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八年後再看四個年輕人的故事

八年後再看四個年輕人的故事

 

我國高中時很喜歡歷史,或許因為如此,我很喜歡去看5年前或10年前財經雜誌寫的事。回頭去看歷史,你會發現有些事當下大家覺得很重要,如10年前的ECFA,如今看來當時很多人的警語好像也沒那麼嚴重;或是十幾年前聯電宣稱會超越台積電,如今台積電連屌打都懶得打了。

 

有人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也有人說歲月無情,我倒覺得回顧歲月反而是一種刺激自己醒思的好工具。

 

拜演算法所賜,最近我在Youtube上看了一些紀錄片,是一些導演拍攝特定人在幾年前和幾年後的不同,這也讓我想起了8年我曾寫的四個年輕人的故事

 

隨著時光流逝,當年的四個年輕人也從那時的28~33歲,變成了如今的36~41歲,多數人都結婚生子了,相較當初工作不久對未來的疑惑,多數人都有了一定的事業穩定,只是8年後再回頭,當初的煩惱似乎依舊。

 

就用這篇來回顧和比對當年的四個人如今的情況和他們的煩惱吧! 順序依然如8年前相同。

 

8年前抱怨著香港高房價和想移民的A 先生,8年後依然住在香港。這8年他依計劃和女友結了婚,然後咬著牙在市郊買下了一間房,目前有個5歲左右的女兒。

 

一如8年前,他不滿當前香港的高房價、高物價和隨處的中國人改變了他從小印象中的香港,但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罵歸罵,去國外繞一圈,想想還是香港最好!

 

原本他的想法很香港,就是想辦法賺錢最重要,但有了小孩後,特別是去年的反送中事件後,久藏心中的移民念頭又再次被燃起,他希望小孩不要受中式那種洗腦式教育下長大。

 

近期知道英國要放寛給香港居民海外英國國民護照(BNO)的消息,讓他很開心,但回頭想想,自己的年紀卻很尷尬,他已經不再年輕了。除了要離鄉背景在異鄉重新開始,也要考慮能不能在英國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 想來想去,這讓他原本的熱血又頓時猶豫了起來。他很感嘆,明明他就是個香港人,也愛香港,但就是要被迫選擇要不要離開故鄉呢?

 

 

接下來再談談B先生,8年前的他已經轉成正職,而且有車有房了,而他當年的夢想: 一個月能有5~6萬以上收入,拜今年疫情所賜,居然意外達成了!

 

看似平淡的生活,不過B先生卻是過去8年起伏最大的一個。他曾經因為對自己未來很迷茫而出家了一段時間,然而不到一年再度還俗。原因也很簡單,原本他天真的以為佛門是清淨無爭的,人人潛心修行。等到真的踏進去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寺廟裡的鬥爭才是可怕。

 

他一開始因為長相算體面,所以被指派為大師父的司機,也見識到原本有這麼多名人都是大師父的信徒。本來自己還很高興,找到了一棵大樹可以安穩在這裡面過一輩子。不過待久了,他也發現這個體系和自己以為的,大家都是無欲則剛、潛心修行其實是二回事。大師父掌控的驚人利益和底下弟子為了爭寵的勾心鬥角都遠超過自己的想像,想了想還是還俗好了。

 

這波疫情初期,由於在家工作和上課造成二手電腦需求大增,除了正職外,B先生靠賣二手電腦還小賺了一票,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手上有些閒錢可以投資的自在,也覺得自己似乎也有機會可以交交女朋友了。

 

 

在中國的C先生是前幾天才和我連絡的!

目前他仍在同一家外商公司上班,2年前結了婚也有了小孩。曾經堅信中國房價不可能維持、早晚會崩的他,在婚姻面前還是低了頭,買了間約600多萬人民幣的房子,這對於他一年近50萬人民幣薪水的他還算是可以負擔的。

 

以他的年紀和收入,不管在中國或台灣毫無疑問都算是個人生勝利組。但和8年前一樣,或者和許多生處同樣環境的大陸人一樣,他依然覺得生活有著很多的壓力─就是來自同儕的壓力。

 

不管是真的還是吹噓,C先生覺得自己在同學中只能算中段後面,有些人因為在華為、阿里巴巴上班,有了上億(人民幣)的身價,有人靠投資比特幣身價上億,還有人只是因為家裡房子被拆了,政府補償的2~3棟房,身價就上億(中國叫拆二代”)。反正在中國,到處都有機會,也就到處都有傳說!

 

8年前一樣,他的苦惱就在於成功的壓力,從自己的位子往下看,他的收入勝過了純大多數的中國人,但往前看,前面領先他的也有一堆人,他很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愛比較,但現實世界裡的中國就是人人都在比較、人人在比炫。他很怕自己只要放鬆了,可能就要愈發落後了。

 

 

最後是D先生,他也結婚了,一樣有個小孩

一直在台灣和美國間遊移不定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

3年前他和台灣認識的女友結婚了,也在美國一家新創公司找到了工作,看似生活終於穩定的他,還是掩不住內心裡想自己創業的夢想,只是看似遍地是機會,事情卻不如他預期的容易。還好公司是新創,產品尚未完全開發成功,所以他還能兼自己的事。

 

去年底,他和公司達成協議拿了一大筆錢離開,沒想到今年因為疫情,就業市場急凍,他反而變成居家男。和很多和他同年齡的人一樣,他看多了很多快速成功的故事,他也希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只是當所有目光都投注在成功時,卻沒看到亮光沒照到的地方,是屍橫遍野。

 

D的壓力當然來自傳統的價值觀─你的年紀應該在上班,你的兄姊很優秀,還有你必須要能養家..等。想想自己,大概目前也只能先靜觀其變了!

 

 

我當初會寫這四個年輕人的故事,除了他們年紀相近,四個人也恰好分處香港、台灣、中國和美國四地。8年前的壓力,8年後來看似乎還是一樣的,抱怨房價不合理的,最終還是走向了現實,茫然的人繞了一圈依舊很茫然。

 

我相信本blog讀者很多就是這種30-40歲的人。我自己經歷過,當然知道這個年紀的尷尬。往前看,目前的薪水和資產當然要8年前或初入社會時好很多,但相對的,自己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可以燃燒青春,只要看到機會就去試看看的年代了。

 

往後看,自己還有個10幾年的房貸要揹,離一般人所謂的成功或財富自由還很遠,所以很自然的會想透過投資或是跳槽,讓自己的身價和資產再高一點(或是負債能低一點),還沒買房的,成天抗議高房價、社會阻礙了年輕人,買了房,依然覺得公平正義很重要,但可不希望房價崩盤,但相同的是,對於成功的焦慮和說不出口的…….能不能從爸媽那裡再挖一點。

 

如同8年的四個年輕人的故事一樣,我只是把身旁人的故事寫出來,倒無意去評斷誰好誰壞,反正這就是個故事,而且雖然各有不同背景和地域,但其實大家煩心的事都差不多。或許再過8年,我們又可以再回溯這8位青壯年歩入中年的故事。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推薦書─舞弊現形課

推薦書─舞弊現形課

 

和其他的blogger 不太一樣,我很少推薦書,理由很簡單─我不喜歡看書。相較於用冗長的文字來敘述1~2個理論的書,我更喜歡具即時性的財經雜誌。當然,你可能也看過有幾本掛我推薦的書(一年大概有2),不過憑良心說,這大多都是因為交情不好,意思拒絕…..~我是說…..因為交情,不好意思拒絕。

 

既然如此,那又怎麼會想推薦這本書呢? 答案也很簡單,這是本我可以輕鬆看完,而且覺得有所收獲的書。

 

從書名上看,這本書談的是企業舞弊和防弊,感覺起來,內容如果不是長篇大論,讓人望而卻歩,不然就是鉅細靡遺地談查弊過程,除了特定人可能會有興趣外,對一般人來說,大概就是闗我屁事…….至少出版社寄給我初稿時,我真的是這樣想的。

 

不過這本書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有趣!

 

為什麼我覺得這本書好呢? 說白了,就是這本書的章節安排就是我最喜歡的模式。本書大多數章節都是先以一個台灣本土案例作演示,然後再從經營者的輕忽、舞弊者的心理、制度面的死角、甚至是法律的漏洞….等,來說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這從情感上,會讓讀者就先有感覺要談的這件事,其實是和你相關的,這和一些純講理論的書,從頭到尾都用制式的專業文字來敘述艱澀的理論很不一樣。

 

另一個我想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出自對台灣財經書的憂心

誠如我在本書的推薦序裡寫的,我覺得台灣這些年出太多這種我靠股市賺10的書。我並不是說這種書不好,書會一直出,代表著市場就是有這樣的需要,也代表大家都期待能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那樣,學到一套獨門心法還是不小心吃到什麼,馬上就從魯蛇一條翻身成大俠。

 

只是,在這一大堆實用書的背後,反映的其實是談理論或談制度的書愈來愈少。

 

這種書很少嗎? 或者我該說台灣的作者很少,這種書的作者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外國,書裡寫著抝口的名字,喬治 卡班森,談這位大哥在美國制度下所碰到的問題,或是北京的李冰是如何牛B地在狼性中國中突圍而出。看看書店裡,台灣人出的都是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真正談制度、談管理的都來自台灣以外,這真的是你想要看到的嗎?

 

那為什麼出版業不想出這些財經偏屬特定領域的書呢? 理由也很簡單嘛,因為這種書一向賣不好。那為什麼這種書會賣不好? ~我家有超過10本的公司治理相關書籍。坦白說,除了我自己的書,沒有一本我可以從頭到尾看完的,而且你別忘了,我是對公司治理有興趣而且有一定了解的人。

 

Anyway, 我想說的是,這其實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當出版社看到一個不知名的作者,送來財經非快速致富類型題材時,他會依過去經驗,直接傾向拒絕,包括我自己和本書作者高智敏其實都碰到同樣的情況。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當你看到台灣這類型書主要作者都來自國外時,一種原因是本地作者真的寫的很爛,另一種原因是就算你寫得好,但受前者的影響,出版社也不想出。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有一種義務去鼓勵台灣本地的創作者(我是說,真的寫得好的那種)。所以當你花2~300元去買一本書時,其實你也在傳遞給出版商一個訊息,不妨去投資一下本地的作者,只要書夠好,還是可以賺錢的,而不必每次都只能抱著創造影響力還是什麼企業社會責任這種鳥理由騙自己。

 

附上本書的連結和封面圖:



 

雖然我喜歡此書,但我並不鼓勵你盲目的去買書,畢竟每個人觀感不同,我覺得這本書不錯,說不定對你來說是本爛書。不過我建議你不妨到書店去翻看看,如果覺得不錯,也希望能給台灣作者一點鼓勵!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說愛你卻不鳥你的REITs 像極了愛情

說愛你卻不鳥你的REITs 像極了愛情

 

最近台灣有二個不太受關注,但極具公司治理意義的案子,那就是二個REITs─新光一號和國泰一號被其投資人強力要求清算,卻被否決的案例。其中在6/22召開受益人大會的新光一號,支持清算的受益人(Unit Holder)甚至高達64.6%。只是因為公司法規定,公司清算屬於重度決議,需要有過半受益股數出席,出席數的2/3(66.67%)同意才能通過,才讓新光一號勉強保住被清算的命運。

 

那為什麼這些受益人要求清算呢? 很簡單嘛,目前現存的七檔REITs中,每年的配息率,大概都在1~3%,看似屌打定存,但和美國一般REITs 5%以上的回報率根本不能比,而且相較幾年前還有3~4%的配息率呈現下降趨勢。更重要的是,台灣現有的REITs幾乎市價與淨價都出現10%左右的折價,簡單地說,對投資人而言,與其每年拿那個不痛不癢的1~3%,不如把REITs清算了馬上可以賺10%,錢拿了再去找下一個標的不是更好?

 

可是如果你這樣指責,這些REITs管理公司就會出來辯護,歷年配息金額都是差不多的,配息率下降主要反映我們股價上漲,所以你不能只看配息收益率,要看涵蓋股價上漲的整體報酬率啊。而且我們也想積極作為啊,這一切都怪政府一堆規定,限制了我們的積極作為啊。

 

這就是台灣嘛,大家怪來怪去,反正就不是我的錯!

 

其實,這一切說穿了,那就是REITs在台灣就和公司治理一樣,是個在國外運作沒問題,拿來台灣卻被亂搞的東西。

 

那麼實務上” REITs在台灣是怎麼運作的呢?

首先,我們向來愛民如子的金管會,認為如果像老美那樣,開放民間自由成立REITs,必然形成吸金或是炒作,所以一開始就只允許大型企業才能做,而且只能做SPT(Special Purpose Trust)。簡單地說,你不能用成立REITs的名義去吸金,等集資完成後再買進資產,台灣的REITs必須由公司先拿出來資產,再拆分為受益憑證出來賣。

 

不難理解,在這種條件下,想做REITs的人必須自己先要有大量的房地產作為標的。那麼台灣,什麼樣的公司會有一堆房地產呢? 當然就是建設公司和金融保險業,所以你會發現,台灣作REITs背後就是這二種公司。

 

先講建設公司,他們推REITs的邏輯也很簡單,反正我本來就是要賣房子的(一般是辦公大樓和商場),管他是一間一間賣還是一股一股賣,反正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而且直接把手上辦公樓賣給自己控制的REITs,除了可以馬上回收現金,還可以像經營物業管理公司一樣,再撈一筆管理費。

 

只是這種建設公司發的REITs最大問題是,財力不夠雄厚,只要REITs出售價值高於股值達一定程度(折價),很快就會無力抵抗市場派,而被迫清算,之前的基泰之星、駿馬一號等就屬這種。

 

另一種就是金融業發行的,目前台灣僅存的7REITs都是金融業發的,最大的5檔就分別來自三家大型壽險公司,國泰、新光和富邦(另外2個是由王道銀和京城銀)。而這種REITs的特色,就是整個產業鏈中,除了保管銀行被迫必須是外人之外,裡面從上而下全部都是自己人。

 

什麼意思呢? 就是拿出作REITs的資產是原屬自家集團的大樓、負責REITs管理的,是自家集團旗下的建經公司,主要承租戶大都是自家集團的關係企業,連受益憑證的主要持有者,就是自家金控底下的壽險公司。

 

全部都是自己人,那又何必要搞的這麼複雜? 你回頭去看台灣最早的REITs─國泰一號、新光一號、富邦一號成立的時間都是2005年,這個的前一年台灣發生了SARS房地產價格大跌,造成這些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不足,需要更高的自有的資金部位。

 

剛好此時台灣主管機關也想稍稍地接軌一下國際,弄點金融創新,雙方一拍即合,於是這些保險公司就拿旗下大樓出來發REITs,然後自己和關係企業再進場去持有部份REITs,然後再把管理交給自己的公司管理,這樣一搞,這些資產看似出售出去了(保險公司可以認列收益,現金也增加了),但其實從頭到尾還是在自己的控制下。

用一句大家熟知的話,球員、裁判、旁證、記者都是我的人,你想跟我鬥?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發現到這幾年台灣房地產一直在上漲,原本照道理,房地產價值上漲,那房租就該跟著漲,但問題是承租戶是老闆集團旗下的其他產業啊? 房租跟著上漲,老闆旗下企業的獲利就下跌了。所以你就會聽到REITs管理公司告訴你,哎啊~台灣商辦是很競爭的,萬一我們調高了房租,房客就會大幅流失啊,這樣你們投資人反而得不償失啊! 不是嗎? 也因為如此,台灣的REITs徹底成了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的雞肋。

 

搞了半天,REITs在台灣就和投資人保護中心,大家都知道有這個東西,但其實沒什麼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反過來說,你真的相信這些國泰建經、富邦建經和新昕國際的管理團隊,他們是完全不知道什麼樣的決策才是符合所有基金投資人的最大利益? 還是他們更清楚什麼樣的決策,更符合上面老闆(以及他個人)的最大利益? 他們是基於忠實誠信原則? 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原則?

 

說到這裡,你有沒有覺得台灣的REITs經營者和台灣的獨立董事很像? 看起來,他們都是肩負著為外部股東(或全部股東)謀求最大福利的責任,但實際上,都只是在合法範圍內,謀求主子和自己的最大利益。

 

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理論實務分流。理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或是寫在考券的標準答案,例如考試問你看到黃灯怎麼辦? 你的回答是看清左右來車 再慢慢減速到停,這就叫理論。真正看到黃灯,你會趕緊踩油門加速通過,這就叫做實務。

 

近期台灣不少投資機構都在高談和吹捧ESG投資。說真的,這些投資機構,你與其這麼認真的研究哪些ESG公司值得投資,你為什麼不先把自家管理的基金更符合一點Corporate Governance ?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鐵路公司是怎麼賺錢的?

鐵路公司是怎麼賺錢的?

 

最近因為Buffett的Berkshire Hathaway (BRK)花了9.7億美元買了Dominion的油管和儲存設備,台灣不少專家又開始分析是不是巴老又開始看好經濟了! Again, 我必須說大家真的想太多了!

 

先談為什麼Dominion(D)要賣掉自己的中游業務? 答案其實很簡單,它受夠了!

在今年7月初,D才取消和Duke Energy合資的Atlantic Coast pipeline計劃,理由也很簡單,這個計劃成本從原來的4.5~5億美元上升到了8億,而且還不確定能做完,既然這種事做不大,乾脆賣掉,然後講一個要專注在再生能源的好藉口。

 

反過來說,那BRK為什麼要買? 理由也很簡單,油管這種行業某種程度就是巴老很愛的護城河產業(Moat)

 

什麼叫Moat? 簡單的說,如果公司宣佈把價格調高10%,所有客戶心裡都幹的要死,可是邊譙還是必須照買單,那就是護城河很高,相反的,只要多調1元,客戶一半都跑光了,那護城河就是很低。

 

一般來說,這種護城河主要來自幾種,一種是特定保護,例如葯的專利、天然礦產或是政府特許行業;另一種來自上癮: 像香煙和可樂,雖然有別的牌子,但你就是不習慣;還有一種是來自於產業的高門檻,例如就算有1千億美金,一般人也沒辦法蓋一座晶圓廠來做晶圓代工,因為這種公司有高資本、高技術門檻(再加上專利保護);最後一種,就是經濟上稱為Natural Monopoly的產業

 

這種公司就像是台電的電網或中華電信的家用電話線,或是今天要提的鐵路,它們的東西都是經年累月的積攢下來的。例如今天台灣在高談電力自由化,但你會發現大家談的都是自己發電,然後…..賣給台電,你絕對不會聽到有一家公司說,打算自己賣電給一般用戶,因為除非台電把電網分享出來,否則沒有一家公司有能力去佈電力網。而通常這種Natural Monopoly的公司多半也會受政府對費率的管制。

 

Anyway, 今天要談的是鐵路,而且是美國的鐵路公司!

先簡述一下,美國載人為主的鐵路公司(Passenger Railroad)只有一家,叫Amtrak。和台鐵差不多,這家公司據說自1971年成立之後就沒有賺過錢,很大比例是靠政府補助,所以不是本文所提的主角。本文要談的是貨運用鐵路公司(Freight Railroad)

 

北美的鐵路公司,經過多年的整併,目前主要有7大鐵路公司,BNSFCSXKansas City SouthUnion PacficNorfolk South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Canadian Pacific。而且不意外的,這七家除了加拿大國鐵(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雄據加拿大東到西的鐵路外,基本上其他6家都有高度的區域性,換言之,如果有一個貨櫃要從洛杉磯運到紐約,這個貨櫃必須經過2~3家鐵路公司的轉運。

 

先初略講一下鐵路公司有多好賺好了:

上述7家中最有名的,當屬Berkshire Hathaway (BRK) 100%持有的BNSF了。BRK是在2009年以一股$100,總金額近440億美元買了剩餘的77.4%,這也是BRK史上最大一筆的購併案。

 

花了這麼多錢買了一家傳統的鐵路公司,那到底這家BNSFBRK的貢獻如何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BRK的財報

 


看到了嗎? BNSF”才佔了”BRK營收的9%,但卻佔稅前淨利的25%。這代表什麼? 如果你有一點數學概念就知道,這代表著鐵路業獲利率遠高於BRK旗下其他產業!

 

下表是從Seeking Alpha 裡的截圖. 列出幾家目前美國上市公司的獲利率。

 

怎麼樣?  你沒想過鐵路公司除了賣便當,還可以這麼好賺吧!

毛利率高,鐵道本身又具有天然獨佔性,所以巴老會花這麼多錢買,當然就不意外了。

 

那難道鐵路真的沒有競爭對手嗎? 當然有,這就要提到各種運輸工具的不同屬性了:

 

航空: 談到航空貨運,很多人應該知道,特性就是長程運輸速度快,但成本也最高,一般多是運送具高時效性和高單價的產品。

 

問題是空運的成本有多高呢? 美國有人做過計算(這些數字都是以美國公司為基準,同是鐵路運輸,歐洲因為人事成本、保險等因素,單位成本就會比美國高),空運每一噸貨物運一英哩(Mile)的成本是USD$1.21

 

相對來說,真正和鐵路相抗衡的應該是卡車貨運,卡車的優點是機動性高而且可以直接送到終點,所以不管是空運或火車,甚至是海運,一般最終都是要靠卡車。

 

那卡車的成本是多少呢? 答案是每運一噸貨物一英哩的成本是USD$0.2.

 

最後來談火車,直接告訴你火車的運貨成本,答案是平均每一噸貨物運一英哩的成本是USD$0.04. (ps. 所有運輸中最低的是海運,每一噸貨物運一英哩的成本低於USD$0.01)

 

所以你可以看出來,為什麼火車很難被取代了吧? 火車除了適合長程的運輸,而且不意外的,會用火車運貨的,大都是量大但單價很低的東西,例如農產品、礦產、木材、石化產品…. (這從下表就可以看出來,其中”Intermodal” 指就是前述不同鐵路公司的轉運)



 

除了成本低,難道火車沒有其他優勢了嗎? 代誌當然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美國除了是軍事和科技大國,同時也是農牧礦產出口的大國(不然,你就不會成天聽到川普或美國參議員一直叫亞洲國家買農產品了)。美國因為地理的關係,生產這些農牧產品甚至礦產都是在美國中間地帶,或是東部的阿帕契山脈,但是出口的買家都是在東西兩岸的歐洲和亞洲,也就因為如此,鐵路運輸就成為這些量大但單價低產品最好的運輸工具了。

 

巴菲特曾說過:,他一直看好美國!

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講,只要美國國力有辦法一直逼迫其他國家非買美國農牧礦產品不可,那麼鐵路業永遠不必擔心沒有生意。

 

所以,不用意外,買進鐵路股就是在賭美國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