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讀”致富的特權”

 

致富的特權

 

友人託我請益一位長輩對於近期流行的致富的特權一書的讀後感。我想去問人家讀後感,結果自己從來沒看過也不太對,所以專程去書局看了一下這本書。一看之下,乖乖隆地動,真是奇書啊!

 

這本書是由三個現()任央行理事的台大經濟系的教授外加一個同系畢業的研究員寫的,表面上說是為大家解釋央行的功能以及其政策對大眾的影響,但偏偏書的介紹中,清楚地明示了大家今天台灣房價之所以高漲、產業升級不力,其實都因為台灣央行20年一直維持低利率和弱勢匯率有關。簡單的說,台灣這些年的低薪、高到飛上天的房價,背後都只有一個原因…..彭淮南!

 

這本書由於又有央行現任副總裁,aka誰都知道DPP屬意的下任央行總裁,作序,於是好事的人,不免把整件事衍生於央行總裁之爭。

 

為什麼我認為這本書是奇書呢?

首先,這本書大概有2/3的篇幅就是貨幣銀行學的濃縮版,告訴你央行在做什麼? 以及央行掌管的匯率、利率、外匯存底等是怎麼影響你我的生活的。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本科普書,讓普羅大眾可以一窺神祕的央行,但對我這種無知的人來說,這就像台灣很多投資大師的書封面告訴你本書將揭露大師如何從50萬變1億,結果書內容有2/3在講這位大師的悲情人生,差不多有87 分像。

 

後面的1/3才是焦點,談央行一些飽受爭議的問題,例如獨裁決策、成為國庫繳庫大戶,可能造成決策偏誤,平心而論,這當中的確有部份問題,但離這本書的描繪的那摸地嚴重,可能還有很大的距離。

 

先講低利率造成房價的飛漲,這是很多人普遍有的謬思:

有個人持續做了A,結果是B,於是大家就認定是因為A造成了B. 例如有個人每天抽一包煙,10年後得了肺癌,於是大家一致認定是抽煙造成了肺癌。

 

但你想看看,也有人每天抽2包煙的,結果活到80歲的,也有人不抽煙,但卻30歲得肺癌的,抽煙真的是造成肺癌的惟一原因嗎? 有沒有可能,這個人抽煙主要是因為生活壓力很大?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經常要熬夜 要靠抽煙提神?

 

這就是因為經濟學常見的迷思,因為在現實世界裡,一個結果其實是由多個甚至數十個因素交叉形成的,可是如果你要把那摸多的因素都考量進去分析,那基本上你也不用研究了,所以經濟學最常見的就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去探討單一變數和結果的關係,於是就得到低利率造成房價高漲的結果,這也很符合一般人想要的答案A->B.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民國70年代也就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銀行房貸利率超過10%,那為什麼房價也是狂飆? 其實房價會上漲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利率,而是預期心理。這就像有人請人代操只要賺錢,分潤30%給操盤手都無所謂,但只要賠錢,我管你什麼優於大盤指數績效,我就是不爽一樣。利率只不過是成本,並非最重要因素。


不相信你可以想看看,如果今天銀行借款利率是20%, 但你有自信炒房一年可以賺100%,你會不會借? 反過來說,日本利率低到靠爸,但日本人認為房子只會跌不會漲,你有看到日本房價飛上天嗎? 難道這些台大教授都不知道日本的情況嗎?

 

利率議題也衍生了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台灣央行真的有能力決定利率嗎? 從制度上看,台灣利率當然是由央行決定。但你相不相信台灣利率其實是由美國Federal Reserve 決定的?

 

不要忘了,台灣是個自由匯兌的國家。如果今天美國Fed 利率是0.1%,台灣存款利率是5%,除非兩岸發生高度危機,否則你猜會發生什麼事? 大量熱錢會湧入台灣,形成更大的資產泡沫,不然你猜為何目前世界多數開放、政治穩定、低通膨國家的利率都是差不多趨近0?

 

書還有一個值得持平討論的事,就是央行作為公營事業繳庫的第一名,被認為央行是刻意壓低匯率(USD/TWD)好達到盈餘目標。原因是台灣有巨額的外匯存底,這些錢是會產生收益的. 例如台灣有5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假設收益率是1%(可能沒這麼高),那麼一年就有50億美元收入,如果USD/TWD 1:30,那就是1500億新台幣。如果USD/TWD=1:28 那就少了100億。

 

你想看看,在彭淮南當政的年代,如果央行繳庫目標是NTD$1,500/年,結果那年央行只能繳1000億,你真的覺得有哪個行政院長和總統敢斥責彭淮南的? 央行到底有沒有操控新台幣匯率,你去看每日匯率最後半小時的走勢圖就知道。但你唸過國際經濟學就知道,央行操弄匯率就像你從辦公室ㄎㄧㄤ 一些文具回家一樣,小小偷一點是可以的,搞太大是會出事的,(經濟學名詞叫以鄰為壑效應 (Beggar-the-Neighbor effect)),你當韓國或東南亞那些和台灣有競爭關係的國家央行是塑膠嗎?

 

這本書惟一算是真的有建設性的,是討論央行的決策機制。我以前好像寫過,簡單的說,在彭總裁年代,表面上看央行決策是由理事會共同決議,但外部理事都是開會當天才拿到資料,會後還把資料收走,等於這些理事都只是找來幫央行背書。所以這些當理事的教授會對央行這麼不爽,大概也可以理解。

 

很多人都理想能像美國Fed的理事一樣,在開會前各理事(Governor)都拿到相關數據並能自由發表論點,再結合市場反應共同做出決議。

 

台灣大多數的學者(特別是經濟和商學)都是留學美國,自然覺得美國的制度是最好的。針對這個,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的想法是就和公司治理一樣,很多事美國運作的很好,不表示台灣也能做,尤其看看這些台灣央行的理事的水準,我想你知道我在說什麼。

 

最後,你可能好奇,上面講的那些事難道這些台大經濟系教授真的不懂嗎?  坦白說我不知道。或者只是因為他們以為這些道理我們都不懂? 又或是這些人都被書商為了賣書,搞出的聳動標題給誤導了? 做為一個當初沒有出版商要出的無名作家,我當初和出版商談時都敢要求我的書不能有聳動或誤導的字眼,如果真是如此,幾個著名的台大教授卻被書商牽著鼻子走,到底問題出在誰身上?

 

最後的最後,今天的工商剛好有篇討論同樣的題目,未來20年,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央行,我幾年也寫過類似的文章央行接班人,談台灣央行總裁應具備哪些條件,或許大家可以拿來比對看看目前台灣有誰符合這些資格,當然也包括在牛棚熱身的那位,你就知道台灣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給長輩的投資建議(2)

 給長輩的投資建議(2)

 

最近又和一位有錢長輩碰面討論投資的事,這位大哥正常月收入大概是150萬,這一年因為受疫情影響,業績大幅下滑,目前一個月大概"只能賺"70萬。因為工作很忙,他人生的投資就是買房地產,買自己住家和辦公室,再把錢拿去還房貸和定存。不意外的,房子s(複數)房貸都繳完了,手上也有很多千萬的定存。因為最近比較閒有時間關心新聞,聽到很多媒體/大師成天都在講通貨膨脹即將到來,考量兩岸緊張局勢,以及打算自己要在接下來三年內退休,所以來找我談一下投資建議。

 

先說明一下,我不是什麼理專,我也不給人家什麼投資建議,只是透過一次次閒聊,我開始思考到不同層次的投資模式。我自認為這些思維和台灣市面你會聽到的投資建議都不同,所以特別寫下來供作參考。

 

簡單地說,我給這位長輩的建議就是3個。

 

1.      傳統是養兒防老 現代是養老要防兒

簡單的說,要讓小孩知道,父母手上的錢不代表就是他的錢。爸媽用剩下的才會給小孩。

台灣稅法給一個人贈與的免稅額度是一年220萬,夫妻就有440萬。把小孩(x2)叫來講清楚,每人一年原則上100萬,如果有孫子,一年再加50萬,兒子要創業或買房子自己去想辦法,父母不會給錢的。

 

要特別強調原則上,就是讓小孩知道父母不是一年一定給100萬。要看小孩這一年的表現,父母開心就多給,不爽就少給。(而且初期要適度少給,讓小孩覺得父母給錢並非理所當然)

 

說真的,我聽了很多,父母想躲遺產稅,把財產預分給小孩,或是小孩假借做生意或換房子把錢從父母手上挖走,結果父母老了,小孩對父母變的不耐煩或大小聲。

 

切記只要你手上有錢,你就不用看人臉色 ! 而且是大家都要看你臉色   沒有必要為了省稅,搞得自己晚景淒涼,這是所有有錢長輩都該牢記於心的!

 

2.      不要管三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窮人才需要關心的事

首先,一個過去只把錢拿來買房子和做定存的人,這個人就是個生性非常保守的人,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去做有風險的事

其次,一個月賺80萬的人基本上再怎麼通貨膨脹也不關他的事,至少在他前面會先死一堆魯蛇。(很殘酷吧! 但現實就是如此)

 

什麼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還是通貨膨脹,基本上都是金融業搞出來利用危機感去嚇唬人的。現實世界裡更多的,是原本手上錢一輩子都花不完的人,因為擔心手上錢會變薄了聽信專家理財,結果死的更慘。

 

-          庶民問題

 

所以給長輩投資建議第二條就是: 珍惜生命 遠離理專!

 

那要如何遠離理專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理專碰面時把老婆帶去。當她看到那些專為富豪服務,身材高佻 外表姣好的理專時,她自然就會要求你遠離理專了!

 

3.      最後一個建議比較嚴肅: 把一部份錢放到海外去

雖然我堅信如果兩岸開打,大概也就是2~4週就結束的事。而且現代戰爭也不至於出現軍隊屠殺平民,或清算富豪這種事。不過適度的把部份資產移到海外是有必要的。因此我建議直接去海外開個帳戶,定期把錢轉到海外去。

 

 

大概就這樣! 最後,如果你看過我上一篇,你一定有個疑問?

 

幹,為什麼你會認識這麼多有錢的長輩啊?

 

我告訴你真的讓人最幹的事,不是你身旁一個有錢的長輩也沒有,而是身旁有一堆很有錢、成天找你討論規劃的長輩,偏偏他們億萬身家裡沒有一分錢是和你有關係的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花旗為何要撤出台灣?

 

花旗為何要撤出台灣?

 

昨天最驚人的財經新聞莫過於花旗銀行(Citibank)宣佈要撤出包括台灣在內13個地區如存放款(房貸、信貸…)、信用卡、保險箱..的零售金融業務(Retail Banking),僅保留法人和財富管理業務。

 

這個新聞之所以讓人震驚,是因為花旗銀行一直是台灣最賺錢的外商銀行,每年的獲利在100億元新台幣以上,這麼賺錢的生意居然不玩了,不意外的市場都在猜測原因為何? 而更不意外的,台灣也出現很多財經專家開始剎有其事的分析。其中有位網美說,這是因為現在一堆公司都在推電子支付了,台灣花旗強項在信用卡這種舊時代產物,與其留戀這種老東西不如專注在更賺錢的財富管理。

 

先不說電子支付背後綁的依然是信用卡,如果信用卡這麼過時,那VISAMastercard的股價不就早該跌到谷底了? 這種分析和當年麥當勞撤出台灣時,有位財經大師說這代表麥當勞不看好台灣人口趨勢,以及台灣將推出的房地合一稅,將對以房地產獲利為主的麥當勞造成打擊,簡直有87分像!

 

台灣出了什麼問題?

麥當勞是怎麼賺錢的?

 

為什麼花旗會撤出台灣零售業務? 首先,因為這是全球趨勢。我大概5年前就POChase CEO-Jamie Demon 提出要用ATM取代櫃員的做法,如今你到美國的各大銀行的分行應該都差不多,作存款服務的大概只有2~4個人,分行有一半的空間是做財富管理的。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在超低利的環境下,存放款的利差帶來的利潤相較於潛在風險已經不太合理了。而且可預期的未來,利率逆轉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也不高(如果真的大幅走高,銀行會因為房市壞帳或股市走跌死的更慘),問題是銀行也不能完全不做存放款(2008年金融風暴時 Goldman Sachs American Express 就是不做存款業務,搞到流動性出問題,所以後來都切入存款業務),所以乾脆就縮小了做。

 

順便一提,我常看到台灣一堆存股達人鼓吹大家存公股的金融股,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台灣的公股銀行主要收益大多集中在賺存放款利差,基本上這些銀行都是用冒賣白粉的風險 賺賣白菜的利潤,這些年房市狂飆當然不會有問題(美國2008年次貸風險爆發前,次貸的風險也是很低啊),但一旦房市反轉,這些公股銀行的確是不太會倒,但肯定會受政策指示不能雨天收傘,最終死的絕對比民營的慘。

 

 

而從存放款利差縮小衍生的決策,就是美式經理人的管理模式─追求高毛利。這就是像AppleNike把產能全部外包的原因。麥當勞為何預計將95%的店面改為授權而非直營也基於同樣的道理。花旗在做的,基本上就是把公司產品組合中低毛利率的部份降低,進而拉高公司毛利率,又可以降低公司風險,是十分合理的決策。

 

最後再談一個簡單的投資思維。很多人都想一年明明可以賺100億卻不賺了,豈不可惜? 這是因為多數人在投資或出售時看的是絕對金額,但聰明的人看的是趨勢。美國花旗為何要關掉其他12個地區的零售業務我不知道,但從台灣花旗每年盈餘你可以看出來,台灣花旗雖然是台灣最賺錢的外商銀行,但其實他每年盈餘的趨勢是在下降的。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BzPerformance.asp?STOCK_ID=5870&RPT_CAT=M%5FYEAR

 

原因很簡單,傳統台灣花旗那些信用卡行銷手法和財富管理隨著陳聖德和一大票花旗人被挖角,早就被國泰、富邦這些民營銀行學過去了。我是台灣花旗和國泰世華銀行VIP10年以上了,這些年國泰世華做的事基本都和花旗沒什麼二樣了。花旗目前真正有的優勢,是打著外商之名,幫台灣的超級有錢人把錢藏到海外,才是國泰、富邦幹不了的優勢。這種事需要的人力少、賺的錢又多,為什麼不專注這個就好。利用目前一年還可以賺100億的行頭,賣個好價錢豈不是更好?

 

Anyway, 我也不是花旗CEO高瞻遠矚到未來,或是看到什麼別人沒看到的資訊,但如同當年麥當勞撤離台灣一樣,我個人覺得這只是美式企業思維下作出的判斷而已,或許真的有趣的是,大家可以拿個板凳坐下來,看看台灣那些大師們對件事會怎麼虎濫!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給長輩的投資建議

 給長輩的投資建議

 

最近有位近70歲長輩開始規劃退休了  找了我聊了一下想法,台灣有不少書介紹如何自己存退休金,惟獨很少針對年長者提供建議,就用這篇紀錄一下我的建議!

 

都要70歲了才在規劃退休 是不是太晚了?” 我想這是很多人直覺的想法!

 

首先,就像103060歲的人愛吃的東西不一樣,30~40歲的人追求的是財富的增值,但60~70歲的人多半都已經有一定的財富累積了,追求的是晚年的安穩。傳統上這些人只要把錢放銀行定存就好,但近年一來的利息低到靠爸,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又高到靠母,再加上失去固定的收入和對事物變遷掌控的恐慌,這都是長者臨老要開始投資的原因。

 

所以長輩的理財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

 

1.      安全至上,可以小賠但不能搞到血本無歸

2.      中間必須能產生固定收益,給長輩帶來安全感或零用錢,否則全部變遺產,只會爽到小孩

3.      不要太複雜 (所以捨棄海外投資)

4.      要有樂趣但又不要搞到讓自己心情不好

5.      要有高度流動性,不要去搞要綁約5~7年的東西

 

基於以上,我給出長輩建議就是台股+現金,細節如下:

 

1.      每一千萬元,現金5~10%,股票90% (長輩擁有不只一個1千萬),最終總現金部位不要超過150!

2.      開二個股票帳號,這二個帳戶不要在同一家公司,也就是你無法登入一個帳號同時看到二個帳戶,這二個帳號一個做短期交易約100~150萬,另一個做長期700~800萬元

3.      長期帳戶裡,約20~30% 買台灣50 ETF,其它的由長輩自己選10支股票,我再幫忙篩選減至7~8支,選股原則就是產業龍頭股

4.      基於目前股價相對較高,這些股票分5次,定期每2~3個月買入

 

為什麼我會這麼建議呢?

首先,我之前文章大概有提過,只要資產放到長期的都是會增長的,但為什麼大多數買房子會賺但買股卻賠錢? 這是因為房地產價格不透明,而且交易成本高,所以除非很明顯的需求,一般人不會隨便買賣房子,相反的,股票價格透明而且交易容易,所以只要風吹草動馬上動心賣了,結果10年後回頭去看,從頭到尾只是賺到窮開心! 所以股票要賺錢就是選好的公司然後不要賣,但問題是股市有破產下市可能,所以比較好的方式,就是選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再透過分散投資來降風險。沒有人說台塑、國泰金不會倒,但如果它倒了,你才賠”100萬元,你該偷笑了!

 

另一個常見的誤點,就是很多人買股時信誓旦旦說要長期投資,結果被新聞被嚇到了,長期馬上變短期。等賣掉後看著股價上漲,又覺得自己當初才XX錢賣,要用更高的錢買進不甘心,於是很多機會就一次次錯過了。這就是我建議把長、短期切開不同帳戶,甚至是不同公司的原因。長期帳戶的除非你聽到這家公司要出事了,否則基本上就是不進去看也不賣。長期的帳戶不要有太多股票,原則上不要超過10檔。

 

這部份我傾向長輩自己去挑,這是因為你自己挑的、做過功課的公司才會有感情,你才會想去留住,不超過10家,因為這樣才會用心研究!

 

至於要加上台灣50原因,是因為長輩挑的多數是高股利率的,台灣50中有不少高股價的成長型,透過和高股利率的結合,剛好同時符合成長和收益考量。

 

至於要有短期的原因,是因為退休生活要有重心和樂趣。短期投資部份雖然只有100~150(每千萬),但我卻鼓勵買的股票愈多愈好。因為這筆錢從表面上看是為了賺錢,但更根本的意義在讓自己開心。也就是如果你買股,結果每天因為股價下跌搞的心情不好就沒意義了。相反的,如果你持有12隻股票,以常態來說,可能有3~4檔是上漲的,3~4檔是下跌的,至少你可以把心情放到上漲的那幾筆讓自己開心。所以短投部位要愈分散、家數多一點比較好。

 

以上就是我大概對長輩退休投資的建議,供大家參考,相信應該會比台灣一堆理專給的建議更務實一點!

 讀者提了個好問題: "為什麼長輩不該留太多現金?"

傳統的觀念,長輩該留多點現金在身邊,但我的想法剛好相反。事實上如果你留太多現金在身邊,不是被人借錢(含子女)不然就是被騙(含銀行理專勸你買一些莫名其妙的商品)。年輕人或許有很強的辨識能力,但長輩不然。

其實股票本身就有高度流動性,特別是龍頭股,所以長輩我建議不要有太多現金在手上,就算有,也應該放銀行定存而非活存. 純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