在多數以薪資為主要收入的中產階級上.

 

台灣要向左走 還是要向右走? 這個本來就不可能一致. 但是至少應該有一個讓百姓公開討論和選擇的權力, 不偏左不偏右, 依我個人的經驗, 在馬路上通常就是被撞的那個.

 

P.S

在台灣現行稅制下, 如果你是薪資所得, 那麼你一毛錢都跑不掉. 相反的, 如果你的所得來自資本利得, 卻有著各式各樣免稅或抵稅的規則. 從租稅來看, 這等同政府鼓勵大家都去賺資本利得而不是去努力上班.

我知道我的文章不少人轉載於FB上,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是這篇讀者你不見得就要認同我的觀點), 我建議你在你的FB上發起政府徵收"資本利得稅"活動. 最近我們聽到了太多反對資本利得課稅的聲音(證所稅就是資本利得稅之一), 相對的支持開徵的聲音卻不曾被提起.  支持公平稅改, 請大聲說出來!

 

P.S 2 分享一下今天和朋友老夏聊天談及此事 國內各政黨的策略

國民黨: 打著行政團隊改革之名 結果送進立法院後讓自己立委"自宮". 然後在"先求有再求好"的策略下, 最後通過的是一個看起來課了証所稅, 但實質上非常寬鬆的版本. 最後是皆大歡喜, 但沒有太大意義的法案.

民進黨: 背後支持的財團反對, 但檯面上還是要作出和國民黨的區隔. 於是我猜會請出像林全這些人弄出一個極端嚴格的自家版本, 來彰顯民進黨堅持公平正義的決心, 然後在立法院中再順勢讓國民黨的多數暴力讓此案無法通過, 演出一段我很盡力 但無奈現實不如人的戲碼

親民黨/台聯: 基本上這些小黨深知, 財團不愛, 他們不管提任何版本都不可能過. 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賣力作秀, 作出為小市民護航的樣子. 在百姓看到國/民二黨有心無力的表演後, 自然不少人會相信只有這二個小黨才沒有被財團綁架, 真心是為小百姓發聲

政治嘛....不是有人說就是高明的騙術.

p.s 3 感謝網友Willy的幫忙, 在Facebook上設立了"支持證所稅 投租稅公平一票", 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想法, 請上FB"讚"聲一下. 再次謝謝Willy的幫忙.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轉載-韓國基礎建設信保機制對我國啟示

這是一篇源自行政院經建會的新聞稿

原文連結於此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6878

這篇文章主要在討論, 在各國舉債比例過高, 但又想推動公共建設下, 韓國如何運用政府信保基金擔保融資, 進而協助引導民間基金投入公共建設.

不管如何, 在當今債務高漲, 但是人民又期待政府作東作西的同時, 其實如何善用台灣民間充沛的資金其實是政府應該好好努力的. 特別是在低利率的時代,  其實不少公共建設本身具有穩定的收入(如高速公路或收費公路), 如果能好好包裝如REITs(不動產信託基金)給投資者4~5%的固定收益, 我相信對政府和民間都是合則雙贏的契機.

====================================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4月公布2012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受先進國家政府積極削減赤字,採取財政緊縮政策,加以在歐債危機未解除前,歐元區銀行緊縮信用等因素影響下,全球經濟成長短期內將呈現減緩,預估201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5%,較2011年3.9%下降,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率為1.4%,其中,美國2.1%、歐元區國家為-0.3%、日本2.0%、韓國3.5%。
為因應全球經濟成長減緩衝擊,韓國政府2012年除加強社會福利外,更持續充實基礎建設,以及綠能等新興產業,積極擴大內需,並強化運用民間參與機制,降低政府財政負擔,規劃於2013年達成財政收支平衡目標。為吸引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韓國於1994年訂定「民間參與基礎建設法(Act on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歷經數次修訂,循序完備有利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之法制環境,其中,更明訂建立基礎建設信用保證機制,協助特許權公司順利取得融資,降低民間投資風險。茲就其運作機制說明如下:
一、運作機構
韓國基礎建設信用保證基金(Korea Infrastructure Credit Guarantee Fund,以下簡稱KICGF),係依據「民間參與基礎建設法」,於1994 年8月成立,由企劃財政部捐助專款辦理。目前韓國基礎建設信用保證(KICGF),係隸屬於韓國信用保證基金(Korea Credit Guarantee Fund,以下簡稱KODIT),並另成立基礎建設部門(Social Overhead Capital)專責辦理,目前KICGF業務約占KODIT全體保證業務5%。
二、保證額度、費率與期間


(一)保證額度:每件計畫不超過3,000億韓圜(約77.5億台幣),每家公司以不超過2,000億韓圜(51.7億台幣 )為原則。
(二)保證費率與期間:保證費率視計畫風險與公司信用評等而定,平均約為保證額度之0.3%。保證期間則視特許權期間長短而定,如:道路約30年,港灣約50年。


三、運作成效

1995-2011年韓國政府已捐助基礎建設信用保證基金5千多億韓圜,核准保證額度自2007年12.07億美元,逐年增至2010年19.07億美元,核准總額自39.08億美元增為59.44億美元。1995-2010年止,共保證153件,保證總額為111.49億美元(約3,345億新台幣),以道路31.7%(35.29億美元)最高,其次為海港16.3%(18.12億美元)。1995-2010年間基礎建設信用保證基金提供保證總額約占民間投資總額18%,有效協助民間業者順利籌措資金,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比例維持在10%以上,2011年民間參與約2.9兆韓圜(約749億新台幣),占整體公共建設為11.9%。
當前我國政府正積極推動「愛臺12建設」總經費需求3.99兆元,其中,民間投資1.2兆元,約占3成。2008-2011年我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比例平均為24%,惟各年度民間參與情形差異頗大,如2009年528億元、2010年2,242億元、2011年386億元。為吸引民間投入公共建設,我國政府已研議完成「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透過將公共建設之土地規劃、基金、財源與推動時程等多面向整合及創新性之思維,積極提高計畫財務自償性。除提高計畫收益,吸引民間參與意願外,為降低民間投資風險,協助民間公司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後,能順利籌措資金,韓國之基礎建設信用保證機制可供我國參考。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我的2012美國行心得

我的2012美國行心得

 

和每年底都寫的景氣看法一樣, 由於我每年都固定到美國1~2趟, 這系列也似乎成為了本BLOG的定期文章. 但是也如同前面的文章一樣. 畢竟美國是一個大國, 就如同不可能從杭州看到整個全中國一樣, 這次我的足跡也限於加州. 我的所見並不足以代表全美國.這是大家要先了解的地方.

 

這一次在美國停留了約17天. 和以往不太相同的是, 這次花比較多時間去參觀LA(洛杉磯)週邊的各個城市. 除了本身居住的Thousand Oaks外, 還去了Pasadena(王又曾就住這裡)、Orange County中的Newport Beach(我的偶像Bill Gross住這裡)、Irvine (傳言黃芳彥住這裡) 和 San Diego.

 

這次美國行的我最大的感覺就是, 美國經濟真的在復甦!. 這在我到美國的隔天到附近的outlet 就可以明顯感受到. 即使在平常日的下午, 還是有一堆人在購物, 同時提袋的人也變多了. 這和去年同時間(去年我也是差不到的時間到美國)相比, 真的明顯變好了許多.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後續幾天不管是到餐廳或是一般的Mall中都能有這樣的感受.

 

但是在同樣的時間, 我也可以深深感受到美國的物價變貴了很多. 當然最明顯的就是油價, 還記得我在2008年到美國時, 當初油價快要破$4/gallon, 加州到處都是Carpool(共乘)或是強調低油耗車的宣傳, 或是一堆分析師宣稱如果油價破$4, 對美國經濟將會造成如何無比大的傷害. 但是這一次從我到美國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最便宜的Regular級的汽油都在$4.29~4.39/gallon間浮動. 但是不管是股票分析師或是一般人似乎都早就習以為常. 我只能說, 人類真是種健忘的動物.

 

和油價相去不遠的, 是美國的物價. 或許對於美國生活的美國人不見得有太大的感受. 但是對於像我這樣一年去一次的人, 可以明顯感覺這次美國不管是食物或是衣服都比去年貴不少. 像outlet的過季Polo衫為例, 我去年的印象都停在一件$15~25, 但這一次大多都在$30~40 (以同樣我喜歡的品牌). 惟一讓我高興的是, 今年紅酒的價格比去年便宜了一些. 只有食物的價格感覺差異不大, 我想這或許是美國人感受不那麼大的原因.

 

這一次我的美國行主要還作一件事, 就是看房子. 但這同時也是很讓我意外的事. 原本從台灣所預期的美國房地產應該仍是一蹶不振. 只要拿著現金, 到處都是物超所值的房子等著你殺價. 但我所見卻非如此. 加州的房子賣的出人意料的快. 這次我在Irvine 和 Thousand Oaks 分別出了一個offer, 前者只在市場上放了一天. 結果就收到了7個offer, 後者在市場上放了7天同樣收到多個offer. 原本我以為我是以all cash (不貸款全額現金支付)應該佔有很大的便宜. 結果才發現目前市場上的確有一堆亞洲人抱著一堆現金在瘋狂買房. 甚至傳言, 已經開始有買方付仲介費了 (美國近年來因為房地產不景氣, 所以多半是賣方付4%仲介費, 買方不付, 甚至我有聽過仲介退佣0.5%給買方)。所以我猜不意外, 美國在一些地區的不動產市場應該開始在快速復甦了.(至少就我所知南加州和紐約都是如此)

 

簡單地說, 就我本次加州行看到的美國, 是一個經濟在明顯復甦, 物價在高漲但是大家似乎都不在意的地方.

 

仔細想想, 美國經濟成長(或復甦)真的有這麼強勁嗎? 如果以道瓊工業指數或S&P 500指數來看, 現在可能比2007年更好. 但是如果單就官方的統計數字來看, 不管是經濟成長率或是失業率, 其實並不亮眼. 我個人認為購物潮的出現, 應該是因為不少失業一段時間的人開始有工作了, 因此帶動美國人忍了很久的購物潮回流.(美國是個超愛shopping的國家) 但是除非能美國重回所謂正常失業水準5~6%, 或者更精確地說, 在不仰賴Fed大力撒錢的刺激下回復正常活力, 否則我認為這樣的情勢應該只是暫時的. 但是在此同時, 另一個真正的問題是, 通貨膨脹, 陰影卻在悄然浮現. 在我回台灣不久, 剛好美國也公佈了三月份的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 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7%(未經季節調整), 而核心CPI(扣除能源和食物)則是上揚了0.2%, 其中以能源的漲幅最高.

 

基本上, 美國除了少數的大城市, 如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 絕大多數人都要仰賴汽車作為交通工具. 我很難想像油價的高漲, 不會對家庭支出造成排擠作用. 我問過我美國朋友, 他告訴我從油價上漲以來, 他們家(有二台車)一個月約要多70~90美元的油錢. 高油價同時也影響到航空票價. 所以他們正在儲蓄, 好在暑假時可以出去玩.

 

通貨膨脹, 如果不意外, 應該是會未來經濟復甦乃至於全球經濟穩定最大的剎車之一 (我認為另一個是政府財政赤字問題). 以過去幾個月大家都可以明顯看出來, 只要經濟數據佳, 油價就上漲, 反之則下跌. 油價上漲, 對許多國家, 特別是開發中或是高度仰賴石油進口的國家, 如台灣或中國, 就容易造成社會對立. 反之如果經濟下滑, 一些國家, 特別是美國, 就會搞出刺激方案, 結果又是油價高漲.差別只在, 美國本身是農產品大國, 因此可以控制食品價格讓百姓不致於太過反抗, 不過美國以外的國家, 是否有能力再抵得過QE3帶來的後遺症. 那就很難說了.

 

最後, 回到台灣差不多十天. 其實真正感慨的是, 突然覺得台灣很亂. 坦白說,以 一個一年居在台灣近三百天偶而出國三週的人, 居然會說出這種話, 我自己都覺得很羞愧.

 

回到台北, 不知為什麼在短短三週內, 附近有二家我常去的店關了. 進去店裡, 老闆似乎也沒有很高興. 打開電視或任何媒體滿是謾罵聲. 我知道過去三週來, 油價一次漲足讓很多叫苦連天, 接下來是電價也要調漲. 不少民生物資都連帶提前反映. “什麼都漲 就是薪水不漲”, 這句話是過去十天我最常在新聞裡看到的話. 轉到財經台, 滿滿都是討論證所稅的新聞, 到處罵聲四起. 我知道即使對絕大多數的股民而言, 一年要從股市裡賺上四百萬根本是天方夜譚, 但是他們還是生氣, 因為證所稅因素, 造成台股這段時間以來的偏空格局, 再加上電視名嘴的推波助瀾, 不少人談起這件事大家都顯得義憤填膺. 證所稅本來就沒錯, 我想這些根本課不到稅的人之所以生氣, 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祕密. 那就是對許多人來說, 望著高漲的房價和物價, 以及緩慢成長(或根本不成長)的所得, 股市是許多人惟一”自認為”可能翻身的希望, 為什麼這個政府要連這一點希望都把我搶走?

其實證所稅事件也曝露出了一件事, 那就是我去年在“Old Money, New Money”裡說的, 台灣現今的財富仰賴資本利得財的比重愈來愈高了, 相對的, 受資本市場影響的波動也會愈來愈大. 這其實算是台灣經濟結構的問題, 而不是好事.

 

坦白說, 身為台灣的一份子, 這是這幾年我第一次對政府覺得很失望, 特別這還是個執政了四年的政府. 所有的政策手法都是如此的粗糙. 在面對許多爭議性的政策(老百姓反對不代表這是不好的政策), 多數時候政府並不是選擇告訴百姓實話, 而是硬要用很多冠冕堂皇的字句或以深表無奈的字眼蓋過, 以美國牛進口來說, 我個人認為事實就是一個, 那是敝國不管在國防或經貿上都仰賴美國甚深, 而美國不管敝國喜不喜歡, 要不要, 就是一定要讓美國牛進台灣. 這是小國的悲哀, 但是我們政府卻硬要裝出大國風範, 只是提了一堆原則, 然後告訴大家吃美國牛不會有事. 最終只是讓百姓的疑慮更加深.

同樣地, 課證所稅的目地很簡單, 有所得一定要課稅, 放任證券交易所得不課, 就像高速公路收費站旁開了一個匣道一樣, 會形成逃稅的漏洞. 其實只要把證券交易所得回歸財產交易所得, 併入綜合所得稅, 然後提高該項所得起徵額度, 以及允許財產財易損失可以抵稅, 並同歩廢證交稅那就完了. 偏偏我們政府在思維時, 又要考慮我們資本市場, 因此讓外資法人免稅, 又怕國人反彈, 所以提高了到四百萬的免稅額. 這種補了一個洞又挖了二個洞的手法, 我可以告訴大家最後的結果一定是, 1. 超級有錢的人都轉成了外資 2. 很有錢的人就開始借人頭. 最終這個稅根本達不到效果.

當然這一切還要加上一個, 媒體根本不想鳥, 但讓我想破口大罵的開發金併凱基證案.

這段時間內, 法國剛完成第一輪總統選舉. 最後二位還要再進行第二輪投票. 這是典型的左派和右派的路線之爭. 那台灣呢? 我一直認為對岸是假左派真右派的政治體制, 而台灣是假右派真左派, 不過以今天看來, 台灣很明顯地在右傾, 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財團控制了媒體, 然後把反對者過去十年做過的醜事都挖出來鞭屍. 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台灣嗎?

最後的最後, 寫完剛剛自己從頭看到尾, 我的美國行心得居然有一半在寫台灣, 而且似乎我的寫法愈來愈偏激了.這讓我想起前天早上有一位留言看了我文章對未來覺得悲觀的朋友.

同樣地, 對我來說在本blog的所有文章只是在記錄我此時此刻的想法. 就如同這世界沒有完美的人格, 這世界也沒有非常有效率的政府或國會. 身為云云眾生之一的我們, 除了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更好, 那就是想辦法去改變身旁的人, 讓大家一起都過得更好.這是我的一點點想法.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從公司治理看開發金併凱基

從公司治理看開發金併凱基

 

上一篇”台灣公司治理最黑暗的一天”不知道是因為標題聳動或是受到了網路名人的加持. 意外帶來了一天4500多人, 一萬多頁的瀏覽, 成為本站開站以來單日最多瀏覽人次. 當然, 我也看到了一些批評, 例如”陳院長就是前凱基證的董事長所以這個案子才會火速通過”或是”課證所稅就是要幫這個案子偷渡”等字眼. 說真的, 這並不是我原意. 我也認為上一篇我的火氣似乎大了點.(可能是時差沒調好)

 

平心靜氣來想, 是否真的有一種可能, 開發金內部人員真的認真評估後, 認為發展證券業有助於開發金控的長遠發展(哪怕證券業的高波動性可能影響開發金控的相對穩定性). 在所有證券業潛力的合併對象中, 凱基證也真的是最符合開發金長遠利益而且最容易達到的目標. 最後, 為了速戰速決也避免對手出價爭奪(後者可能性很低), 所以採取了公開收購而不經股東會表決的手段.

簡單地說, 就是孟子說的, “道之所在, 雖千萬人吾往以”, 明明是對的事, 總不能因為二家背後老闆是同一個人, 因此明明是最好的機會, 卻為了避嫌而不敢去做吧?

 

接下來, 我也一直說服自己要靜下心來分析這起合併案.

 

首先, 我們來看一下開發金公告為什麼要以約當新台幣每股16.71元合併凱基證的原因,

 

此次公開收購對價條件係依據安侯財顧所提供的股權價值分析報告,另參考凱基證券最近20個營業日股票收盤價之簡單算數平均數為每股12.59元,以及其1001231日財務報表扣除合併衍生商譽後之每股淨值11.99元,為參考基礎。

 

相關人士指出,開發金這次是委託知名的安侯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安侯評估結果是:凱基證的合理併購價格為每股介於十五元至二十一元之間,開發金最後選擇接近該區間下緣的價格,即每股十六元公開收購;因此,在併購價格上,公股代表「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相關人士解釋,根據安侯會計師事務提供過去十年來國內券商併購的溢價大都落在百分之三十二;而這次開發金以每股十六點七元的價格公開收購凱基證,也是溢價百分三十二,看來併購價並無偏高。

 

簡單地說, 以上的文字都在告訴你一件事. 這個是個合理的價格, 所以不要再因為辜二少的事大作文章了. 但是當我在看以上數字時, 我想到的是一件事, 為什麼是20天收盤平均數(約一個月), 而不是60天或90天? 我目前還沒去算60天和90天凱基證平均收盤價(我會算的), 但是很碰巧地, 4/6號前一個月也是台股大漲時. 一般市場會有60天或90天收盤日作參考, 主要原因就在一個月內的交易股價很容易受到短期因素的波動或人為操控(60或90天相對難度較高), 只採用20天收盤價會不會讓人有點瓜田李下之感?

 

回到最正規的公司治理, 這個案子之所以引發這些爭議, 主要原因在於:

 

1 . “公司控制權和現金流量權偏離”, 簡單地說, 就是公司的管理者持有太少公司股權. 如果我掌控一家上千億資金的公司, 但只持有5%股權. 當然會有極大可能, 我會作一些可能危及公司但是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計劃, 因為如果公司出事了, 我只損失5%, 但是如果計劃成功了, 我可能從董監酬勞或是分紅計劃中取得高報酬. 尤有甚者, 不少企業主甚至因而成立私人高持股的公司, 再要求交易對手必須把部份交易透過自己的公司再轉賣上市公司, 再把大部份獲利留在自己公司. 像最近被調查的士紙就是這樣的問題.

 

今天這個案子之所以引發批評, 不就是因為辜二少傳言只持有12%的開發金股權?反過來說, 如果不是辜家低持股的開發金去購併自家高持股的凱基證, 而是反過來是凱基證以天價買下開發金, 是不是反對聲浪就會低很多?

 

2. 董事連結問題: 也就是二邊董事會其實有不少董事是相互有關係(也就是都是辜家人馬), 自然會讓人聯想那麼開發金的董事們(特別是和辜家有關係的)是否在進行決策時, 真的是以開發金的利益而不是辜家的利益作為主要考量? 這些人是否在表決時應該進行利益迴避?

 

3. 影武者問題: 依公司法規定, 企業董事長為企業負責人. 換句話說, 就是出事要負責任的人. 也因此在台灣不少企業真正的老闆常常喜歡以”總裁”或”會長”這種大家都知道就是真正老闆, 但又不掛名的人. 以這個例子來說, 辜二少事實上不管是開發金或凱基證”名義上”都不是負責人, 但實質上大家都認為他是. 也因此相對造成法律在利益規避定義上的盲點. 也成為了這個案子法律上沒有問題, 但在道德上引發批評. 未來如何讓”名實相符”, 並能讓董事會真正發揮獨立決策精神, 就要股民們對公司治理的要求了.

 

4. 主管機關的角色: 在這個案子中涉及的政府主管機關主要有二個, 金管會是最直接的監督者, 財政部主管官股法人代表在開發金的董事. 金管會”火速通過”有錯嗎? 沒有錯. 因為他是”依法行政”, 只要不違法, 火速也沒錯. 對於政府該扮演的角色, 傳統經濟學上有二種說法, 一種叫”自由放任”, 也就是只要不違法, 政府相信市場經濟力量, 另外一種叫”愛民如子”, 也就是政府認為百姓就像小孩子是無力去明辨是非, 所以要像父母一樣一步一步帶領. 我個人認為問題就在這裡, 如果台灣政府一向對於金融或經濟都是”自由放任”, 那這個案子金管會一點都沒錯, 問題就在金管會最喜歡”愛民如子”了, 怎麼到這個案子突然又轉向了? 針對這樣一個沒有法律問題但有道德爭議的案子, 金管會難道沒有必要要求開發金董事針對決策多作說明嗎?

接下來是財政部, 針對你的股權為稀釋了30%, 這些人居然可以以”價格合理”就帶過. 真是奇哉. 我很難想像如果這是你私人的錢, 而不是公家的錢, 這些人還可以如此悠哉看待此事?

我認為在這個案子中, 兩個政府單位都沒有做到自己應盡的工作.

 

 

最後,

從另一個角度想, 今天這個案子之所以引發爭議, 並不是因為凱基證不值得開發金合併, 或是合併綜效根本看不到未來. 重點都只是在二造董事的重疊性以及決策不透明性所引發質疑開發金董事是否真正以專業和開發金最大利益考量下所做的決策. 我認為開發金董事們(包括官股, 畢竟這些人股權被稀釋了三成)應該對這個案子進行更多的質疑和公開說明, 以平息大眾的疑惑, 而是自以為是的戴著鋼盔向前衝.

 

對於開發金小股東而言, 或許你的一票根本不足以改變什麼. 但既然你是公司的擁有者(可能是億分之一), 你就有權要求公司應該說明一切. 甚至在股東會以反對票來對抗公司董事會(不出席也是一種, 依規定公司要併要有2/3股權出席, 出席1/2通過門檻相當高). 而不是選擇不爽就把股票賣掉或是把委託書賣一賣多少撈點回來.

 

最後的最後, 就如同一次一次的總統大選一樣, 雖然我明知這一票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或者可能只是從兩個爛蘋果中挑一個比較不爛的. 但是從心中, 我們還是希望也許因為我的選擇, 台灣可以變得一點點的更好. 同樣地, 雖然本站中有關公司治理的部份, 多半都是我個人情緒的幹譙(因為正規教案不能有太多個人情緒), 但是我還是衷心希望台灣所有股民們能多多關心公司治理、要求公司決策的透明性. 當年的台灣也是很多人不停地抗爭和要求, 換來了社會上不管誰執政都必須對民主的尊重, 未來我也希望公司治理, 有一天不再只是法令要求, 而是任何一家公開發行公司的基本精神.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台灣公司治理最黑暗的一天

公司治理最黑暗的一天

 

我知道我很久沒有UPDATE這個BLOG了, 我也知道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會感到驚訝, 畢竟長期以來我一直用理性來分析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 Anyway, 不管標題如何, 我還是希望你靜下心來了解這篇文章企圖告訴你的事.

 

試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晚上你打開電視. 螢幕上出現總統宣佈我們要和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併了. 我猜你的反應除了張大嘴巴...”蛤~~~”, 下一個反應一定是, “幹, 這麼大的事怎麼我完全沒有參與意見, 怎麼可以他想幹麼就幹麼, 至少也該讓立法院表決一下吧!!”

 

那麼我們再來舉另一個例子, 你和朋友五位共同創立了一家公司, 由於大家都忙, 因此委託了其中一位負責經營. 雖然他的股份最少, 但是因為他有這方面經驗, 而且大家都忙, 所以大大小小事都由他負責.

有一天這位負責人找來了大家, 由公司旗下的專案經理告訴所有合夥人因為環境競爭激烈, 經過公司內部分析, 必須合併其他公司擴大規模才能提高競爭力. 這樣的說法大家都能認同, 雖然大家都不是經營者, 但是對整體經營環境還是了解的. 但是問題來了, 這位專案經理提議合併的公司正是那位經營者自家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 合併的價格可能造成公司重大的負擔.

“喔! 我也很意外, 公司內部分析居然會看上我的公司, 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

“這個價格雖然很高, 但是比一年前這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的合併案單價還低, 所以應該我沒有佔公司便宜啦!, 這完全是為公司長遠發展著想”

 

看到第二個例子, 我想大家很清楚我想說的就是”開發金控合併凱基證券”這個案例. 很明顯的, 這是個辜家二少把自己(或家族)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賣給了另一個自己持股比例低的另一家公司. 合併之後, 辜二少在開發金的持股比例可以因而提高, 進而鞏固自己的經營權. 同時, 也由於開發金出了溢價40%以上, 約當每股16.71元的高價收購了凱基證券(其中5.5元現金加開發金股票1.2股), 辜二少可以因而取得大筆現金, 為自己過去幾年為了取得開發金經營權所投入的資金稍稍解套. 這是個完美的一石二鳥計劃. 如果未來誠如辜二少規劃的, 二造合併後創造出1+1>2的效應, 那更是無與倫比, 皆大歡喜.

 

這真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嗎? 我想至少開發金的股東可能不見得認同. 首先開發金的股價, 除了宣佈隔天(4/6)上漲了0.38元至8.79元外,此後一路下滑到今天的8元(最低到7.91元). 其次, 在本合併案宣佈不久後, 中華信評宣佈調降開發金控信用評等為”負向”, 理由是開發金控是相對穩定的金融機構, 合併相對風險高的凱基證券會提高企業經營風險, 同時由於合併所付出大筆現金主要來自開發金控旗下主力開發工銀, 會因而讓開發工銀原本強勁的資本水準因而下降. 最後, 由於辜二少(喔~sorry, 應該說是開發金的總經理, 因為辜二少說他自己從頭到尾都不知情, 反而很擔心會受人批評)巧妙地採取了公開收購的模式. 因此本案只需董事會通過, 並經主管單位金管會同意即可. 換言之, 對於這件事的決策, 開發金的股東絕大多數完全沒有決策權. 也無從反對起. 你可能想知道, 開發金的股東有多少人? 答案是本國自然人有487,942人, 加上外國自然人, 法人, 政府機構…等, 一共有489,351人. 這近49萬名股東雖然常被宣稱是開發金的擁有者, 但是對於公司重大的決策, 其中的99.999%股東(不是股數)完全沒有參與討論的機會. (yes, 就如同你看到的第一個例子一樣).

 

或許你會想, 沒有那麼糟糕啦, 在雙方董事會通過及金管會同意後, 公司合併最終還是要雙方股東會決議通過. 但是別忘了, 在台灣的股東會除了一向出席率不高外, 公司派是有很多方法, 像送高價贈品、把開會地點設在鳥不生蛋的地方、讓開會時間不利股東出席..等方式來取得委託書或是讓反對者放棄出席, 或是透過行賄條件交換方式來取得法人股東的同意.

 

氣衝衝地寫了這篇, 其實我一點都不想批評辜二少. 事實上我還很崇拜他, 不擇手段取得自己最大利益, 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能巧妙運用法規或制度上的漏洞更顯其高人一等, 要是設身處地, 我也可能會這麼作. 我真正想幹譙致敬的是我國偉大的金管會官員們.

 

你或許想這有什麼好意外的? 是啊, 過去一年我寫了十幾個公司治理的教案. 部份教案放在本blog上, 大家可以往前看. 裡面有分割最賺錢的部門成為子公司, 再自己以超低價去認股, 再讓子公司上市賣掉發大財的, 這個人後來還因為到處金援受困企業, 而得到了"台灣孟嘗君"的美名. 有惡意購併,運用公司資金拉高購併對象股票到200多元, 偏偏很巧地董事長老婆名下公司也剛好逢低買進該公司, 又偏偏很巧地在崩跌前賣掉, 在被起訴內線交易後卻被判無罪的. 就如同我說的, 所謂公司治理教案就是把台灣股市一大堆狗皮倒灶的再重新翻出來罷了.

 

那我有什麼好不爽的, 很簡單因為那個年代沒有人在講公司治理. 而這二年敝國的金管會正在大力推行公司治理. 對我來說, 這就像有些人檯面上滿口仁義道德, 私底下卻是收賄嫖賭無所不來一樣可恥. 如果這樣一個自家人買自家人的案子可以”火速通過”, 而讓近49萬名股東完全沒有置喙的餘地, 這是他媽的什麼狗屁公司治理?

 

我沒有任何一張開發金或是凱基證的股票. 如果你是開發的股東, 我強烈建議你應該讓公司經營者知道你的不滿. 而不是覺得人輕言微就任由他去. 想一想我一開頭的例子. 你不出聲, 有一天人家會騎到你頭上來.

台灣曾有過一次輿論力量成功扭轉公司亂搞的例子, 那就是在2007年兆豐金董座鄭深池把自己從官股法人轉任民股董事, 企圖把國營企業私有化, 最後在媒體的攻擊下, 引發立委的關注, 最後行政院在壓力下, 宣佈官股堅持不讓步而使鄭的希望落空.  當然, 這個案子引發關注的原因自然和當時的政治氛圍和大選在即脫不了關係.  很遺憾地, 這次的情況中, 我們的立委豬公諸公和霉體媒體在意的只是在証所稅要不要征收,  官員也自然樂得這件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件事除了開發金的股東之外, 相較於証所稅或物價上漲, 或許和絕大多數人均不相干, 但是同樣地, 今天你不去努力地去維護制度, 那麼不久的未來, 你會看到更多的公司如法炮製.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淺談中共十八大人事變局

淺談中共十八大人事變局

 

難得今天好天氣, 本來想好好把說了很久的歐債看法寫一寫, 不過因為最近薄熙來事件引發媒體對今年秋末中共十八人事的討論, 看了一些報導內容, 我個人多半覺得有點似是而非, 因此, 還是決定插隊寫一下我對中共人事變局的看法, 也順便解釋一下中共制度, 畢竟, 這是我一直覺得很詭異之處. 台灣和大陸相距如此之近, 近年關係如此之密切, 但是大多數台灣人對於中國政治體制卻是如此陌生. 我們熟知美國或日本的政治體制, 甚至韓國或英國, 但對於對岸卻付之闕如, 豈不怪哉?

在開始之前, 大家可以先看我二年寫的文章

-中國政治體制

-點將錄, 中國第五代領導人(取自新新聞)

 

首先, 你要了解中國是以黨領政, 所以從中央到地方, 所謂的”一把手”指的都是黨書記. 市長、縣長這些都是”二把手”. 而所謂的十八大, 全名叫”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黨代表大會”. 這個會五年召開一次, 顧名思義, 就是把中國共產黨各地的黨代表聚集到北京來開會. 這個開會的目的有二個, 一個是聽取執政當局的報告, 另一個就是選舉中央委員(組成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委員. 接下來從中央委員中, 再選舉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軍委會委員. 這當中最重要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這七個人或九個人會”集體”成為黨和國家真正最高決策者. 重要事項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投票通過.

 

所以簡單地說, 今年的十八大指是共產黨的人事變動. 接下來, 再依這九名(或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所擔任的黨職, 相對應到其公職. 舉例來說, 溫家寶擔任的是共產黨國務院黨組書記, 所以他公職是國務院總理. 當然, 這些事不會是隨機創造的, 不可能是你剛好選上國務院黨書記, 所以你就當了總理, 所有的人事佈局都是由黨預先提名, 所謂的選舉只是作作樣子, 也因為如此, 因此黨怎麼提名就很重要了. 這也形成了所謂的檯面下的政治鬥爭.

 

那麼誰有能力決定提名誰或擔任什麼職務? 以目前中共的權力結構, 主要勢力包括三大勢力, 一個是胡錦濤為首, 號稱”團派”. 這些人主要出身於”共產主義青年團”(台灣有個類似的東西叫”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簡稱”救國團”). 另一個勢力是以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 上海幫的堀起主因是當初六四後, 江澤民從上海市委書記調往北京後, 為了和北京幫相鬥, 從上海調了不少人馬北上支援, 這些人從江執政時代, 一直到江下台後, 成為了江勢力的延伸.

 

在過去胡錦濤執政近十年內, 中國高層基本上就是團派和上海幫彼此勢力的爭奪和妥協.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 主要因為胡錦濤是鄧小平當初的”隔代指定”, 要求江澤民擔任二屆領導人後, 交棒胡錦濤接任. 想當初, 江也不甘心乖乖交出權力, 因而原本想仿效鄧小平的作法, 交出國家主席和總書記, 再以軍委會主席身份, 以軍領政, 成為影武者. 但是胡不是傻瓜, 他找上第三股勢力─黨國元老和太子幫來幫他抬轎. 江被迫交出所有權力. 只是江也不傻, 他知道強人政治年代已不在, 而胡的勢力尚未完全穩固, 透過政治局的集體領導制依然可以指揮大局, 於是在政治局常委中大量安插了上海幫的人馬, 包括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黃菊, 已歿)、李長春、政法委員(羅幹)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曾慶紅), 這樣一來九名常委中, 上海幫就佔了六席, 逼得胡事事必須要向上海幫妥協. 這是中共第十六全後的人事佈局.

 

到了第十七大前, 胡的勢力開始慢慢上升, 執政五年來, 胡利用自己的權力開始拔擢團派人物到各省擔任二把手或一把手, 以及逐步掌握部份黨機器. 由於十八大是傳統中共領導人的換屆, 因此十七大誰能進入政治局甚至成為常委, 自然會取得未來接班的門票. 於是, 在黨內刻意讓未來接班人能提早歷練的共識下, 讓胡錦濤屬意的李克強以及上海幫和太子黨共同拔擢的習近平成為政治局常委. 甚至習近平的黨內排名高於李克強, 並同時接下了國家副主席、軍委會副主席的職位, 等同預告了習近平的接班.

 

接下來呢? 由於中共內規擔任省級以下領導不得超過65歲, 中央級不得超過70歲 (政治局常委不超過68歲). 於是在十八大, 現任九名常委除了習李之外, 全數都要退休. 換言之, 剩下的七個名額(有傳言要回復到共七名的名額)就是各方勢力角力所在.以我個人來看, 剩下的七名, 至少有五名也都定了, 只剩1~2名還有3~5個人在爭. 而決定的因素, 就端視團派、上海幫和中共元老之間的合縱連橫, 這其中, 特別是江澤民的健康情況至關重要.

 

先說一下, 大致可以確定的名單, 也順便解釋一下這個職位主要的工作.

  1. 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會主席: 習近平 (這是上海幫和元老共推的結果)

  2. 總理: 李克強 (除非近期有大變局, 那麼1和2的位子可能對調)

  3. 人大委員長: 俞正聲(現任上海市委書記, 元老幫, 特別是太子黨的代表)

  4. 政協主席: 張德江(現任國務院副總理, 上海幫)

  5. 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王岐山 (現任國務院副總理, 派系不明顯, 朱鎔基愛將, 主管金融事務)

  6. 李源潮, 胡錦濤愛將, 現任中共組織部部長和中央書記處書記.

  7. 汪洋, 現任廣東省委書記, 團派, 為胡和溫屬意人物


以上七名, 我個人認為除了汪洋或許還有變數外, 基本上都是已經底定的人物.

接下來還有幾位是在上榜名單排徊的.

  1. 張高麗, 現任天津市委書記, 上海幫

  2. 劉雲山, 現任中共宣傳部部長, 上海幫

  3. 孟建柱, 現任公安部部長, 上海幫 (個人認為四人當中, 最有可能上榜者)

  4. 劉延東, 中共統戰部部長, 團派


 

那麼九名政治局常委是在管什麼?

  1. 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會主席: 這應不用解釋了, 就是黨政軍的最高領導者

  2. 總理: 等同首相或行政院長, 最高行政長官

  3. 人大委員長: 等同國會議長, 立法院長. 現任者是上海幫的吳邦國.

  4. 政協主席: 這是中國特有, 源自對日抗戰後的政治協商會議,等同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協商平台.現任者是上海幫的賈慶林.

  5. 中共中央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主任: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 基本上這個人管所有的媒體、文宣和統戰.現任者是上海幫的李長春.

  6.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類似黨祕書長(以名字來看總書記比較像祕書長, 但因中共凍結主席一辭, 所以總書記反而是主席) 現任者是習近平.

  7. 國務院第一副總理: 現任者是李克強.

  8. 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書記(簡稱中紀委):這個位子等同國民黨考紀會主委, 因為紀律委員有權叫黨員”雙規”, 開除黨籍…等. 權力相當大.現任者是賀國強.

  9.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 這個位子主管了全中國的治安、情報、法院、檢調. 權力當然很大. 現任者是上海幫的周永康.


註:"雙規"是指在規定時間 到規定地點報到...簡單地說, 就是傳訊偵喚的意思

至於台灣人最為熟知的薄熙來, 雖然挾著高知名度被台灣或是海外媒體吹捧, 但是我從一開始就不認為他有機會進入政治局常委名列. 首先, 他的政治資歷不高, 在政治局委員中排名最後一個. 其次, 他愛唱高調的個性, 和中共中央喜歡低調的個性格格不入.

 

至於最近弄很紅的王立軍事件, 媒體紛紛猜測薄會就此失去舞台, 甚至被囚禁. 我個人認為也想太多了. 薄熙來雖然偏上海幫, 但是基本上派系色彩不明顯, 甚至連真正的”太子黨”(鄧樸方應該是實際的掌舵者)都不算上. 要和當年上海幫”少帥”陳良宇比起來算是天差地遠. 我認為本次事件只是部份人士要逼薄熙來退出常委的競爭, 最壞的情況, 薄辭去現職回歸平淡. 不過我認為薄只要乖乖配合, 我猜未來薄的出路應該會是像政協副主席這種閒缺, 或是幸運點能當上國務院副總理.

 

明年十八大選出的新領導班子就會上任,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新時代的開始. 但事實上, 在中共現有集體領導制下, 除非有新強人的出現, 可以一統各方勢力, 否則新領導者的出線, 我個人認為, 除了與時俱進必要的改變外, 不會帶來多大的改變, 協調各方勢力, 又鬥爭又合作仍然會是中國官場的常規. 只是作為緊鄰中國的台灣, 面對有史以來可能最了解台灣的中共中央領導者, 或許這是我們該去思索如何能在其諒解下, 取得台灣最大利益吧.

 

參考: 維基百科

1.中共政治局 http://tinyurl.com/794jo6n

2. 上海幫  http://tinyurl.com/6nxgqqr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分析師的話能聽嗎?

分析師的話能聽嗎?



從2007年底開始, 我每年底都喜歡作一件事, 那就是把美國一些財經雜誌, 如Fortune, Money..等年底的特刊, 他們都會邀請一些王牌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 和大家分享他們最看好隔年表現可能最好的股票, 以及請大家避開的類股. 我會把這些股票設在Yahoo! Finance 的投資組合裡, 一年後再來看看這些投資組合的表現.

如果以2007年來看, 當時共有15家公司, 經過了四年, 剩下11家, 有4家不見了, 包括Fannie Mae(大家應該很清楚 這家在2008年死的有多慘), Circuit City(倒閉), Merrill Lynch(2008年被迫併入BoA)和一家被Roche合併的Genetech. 剩下的11家公司, 到目前為止, 績效是正的有6家, 負的有5家. 扣除掉不見的4家, 這11家四年來的報酬率是0.12%. 如下表




OK, 那是四年前的, 你可能想因為2008年的金融風暴嘛~ 總不能拿這些千載難逢的事作為慣例,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去年的.  去年我剛好沒做, 不過有位Wall Street Journal的專欄作者 Brett Arends作了同樣的事 (原文連結於此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should-you-buy-wall-streets-top-stocks-for-2012-2012-01-04?pagenumber=1)



根據他的計算, 如果你投資各一萬美元在前年底分析師們最看好的十支股票, 包括Google, Apple, Agilent, TMO, CELG, PRD…等, 去年一整年, 加計股利收入的報酬率是-3.5%, 這還不含交易成本和稅. (去年S&P 500的報酬率約是0%). 其中有六檔股票下跌達到了二位數.



那麼如果反過來, 把華爾街最不看好的十檔股票加入追蹤結果會是怎樣? 答案是這十支被不看好的股票去年一整年的表現是-4.3%.和最看好的十檔股票相比, 其實也相去不多. 而且十檔最不看好的股票中有五檔是上漲, 其中Elli Lilly 還上漲了25%.

匯總來說, 在2010年明星經理人看好的十檔股票, 一年後報酬率是負3.5%, 然後六檔下跌, 四檔上漲, 最不看好的十檔股票, 一年報酬率是負4.3%, 結果反而有六檔上漲, 四檔下跌.



聽起來這些年薪數百萬的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好像很遜?



要評斷分析師是否可信, 當然要先了解為什麼大家會相信分析師?

當然, 這是因為我們相信他們學有專精, 或者是他們有能力取得我們一般人取不到的資料.後者, 也更是很多人對於外資分析師深信不疑的理由. 也正因如此, 這些著名分析師年薪動輒百萬美元以上.

但正因為分析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和資訊加以佐證, 因此多數著名分析師都是倚附於大型券商或投資銀行底下, 也因此造就了分析師另一個受人質疑的地方, 是其獨立公正性.

大家都很清楚, 不管是美國或是台灣, 這幾年分析師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特別是外資分析師, 幾乎取代了傳統的主力大戶, 成了”喊水會結凍”的主力. 往往一個降等, 就是該公司或產業多個跌停板. 但也正因為這些外資分析師的影響力, 我們往往也看到了一些研究報告出來前後的檯面下角力.. 像去年的勝華因為降等事件, 最後宣告和摩根大通結束長期GDR合作事宜就是一例, 我很難想像, 經過此一事件後, 國內還有幾家的投顧(研)單位還能夠獨立而公正地進行投資建議?

事實上, 這件事不只發生在台灣, 在幾年前美國紐約州檢察總長就是因為多家券商和投資銀行在進行投資建議時, 刻意不敢調降自家承銷證券的上市公司評等, 以致投資人承受鉅額損失而遭到重罰.

分析師可信嗎? 我不敢斷言, 作為龍年的第一篇文章, 我只是想透過這篇傳達一點想法:

  1. 就我個人追蹤過去五年的美股和過去數十年台股的經驗, 如果在大多頭的年代, 這些知名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的績效往往會勝過大盤. 但是在空頭或中間波動的格局, 這些建議個股的投資組合往往會劣於大盤.

  2. 分析師不是神, 他們上面的大老闆和作為他們客戶的大大老闆才是真正的操盤者. 他們和我們一樣要吃飯, 也要看豬頭老闆和客戶的臉色.

  3. 從心理層面來看, 分析師多半喜歡推荐熱門股票(如APPLE, GOOGLE), 理由很簡單, 因為這些股票多數人都持有, 如果犯了錯, 他不會是少數錯誤的人, 而且這些個股多半也會引導大盤指數向下修正, 這會讓我們的錯誤更不明顯些.

  4. 講一個”笑林廣記”裡的故事, 有個人在街上兜售”賭博必勝術”, 有個人好奇花了十兩銀子買了密輯. 打開一看裡面只有二個字, “作莊”. 其實對於基金經理人, 他們真正的工作是只要讓基金的部位增加, 他們就可以每日抽成(管理費), 對於分析師或他們的老闆, 目的只要讓大家不停的買進賣出, 他們就可以賺取佣金. 至於是不是要真的非常精準或百分之百命中, 其實是次要(當然績效能增加或是完全命中趨勢當然更好)



最後附上分析師們對今年(2012年)最看好, 以及最不看好的十檔股票, 大家可以留待明年此時再作驗收.

華爾街最喜歡的十大股票:

—Flowserve Corp。(FLS)

—安捷倫(A)

—SNAP On Inc。(SNA)

—AES Corp(AES)

—美國電塔(AMT)

—可口可樂(KO)

—National Oilwell Varco Inc。(NOV)

—哈利伯頓(HAL)

—Google(GOOG)

—美泰集團(MAT)

最討厭的股票:

—AutoNation(AN)

—Sears(SHLD)

—Federated Investors(FII)

—Hormel Foods(HRL)

—Lexmark International(LXK)

—Consolidated Edison(ED)

—Ameren Corp。(AEE)

—Waste Management Inc。(WM)

—SAIC Inc。(SAI)

—Netflix Inc。(NFLX)

最後, 這篇講的是美國分析師, 台灣分析師的績效如何, 坦白說我不知道.....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如果2012是芥末日

 

請原諒我用一個有點搞笑的標題, 主要的原因是我希望你能放鬆心情看這篇文章, 但請不要太輕鬆, 別忘了芥末是很嗆的.

今天早上去了圖書館, 看了一些財經雜誌, 當然不意外, 大家講的都是今年1Q會是谷底, 美國經濟在復甦, 金磚四國過時了,現在要投資邊境國家或是什麼VIP. 我常在想, 提這樣的觀點的人, 是不是太小看全球化的威力了? 以致認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可以自絕於世界經濟之外而明哲保身? (當然, 聖比美及普林希比 可能就是這樣的國家).

這篇文章我會提出一種對你來說可能比較偏激的看法, 出現的機率或許不大, 但並不表示這樣的事不會發生. 特別是會提到台灣部份, 我可不希望被解釋成對明天的投票試圖有所影響(當然, 我或本BLOG也不可能有這麼大能耐). 接下來, 就請你看看我來推衍一個可能的世界崩壞.

 

目前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歐洲和歐債, 那麼如果問題的核心出現在中國呢?

  1. 中國房價持續甚至快速下修, 以及地方債務問題持續惡化及被關注


影響: A. 中國中上階層過去幾年因房地產創造的財富幻影頓時消退, 造成中國消費的縮手

B. 中國有許多公司財務不透明, 很多都是把資金移到房地產. 房地產的不漲或下降, 將會使多家上市公司長期以來的”乾坤大挪移”破功, 甚至造成連鎖效應. (請參見我二年前的文章 下一個泡沫─中國)

以上二者再加上出口的不振, 會造成中國大量失業人口, 人民對政府不滿更加火上加油.

 

2.  台灣選出了一個不被中國執政黨偏好的總統, 中國順勢把民間怒火轉向台灣

3.  中國大量的建設(包括蓋房)大幅下降, 造成原物料需求大量下降, 進而影響以原物料出口為主力的國家, 如澳洲、巴西、中南美洲、印尼 這些國家

 

4. 中國對於高端產品以及機械設備需求下降, 讓西歐國家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於是人民會因為生活的下降, 把問題怪罪到因為承受歐洲債務的拖累. 進而在接下來的國會/總統(理)大選中, 選出反對支援歐債主要負債國家的領袖, 造成歐債問題形成僵局. 同時, 受支援國家(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也會因為生活的急速惡化, 要脅更寛鬆的付款和減免條件.

 

5. 歐債的寛減, 會讓持有大量歐債的歐洲銀行被迫認列大幅呆帳, 進而讓股價或本身發行債券的殖利率大幅飆高.同時也因為債務的寛減, 再度讓後續購買歐債的意願大幅下降, 再度帶動歐債國家發債殖利率大幅飆高.

 

6. 美國的金融業由於持有大量歐系銀行的債券, 也因而被迫要認列大幅資產減損. 投資銀行再次面臨流動性問題.

 

7. 由於歐元的持續貶值, 美國跨國企業可認列的營收和利潤因而下降. 也因為歐元貶值和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需求的下降, 美國產品出口將明顯下滑. 而美國國內, 由於政府財政的被迫緊縮, 也會造成國內消費的縮減.

 

8. 由於金融資產價格的下降(股票、債券、房地產), 各國政府於2008年起為了解救全球經濟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泡沫正式破裂, 各國人民開始出現資產負成長, 也相對減少消費.

 

9.消費的縮減, 更加突現出全世界生產過剩的事實. 大量製造業被迫關閉和裁員, 讓全球經濟走向惡性循環.

 

10. 各國政府會再祭出量化寛鬆, 因為這是目前惟一可行的方法, 於是物價再次出現上漲, 為不振的經濟和社會對立再次埋下導火線.

 

OK

, 到此你可能已經很怕或是很幹譙我的胡說八道, 當然這裡面也沒有提到, 這幾年最流行的”政府干預”(或是說政府解救). Anyway, 就如我一開始說的, 請大家用輕鬆又嚴肅(這二者好像是對立的)的心情看這篇文章. 這樣的情況雖然發生可能性不大, 但不是不可能. 相對的, 大家要醒思的是:

  1. 全球化的效應, 讓這個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所以忘了那些分析師告訴你的那些鬼話(我下一篇要用我長期追蹤美國分析師的”績效”, 告訴你這些王牌分析師有多”虎爛”).

  2. 政府的干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當今天利率降到史無前例的低, 當政府財政負債膨脹到史無前例的高, 當幾乎所有傳統政策都用盡時, 如果有一天大家連最後對政府的信賴都失去了時, 那怎麼辦?


最後, 我猜過一陣子就會有人提出, 這是個”財富重分配”的年代, 並舉出很多歷史經驗要大家快點投資. 用一句台灣的俗語送給大家, “穩a 有二種, 一種是穩賺, 另一種是穩死”. 奉勸大家在時代的大變局, 小心謹慎才能駛得萬年船.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Think before you vote

Think before you vote



再過一週就是大選投票日, 和往常一樣. 不少人此時正盤算著, 我希望A能當選, 或是我不喜歡A, 但是我更討厭B, 所以我決定投給A. Anyway, 就如同我一貫在這個blog說的, 我有我的政治立場, 但我不希望把個人政治立場帶進這裡. 所以我不會去鼓吹大家該去投給誰. 但今年投票前, 我希望你能從國家財政的立場想一想. 如果這個候選人不是你喜歡的, 那就不要勉強你自己. 因為你心不甘情不願的一票, 卻可能造成國家財政的負擔.



會這麼說, 當然牽涉到的是”候選人的選票補助”和”政黨補助”. 或許你知道或許你不知道, 凡是參加公職選舉的候選人, 不管你有沒有當選, 只要你的得票數達到特定的門檻(立委是3%), 你就可以就得票數得到每票30元的補助.

那麼不分區呢? 依公務人員選舉罷免法第43條第五款規定, 這個政黨只要在立法委員的選舉的不分區和僑選委員中得票超過5%, 那麼政府”每年”要支付這個政黨一票50元, . 也因為這條法令, 國民黨一年約可以領2億多, 民進黨可以領接近2億的”政黨補助”.



換句話說, 在你1/14號投下的那三票, 假設你投的都是達到門檻的人選. 那麼因為你的投票未來四年, 我們政府要支付30(總統)+30(區域立委)+50x4(政黨補助)=260元. 我們如果以2008年總統選舉馬英九得到了765.8萬票 vs 謝長廷的544.5萬票來算合格補助人數的話, 這四年政府一共要支付1310.3萬票x260=約34億新台幣給這些候選人和政黨.(別忘了, 這只是這次的投票, 台灣四年間還有一堆大大小小的選舉)



為什麼要有候選人和政黨票補助? 想當然爾, 一定有人說這是為了鼓勵比較沒有錢的人和政黨參選.或者更偉大的說法, 為了鼓勵政黨政治和民主化. 但是以今天來看, 這個說法卻是大有問題. 因為設下了門檻, 換言之, 你可能沒錢但充滿著理想出來參選, 最後不幸落選, 還沒跨過門檻, 落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相反的, 有錢的人和政黨, 因為這個條款反而變得”錦上添花”.

當然, 這個制度合不合理是見仁見智, 不過在立委豬公(sorry, 是諸公)的大力護航下, 這個條款的確是草草了事. 舉例來說:



  1. 如果這個立委選上一年後, 中途落跑,  又跑去選縣長, 又選上(又再領一次補助),是否第一次立委的補助款要被追回?   (你猜呢? 當然是沒有) 請參考這篇 我二年多前寫的文章http://www.rusrule.com/rusrule/?p=737

  2. 政府支付政黨補助部份, 每年高達數千萬元, 要否應該要求該政黨提供會計帳冊說明這筆錢的用途? (你猜呢? 當然是沒有)

  3. 目前已修法, 如果領取選票補助的當選人如果賄選確立, 要追回補助款. 但從另一方面想, 如果這位當選人是作了一半任期, 因為貪污下台呢? 他是不是也違反了和選民的承諾? 這個錢要不要追回? (你猜呢? 當然是沒有)



換句話說, 在現行規定下, 這個錢只要一付出去, 政府就完全不管了, 拿到錢的候選人要買珠寶還是拿來擺水席, 也不干政府(或是我們這些納稅人)的事. 這是筆完全不受控制的支出. 而且也等於變相鼓勵候選人投入更多的金錢在選舉遊戲中.



不管如何, 一週後就要投票了, 在投票前夕, 再次懇請大家  如果你真的不是很喜歡這個人或這個政黨, Please “Think before you vote”. 你的一票(actually, 三票) 投下去, 不只關係著你爽不爽的問題, 也會關係著我們政府要支付260元這些人和政黨. 而且很不幸地 我們的政府正揹負著巨額的負債.



最後, 附上同意是二年多前寫的文章” 立委薪水知多少”. 和裡面的圖表 事實上, 在軍公教調薪3%後, 裡面的薪俸部份也調高了3%. 這些人領了國家這麼多錢, 到底他值不值得你的一票? Pleae, “Think before you vote!”. 也請您把各政黨的不分區名單, 好好的看一看, 不要因為你支持某總統候選人就盲目支持他(她)的政黨. 不分區這一票可是最貴的.

P.S 如果你覺得害羞告訴選務人員,你只要領特定選票. 分享我的作法, 我這次會領三張選票. 其中區域候選人我會故意投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