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長時間沒寫blog了, 有時登入後台,看到每天都還有幾百人瀏覽, 都感覺該去吃慚愧棒棒糖了. 沒寫主要是過去幾個月心力都放在教學上. 我的課基本上算是無菜單料理,都是老師週末時想到什麼,整理一下,週二就上課了. 有些投影片甚至是上課前2~3小時才做完。以我教過的二個學期來說,教的看似一樣,但大概只有50%是重覆的. 自然沒有心力想別的.
Anyway, 學期結束了,也該回正軌了. 剛好今天看到一篇文章.
不計台積 台企成長淪4小龍末座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620000552-260110?chdtv
讓我節錄其中一段:
但在排除台積電後,前百大企業市值平均規模僅140億美元,低於日本369億美元、香港365億美元、印度328億美元;整體企業的平均規模為12.3億美元,低於印度19.6億美元、日本15.9億美元、香港15.7億美元。
在2023年台灣企業獲利的平均毛利率、淨利率為25.7%、13.57%,利潤率低,會受到國際匯率變化,影響國際競爭力;與4小龍前百大企業營收成長率相比,台灣企業平均僅7.5%、R&D平均金額3.03億美元、跨國併購金額62億美元,都是4小龍中最後1名。
蔡鴻青表示,排除台積電後才是台灣經濟的真正樣態,企業的競爭力在全球市場中仍有待提升,企業規模就是國際競爭力的憑證;並提醒,台灣的家族企業保守,不太去併購、融資,雖然企業資金狀況好,相對其他國家,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併購力道不足。
這個說話的風格,坦白說,很像本站常提到的某數字大溼. 又是個標題很聳動,
講話很漂亮,但其實暴露說話者根本不了解台灣經濟的本質.
先談作者提的,相較日、港、印前100大企業,台灣前100大企業扣除台積電平均市值規模很小.
我不知道作者為何不提韓國. 你知道日、港、印這些國家的大企業都有些什麼特色? 那就是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屬於財閥式,或是統包式的企業. 也就是這家大企業可能又做電信、又做零售,甚至也造汽車. 也因此這些國家普遍存在貧富高度差距. 以韓國來講,十大財閥佔了韓國70% GDP, 卻只提供12%的工作. 換言之,同樣的畢業生,你進了三星和一家小公司,薪水可能相差1~2倍. 這種全包式的財閥,本身資本額就大,市值當然很驚人. 而且這種國家,你會發現前十大公司市值加起來,可能比後面11~100加起來還大很多.
我記得十多年前曾和某大學商學院院長小小爭辯一下, 因為他說三星很偉大, 我說你把台積電+鴻海+宏達電(當時還是很威的)+聯發科+友達 就是三星了. 只不過台灣的制度不允許這麼做罷了.
那台灣呢? 台灣和這些國家很不同的是,台灣是一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地方.
什麼叫中小企業,依台灣的標準是指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1億元以下或經常性雇用員工在200人以下的公司.
你可以猜看看,在台灣有154萬多家公司裡,有多少屬於中小企業?
答案是接近99% (98.83%).
這差別在那裡? 以一部手機的製造來說,三星電子可能只有幾十個供應商(大部份零件都三星電子自己或子公司作的). 但一部iPhone 在台灣或中國,可能變成數千個供應商. 每一個供應商都只做其中1~2個零件, 所以非常專精. 而且因為競爭,大家都會想辦法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甚至研發新的技術.
這是台灣受到很多美國和德國學者推崇的完全競爭市場和變形蟲組織. 可是在台灣很多大溼嘴裡,卻變成了低毛利、只會做代工的可憐蟲.
我在最後一堂課和學生講了一個叫”Pick and Shovel”(鏟子和圓鍬)的概念. 這是源自加州淘金熱時,大家發現最後賺到的錢的不是那些挖金子的, 而是賣鏟子和圓鍬.
我之前有寫過類似文章. 很多人都覺得應該做老闆比較爽, 但其實作老闆除了壓力大, 如果垮了就完了. 相反的,作員工的,反正只有技術在身,公司不好就換老闆就好.
今天不管是Adidas, Nike, Puma…誰的球鞋賣得好,反正後面代工的都是台廠. 代工廠的利潤的確不能和品牌比,但風險低很多啊. 你怎麼可能說,品牌才是成功, 代工是無能? 你看到的都是”成功品牌”, 你有看到每年有多少品牌就死在沙灘上?
同樣的,為什麼台廠研發費用偏低? 因為除了少數公司如台積電、聯發科這類公司
, 代工廠很多研發,一部份由客戶(DELL, APPLE, META…)分走了,另一部份由供應商分走了, 台灣的碎片化和分散化的分工,讓一家公司不用負擔巨額的營運費用和研發費用. 這真的不好嗎?
另一個這篇文章沒提到的是,台灣去掉台積電變得很平凡. 那麼是否相比時,也把Toyota, 騰訊、Reliance Industries 從日本、香港和印度去掉後相比呢? 不是應該 Apple to Apple, Pear to Pear 嗎?
此外,該文還提到台灣的國際購併力道不足. 首先必須承認台灣多數企業國際化程度低是真的. 但用購併來衡量一家或一國企業的競爭力真的是種奇怪的理論. 因為購併,特別是跨國購併本身就是件高風險的事, 這就像你不能說台灣每年敢從十分瀑布往下跳的人很少,所以台灣人的冒險性普遍不足.
事實上,跨國購併多半在品牌、通路或是一些特許行業(如金融、電信), 目的是為了快速進入該國市場。台灣企業並不是不會做跨國投資. 而是因為台灣是偏製造業為主. 因此設廠多傾向獨資而不是直接購併現有當地公司. 對我來說,拿跨國購併當一國產業競爭力分析,這又是個奇怪的論點.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故意唱好台灣. 而是這就是台灣經濟結構的現況. 一直以來,都有專家鼓吹台灣應該走向日、韓的大公司、品牌制. 但事實上,這種大公司往往因為缺乏彈性和效率,決策過慢,而逐漸失去競爭力, 而與此同時,又佔據了國家大量的資源. 造成社會嚴重對立. (你去看看日、韓、港、印的貧富差距就知道)
我之前也寫過類似的例子. 這些國家的經濟就像一塊地長了幾棟大樹. 樹很高樹葉很盛密,所以看起來欣欣向榮. 也很顯眼, 大家也都知道這些大樹. 可也因為樹太茂密, 樹底下寸草不生. 反觀台灣,像是一塊長滿雜草的野地, 看起來很亂. 卻可以養活一個生態系.
天災來了,樹不太會倒. 可是萬一倒了,就很難救起來. 野草很難抵抗大型天災, 但問題是天災過後,幾個月後野草又活了起來. 而且這種情況是建構在沒有政府扶植,自己野蠻成長的特殊奇景.
台灣政府搞個好幾次要扶持特定產業, 如兩兆雙星(面板、DRAM), 或是生技產業, 現在的綠能產業..等. 說真的搞了這麼多年,除了30多年前的台積電,後面的這些除了拿來炒股, 我真的想不到有哪些是成功的.
Anyway, 台灣有一堆自己為是,拿著美國教科書看台灣,卻根本沒有太多真正產業經驗的學者,再加上一堆只會下聳動標題,不探究竟的媒體, 和後面更多不思考無腦跟推的群眾, 恐怕才是台灣的未來隱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