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談<公司的品格2>



<公司的品格2>

 

看到標題大家會猜我是想來賣書吧? 其實不然!

會有這篇文章主要是看到今天一則新聞:”司法翻修 每季分派,這當然稱不上我的功勞,但看到自己1~2年前書中呼籲的事能夠成為政策,心裡還是很高興。

 

談到了我的書,其實每個知道我有出書的朋友,大都會很含蓄地問一個問題: 到底你的書賣了幾本? 坦白說我一直沒有認真去記,直到約2個月前同時我收到來自出版社的二張付款通知,分別是第一本書<公司的品格>15刷和<公司的品格2>(以下就叫公1和公2,省得打字)5刷,這下子我就記住了。

 

看到這裡你一定想一個問題,這樣可以賺多少錢? 算了啦,談錢傷感情(真的,會傷了我的感情),就轉一下談這樣到底是賣了幾本? 以我的書來說,首刷是5000本,之後每一刷是1000本,所以15=5000+14000=19,000, 同理5=9,000. 當然,印的書一定是比賣得多,不過這二本書我應該先後也拿過2~3次電子書的稿費,雖然我搞不太清楚電子書的計酬方式,反正就是當作第一本賣了19,000本,第二本賣了9,000本.

 

從以上數字你可能看到一個驚人的差距,沒錯,很明顯地作為有點名氣的第二本書作者,銷量卻遠遠輸給了不知名的第一本書作者,這似乎是個不太合理的結果。從市場機制來說,除非這意味著很多買第一本書的人覺得被騙了,不想再被騙第二次,否則這應該代表著大家覺得第二本書寫得實在沒有第一本好…..

 

為什麼會這樣? 這其實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首先,我可以猜測一下有二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因為我一開始根本沒打算要寫公2,所以公1出版之後發生的一些時事我就直接在本blog上發表意見,所以等公2出版後,一些blog讀者可能發現裡面的一些案例或論點,其實在本blog都約略看過了,沒有太大的新鮮感。

 

還有另一種可能是,有些讀者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論點是公1就有,公2又講了一次的,例如內線交易或是家族接班人等,而且在公2時少了很多公1式的批判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公2看起來就是沒有公1那麼爽快。

 

Anyway, 做為二本書的作者,基本上我只有在書要上市時,各寫個一篇文章請大家幫忙,反而從來沒有去闡述過我在寫這二本書時不同的心境。閒來無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寫這二本書的不同背景和想法。

 

先講一下公1的成形: 會有這本書,最早原是一位老師想出公司治理的教科書,原因無它,因為台灣現有的教科書都很….X,所以他找上我合作想寫一個台灣版的教科書。而當時的我其實連什麼是公司治理都不知道,當然不可能寫教科書,於是我負責的部份就是寫教科書後的小故事,主要用來印證前面章節的論點。

 

照道理說,既然我不懂公司治理,又負責寫各章節後的附錄小故事,應該是由

老師告訴我這本書有多少章以及各章節的主題,然後我再依這個主題去找故事,不過事實上並沒有,於是我就用了一個很笨的方法,我去中和的台灣圖書館把過去6~7年的天下、商周和今周刊都搬出來,把目錄先瀏覽一遍,如果看起來可能有關的故事先記下來,然後再印出來回家慢慢看。

 

就這樣,我寫出了第一個教案,也因為這個教案原本如我前面說的,是當教科書的附錄故事,所以最早的版本只有A4的一頁半左右 (有興趣的可以去猜看看是哪一個,暗示一下,名字很像碩士論文的就是)

 

接下來的時間,我就開始埋頭寫教案。如同一開始說的,我根本不知道我看上的故事到底是不是公司治理,所以我每看完一個故事後就先打電話和老師討論,他的回答幾乎都是是啊,然後我就開始寫背景故事,最後再補上公司治理意涵,這個工作維持了多久呢? 前後超過二年,而我寫一個教案的時間也從一開始2~3週就一個,變到後來是1~2月才完成一個。(所以如果你看公1的頁數就知道哪些是早期寫的,那些是後期寫的)

 

這其中也出現過很大的突破,就是我在ptt-stock版上看到的一個蠢問題公司經營不善 為什麼董事長不必下台?”,讓我想到了與其高談理論,其實更多人只想知道一些直率的蠢問題答案,於是我新增了鄉民提問這個專欄 (鄉民是指ptt的使用者),於是書中就出現了一堆直率的蠢問題,例如像要如何去掏空一家公司?”)

 

接下來教科書一直沒有成型,反倒是教案愈寫愈多,於是教案反而成為了主角。最後決定要把這些教案集結成一本書後,我開始面臨的一個沒碰過的問題,那就是到底要寫多少頁才夠出一本書? 最後的結果是,從來沒有出過書的我犯了一個非常愚蠢的錯誤,我去市面上看了一下商業書籍都差不多是200~300頁,於是我就很認真地寫了250頁後,慶祝終於大功告成。

 

再過來的事可能有些人知道了,我和老師抱著250頁的稿子被商業出版社婉轉地要我們去找教科書出版社,教科書出版社婉轉地要求我必須取得所有教案裡公司的授權,最後不得已只好po 上本blog請求協助,而意外地得到不少回應和協助,最後順利和圓神集團下的先覺合作。

 

然後呢? 先覺的編輯初步看完我的稿子後給了我一個驚訝的數字,不好意思~我算了一下,大哥你寫了超過20萬個字,如果編成一本書大概有500多頁,請指示一下這要怎麼辦? ”.

 

啥米~ 可是我明明給妳250頁啊

~ 請問您是很久沒買過書了嗎? 你不知道書頁呎吋和你寫的A4大小差很多,好嗎?”

哇咧~ ….右邊走哩. 早知道我就不要寫這麼多

 

OK,整個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接下來就是刪掉幾個教案和鄉民提問後,一本連出版社老版都認為是不期待賺錢 只祈求能促進社會進歩的書上市了。這就是公1的寫作背景,你可能聽過了也可能沒聽過,不過反正就是這樣。

 


接下來呢? 到了公2的時代,要是再說我不知道什麼是公司治理那就太扯了! 所以在寫公2的時候,我的思考方向只有2個,第一就是不要重覆公1談過的主題,也就是從讀者的角度,你們可能看到的是一個一個的獨立教案,但從我的角度是不管公1和公2 背後都在談個別不同的主題。(p.s 這也是我說不出第3本原因,因為我覺得公司治理的議題大概這2本書都涵蓋了)。

 

第二個思維就是,不要只想著點出問題然後批判,應該想看看怎麼改進。第三個思維就是,不要只想著防弊,同時也要重興利。(奇怪,前面好像講只有2個方向)

 

一個明顯的例子,像在公1裡,我會告訴你大家都認為台灣內線交易嚴重,可是絕大多數都是判無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法官的養成不見得有足夠的財經知識。可是到公2你會發現到,同樣的問題卻是從法官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反而變成討論是不是因為我們把內線交易罪定得太重,反而讓法官判不下去? 只好判緩刑?”,如果要提高內線交易的定罪率進而產生嚇阻的效果,到底是應該把罪定的更重還是應該反過來,把罪定輕一點讓法官很容易定罪?

 

類似的情況你也會看到在公2中,我主張要打破現有制度,例如我認為股東年會根本沒有必要通過財報、台灣與其討論除權息要不要扣股價,為什麼不把現行一年只能發一次股利限制取消? 為什麼股東會要寄這麼多通知,不能電子化? 以前的年代官股銀行有其必要性,這年頭還需要這麼多官股銀行嗎?

 

除此之外,公2還提出了一個當時比較少人討論,現在算是被主管機關注意到的事,那就是財團法人(醫院、學校、基金會)由於原本具有公益屬性和財務不透明性,結果反而變成不少集團控股中心甚至是假公益(正經點講 企業社會責任”)但行控股之實甚至是利益輸送的問題。

 

而很讓我高興的是,以過了一年多後的今天回過頭來看,一些書中呼籲的議題也的確得到了主管機關和立法機關的回應(不見得是我的功勞),例如像:

 

1.      加強財團法人財報資訊透明化

2.      限制財團法人回購捐贈者公司股票及限制投票權

3.      加強要求上市櫃公司在財務空窗期召開法說會

4.      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全面電子化投票

5.      廢除上市櫃公司一年只能配息一次限制

 

然而,就如同當初亞洲公司治理協會對台灣的評價一樣,”In progress, but too slow”,在你看到似乎有很多的進步的同時,其實還有很多的不夠進步,例如 :

 

1.      公司年度股東會為何必須通過年度財報?

2.      上市櫃公司股東會為什麼不能全面網路直播

3.      加速電子化,減少股東通知書等書面文件寄發

4.      加重媒體挾新聞自由為名擾亂股市責任

5.      大股東股票質押投票權限定 (三陽)

6.      增加財金專業法庭與加強速審速決制 (萬泰)

7.      背信罪為什麼必須要有實質受害人 (萬泰)

8.      董監事判刑解任 (不必等到三審定讞才解任) (大同)

9.      減少公股銀行(彰銀)

10.  把現行交易單位從張(1000)改為1 (這個書沒有)

 

我應該再加上…….等,因為還有不少!

 

最後,我今年初有個機會和某財經雜誌社長吃飯,他一直告訴我,有什麼好的建議,他可以直通金管會主委讓它落實,很明顯地,他期待著我講出更多的管制措施好杜絕弊端。說真的,加強管制可能是我在公1時代的想法,但到了公2或今天,這已經不是我認同的作法了。

 

一直以來,公司治理就如同台灣許多政策,官員們或是受到了媒體或民代的壓力,很喜歡展現自己愛民如子的心態,而這個心態具體的表現方法就是定一大堆規則,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仿佛把什麼風險都限定了,小孩子就不會有危險,另一種作法就是減稅,成交量不夠,減稅,股市不振,減交易稅或股利減稅,這就只要小孩一哭就餵糖一樣。但這些都是快速有效卻不能治本的辦法。

 

真正好的辦法是應該是建立企業更有彈性的制度和讓人民願意長期投資安心長期投資,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是讓政府跳下來扮慈母,事事幫人民把關,而是應該建立一個更透明化的資訊環境,同時對於違反的人予以即時強而有力的處罰,才是最簡單且更有效的辦法。

 

好啦,說真的回頭重看,我也不知道這篇重點是什麼,只是看到當初的提議被落實為法律,一時有感而已。(不過我的建議還是,就算放寛到4次,說真的,政府根本不應該去管公司一年要發幾次股利) 反正是週末 沒事閒聊一下過去.

 

當然,如果你有認為公2為何不如公1的想法,也歡迎分享!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對金門發展的一點建言


對金門發展的一點建言

 

在談我的想法之前,先公開揭露一下我和金門的關係。

首先,和台灣很多"曾經的年輕人"一樣,我在1996-1997年於金門當了一年半的兵。順便一提,我當兵碰上一件大事─就是兩國論射飛彈。當時真的以為會打起來,為了怕被斷水,我在碉堡囤積了10幾箱的礦泉水,結果這些水到我退伍了都喝不完,連賣都賣不掉,因為"班仔~歹勢啦,之前每個退伍的都有一堆礦泉水要賣"。

 

第二件事是從2009年起我在金門投資土地,這些土地大概3年前都賣掉了($$$$$),不過也因為如此,其中有7~8年間我大概去過金門超過30次。雖然不敢和本地人相比,不過我相信我應該比多數台灣人多了解金門一點。

 

談到金門你會想到什麼? 離島、金門高梁、爽到不行的福利? 還是堪比西瓜市的深藍區? 事實上除了這些,有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1.      金門隸屬福建省政府,所以其實是福建人。當這些年愈來愈多人以台灣人而非(華民)國人自稱時,這對金馬的居民來說其實是很尷尬的(不信的話,你把彰化人叫成台中人試看看)

2.      住在新北市的金門人比住在金門的還多。好幾次金門縣長候選人甚至是跑到中永和來開造勢大會

3.      金門的金融機構並不多,但幾乎都是賠錢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金門人大都是只存錢不借錢。小小的金門(4萬多的常住人口)本地銀行存款就超過新台幣800億元。

 

除了以上,當然金門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它是台灣的前線...嗯~至少20年前大家都是這麼說的。

 也因為如此,所以在我的年代,駐防金門有4個師,有超過4萬名軍人駐守,於是不意外地,軍人消費就成為當地最大的收入。我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因為金門放假都是半天半天放,下午4點前要回營區(因為當時還有戒嚴,靠,我是多老啊!),所以幾乎一放假大家就是拼命花錢,就以當時一兵月薪大概6500(加計外島加給)來算,你可以算看看$6,500X40,000(),每"一個在金門最最最保守的計算就有2.6億元的花費,而這2.6億是由當時應該不到2萬人的金門居民來賺,因此你不難想見為什麼金門人會這麼有錢。(這還不算對岸開放後,一堆去廈門市中心買房的金門人)


 


然後呢? 隨著台灣軍事策略的改變以及裁減國軍計劃,金門的駐軍在扁政府時代開始大幅下降。這件事雖然各種陰謀論很多,但從國家整體考量來說,我倒覺得沒有錯,理由很簡單,如果中共要打台灣,天險就是台灣海峽。但如果金門有4萬軍人,對岸只要包圍金門,這4萬人的家庭必然要求台灣派軍隊去救,這樣反而變成中共憑台灣海峽以逸待勞了。

 

Anyway, 這就是我在2008年底退伍後第一次重回金門的景像─百業蕭條。主要因為當然是原本的主要消費力不見了(當時只剩5~6千軍人,現在更少了),雖然馬英九開放了一般人也可以走小三通(小三通是扁政府開放的,但限制很多),但多數人都是用航空公司的一條龍服務: 一到了金門尚義機場有巴士直接載你到碼頭,很少人會在金門消費。也正因為正處谷底,於是吸引了一些眼光獨到的人(~~例如不才在下我)在此時進場。

 

好啦,扯了一堆,這就是我想告訴你的金門: 面積約有半個台北市大,但常住人口只有4~5萬人,而距離20~30分鐘船程的廈門島,人口則是超過了200. 這也是金門一直以來的最大潛在利多─離廈門很近。然後相較於台灣人嘴巴講得很勇敢不怕中共,其實心裡嚇得要死,金門人真的不在乎。

 

那麼台灣政府目前是怎麼經營金門的呢? 很簡單,既然不再是前線,那它就是一個離島,所以就依循離島發展條例來獎勵發展就好,而在這個條例之下,最大的利多就是金門消費免5%的消費稅…......~你會因為省5%跑去金門買東西嗎?

 

這其實就是台灣政府最常做的事,通過一個通例然後就認為我們已經照顧你們了。所以只要你是農民,不管你是養牛的還是種菜、種花,反正就全部用同樣的規定,只要你是離島,不管你是綠島還是澎湖就都適用同樣的獎勵計劃,

可是 瑞凡~ 金門、馬祖和澎湖真的差很多啊!

 

我昨天看了一篇文章: 英文尤應紀念823十週年紀 ,我立刻回給了作者。

 

作者的原意當然是指兩岸和平得來不易,不要視為理所當然,希望總統能引以自戒(雖然我認為蔡英文根本不會鳥他)。不過我回覆的觀點是,與其緬懷歷史 何不前瞻探索未來?” (如果你聽不懂這句話,我的意思是,與其在那裡靠夭過去,恁爸更在乎我的未來過得好不好)

 

這在說什麼? 讓我先講一個小故事: 1970年代末期,中共高層已經定調將進行改革開放,但在此同時,他們卻不確定這樣的開放到底會對中國造成什麼衝擊,也就是所謂的摸著石頭過河、且走且看的年代。就在這樣的不確定下,中國國務院在1979決定宣佈成立廈門(對台)、汕頭(華僑)、深圳(對港)和珠海(澳門)四個經濟特區作為試點。為什麼是這4個地區呢? 因為在當年中國急需外資的年代,這四個地區除了更自有其吸金特性外,重點就是它們都位處邊陲,真的失敗了也動搖不了中國。後來的結果是什麼? 當然今天來看都很清楚了。

 

這就是我想說的,今天兩岸居勢混沌不明下,為什麼不試看看摸著石頭過河,把金門開放為經濟特區試點? 反正位處邊陲的金門就算失敗了,也捍動不了台灣的。

 

如果今天是我來搞這個案子,我會推翻所有傳統的做法,這麼搞:

1.      設立金門特區法,包括外資流入、持有股份、可投資項目完全不受中華民國現行法令限制,基本上採完全開放模式。相關稅則也會另行訂立專法,而且我不會像台灣一群蠢蛋政治人物一樣只懂得搞減稅,相反的,我會對新進投資和居民課特別稅方式來充實特區財政。

2.      金門另行設立居民證,可開放外國人取得金門居民證長期居留金門,但金門到台灣之間旅行比照特區內外,採較本國人嚴格控管。也就是外國人你要怎麼去金門停留、居住,只要特區法同意,台灣不管。但不會因為你取得金門居民證你就可以自由往來台灣。同樣的,金門特區和台灣地區的資金往來,也會另以專法管理。

3.      金門特區廢除民選縣長,首長由中央派任,這是為了避免在民粹或私利下,金門特首做出違背台灣利益的行為。甚至我連人選都想好了,第一任特首就是管中閔。這倒不是因為台大校長爭議,而是當年管當國發會主委時,主要就在力推自由貿易示範區。如果管失敗了,代表管的能力不夠以及當年國民黨的政策根本不可行,沒有比找當年的規劃的人,自己下去放手做更好的人選了。

 

Anyway, 看到以上你一定覺得我不是在做夢就是胡扯。但是請你想看看今天的台灣,之所以會是這樣不死不活的局面,不正是因為大家都不敢做夢,也不敢把餅做大? 當餅愈來愈小,很自然的大家就只能抱著剩下的餅你爭我奪。

 

其次,台灣明明是個小國,卻不知為何很迷戀大政府那一套思維,都覺得什麼事情都要政府幫大家規劃好才能去做。事實上,政府的效率低下、思維落後這種情況不只有台灣,而是舉世皆然。別的國家我不知道,但至少對今天的台灣來講,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政府獎勵或是政策引導,而是應該減少管制、讓私利去趨動一切,只要有錢賺,自然會找出一條最有效的辦法。

 

最後我想說的是,反正執政黨也不喜歡金門,金門人也沒多愛台灣,與其如此,為何不把金門放出去讓他自己去拼看看? 反正,要是金門特區失敗了,對台灣和目前執政黨也沒什麼損失(難道你怕從此喝不到金門高梁? 還是金門人從此不投DPP? ~顆顆),要是成功了,台灣至少能透過金門多賣點東西或是多抽點稅,有什麼不好?

有句話說叫佔著茅坑不拉屎,對我來說,手握資源卻什麼事都不做的,才是讓人最杜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