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寓言

經濟寓言

  1. 為什麼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我的酒友,也是本版的忠實讀者-Fred Tsai 寄給我一封信, 內容是一則金融寓言, 我猜應該是網路上流傳的文章. 內容如下:

-----------------------------------------------------------------------------------------

什麼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



太陽高掛,街道無人, 時機歹歹,每個人都債臺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天,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正開車通過鎮上。他在一家汽車旅館前停車,進去後,拿出一張 1000 元鈔票放在櫃台,先當押金,說他想先看看樓上的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該名先生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 1000 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付了他欠的錢。屠夫有了 1000 元,橫過馬路付清了欠豬農的錢。 豬農拿了 1000 元,奔向飼料和燃料供應商,也付清了他欠的錢。那個在農會做事的老兄,拿到 1000 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有了 1000 元,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間錢。旅館店主把這 1000 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這位旅客下樓來,拿起 1000 元鈔票,聲稱客房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回,塞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表面看起來,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任何東西。 但是現在全鎮的債務都清了,而且以更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



這告訴我們三件事



1.   錢是流通的,不要全部存著不用

2.   全鎮的命運是綁在一起的(如同地球村,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3.   貨幣有乘數效果

─ ─ ─ ─ ─ ─ ─ ── ─ ─ ─

這個故事很神奇嗎? 其實也還好, 因為你如果仔細想想, 小鎮裡的人本來就都沒有負債啊? 因為每個人雖然有著1000元的債務, 可是同時也有著1000元的債權, 所以二者相抵, 本來大家的負債就是零. 旅客的1000元只是一個催化劑, 讓缺乏現金流的小鎮, 因而帶動一連串的清償活動.

這個故事其實真正告訴大家的是, “貨幣”這個東西對於現代經濟有多大的貢獻, 因為少了貨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以物易物, 也多虧了貨幣的乘數效應, 才能讓經濟規模倍增.

2. 吃屎創造GDP

這也是一則常在網路見到的故事.

有兩個經濟學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發現一坨狗屎。甲對乙說:你把它吃了,我給你 5000 萬。乙一聽,這麼容易就賺 5000 萬,臭就臭點吧,大不了拿了錢去洗胃,於是就把屎吃了。

二人繼續走,心裡都有點不平衡,甲白白損失了 5000 萬,什麼也沒撈著。乙雖說賺了 5000 萬,但是吃了坨屎心裡也很幹。

這時又發現一坨屎,乙終於找到了平衡,對甲說:你把它吃了,我也給你 5000 萬。甲一想損失的 5000 萬能賺回來,吃坨屎算什麼,乙不是也吃了嗎?於是也把屎吃了。按理說這下二人該平衡了,但是他們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兩個人的資本一點也沒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於是就去找教授,教授聽了他們的訴說,安慰他們:同學們,你們應該高興啊,你們僅僅吃了兩坨屎就為咱們國家貢獻了 1 個億的 GDP !

─ ─ ─ ─ ─ ─ ─ ── ─ ─ ─

這篇以用字來看, 應該是來自大陸, 我相信寫這篇的人也有意嘲諷大陸各級政府只會看GDP這個絕對數字, 而忽略了在創造GDP的過程中, 可能伴隨的成本和傷害.

回到故事本身, 大家一定很好奇是否真的創造了1億元的GDP? 答案是, 但也不是, 因為GDP理論上是一個地區所有經濟活動的總和, 所以這樣的經濟活動應該被計入, 但是就如同你拿10,000元現金給你的爸媽 或是拿家裡不要的電器和朋友換球具一樣, 這種屬於地下經濟的活動, 一般是無法估算的. 除非今天甲開了一張5000萬支票, 乙也開了一張5000萬的支票, 再彼此交換存入銀行, 或是雙方開立發票, 讓政府有交易的依據, 這樣的行為才會被列入政府計算之中.

那麼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答案是GDP真的不代表什麼, 單單只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或是作為二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比較, 更是無聊.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的結果, 其實很多經濟數字都被重覆計算, 所以數字代表的絕對意義沒有以前那麼大, 另一方面,其實有更多的東西, 如污染, 社會福利, 居民幸福感….等, 是無法反映在GDP上的.

最重要的是....下次再聽到有人要想辦法提高GDP........

叫他去吃屎吧!

3. 財富的泡沫

這是我因應上一篇”OLD MONEY, NEW MONEY” 想出來的.

有一個位處台灣東部偏僻的村子. 由於交通不便和經濟活動不發達, 多數村民都是過著近似自給自足的生活, 家家戶戶都有土地, 但是就是沒有餘錢, 所以村子惟一一家銀行, 也近乎要倒閉的狀態.



有一天, 一個旅客偶然來到了這個村子, 他驚訝這個村落的美麗和民風的淳樸, 於是他決定就此長居這個城市. 於是他找上了當地的惟一一家銀行, 存入了他手頭的一千萬, 他打算就在此渡過他的下半生.



當他看上了心動的房子, 談好合約, 並請銀行支付這一千萬給屋主時, 銀行勸誡他, 反正利率這麼低, 你何必一次付清, 你就先付個200萬, 餘下再20年分期貸款就好. 他心想也對, 就決定以房貸方式進行, 並在銀行帳上留下了800萬.



原本銀行應該把客戶的200萬連同貸款的800萬, 共1000萬支付給房子的賣方. 但其實這家銀行是空殻子, 帳上根本沒有自有資金, 於是銀行告訴賣方, 你拿1000萬也危險, 不如我幫你開一個帳號, 你可以隨時提領, 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內線消息, 這個人之所以買下了這麼大的土地, 是傳言我們這個城市底下藏有巨額的黃金, 我要是像你這麼有錢, 我早就快點去買土地了.



聽到銀行人員的內線, 這個賣方開始後悔隨隨便便就把地賣了, 於是他毫不考慮地決定, 趕快再把收到的1000萬投入去買另一塊地.



同樣地, 賣方1找到另一位賣方2, 也洽妥了1000萬土地, 也如出一徹的, 賣方1也得到了銀行建議, 採用20年房貸, 而也同樣地, 賣方在不知怎麼處理這一大筆錢下, 先在銀行開戶, 並同時獲得了黃金的內線, 也同時決定趕快再買一塊土地.



到此時, 原本搖搖欲墜, 帳上根本沒有現金準備要倒的銀行, 帳面上數字是 客戶存款 2600萬(800+800+1000) 貸款金額 1600萬(假設都以80%貸款), 帳上保有現金則是1000萬.



當然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算下去, 用經濟學的假設模型(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塊地可以賣), 除了最後一個人只有1000萬存款外, 最後這個城市每個人都有800萬的銀行存款和800萬的貸款, 銀行的存放款規模則是達到了空前.



這是經濟學教科書說的, 當然在現實生活不會是這樣, 因為要不了很久, 很快大家都會知道這個城市底下藏有巨額黃金的事,更有耆老指証歷歷, 在他小時候有聽過他爺爺說過, 有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 有一大群日本士兵進到這個村子挖了一大半夜. 於是土地開始飆漲.



土地開始飆漲的結果, 大家都開始變有錢了, 因為原本一坪1萬的土地,現在喊到10萬了,連鄰村或其他外地來的人都抱著現金來買土地, 於是土地更加上揚, 當然這代表著大家”未實現利益”又更高了. 於是原本開餐廳的, 賣鞋子的, 只要家裡有塊地的, 都成了千萬富翁, 大家紛紛向銀行借錢買車子和整修房子.大家勇於消費的結果, 讓村裡開店的, 個個生意興隆, 大家又更有錢了, 於是可以作更多的消費, 最後這個小鎮的”GDP”達到空前的紀錄, 那原本要倒的銀行, 也一躍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銀行.



最後呢? 最初的旅客發現這個村子已經不是他要的樣子, 他把房地產賣了, 拿了一億+800萬, 前往下一個他理想的村落.

─ ─ ─ ─ ─ ─ ─ ── ─ ─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 夢想真的是件了不起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每一個炒作, 背後都有一個遙不可及, 但是大家卻都指証歷歷的故事

  2. 貨幣真的有乘數效應

  3. 不要笑這些人莫名其妙 因為仔細想想 你我也正在其中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Old Money, New Money

Old Money, New Money

還記得幾年前, 有個人用股票質押向我父親借錢, 後來股票跌破抵押值, 那位先生也就不再還錢了, 直到後來股票又漲回來了, 他想要回股票, 但我們要求他先把欠的錢還清, 這位仁兄居然告上法院, 指責我們侵占. 讓我父親不禁感慨時代真的不同了。因為在他的年代, 欠錢是一件羞恥的事, 欠人家錢要想辦法趕快還, 同樣的道理, 他也從來不向銀行借錢, 不管是買房子或是創立事業, 在他的年代, 勉強算的上”借錢”的是互助會, 否則就是合夥合資, 銀行的功能除了存錢, 似乎沒有什麼其他的功能.

我父親代表的, 是台灣老一輩的想法, 他們多生於戰亂和幼年窮困的物資生活, 所以他們珍惜每一分可以累積的財富, 在工作上, 他們喜歡選擇大公司或公家機構, 因為這可以確保他們收入的穩定, 他們相信, 財富來自辛勤工作和不斷儲蓄的結果。在企業經營上, 多數的老闆認為他們的收入來自公司盈餘的分紅, 公司賺大錢, 老闆和股東們, 自然就賺錢. 也因而, 公司盈利是企業經營的最大目標, 毛利太低或是賠錢的生意, 基本上是不做的. 王永慶就是這一代的企業代表.

到了第二代企業家, 開始有點不同了, 很多人領悟到股票的魅力. 大家發現到股票這種標準化商品的好處. 假如公司資本有1億股, 那麼只要股票漲1元, 從第一股一直到第一億股都是漲1元. 那麼只要想辦法讓公司股價上漲, 大股東的財富就可以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這要比辛苦的工作賺錢要來的容易多了, 同樣的概念, 也被應用到對員工的激勵計劃中. 於是不難想像, 在”想辦法讓股票漲”的前提下, 許多公司開始政策轉向了, 即使大砍毛利搶單也無所謂,  反正只要營收增加, 公司股價向上就可以了, 因為, 大家的財富都是來自股票的資本增益, 而不是公司盈餘.

慢慢的, 和多數的金融商品一樣, 資本增益這件事對企業家又有了不同的作法, 因為大家發現要靠股票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 不一定要局限在讓自家公司股票上漲才能賺錢. 於是:

  1. 很多公司利用自己對業界的熟悉, 成立了投資公司. 投資公司有很多好處, 除了可以投資賺錢, 還可以避稅, 可以護盤. 也因此大家開始看見很多上市公司, 業外收益比本業更重要的奇怪現象.

  2. 分拆和轉投資: 把公司賺錢的部門獨立成為一家公司, 再扶助這家公司上市, 這樣一來公司和大股東都可以坐收上市的利益.


當然, 很多公司是沒有能力做到以上的, 於是乎, 有很多的投資銀行開始介入, 隨著他們客戶”多角化”的愈來愈豐富, 這些投資銀行也開始慢慢質變, 他們不再只是過去單純的顧問諮詢或承銷的工作, 他們從客戶中也可以得知一些消息, 於是乾脆自己跳下來作投資方的角色, 同時間, 透過金融創新, 他們也可以因應客戶需求創造商品, 一方面是球員, 一方面也是裁判, 再配合上高桿杆的融資, 這些投資銀行家和他們旗下員工每年都獲得驚人的財富.

也正因為愈來愈多人的財富形成歸因於投資市場, 因此每當有個風吹草動, 執政政府第一個作為就是降低利率. 長時間的低利率造就出來了龐大資金, 但是和傳統不同的是, 這些錢並沒有投入生產事業,理由很簡單,  因為投資的獲益更高, 回收更快, 於是這些資金開始湧入了股票, 房地產, 商品或是特定國家貨幣, 帶動了這些商品的上揚, 這些東西的上漲, 又讓更多的人也加入了這個遊戲, 漸漸地, 全世界都開始瀰漫在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 我們父執輩, 甚至數百年來的諄諄告誡, 財富來自辛勤工作, 來自節儉累積, 在今天看來都成了笑話。 為什麼要努力工作? 工作那麼難找, 老闆那麼刻薄, 更何況抱著一份死薪水, 再怎麼努力, 也趕不上資產的增值, 如果不想辦法從資本市場上賺錢, 可能馬上就會淪為下流階級.

也因此, 這個世界出現了許多顯學, “不要為錢工作 要讓錢為你工作”, 這是約十年前, 來自”窮爸爸 富爸爸”這本書作者給大家的觀念, 或是理財專員最愛說的, “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 再再都在提醒著我們, 傳統那種抱著一份工作, 努力向上等待升遷, 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 也進而, 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 或是愈來愈多的企業投入了這種不事生產, 只是單純從買進賣出賺取價差的工作之中.

大家都去投資, 那麼誰要來生產? 如果這個問題拿到歐美去問, 應該得到的答案都是 Asian. 不難理解, 因為歐美的GDP有很高的比例是來自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也因此, 當這波金融風暴來襲時, 缺乏了製造業的支撐, 歐美的失業率一直降不下來,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日本, 甚至是後繼的韓國和台灣. 因為如果你把同樣的問題去問這些地方的人, 他們會告訴你: China.

但是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過度的資金湧入,配合上現代大家都想賺QUICK MONEY, 這些錢開始在中國各地炒股炒房.結果是房地產的炒作, 從一線城市炒到二線, 二線炒到三線, 最後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城, 房價都出現了數倍的成長.而這些房地產價格的成長帶來了財富的幻覺, 所有人都有了數百萬以至到數億元的身價, 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因為某種程度解決了這個世界過度生產的問題, 惟一的問題是, 如我之前的”下一個波沫-中國”裡說的, 萬一有一天房價股價不再大幅上漲時, 那這些建構在幻覺的財富怎麼辦?

Anyway, 目前全世界都籠罩在一種資產泡沫裡. 當我們還在嘲弄著2~3年前華爾街的那群人是如何運用桿杆讓財富無限擴大, 而終至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時, 很有趣的, 多數人也正一步一歩走向華爾街當年的路. 和我老爸的年代相比, 今天有更多的人有著高額的負債(主要是房貸), 也有更高比例的資產(或是財富)是和投資市場習習相關, 換言之, 只要投資市場表現暢旺, 那麼民間消費馬上興盛, 相反的, 一旦投資市場逆轉或崩盤, 很多人會緊縮消費, 接下來, 過去幾年的超高投資下帶來的生產過剩效應馬上浮現, 於是工廠要關廠裁員, 失業的員工再緊縮消費, 形成了重重的惡性循環. 於是政府再想辦法創造泡沫, 好讓大家重新覺得自己有”變的有錢了”, 於是再度過度消費, 來去化這些產能, 這樣的例子, 正是從2008到2010正在發生的事..

最近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到底會不會有二次經濟衰退?”, 大家的說法眾說紛紜, 我個人的想法是很有可能也很不可能, 把二種答案都說出來, 倒不是我在模稜兩可. 先說一下主流意見, “很不可能”的原因, 因為世界景氣正在朝向復甦, 目前的指標看到的只有指向未來可能走緩, 而沒有急速下滑的可能. 這也是大家看到多數經濟學者或是主事官員的看法.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其實目前正因為經濟的復甦是建構在政府想要創造的”感覺”中, 再加上投資市場有點過度反應經濟復甦了, 因此一旦有些負面的因素發生, 很容易造成投資市場的修正, 而這樣的修正也因為許多人的財富和這些投資市場習習相關, 很快會反應在消費市場上, 造成經濟的退縮.

至於個人投資者, 我想值過高興的是, 未來大家會看到各國政府愈來愈不太能容許投資市場下跌(這個遊戲似乎有點不太公平, 是嗎?), 因為投資市場的下修會馬上影響到經濟情況. 但是也不用高興的太早, 因為過去這種平均7~8年才會出現的空頭, 應該未來會出現的頻率會愈來愈短, 而且力道應該會愈來愈大, 今天政府變像鼓勵大家投入資本市場, 看似"立意良善", 但其實等於埋下一顆未爆彈, 很簡單的道理, 不管是房市或股市, 都不可能無限制上漲, 而且當這些資產上揚到一定程度後, 後面要再拉高的資金成本會愈來愈大, 而當上升力道不足時, 就是泡沫破裂的時候..這或許是很多目前埋怨存款利率過低, 已經或想"積極投資"的人應該要小心的.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隨著ECFA早收清單納入了台灣銀行業, 可以提前在大陸設立分行, 這幾天台灣銀行類股在股市上的表現特別的活躍. 彷彿這一開放, 台灣的銀行業就此脫胎換骨。我還記得N年前, 今週刊或財訊曾有一集就是以台灣銀行的大利多為主題, 主要內容就是講, “未來”只要開放人民幣和新台幣直接兌換, 這個市場高達數百億, 台灣銀行的EPS可能因此每年增加0.X元到1元, 再加上後續的兩岸直接匯款, 手續費的收入更是高的驚人, 更不要提, 如果允許台灣銀行到對岸設立分行, 台灣的銀行馬上就和香港的銀行一樣成為搶手貨.為什麼如此? 當然是因為"大家都說" 台灣長期受困於國內, 無法去服務設立在彼岸的廣大台商.

以今天回頭來看, 台灣到對大陸設立分行會不會真的脫胎換骨是不得而知, 但是至少就直接匯兌來看, 似乎達到的獲益可能連該雜誌講的1/3都不到.

上週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不約而同, 在某一天的社論同時談及台灣銀行西進的可能風險, 其中不外是談大陸國有銀行資本太大, 台灣銀行規模太小, 和台灣銀行經營層過於保守的問題.

事實上, 台灣銀行業的低毛利是有名的, 平均銀行資產報酬率(ROA)連0.5%都不到, 不要說和日本韓國或美國比, 連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比台灣高. 還記得幾個月前中國工商銀行行長來台, 還說”台灣銀行可以賺這麼少的利差 還能微笑服務客戶 這是我們要向台灣銀行業學習的地方”, 聽起來額外令人覺得嘲諷.

其實有關台灣銀行的競爭力, 在本BLOG之前有寫過幾篇,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 我自己都找不到了. 所以在此再重新提出看法. 先講我的結論, 如果以為銀行西進就可以改變台灣銀行業, 和上一篇一樣, 我的看法是四個字:別作夢了. 為什麼? 我的想法如下:

  1. 銀行的高層根本有問題: 如果你打開台灣金融業的董事長名單, 你會發現最多的董事長, 主要來自官員轉任, 當然這和台灣官股銀行不論在數量或規模上佔多數有關. 這些在公務體系擔任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官員, 其實最大的特色就是奉公守法, 幫政府把關, 配合政府政策. 當這些年過六十的人轉任金融業, 你不難想像, 他們的管理性格會如何影響到他們所處的銀行.


第二種常見的銀行董事長, 就是家族企業.這些從官股銀行到民營銀行都有, 理論上這些銀行會比官股銀行多一點競爭力, 只是可惜多數這些董事長的年紀也在65~70歲左右, 而圍繞在這些董事長周邊了的, 除了年紀35~50左右的兒女, 就是一堆和主子年紀差不多的老臣. 老臣最主要功能就和上述的官股董事長一樣, 重點不在開創, 而是忠心.

倒不是我對年紀大的人有偏見, 主要是當一個人年紀大, 除了性格偏向保守, 也容易偏執和堅持己見. 再配合上以”忠心”為重要的考量, 台灣銀行最常出現的是, 寧可作follower 也不作創新者, 這種結果是, 所有銀行都在作同樣的事, 當現金卡流行時, 大家都搶發現金卡. 當連動債好賺, 所有銀行客戶都被推薦連動債.  和台灣的電子業一樣, 台灣的銀行永遠沒有創新, 永遠在代銷, 永遠在靠Cost down來維持獲利, 銀行不肯投入太多資本在研發創新, 永遠都是在想如何行銷, 連行銷手法也幾乎相同, 都是怎樣開戶送XX, 或買XX送XX,  最後同樣宿命, 是一流的人材就是流向外商.

這種事反映在資訊採購上就是, 常常會有銀行花大錢請外商企管顧問來作評估, 或是天價買進外商系統或IBM硬體, 理由很簡單, 因為我都用了最好的了, 所以出了問題也不要怪我.

2. 台灣銀行系統是我見過最古老的系統: 當然, 下這樣的標題有點聳動, 但是的確就我開戶的台灣, 大陸和美國三地銀行來說, 台灣的銀行系統是最笨拙的.

我想多數的台灣人都知道, 台灣的銀行營業時間是週一到週五, 每天下午三點半關門. 說真的, 我以前一直以為, 銀行分行三點半關門後, 應該差不多四點結束所有客戶服務, 然後就是叫飲料點心進來, 大家聊聊天, 順手整理一下今天的資料, 然後下午五點到五點半下班. 後來遇見到銀行擔任襄理的同學才知道, 不但不可能五點半下班, 多半員工都是七點半左右離開, 她有時週六日還要來加班.

順便講一下美國和大陸的情況. 美國銀行的營業時間一般是平常日到下午五點或五點半, 週末則是看情況, 有的是週六全天, 週日不開. 有的則是週六日各開半天. 大陸則是週一到週日,每天都是到下午五點或五點半.

天啊, 要是大陸和美國都和台灣這樣搞, 那不是每天都要九點才下班嗎? 美國的情況我不確定(理論上也不可能), 我有一個經驗是, 一個大陸的行員請我吃飯, 銀行五點半關門, 他倒是六點就出現在餐廳了.

我問過我同學, 妳們每天都弄到七點多到底是在幹麼? “就是把手上有一些來不及處理的事處理完, 接下來要對個人櫃檯今天的帳上(現金和你寫的那些存取款單和代收付), 個人的對完了還要對整個分行的帳, 全部都沒有問題了才能全部人離開. 如果一個人對不起來, 全部人都要留下來.

(有趣的是, 我之前二位作銀行系統的朋友, 他們負責銀行總帳, 他們都說在他們任內, 總行的帳從來沒有一天完全對上過)

看到這裡, 你一定和我有一樣的問題, 難道美國和大陸的都不用對帳嗎? 以此, 我問過我大陸的行員朋友, “怎麼可能會對不上?” 如果你了解就會知道, 其實問題就出在櫃員用的系統.

我前面說過, 台灣的系統是三者中最爛的, 那麼最新的是誰? 答案是大陸. 當然這和大陸銀行核心系統是三地中最晚發展有關. 在美國, 由於高度自動化之故, 通常你走進一家銀行, 服務人員問清你的來意, 接下來就引導你去ATM去處理你的存提款或是到專人處去處理你的貸款或開戶…等工作. 通常會在櫃檯的, 多半是存/兌現支票, 所以相對櫃檯的工作輕鬆多了.

那麼中國大陸的系統呢? 首先最讓我稱贊的, 是大陸銀行根本沒有存款簿這件事(美國也沒有), 所有東西都在你的ATM卡和電腦系統裡. 其次, 大陸也沒有填存/提款單這件事(美國如果臨櫃, 則是要填). 那你一定很好奇, 那要怎麼進行呢?

很簡單,  當你走向櫃檯, 小姐會問你要辦什麼? “我要提 1000元”, 接下來你就把卡給小姐, 接下來她刷卡後, 會要求你輸入密碼, 確定你帳上有1000元, 就打了一張單子上面寫著提1000元, 給你簽名, 你簽完後, 她就把另一張提領1000元的收據, 1000元和你的卡還給你. 所有交易結束. 對行員而言, 所有單據都在電腦裡, 她只要核對電腦加總的數字和手上的錢對不對即可. (PS. 如果單子有錯, 例如小姐聽錯, 那就撕掉單子, 確認後再打一張給你就好)

至於如果你想查歷史交易或餘額, 除了ATM, 一般還有一個叫查詢機的, 會自動列印你的歷史交易紀錄.(當然也可以在家上網查詢)

反觀台灣, 像我這樣分住二個房子, 在一家銀行裡有多個帳戶, 每次要辦個事, 第一個要想的是, X…我的存款簿在哪裡? 然後到銀行還要寫那些貮仟伍佰肆拾柒元參角元整的單據, 最痛苦的是我常要匯款, 除了要寫提款單, 匯款單上還要把個人資料再填一次, 這些資料根本銀行系統裡早就都有了, 只是很莫名其妙地, 銀行似乎深怕你平常沒機會寫字一樣, 總要叫你全部再重寫一次.

更好笑的是, 還好這幾年不少銀行接受簽名了, 否則我以前每次要去銀行還要翻箱倒櫃的找印章, 不過迄今, 不少公家機構還篤信印章這種東西, 即使我証明本人, 他們就堅持你一定要拿出”原留印鑑”. 有一年我臨櫃, 找不到印章, 郵局的人要求我填一堆表格, 和100元更換印鑑, (而且居然不接受我換簽名) 我看到隔壁一位老伯, 說不認識字, 就蓋手印, 我也想用蓋手印就算了, 沒想櫃檯小姐居然還不同意我蓋手印, 非要我拿印章不可.

Anyway, 這就是台灣銀行的競爭力, 一群還守著和客戶套關係和殺價取得生意的高層, 帶領著一群作的要死卻無力反抗的年輕戰力. 這讓我想起”銀河英雄傳說”裡的一句話, “被一隻羊帶領的一群老虎 比被一隻老虎帶領的一群羊更沒有戰鬥力”.

3. 大陸的台商還要靠台資銀行嗎? 十年前到大陸的台商, 或許就和初到美國的移民一樣, 沒有信用, 也沒有太大的背景, 因此當時的台商反而很常利用台灣的母公司向台灣的銀行融資, 再匯到大陸去.但時至今日, 如果這家公司還只能靠台灣的母公司融資, 我只能說”也太沒有搞頭了吧”. 目前台灣銀行僅存的利基, 是利率比大陸低. 其他我看不出來有什麼一定要向台資銀行在大陸分行借錢的必要. 除非是小型企業, 如果台資銀行到大陸要作這種放款, 那如果不是規模要很大, 那麼銀行承受的風險就很高.

更何況大陸幅員遼闊, 台灣有幾家銀行有辦法遍地開花? 如果是想單純在某些特別台商密集地區, 如上海, 蘇州或廣東, 過去我服務的母公司, 就偷偷在大陸投資了一家銀行, 還刻意開除了不少銀行中階員工過去這家, 同樣這家就是只有在上海和蘇州有據點, 時到今日, 你不妨問問你自己或大陸的朋友, 有幾個人聽過”華一銀行”.

如果你是中型以上台商, 融資沒有問題, 請問你是會和工商銀行或招商銀行這些打交道, 還是和來自台灣只有1~3個據點的合作金庫? 更何況, 台資銀行再怎麼開放, 能從事的業務一定無法和中國本地銀行相比. 對此, 我只能說台資企業要仰賴台資銀行的黃金期早就過了.

在我以前的文章就說過了, 如果台灣銀行真的有競爭力, 在香港, 在越南, 或是在美國早就成功了.中國這個大餅, 是目前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不只是中國本地銀行, 歐系, 美系幾乎你能叫出名字的都在裡面。台資銀行進場, 我相信還是有利可圖, 但是要像這些名嘴還是一些愈來愈名嘴化的雜誌所宣稱的那樣. 我勸台灣的銀行還是先好好改善自己的體質吧, 同時也別忘了, 愈國際化的結果, 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拉高銀行自身的風險, 這也是銀行一頭熱下, 自己應該要評估的.

p.s  本文講的台灣銀行指的是台灣的銀行, 而非單指台灣銀行(BOT)這一家, 同樣文中提到的美國銀行, 也非BOA, 而是指美國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