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他的ESG不是你的ESG

他的ESG不是你的ESG

 

本來想不出來最近要寫什麼,剛好看到某個群組在談房價高漲的事,讓我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的事。

 

以前我每年都會受邀去交大對所有在職專班學生演講(大概有2~3)。因為這堂課名稱是企業倫理,所以老師都會希望演講時能至少談一些有關企業社會責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事。

 

當時台灣最有名的是天下雜誌的CSR評鑑,而這個評鑑還分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所以我都會問台下學生,你們猜製造業第一名是誰? 當我說出台積電時,台下學生都會點頭,畢竟唸交大在職專班的很多都在竹科上班。接下來,我會請大家猜那非製造業CSR排第一名的是哪家公司? 基本上沒有人猜對過。

 

答案是: 信義房屋

 

我印象中二次當我說出這個答案,台下都會冒出帶著嘲諷的聲音,因為這堂課學生數大概150人,所以台上聽起來有點像是哄堂大笑。

 

交大學生很了不起嗎? 倒也不是。因為如果你問我對信義房屋的印象。說真的,我上次買房已經很多年前了,而且也不是透過信義房屋,所以我對這家公司的印象可能來自廣告,或是朋友評論。但一般唸在職專班的學生,大多數都是30~40歲的人,基本上就是台灣正要買房或剛買過房的年紀,所以我認為這些人的評價是更接近現實的。

 

這麼說,信義房屋的CSR是假的嗎? 坦白說,我也不認為。 如果是排名第258的還有可能是硬弄出來,但能排名第1甚至前5名的,多少都會有人在盯著看。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簡單地說,就是公司或評審認為的ESG CSR (ESG裡的S 就是CSR),和你以為的CSR是不一樣的。

 

像台積電這種公司,因為它的產品和多數人沒有直接相關。所以對多數人來說,只要這家公司不要製造污染,多繳稅、善待員工,再加上不時捐點錢或做點公益,那就是好公司了。但對信義房屋或是7-11這種直接面對百姓的就不一樣了。

 

我以前寫過一家美國作辣椒醬的公司叫Sriracha,那個老闆從不捐錢,他認為他該做的善事就是用最好的辣椒製作辣椒醬,和從來不漲價。你想看看,這是不是正是你對統一和味全這種公司所期待的社會責任?  可是統一和味全並不是這樣做滴,他做的是依然要想辦法壓低成本,創造更多利潤,然後把一部份的錢拿來做公益。這就是標準的台灣老闆思維: 賺錢歸賺錢 公益歸公益。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去看信義房屋的永續報告書(https://csr.sinyi.com.tw/),裡面講了很多如何減少碳排放、如何培養和善待員工、成立信義學堂、公益基金會、社區關懷協會等符合ESG的工作。偏偏裡面惟獨沒提的,正是客戶最關心的事: 就是如何確保交易價格的完全透明,仲介不會配合買方拉高房價,甚至烘抬整個區域行情? 所以為什麼那些交大學生會對信義房屋做為台灣CSR服務業的第一名這麼不以為然,大概也可以理解。

 

這其實也是台灣常見的情況,某評鑑說A公司很好,事實上A公司不見得好。但如果說B公司壞,通常B公司是真的壞(因為它連裝都不想裝,或是爛到要化妝造假的成本太高了)。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很多的評鑑標準也都是從國外抄來的,我們並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哪些東西才是真的對台灣人有影響,或是不同的公司各自哪些因素,才是真的能評鑑一家公司的好壞。而最後自然會到一個結果,這家公司很好,可是它的好和你以為的好,有好大的一段距離。

 

之前公視有部劇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麼台灣政府和民間通力宣傳的ESG,真的是我們的ESG?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對資本市場改革建議3-健保補充費

 

對資本市場改革建議3-健保補充費

 

除息/權季到了,有個長輩問了我一個問題:

 

我知道股利超過2萬元要課健保補充費,如果我某股票股利是21000元,那是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還是21000元全部要課稅?

 

這個問題坦白說我從未想過,主要還是因為我台股部位不多,基本上都是亂槍打鳥。但作為財稅系畢業生的我直覺反應是,應該只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這其實是一種費),否則會造成市場扭曲。

 

~ 答錯了!

結果是只要超過就是全額課稅. 也就是如果你的單筆股利所得是19,999元,你一毛不用繳。但如果是20,001元,你要付20,001*2.11%=422。當然會有人覺得這是筆小錢,坦白說你會這樣想,那是因為股票正在漲,如果有一天股票開始跌了,你絕對不會這麼想。Anyway, 知道此事後,我忍不住去算一下我持有17000股的某公司,今年股息是23000左右,我二話不說就降到14,000股。

 

要談健保補充費前,先談一下的差別. 以下是財政部的解釋

https://tinyurl.com/2vzuftws

 

簡單的說,費有一種使用者付費以及政府透過收費來抑制人民做某件事的意涵。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收股利的人要繳健保補充費? 是因為數據證明這些人特別容易生病? 還是政府想打壓股市?

 

事實上如果你把近期政府對股市的相關政策合起來,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

目前台灣股市,當沖的證交稅減半,而股利所得超過2萬要繳2.11%的健保補充費。依上述財政部的標準,這是不是在告訴你,我們政府希望人民炒短線,不鼓勵人民長期持有股票,並分享公司成長果實(股利)? 難道是因為我們政府嘴巴說討厭ROC,所以要推動新的ROC? (Republic of Casino)

 

其實財政部長官們沒有告訴你的是,之所以要對股利/房租這種收入課健保補充費,是因為在他們心中,這些屬於不勞而獲所得,取之無妨。我知道這麼說,很多人一定很幹,不過不要懷疑,很多財政部長都是我的老師,當年課堂上大家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

 

不過反過來講,台灣股票交易所得的確是不課稅的,房租收入也普遍存在低報或者房地產持有稅偏低的現象,所以政府再從中回撈一點似乎也不為過。

 

你看這就是台灣,明明是一個錯誤,大家做的不是改正,而是用另一個錯誤去修正錯誤。最後搞了半天,你也不知道造成C的,到底是A還是B

老話一句,難道是玩股票或是當房東的比較容易生病嗎?

 

回到健保補充費,為什麼要搞出這玩意? 答案很簡單,因為健保財源不足要破產了,也就是你他媽繳的保費太低了。原本解決之道也很簡單就是漲保費。問題是漲保費,公司和勞工就哇哇叫,然後政治人物就沒票。所以那些不勞而獲的就成了標的。

 

事實上要解決財政問題,如果無法開源,那就節流嘛。醫生的給付費和採購葯品的錢已經差不多砍到見骨(有本事詐騙的另當別論),除此之外,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自付額以及改成保大不保小(這才叫他媽的保險,好嗎? )

 

為什麼不做? 你去醫院看看那一堆把醫生當心理顧問還是坐檯小姐的老人就知道了。提高自付額,老杯杯會生氣氣的。 你可能不怕,問題是我們的政治人物很怕。可笑的是,台灣明明有錢的都是老人,一堆年輕人要繳房租給老人,還要變相幫老人付健保費。

 

很多人都說台灣健保好,是台灣之光。但光芒之下,這套系統是建立在醫護的血汗和一串不合理的財務支援下的結果。台灣一堆財經和法律專家,外加成天講公平正義的政治人物,但提到扭曲的健保制度,沒人敢碰。覺青則是忙著抵抗中國,結果大家都在談征服宇宙,沒人在管你家旁邊水溝為何積水不退?

 

買股票的人真的比較容易生病嗎? 對股利課附加費,是否反而扭曲了市場,降低了大家長期持有績優股的意願? 低廉的健保,是否促成了更多的醫療浪費和不必要的醫療? 如果健保是一種,那麼使用者付費不才是合理的嗎?

 

看看台灣那些政治人物動輒都是70歲以上,或是那些明明年紀不很老,心態卻很老的政治人物,或許答案很明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