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管中閔到底適不適合當台大校長?



 管中閔到底適不適合當台大校長?

 

坦白說這是個沒太大意義的文章,因為我不認識管中閔,我也不是台大的,更重要的是我也不會因為我是某大學畢業的,畢業多年還抱著憂國憂民自以為仍是大學的重要一份子,管中閔能不能當上台大校長或是適不適合當台大校長根本不關我屁事。但是我想寫這篇原因,其一是我看到很多批評管不適任文章中充滿了錯誤,另一個原因是我上篇文章才寫過我反對大政府,主張尊重市場機制這和管中閔什麼關係呢?

 

先講錯誤數據部份…..

你隨便google 一下反管的文章就可以看到,一些人認為教育部該強力介入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教育部(或國家)一年給了台大180億元,他媽的你拿了我這麼多錢,對不起我應該文雅一點,既然台大用的是全民血汗錢,所以被政府姦當然是正常的,喔寫錯了,我的意思是接受政府監督。

 

台大到底一年拿了多少人民血汗錢? 坦白說我也很想知道,所以我就上了台大網站google 一下


請看第83項─校務基金年度決算表 (如果你不想download 就看下圖)
 

 

 

從本表中你大概可以看出來,台大在20152016年一年的總收入大概是新台幣166.8億元. 對我來說這和大家講的180億是差很多啦,不過這些名嘴或專家們”可能人人都是郭台銘,覺得167億和180億是差不多的!

 

好吧~接下來請你看一下分項比例:

從這個表基本上分二大類─教育部補助和台大自籌。其中教育部補助的金額約是44億多一點,佔約26.5%,剩下的122億元或73.5%主要是台大的自籌財源。

當然,你可能看到自籌財源裡(4)有一項叫其他補助收入,我不知道明細是什麼,就把這項也算國家補助好了,那麼台灣政府一年付給台大約60億元,佔約37%,台大還是自己搞了63%

 

而這63%裡最主要收入是什麼呢? 你可能很意外第一大項並不是學費,學費只佔了11%(18),事實上如果引用會計概念應該把銷貨退回扣除的話,扣掉學費補助項,實際學費只佔台大收入10.7%(12.5)左右。

 

那麼佔台大收入第一名的項目是什麼呢? 答案是建教合作收入,一年有62.7億,佔37.6%。什麼叫建教合作收入呢? 因為台大有很多頂尖教授,這些人只要頂著台大的名字出去台大要抽頭,像管中閔去當台哥大的獨董,台哥大就要有回饋金給台大。

這筆收入看起來很高,不過如果你比較一下下圖的同年度支出表,你會發現台大搞建教合作這件事基本上沒賺什麼錢,很明顯地台大出了一堆管理大師,但專案財務管理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當然這個表如果要分析可以講的事還很多,例如台大受捐贈的金額比例並不高。第14項的財產交易剩餘是否指的是台大的投資收入? 這些因為不是本文重點,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以前年度數字來分析。

 

基本上,我舉了上面的數字要說的是:

1.      台大一年的預算約是166億,這當中來自政府的頂多是60億,台大至少自己弄了100億,所以政府沒有你想的有這麼大的貢獻

2.      當然,一定有人說,難道60億就不是人民血汗錢嗎? 這裡面我可能也出了100元呢? 難道幹譙一下也臭了嗎? 如果你是抱持這種想法的,煩請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民買單”. 如果你懶的看,我的結論是 X你娘的全民買單。

 

不過本文我真的要說的是以下:

 

從第一時間大家攻擊管中閔擔任台哥大獨董,而蔡明忠又是台灣校長投票委員之一時,反對聲浪裡就出現了一個讓我覺得莫名其妙的論點這是一個被商人(或者這些正義人士用字─財團)扶植出來的校長,所以他不適合,因為他的治校可能倒向財團。

 

坦白說我不太了解校長和財團友好到底有什麼問題? 從財務數字上來看,你台大最欠缺的不就是建教合作收入以及向企業募款的能力嗎? 如果一個校長和企業關係非常好,除了捐款,學校裡的教授和學生都可以有很多研究計劃和實習及工作機會,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看海的日子,裡面陸小芬演一個因為家裡經濟出問題只好去當妓女,後來靠著她的收入撐起了整個家也讓大哥的腿有錢動手術,可是她回到家卻全家嫌棄她是個妓女。

 

幹,你們這麼有正義感和道德意識,為什麼不有種一點讓台大漲學費,好讓台大可以自給自足 ? 或是教育部爽快一點,一年多給台大80億,讓台大教授可以有尊嚴地繼續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裡爽爽地做一些沒人有興趣的研究呢? 如果今天台大就是要淪落到教授去外面賣笑,你們這些不捐錢的人是又憑什麼拿著高舉大義之旗批評台大呢?

 

再說了大學校長除了自己的學術專業之外就不應該和財團來往嘛?我如果沒記錯,當年田長霖當上UC-Berkeley校長時的介紹,除了第一段推崇他的學術成就,第二段講的就是他的募款能力,甚至我相信他能當上校長很大原因就在於他的募款能力,這就是很標準美國式的商業思維,誰能幫這個單位(學校、學院、系)帶進最多資源,讓這個系有最好發展的人,這個人講話就最大聲。

 

反觀台灣的大學,講話大聲、對單位指手劃腳的永遠是一些老人,講好聽一點這叫尊重倫理,講難聽一點就是在單位裡自組派系,這些人說穿了不過就是靠著自己老,故意講一套尊重倫理,其實只不過是藉此想把學校資源或政府補助永遠抓在自己手上。只重關係、重倫理卻不重實力、不把整個組織最大利益放第一位,這不正是台灣教育不進步的主因?

再說了,這些什麼大老年紀都70~80歲了,講難聽一點,不是一隻腳在棺材裡了,而是大半身體都在棺材裡,他們的思維很多根本也跟不上時代,結果還想插手人事,對校長一堆意見,居然一堆媒體還吹捧這些人,幹,真是可悲!

 

最後結論還是開頭,你不要以為這篇文章是要幫管說話,我連政大校長是誰都不想知道了還管到台大去。這篇文章就是看到台灣一堆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完全毫無商業思維,只會胡扯什麼正義,忍不住想幹譙而已。

 

好吧~既然如此,最後就補一個!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金融新思維2─從防弊到興利


金融新思維2─從防弊到興利

 

本來這篇要寫傳統的系列文我對2018年景氣看法,之前寫了一半本來想繼續,結果剛好收到朋友傳來的談應該加強台灣信託的功能,一時有感決定改寫這篇。(對,我就是這麼任性!)

 

談到信託我特別有感是因為幾年前幾個朋友委託我代為投資,當時有6個人集資了不到新台幣1千萬用來投資金門的土地(是的,回想當年不到1千萬在金門就可以做很多事的年代真是美好!),由於其中1位是金融業做事比較嚴謹,所以他要求不要只是傳統的書面私契協議,而是能像投信基金的保管銀行一樣,由銀行擔任保管資金和監管金錢流向,這樣比較能確保所有人的權益。

 

我聽了他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而且理論上並不難,毫無疑問這就是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 :信託。反正人都找好了,目的也很明確,資金也弄好了,事情應該很簡單,就是找一家銀行信託部開個戶把錢存進去簽定信託契約就搞定了。想當然爾,在金融業如此競爭的今天,平白有人把生意送上門,信託部的人肯定是熱臉相迎、以禮相待,一切再簡單不過了。

嗯,代誌絕對不是憨人想的那樣!

 

我們前後找了8~9家銀行,從你聽過的華南、一銀到你可能沒聽過的稻江銀行(現在叫瑞興銀行,什麼? 你還是沒聽過!),結果沒有一家信託部肯接這個案子,甚至其中有一家銀行信託部很雞掰地,對不起,是直白地告訴我,像你們這種吸金的案子就算我們信託部肯接,內部也不會過的,台灣不會有銀行願意接的。

 

然後呢? 最後透過關係找了一家港商東亞銀行接了這個案子,後來大家合作很愉快,最終土地賣了信託也結束了(當然,因為信託必須把信託專戶登記為土地持有人,結果因為名字有東亞銀行xx信託專戶,引發金門地政局要求行文先清查港商銀行是否為陸資,依現行法規要專案申請才能持有中華民國土地,我說這東亞銀行只是信託的名字,搞了半天最後只得放棄,這又是另一篇幹話文了!)

 

說了半天的廢話,你可能好奇台灣每個銀行裡都有信託部,那信託到底是在幹什麼?

信託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相信和委託,簡單的說銀行就是以它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扮演像律師一樣的功能,依照你和銀行簽定的信託契約內容幫你執行一些工作,例如你覺得兒子太匪類還不如狗兒子貼心,決定死後把錢全部留給的狗,或是電影裡演的,決定把財產全部留給孫子,但這筆錢必須到他20歲才能動用。

問題是你人都死了,誰來確保你死後事情都能依你計劃的進行? 有一種方法就是找銀行。事實上你可能發現這件事銀行還比律師更有力,因為多數這麼規劃的人錢就存在這家銀行裡或是購買銀行規劃的投資商品。所以對銀行來講,搞信託這件事不只是賺管理費而已(通常還是長期的管理費),牽涉到的還有資產管理和理財/遺產規劃,你想看看這不正是台灣的銀行這些年在大力推廣的? 照道理這應該是個銀行很積極開發的業務,不是嗎?

 

以美國來講,多數的理專都很喜歡接這種案子,像我的朋友他們夫妻名下就有多個信託帳戶,每年固定提撥一定金額作為三個孫子的大學基金(美國稅法這可以免稅,這就3個信託帳戶了)、每年固定一定金額給兒子和女兒的基金(在他們死後才能提領,這應該是當初為了節省未來的遺產稅, 這就2個帳戶)和還有2~3個我不太清楚目的信託帳戶。簡單地說,在美國開個信託帳戶並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事。

 

在美國不怎麼了不起的事,為什麼台灣卻搞得好像很了不起,如果不搞這種信託,那台灣銀行的信託部到底在幹啥?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答案是在賣基金。或者精確一點地說,賣基金和擔任國內投信基金的保管銀行,但你也不難想像,同樣的事大家都在做,如果不是有關係,不然勢必就是費用都殺得很低。當然啦,如果你去任何一家銀行信託部的網頁,我上面講的金錢信託保險金信託”…..什麼三小信託都有,但除非你是郭台銘和張忠謀,你真的跑去銀行信託部想作這些業務,結果大概就會和當年相信李登輝的競選口號做總統的頭家的人一樣,如果不是太傻就是太天真。

 

你可能知道台灣的金融業是有名的低利產業,歷任的金管會主委幾乎都有一個口號就是要想辦法把銀行的ROA(Return of Asset)提高到1%以上 (台灣銀行業平均差不多是0.7~0.75%,最近幾年一直在下降)。這是因為銀行濫頭寸過多,以及過度倚賴存放款利差,在低利率環境下自然產生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愈來愈多銀行強調要做財富管理,想從賺手續費上來提升銀行獲利水準。

既然是這樣,信託應該會是銀行的主力業務(我指的是賣基金以外),那為什麼銀行還要把客戶推於門外? 回頭看看銀行拒絕我的直白回應,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就是台灣的銀行都是抱著防弊遠重於興利的心態。

 

很多人都說銀行的本性就是保守,依我來看這是銀行經營者不作為的推委之辭。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心態的不同信用卡。

 

如果你夠老,你可能還記得最早的信用卡刷卡時還要對身份證,後來變成大筆金額才要核對身份,這些年出現了感應式信用卡,不但不用核對身份連簽名都免了,甚至即便是刷卡式免簽名的門檻也愈來愈高(最早好像是NT500, 現在有些是單筆NT.3000以下都免簽名)。為什麼?

 

VISA, Mastercard 來說,發行感應式或提高免簽名門檻代表的是提高自己的風險指標,增加了被盗刷的風險和成本,但換得的是客戶和商家因為節省支付時間而更願意使用信用卡消費,所以對信用卡公司高層要決定的就是在風險和利潤間作一個取捨,而從最後結果來看,看起來他們似乎選擇的是利潤至上,但其實他們更像是二者間選擇了一個相對有利點,也就是只要新增消費金額帶來的獲利大於(或遠大於)新增加的成本,為什麼不做? (更別說這些年visa, mastercard要面臨行動支付搶市場)。簡單地說,信用卡公司的觀念從原本的防弊轉化為了興利導向。

 

那麼這麼觀念能不能用在台灣的金融業呢? 粉難!

先不講台灣金融業的負責人多數都是政府財金官員轉任,奉公守法、配合政策早就流在這些人的血液裡,以及這些年財金官員也愈來愈喜歡以大政府、財經舵手自栩,喜歡用政策干預市場之外(看看最近金管會的德政,要求銀行不能向民眾買賣基金收手續費就是一例),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普遍存在台灣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的制度。

 

簡單地說,你信託部接了一個來自李xx 1千萬的信託案賺了點小錢沒有人會覺得了不起,但只要這個案子出了點事承辦人員和長官就死定了,如果是你,你會要做嗎? 我是不會做的。

可是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甚至放大到整個國家的格局來看,如果這種合法的案子銀行都不做,那不是逼著原本可以檯面化制度化的東西走向地下? 那台灣還要搞什麼創新?

再說了,因為有風險就不做,難道銀行的放款都是100%可回收? 當然不是,其實真正銀行的放款該做的是依風險不同而有不同利率,高風險放款用高利率、低風險用低利率,透過放款的投資組合取得最大利潤值,但台灣銀行業的思維不是這樣,主管官員和經營者看的是呆帳率,只要這個數字高就是經營者有問題,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你翻開報紙的分類廣告,除了寂寞少婦 等你哦~”,另一個廣告的大宗就是佛渡有緣人 退休老師票貼。銀行裡有大量濫頭寸放不出去,結果地下金融借款動輒是20%起跳,然後呢? 銀行呆帳率有比較低嗎? 沒有,因為銀行拒絕了一堆10萬、20萬的借款,卻無法拒絕配合政策或關說造成的一筆就是數十億的呆帳。他媽的,我都懷疑台灣金管會官員乃至銀行高層就是地下錢莊的最大金主。

 

台灣金融要進步,除了創新,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從傳統的防弊為主調整為興利。就和你投資一樣,你想要獲利就要承擔風險,但是這種風險並不是盲目承擔,現代財務理論早就告訴你透過適度的分散組合可以讓相對風險達到最低、利潤達到最大,這才是台灣金融業該做的,而不是固守一些指標沾沾自喜,我們都不犯錯。

 

允許呆帳、接受犯錯、以利潤和市場為導向減少政府干預,這才是台灣金融業除了創新之外更該做的事! (他媽的,台灣的財金官員要是真的夠天才到引領市場,台灣金融業早就飛上天了 不是嗎?)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推薦書─ 投資前的精準判讀


推薦書投資前的精準判讀

 

如果你最近到書店晃晃,可能看到有一本書上有我的推薦,書名叫投資前的精準判讀,圖片如下:

 


這是我第一次掛名推薦一本書,之所以首次掛名,倒不是因為這本書有多麼了不起。自從我出了二本有著大義凜然名字的書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出版社問我要不要推薦他們的新書。而我之所以沒有答應的原因是,這些找我推薦書的名字幾乎都和公司的品格差不多的浩然正氣,這就像我姓李就搞得我似乎就非得要成天熟讀道德經一樣(作者叫李耳)

 

那為什麼還是推薦了這本書了呢? 因為這本書的編輯很機車機靈。過去編輯找我都是很客氣地發封email問我的意見,所以我也很客氣說自己很忙就推掉了。不過這位商週編輯機靈地在發email時詢問時就直接把原文稿和譯稿附在後面,這下子我不意思看一下也說不過去,於是我隔天在等人時就順便看了看稿。果不其然,第一章就和我預期的一樣無聊,不過為了假裝我不是那種只看第一章的人,於是我就硬著頭皮再往下看,哎,第二章就有點意思了,就這樣我第一天就看了七章(媽的,等人也等太久了吧)! 之後我就回覆編輯我想寫推薦。

 

那這本書在講什麼呢? 它在講作為一個投資者你能不能從致股東公開書(A Letter to Shareholders)中看出一家公司的問題? 什麼是致股東公開書? 如果你有看過上市櫃公司的年報,通常打開年報的第一項就是致股東公開書。這封有點像開場白也有點像摘要,主要代表著公司的經營者(董事長或CEO)向閱讀這份公司過去一年成績單(年報)的使用者簡單說明一下,本公司過去一年大致的經營情況、達到了什麼里程碑、有什麼顯著成就….以及展望今年(未來),我們對公司前景的看法和預計想要達到的目標等,全世界最有名的致股東公開信就是巴菲特寫給股東的致股東公開信。

 

而這本書的作者認為透過追蹤和分析這些年度公開信裡的用語,投資者可以探索出公司經營者是否具有誠信? 是否想故意隐暪什麼? 對公司的未來到底是以積極成長為目標? 還是穩健保守為原則? 畢竟這些大企業的CEO(本書講的當然是美國的企業)都有超乎一般人的經驗和資訊來源,這要比分析師的猜測有用多了。

 

那麼這樣的觀念能不能用在台灣呢? 坦白說我不認為如此。理由很簡單,我認為台灣多數的上市櫃公司董事長都和食神裡的史蒂芬周一樣,嘴砲一流,但是連握住菜刀做菜的力道都沒有。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除了不少人年事已高、很多人之所以會當上董事長只是因為比別人會投胎、或是本身的出身是武場─靠商場上衝殺起家,這種舞文弄墨本就非所長之外,很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台灣投資人根本也不重視這一塊,和關係人講半天誠信和前景還不如直接暗示你我們產品即將被用於挖礦來得有用。

 

既然如此,那為何我又會掛名推薦呢? 因為本書帶給我一個完全不同的想法。之前因為寫書我經常會看公司的年報,但基於認為反正只是官樣文章,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家公司的致股東公開書。不過就因為本書的啟發,所以我就隨機找了三家公司隨手看了一下(別忘了台灣上市櫃公司有近 1600家喔!)

 

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一家的內容還真是乖乖隆地動.

從這家公司網站上可以查到從民國102105年共4年的年報. 四年的致股東公開書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幾乎是一樣的,第二段的公司過去一年經營成果當然是每一年不一樣,但第三段的前景展望又是每一年差不多。簡單地說,四年的致股東報告書四個部份(前言、去年展現、未來展望和結語)有三個部份每年都是一樣的,而神奇的是居然從來沒有人覺得這件事有多不合理? 這就和我的書裡講得一樣,果然是在大同世界才有可能發生的事”. 如果以此去回顧這家公司過去的經營績效,你會發現~~原來是XX,果然不意外。


也基於此,我寫下了我對本書的”推薦語”


"你能從董事長致股東報告書中看出一家公司的潛力(或問題)嗎?" 這是本書作者開宗明義的提問。

這個題目看似無厘頭但卻值得深思!

坦白說,這本書能不能對你的投資能力有所精進我不確定。畢竟很多美國書裡講的”投資者”並非指散戶,而是專業投資者,散戶和專業投資者不同之處是散戶看情況不對隨時可以落跑,但專業投資者部位大,多傾向中長期持有,自然要重視經營者誠信。不過不管你是散戶或是大戶,或許有件事是你可以好好想想的,

“如果一家公司董事長連向股東陳述經營理念的能力都沒有,或是連一年才交一次的作業都不肯好好寫,這家公司憑什麼得到你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