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理財的瘋狂時代




2008/02/10 15:04




本文原自於中國時報 2008.01.30 沈雲驄先生所著的 "理財的瘋狂時代"一文, 我個人對沈生生的想去深表同感, 因此收錄本文於我的BLOG中.

http://news.chinatimes.com /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 -News-Content/0,4521,110514 +112008013000137,00.html

還記得很多年前, 就有不少朋友告訴我 他深受”窮爸爸 富爸爸”一書的影響, 開始決定”不要為錢工作 要讓錢能為你工作”於是他決定開始積極”理財”. 差不多同時, 台灣也流行著”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的說法, 這原本只是理財專員的一種行銷說法,卻慢慢開始深入每個人的觀念而成為了常識.到了最近幾年,或許是物價高漲但薪水一直不漲, "一份死薪水能幹嗎?要發財就要靠現財”更讓”理財學”成為了顯學.

或許是過去幾年全球的大多頭行情, 人人開始忘記了投資股票或同類型基金其實風險一點都不低, 把錢放在在銀行賺取微不足道的利息成為了被人取笑的”理財”手法.更重要的是, 人們開始忘記了在金錢之外還有著更多的價值觀, 這些都隨著金錢遊戲盛行下, 慢慢被淡忘了.

=================================================

理財的瘋狂時代
沈雲驄

我常在想,歷史會怎樣回頭看現在,會怎樣描述這個全民追逐股票與 基金,天天談
論投資理財的瘋狂時代?

就在不久前的八○年代,股市,壓根不是現在大家所擁抱的黃金天堂 ,而是個充滿
牛鬼蛇神與危險的大賭場,有人在其中一夕致富,但大家更心懷警戒 的是那些在其中身敗
名裂的例子。那時候,大學生、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都唾棄股市 ,在他們眼中,只有投機
分子才會買股票;台灣股市第一次衝上萬點的那幾年 ,聚集在券商的交易大廳上,吆喝,
鼓掌,開香檳的,很少見白領的中產階級,因為他們仍然專心在工作 ,教書的教書,寫作
的寫作,上班的上班。

後來,整個世界似乎經歷大洗腦,所有人就像被重灌軟體的電腦 ,換上了一套全然
不同的「作業系統」。股市,不再是瘋狂的投機世界 ,搖身一變為人人都想進去的財富天
堂;大家都相信光靠工作,領薪水,不可能有錢退休;想要有錢 ,就要買股票、買基金!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各行各業中,那些頂尖中產階級的轉變。作家 、醫生、校長、設計師
、藝術家,你所能想像到的,過去那些在專業領域受人景仰,對股票 、基金不屑一顧的人
,現在都學會翻閱股票版、買財經雜誌,然後大方的大聲告訴別人 ,自己買了什麼基金,
進了哪些股票。

這些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如今對嗜錢如命的奸商、對市場上坑殺散 戶的投機大戶
,不再像過去那樣深惡痛絕,反而帶著幾分諒解、幾許期待,心想著 ,這些人也許沒那麼
壞,而且如果可以幫我賺錢,這年頭,隨便啦。

所以,當醫生的,趾高氣昂地搞內線,當校長的,光明正大去替上市 公司當門神,
當教授的,甘願替大老闆跑腿,當演員的,大剌剌跟大老闆出國約會 ,當歌手的,幾乎來
者不拒的到大企業的尾牙上載歌載舞。老闆的人品如何、公司好壞 ,沒有人在乎;有錢,
賺了再說。

這些人,如今也成投資大眾榜樣,爭相上媒體談理財經。想想看 ,連作家、校長、
教授這些照說學問很好、收入很高、消息靈通的人都這麼說,買股票 、買基金錯得了嗎?
不跟著進場,豈不是笨蛋?

會不會有一天,情況再度逆轉呢?就像現在的人今是昨非,將來的人 ,會不會認為
今天的理財觀,其實大錯特錯?會不會有一天,人們把金融市場看作 充滿詐術的賭場,而
不是什麼致富天堂?會不會有一天,現在熱到不行的基金 ,再也沒有人願意買?會不會有
一天,金融市場再度只剩下少數投機客在下注,廣大的中產階級全面 撤退,回到自己的專
業崗位冷眼旁觀這自己一度迷戀的金融市場?會不會有一天 ,在理解正確的致富方法之後
,回頭嘲笑今天的人太糊塗?

會的,我相信。投資人─或者說,那些自以為是「投資人」的人 ─遲早會醒過來。
第一,理財知識會更加普及。以前很多人容易慌亂,是因對金融市場 陌生。現在,有經驗
投資者愈來愈多,不再看到財報、指標就嚇得半死,那些很爛的公司 ,再也無法騙他們去
投資。第二,資訊更加開放。投資人會發現,原來買股票所需要知識 與資訊唾手可得,想
搞鬼的上市公司再也沒法輕易得逞;股市名嘴也很難再利用散戶的無 知來賺取暴利。

散戶們將發現,金融市場其實是一場又一場風險極高的賽局 ,而不是光靠定時定額
撥款就能兌換的財富。想要成為有錢人,還是得靠自己的專業能力創 造價值,想要安穩退
休,還是得靠量入為出與有紀律的儲蓄。

遲早有一天,這段時間以來忐忑不已的投資人,都必須跟眼前盤旋不 去的疑惑攤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