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美國行心得兼談日本QE

美國行心得兼談日本QE

 

剛從美國結果近三週的行程. 和往例一樣, 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心得.也和往例一樣, 預告大家我的活動僅限於洛杉磯北邊, LA不代表全加州. 加州不代表全美國.

 

我有三個觀察可以和大家分享:

  1. 美國的銀行開始更願意借貸了: 還記得不過半年前, 如果你和美國的銀行談借錢, 不管是房貸或是信用卡, 不管你只是房貸借10%, 或是你銀行存款有多少.他們惟一願意看的東西就是你的收入, 而且要拿報稅表來談. 但在這一次, 如我上篇文章說的, 我順利拿到我的信用卡, 而且銀行行員一直推銷我去借錢. 我相信美國銀行信用放寛對於美國經濟的復甦和我下一項要談的房地產復甦有重大的影響.

  2. 房地產飆漲: 或許大家已從新聞上看到美國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5~6% 這類的消息. 事實上我感受到的是, 和六個月前比較來漲30%以上. 我指同一個社區裡的房子. 當然, 二者還是有點不同. 六個月前還有一些Short Sell(類似法拍, 但不是法拍屋), 現在看到的都是一般出售. 而且這是開價並不是成交價. 我的朋友告訴目前LA的房價約略又回到2004~2005年開始飆漲前夕的水準.但不管如何, 房地產的飆漲對我來說, 已經失去了租金收益的投資價值了. 我想後續應該會持續上漲, 但我不認為在美國經濟真的重回活力, 目前應該只是和美國股市差不多, 一切歸因於寛鬆貨幣下的產物. 另進一步, 未來會有一段時間, 大家會看到新屋開工率節節升高. 畢竟美國房地產市場目前惜售心態很高, 在市場價格高升下, 會很有利於建商蓋房子, 應該也會連動失業率的下降.

  3. 消費活動有些冷卻: 這其實是我乾媽告訴我的, 我們所在的城市關了好幾間開了十年以上的店, 但不久又開了新的店. 當然這不足以作為經濟冷卻的訊號. 但我聽過的幾個美國朋友告訴我, 他們已經減少到餐廳或百貨公司的消費, 因為他們很擔心未來. 而讓我有點意外的是, 這次在我所住的城市路口看到了不少在紅綠燈乞討的人. 個人猜想吧, 這一波的經濟熱潮其實受惠的多半還是擁有股票和不動產的富人, 對許多上班族的美國人不見得有太多影響, 甚至可能要面臨租金和生活費用的調高. 再加上之前金融風暴陰影仍在, 這讓不少人先選擇保守.


 

以上就是我個人所見, 我想應該和很多人想的相去不遠. 美國資本市場狂飆, 但實質經濟上升速度還沒這麼快. 而過快的資本市場已經讓不少人心生卻步不知要不要再投入. 接下來, 我認為不管是股市或不動產, 能再漲的幅度會很有限, 甚至是向下或持平的可能性還高一點. 至於一些經濟數據, 我猜和建築相關的數字肯定會持續向上, 但消費數據上應該會持平或偏低.

 

再談一下最近流行的日本QE和日元貶值. 昨天回來就看了商週. 基本內容是日本正在重覆美國的路子, 結論是”不要怕~勇敢買進日本吧!”. 可是如果你是熟悉財經新聞的人,大家可能也同時看到不少大師級人物唱衰日本政策, 甚至認為日本會因而崩盤. 就此我想提供一點個人想法.

 

為什麼日本議題會成為近期顯學? 當然和日本現任首相安倍上台後, 強而有力的引導日元貶值以及不惜要求原央行總裁白川方明辭職, 更換更符合其政策的黑田東彥. 黑田就任推動更為強而有力的量化寛鬆不惜一切要拉抬日本經濟.政策強而有力的介入, 造成的效應是日本股市從原來的奄奄一息, 在三個月內大漲了18%. 日元對美元則是從85:1左右貶到近100:1. 很多人都看好, 原本無聊到不行的日本, 可能就此翻身.

 

先談一下日元對美元強力貶值和QE政策對日本的正面效益

  1. 會非常有利於日本的出口, 特別是日本較有優勢的汽車業和過去被韓國打到沒力的電子業, 進而拉抬日本整個經濟

  2. 在日本的QE政策包括把錢直接灌進股市(購買指數ETF)和房地產(REITs), 希望仿造美國, 透過資產的飆漲, 一方面提高日本人的消費信心, 抵消過去通縮現象. 另一方面進而拉高國內經濟活動(如增加建商開工率或金融投資業收入..), 帶動整體經濟

  3. 透過QE壓低長期利率, 有助於緩解日本政府的財政壓力. 並可以幫金融機構大量持有的政府債券創造收益.


 

簡單地說, 日本希望透過QE及日元貶值一舉解決日本國內經濟消費不彰、資產長期一蹶不振, 以及出口飽受競爭對手威脅而走下坡的問題. 日本這麼作不是沒有原因的, 從金融風暴以來, 美國、歐盟, 乃至是中國大陸, 無不是印鈔和貶值來刺激自身經濟. 先進經濟體中的日本由於相對較為穩定, 於是成為了貨幣強勢升值的對象(貨幣本身沒有升貶值, 只有相對應另一個貨幣才有升貶), 這讓日本吃了悶虧. 特別是韓國, 在央行助益下更是貨幣貶值的高手, 讓韓國不管是汽車或電子產品在全球市場都呈現出鯨吞日本產品市場的特性. 貨幣的升值迫使日本必需選擇產業外移來削減成本和規避風險, 但如此一來又削弱了本國的經濟力和就業市場.

 

如果這些事這麼簡單,  那為什麼日本不早點做?

  1. 日本是個高負債的國家, 債務佔GDP比重超過200%. 是全世界負債比率第二高的國家. 所有你聽過的希臘、葡萄牙這些債務危機國家拿到日本面前都只是小朋友而已. 日本不像這些國家引發債務危機主要原因就在日本國債和台灣差不多, 絕大多數都是本國人和本國金融機構持有. 以前因為日元強勢, 這些錢跑向國外比例較不大. 因為未來要換回日元可能賺了價差卻賠了匯率. 但如果日元走向貶值, 特別是對投資人存在著預期日元走貶時, 很有可能會迫使這些資金流向海外(反正只要賺匯差就夠了), 如果速度夠快, 金額夠大, 可能引爆日本國債的信心危機. 這也是不少大師們看壞日本的主要原因. 不過看起來日本央行也有了準備, 推出巨額的國債收購計劃, 大概就是打算用央行的錢去抵銷這些外流的資金.

  2. 以鄰為壑(beggar-thy-neighbor effect): 這其實是一個經濟學名詞, 指一個國家採取有利於自己卻可能傷害週邊國家的政策. 貨幣貶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家或許想, 為什麼美國印鈔美元貶值沒事, 歐盟印鈔歐元貶值沒事, 日本作同樣的事就會有事? 首先, 剛提過貨幣自身沒有貶值問題(惟的貶值都是通貨膨脹), 舉凡我們說的日元升值或貶值, 指的都是對某一貨幣而言. 以前這個”貨幣”叫黃金, 近年叫美元.美元貶值其實就像老師把每個學生成績都扣三分, 大家都很不爽. 但至少沒有公平問題. 歐元的貶值, 一方面是真的成員國出事了.第二是全球經濟正在回溫中, 這讓日本只能淚水往肚裡吞. 可是日本的情況有點特殊, 日本是建立在刺激經濟上, 也就是由政府刻意創造的貶值. 這不免讓人有所質疑. 而更讓人擔心的是, 這麼一來可能引爆亞洲貨幣的競相貶值, 最後形成一種貨幣大戰.(韓圜可能跟進, 接下來是新台幣, 再引發到東南亞貨幣)

  3. 資金外溢: 在現今金融國際化的環境裡, 資金要外流是相當容易的事.現代的人也較過去十年前的人更具國際金融知識和相關工具. 簡單地說, 日本政府必須馬上拉高國內的投資報酬, 不管是股市也好或是房市也好, 否則一旦國外報酬和風險相對低於國內, 日本的政策馬上會大打折扣, 而這些大量的錢馬上會漫向世界各國, 更進一步推高現有的資產泡沫.

  4. 拉高國內社會對立: 日本雖然歷經失落20年. 但憑藉的其良好的社會福利和穩定的生活成本. 日本人只是沒有以前威風, 但其實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這麼差. 但如果政策真的發揮效果, 一方面, 貨幣貶值必然造成進口物價上升生活成本提高, 這對日本這樣大量仰賴進口的國家會愈益明顯. 另一方面, 如果資產價格快速上升, 很有可能如美國或是現在的台灣一樣, 擁有資產的人財富暴增, 相對的, 不擁有資產的,特別是一些必要性資產如房子的, 財富馬上縮水. 這都會讓社會的對立會更加嚴重.


 

接下來, 我想有幾件事是可以觀察的:

  1. 日元貶值基本上已經到了某個臨界點(100JPY:1 USD), 如果日元再貶值預期下降, 是否帶動更多投資熱錢進入日本?

  2. 亞洲國家會如何對應日元貶值和熱錢的流入?

  3. 日元貶值會很明顯對三個國家造成衝擊, 德國和南韓(出口)及中國(熱錢流入). 這些國家如何作出回應(擊)?

  4. 原物料價格是否會再次推升, 造成各國人民生活的緊縮(目前看來是沒有!)?

  5. 如果美國開始結束QE, 全球泡沫榮景是否還可以持續?


 

Anyway, 我看了一些人看好日本可望因為QE政策而復甦. 就短期而言, 我相信不管是股市或是一些投資性資產必然會有所反應. 但是是否能真的如美國般帶動日本經濟, 個人是很存疑的. 別忘了, 現任日本央行(BOJ)總裁並不是第一個在日本實施QE的人. 早在前一任或是更早前就有QE了.目前市場上反射的只是不管是安倍首相或是黑田所表達的強烈決心和氣勢, 是否真的能救日本經濟仍在未定之數.

同樣的, 如我前面說的, 美國可以透過貶值救經濟不代表著日本也可以. 目前世界各國對日元的急貶僅表達不希望有貨幣戰爭的立場. 但當日元貶值效應開始逐步反映在本國出口數字(一般而言, 貶值會有幾個月時間才會充份反應, 經濟學名稱叫”J-Curve效應”)再加上以目前經濟似乎有點走緩, 我很懷疑其他國家可以容忍多久. 到時日本政府有多大能力去平息這些爭議?  甚至如果反過來, 日元朝向升值修正, 日本又要怎麼限制這些熱錢的流出?

 

我之前的文章有提過, QE這項”劃時代”的工具, 看似為人類過去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的經濟蕭條找到了萬靈丹. 但也就如同很多新上市剛開發出來的葯品一樣, 沒有人知道它的後遺症會是什麼. 也讓貨幣工具可能成為政治人物或是央行任意操弄不受限制的工具.

日本這波強而有力的QE(日本應該是全世界第一個推QE的國家, 只是以往沒有這次這麼強烈), 如果失敗, 可能頂多就像以前的政策般雷聲雨點小, 怕的就是日本政府不惜一切的決心, 加碼再加碼地一定要把日本拖出泥沼, 而忽視日本本身存在的經濟結構問題(人口老化、產品與國際接軌不足…等), 最後導致無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日本成功了, 那QE勢必成為各國政治人物解救經濟的仙丹, 未來韓國、阿拉伯大家都來推QE可能也不讓人意外了. 只是在此之前, 日本的出口競爭國是否真能如G20宣言般坐視不管, 那就不得而知了.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不是太多 而是太差

不是太多 而是太差

 

我出發到美國前, 馬政府拋出了一個議題, 要求官股銀行能合併. 合併的原因不難理解, 希望解決台灣銀行過多的問題, 提高銀行的競爭力. 再加上當今聖上一向廉潔自持, 深怕重蹈前朝國有財產私有化的惡名, 因此由官股銀行來先行合併.  為什麼台灣的銀行需要提高競爭力? 很簡單的理由, 因為在其他國家銀行多半是大賺錢的肥羊, 惟獨在台灣, 金融業就像電子代工業般, 不管是EPS或是ROE, ROA都低的可憐.

 

為什麼台灣銀行業的報酬率這麼低? 很多學者說這都是因為銀行過多(Overbanking)所致, 甚至很多人指向當年的財政部長王建煊一口氣開放了16家銀行的後遺症. 可是如果你的年紀和我差不多, 你就知道當初台灣銀行只有少數幾家的年代, 去銀行辦事, 銀行行員根本是一臉大便, 銀行經理每天坐到後面泡茶等人家送禮好決定放貸. 今天我們可以得到親切的服務, 超低的手續費不正是因為競爭的好處嗎? 難道大家是希望回到當初那種看銀行臉色的年代才是有競爭力嗎? 說真的, 從經濟學的角度, 我只聽過競爭對消費者帶來的福利, 還很少聽過政府主張要減少競爭的. 但你或許想, 台灣銀行業競爭力不彰總是事實啊. 特別是國際化自由化下要求開放的力量愈來愈大, 不合併台灣銀行要怎麼有競爭力? 其實你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 台灣銀行業的問題並不出在銀行過多, 而是銀行的素質太差. 更精準地說, 台灣銀行業的人員基本素質都很好, 但高層多半是一些豬頭三.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篇我三年前寫的文章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你可以比對一下裡面寫的台灣銀行作業流程. 三年來你覺得有多大的改變? 我的答案是沒有. 我到銀行去依然要找我的存摺, 我往來的銀行依然每次修改些什麼就要影印一份身分證複本(我固定往來分行應該有超過100份我的身份証影本了, 而且別忘了分行還要找一個倉庫專門去儲存這些文件). 為什麼?因為我們和主管機關及至銀行的高層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那些人.

 

分享一下這次在美國二個和銀行打交道的經驗:

 

第一個是我主要往來的銀行 JP Morgan Chase. 在我去美國之前, 我的理專發了一封email給我. 內容主要是介紹他自己和希望未來能有良好合作這類的客套信. 我告訴他我想要辦信用卡, 我是Chase的貴賓戶但因為我在美國一直沒有信用資料, 所以過去申請了幾次都被拒絕. 到分行所得到的答案都是, 很抱歉, 信用卡部門是獨立的, 他們無法干預.

這位理專看了我的信後, 要我先上網填申請表然後說一切包他身上. 五天後我拿到了我的信用卡, 額度3千美元. 後來我去分行找他(在此之前我們從未見過面)要謝謝他. 他說本來信用卡部門仍然不准,  後來主要是他們分行的主管寫一封信作為擔保, 信用卡部門才同意. 是不是真是如此我不知道, 但至少這位理專幫我解決了二年多我都申請不到信用卡的頭痛問題.

這個事還沒結束. 開卡後三天, 我和這位理專提及我有一筆超過一萬美元的單筆支出. 可否先存進現金的方式來讓我到時刷卡能通過. 理專說, “幹嘛這麼麻煩, 直接打電話要他調高額度不是更好”, 於是他打電話到客服要求調高, 客服和我確認並問了一些問題後, 告訴我可能無法提高, 因為我完全沒有信用資料可提供.(我才開卡三天), 客服要求我最好等半年後再申請. 結果我的理專把電話接過去, 和對方講了快10分鐘, 大意是我這個客戶對銀行有多重要(哈~), 講到我自己都覺得算了啦(標準台灣人心態). 最後客服答應再檢視一次, 把額度調高到5千美元.

掛掉電話後, 理專還一直覺得抱歉無法達成任務. “我們一個禮拜再打一次”. “沒關係, 你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Keep you happy is our responsibility”. 這是這次我在美國聽到最感人的一句話. 很多人都說美國人言語和動作都過度浮誇. 可是就這件事上, 至少你看到的是一位行員真的很努力想幫客戶達到他的目的.

順便一提, 最後我的信用卡額度調高到超過1萬美元, 二週之內從一個拿不到信用卡的人最後拿到了我需要的額度, 當然也解決了我的問題.

 

這個故事我想分享的並不是行員的熱忱, 因為這些事台灣的銀行行員也作的很好, 真正的差別是在”彈性”. 在台灣很多時候你聽到的是”對不起, 我們銀行的規定就是這樣”, “上面不同意, 我們也沒辦法”. 最主要的原因是, 在台灣的思維都是以防弊為优先考量. 因為上面的人不相信底下的人都會以團體最大利益作為首要準則, 所以訂了多如牛毛的法令、規則,  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被綁手綁腳. 不只是銀行是如此, 國家亦復如此. 最後, 為了解開這些法令的規範, 我們只好再去成立一些”特區”重新定義規則, 好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你不覺得很愚蠢嗎?

 

第二個故事我想分享的是花旗銀行開戶經驗.

和Chase不太一樣. 花旗銀行的特色是提供了客戶一大堆點數. 信用卡、匯款都各有紅利點數. 我開的是Citi Gold. 只要存入5萬美元, 外加開戶後二個月各有一筆direct deposit 和 recurring payment, Citi 會送給我4萬點(100點=USD$1).

 

什麼叫Direct Deposit 和 Recurring payment? 簡單地, 就是每個月固定的收入和支出. 例如固定的薪資存入或是支付固定的月電瓦斯. 看到這裡我就打退堂鼓了, 因為我在美國沒有固定收入也沒有固定支出. 400美元很誘人, 但是我還是算了(又是標準台灣人心態). No~No~ 我的理專告訴我, 為什麼要浪費, 反正花旗系統又不管金額, 你就從你的chase 設定一下每個月固定轉$1 進來就好, 支出部份你就固定設定系統寄一張$1支票給你自己就好, 算一算一個月這樣可以拿到1300點($13), 比利息還好賺.

理專小姐怕我不知道怎麼弄, 先是在網路上教我. 等我回去後還打電話來確定我弄好了. 再三叮嚀我不要浪費.

開完戶後, 理專小姐又拿出一份資料上面寫著如果我可以介紹一個人到花旗開戶, 依帳戶不同我和被介紹人都可以拿到一筆錢(Citi Gold 是各自$100), 我一聽直覺就是那我這個開戶不是有點白費了? 她聽我這麼說, 馬上問我是否有認識的人在Citi Bank裡有開戶. 我說不知道. 她說不然這樣吧, 給我三天如果我可以找到人她一樣給我同樣的优惠.結果我隔天就找到我乾媽作為我的介紹人, 我們各自拿到$100.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的是當年的”卡神” 楊蕙如事件. 確切情況我不確定, 大致上是楊發現了用中國信託東森聯名卡可以打折, 他拿卡刷東森購物禮券後再拿去網拍. 最後等於是無風險套利. 因為太好賺了, 她用媽媽姊姊都去申請再由她來處理. 結果事情傳開後, 中國信託以人頭帳戶名義要脅要告她. 事情結局是什麼我不知道. 但如果比照我上面故事, 你會發現中國信託真是莫名其妙. 既然提供了這樣的优惠, 本來就應該鼓勵卡友去享用. 我完全不能理解去告客戶這件事.

你可以看出來二者的差別嗎? 美國思維就像開了一家吃到飽的Buffet, 單獨1~2個大食客賠錢無所謂, 他只要確認剩下的人是賺錢的而且整體是賺的就好. 而且他會不顧一切的促銷, 讓每一個進來的客人都認為自己賺到了.最終是他的來客數大增也進而壓低進貨成本, 最後是顧客和餐廳雙贏. 台灣人看到美國人Buffet 賺錢, 由於也想比照. 但是只要中有1~2個是大吃客或是專挑高檔食材下手心裡就慌了, 心想要是大家都像他們一樣, 我們餐廳不是就要倒了, 於是急忙訂出一些規則, 限制體重不可以過重啦, 生蠔限吃三個…最終來客數下降, 只好用降價來吸引客人, 然而再回過頭來壓低員工薪資或是用次等材料來保持盈利. 這其實就是台灣整個產業的生態寫照, 不是嗎?

 

回到一開始的標題. 如果我一直強調的, 個人認為, 台灣銀行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太多. 而是每一家銀行都在作一樣的事. 新銀行開放時, 大家都在衝存放款, 等金控爭相成立後, 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衝信用卡發卡量, 後來是現金卡, 現在則是都在賣基金. 而且賣的基金也都差不多就是那幾家. 在這種情況下, 不overbanking 才是奇怪. 那為什麼銀行會都一樣? 就是我三年前寫的, 因為台灣的銀行高層基本上都同一批人, 這些人多半是公務人員出身, 在公職服務20年以後轉入官股行庫. 保守、配合政府政策成為他們經營的最大特色. 以年紀來說, 他們的年齡也多半在65~70歲之間. 也是人生追求安穩的時代.你能期望他們能夠大刀闊斧的改革嗎?

西方有句諺語說, “把兩隻火雞摻在一起也不會變成老鷹”.

在美國, 銀行的合併勢必是把重覆分行、人員的裁併再加上銀行系統的整合, 在台灣, 你真的相信把彰銀和華銀合併後, 他們敢裁掉一半的分行和員工嗎? 抑或是只是掛個金控名字, 然後員工上上街頭抗議後, 政府再祭出個不裁員不減薪的保證? 最後由下而上所有人大家依然”外甥打燈籠”照舊? 惟一可能爽到一些企管顧問公司可以再收一筆數千萬到上億元的顧問費?

 

再說一次我的結論, 台灣銀行的問題不是銀行太多, 但是銀行高層的素質太差.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台灣基層行員每個都作得要死, 七八點才下班, 但是台灣的銀行績效卻遠不如別人. 官股合併可以提高台灣銀行競爭力? 不管你相不相信, 反正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