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失業率成為一種常態
印象中以前每個月受到關注的經濟數據, 不外乎物價指數和景氣燈號, 但從最近幾個月, 政府公告的失業率反而有後來追上的泰勢. 而且伴隨在政府公告數字之後的, 往往是一陣躂伐...數據失真、政府用很多手段提供短期工作來美化數字..等.
和上一篇貧富差距一樣, 超低失業率也曾經是台灣在經濟發展中最驕傲的一部份. 台灣怎麼作到的? 還記得二十年前, 我還是高中生時代, 南韓當時最有名的, 是學生示威運動.學生活動之大, 警察往往要動用大量的鎮暴警察和催淚瓦斯才能強勢驅離. 搞到有一年,韓國全國納稅第一名的, 是一位賣這些鎮暴設備給警方的人. 後來, 在政大遇到幾個來自韓國交換學生, 問起為什麼韓國學生要這麼激烈的行動? 他們說, 這是因為政府和大財團勾結, 所以學生找不到工作, 心裡鬱悶, 當時的韓國大學生, 通常都在大二後休學去當兵, 為的就是怕畢業後當兵找不到工作. 相反的, 當時的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 往往三兩個人, 二隻電話就開了一家公司, 這些企業可能沒有什麼國際型競爭力, 但是卻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回到今日, 為什麼失業率開始節節高昇呢? 我查了一下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資料, 如下表. 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 民國84年之前, 基本上都在2%以下(除了期間的石油危機 到2%以上)
2. 85-89年都在3%以下, 但是有上升的驅勢
3. 90-97年都在4~5%左右
4. 98年今年達到5%以上
如果對照一下歷史, 85年差不多在亞洲金融風暴前夕, 不過當時最大的特色,其實是電腦化開始逐步被運用在企業, 取代了部份人力的需求
90年則是.COM泡沫的破裂, 造成大量科技公司的倒閉以及更加速企業以資訊化取代人力, 另一方面, 也是政黨輪替的開始, 原本堅持"戒急用忍"的李登輝下台, 改由"積極開放 有效管理"的陳水扁上台, 大量企業開始移向中國大陸, 也造成大量失業人口.
至於98年, 大家應該很清楚, 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 失業率再次攀高.
從以上說來, 似乎企業資訊化以及工廠外移是造成今日台灣高失業率的兇手嗎? 我覺得這樣的答案應該是, 但也不完全是.
說"應該是", 因為從歐美日的經驗看來,隨著經濟的繁華, 本地製造業的成長本來就會愈來愈高, 進而必須從高生產成本移向低生產成本地區, 因而造成本地失業人口的增加. 從這點看來, 這是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的必經之路.
說"不全然是", 因為依台灣目前失業情況, 照理說, 應該企業可以有一堆人可以挑選的"買方市場". 可是, 以我個人和一些主管或老闆的經驗, 大家酒酣耳熱之際, 往往卻抱怨找不到人材. 看來, 很明顯的, "買方"和"賣方"之間出現了一些落差.而且這些落差, 應該不是出在薪資的部份.
問題出在哪裡? 首先是台灣的教育系統出了問題, 也就是台灣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人材, 不全然能被"買方"所能接受, 尤有甚者, 因為雇主必須要為這些新進人材再付出一筆訓練成本, 在考量市場供給過剩的情況, 雇主不願意雇用剛畢業, 沒有經驗的人, 於是剛出校門的學生和中年被裁員的大伯嬸嬸們成為了台灣失業的主力.
這樣的問題, 學校和教育部看到了嗎? 是的, 因而近年大學多了很多實務課或是請校外人士來學校講課.(小弟不材 也上過二次), 但是效果呢? 我想應該沒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 我認為這和教育部官員和許多大學校長的背景有關.
我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一家綜合大企業的CEO, 旗下有許多部門. A部門已經虧損多年, 而且從研究及趨勢來看, 未來幾年賺錢的機會很低, 你會怎麼作? 如果研究告知市場某產品熱賣, 而這項產品和本公司某產品相關性很大, 轉入成本不高, 你會怎麼作?
以我來說, A部門如果不是關掉, 就是縮減成本, 減少投入. 至於新產品, 則是作過評估後, 提高投資馬上投入. 我想我的觀念應該和大多數人差不多吧.
回到高等教育裡, A部門是什麼? 哲學、中文...等, 我不是說這些科系不重要, 而是二十年前, 這些科系可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二十年後, 可能市場的需要比較不大了, 原本招100個學生的, 是不是要考慮改招50個? 但是現行制度的僵固, 除了排名很後面的學校科系可能招不到學生外, 否則基本上, 數年前訂的招生名額, 向來只有增加沒有減少的道理.
同樣的, 什麼是市場熱賣的產品? 你不妨打開報紙看看, 需要職缺最多的工作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猜是工程師, 其實答案是業務. 一家公司不管景氣好不好都會要的人是什麼? 也是業務. 或許有人看不起這樣的工作, 事實上, 當你的位階達了總經理或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時, 你最大的工作, 也是業務. 而這樣的工作, 在台灣居然沒有一個學校或商學院有這個科系.
這些都因為我們教育部的官員多半是學教育出身的, 大學校長多是學術專精的學者. 他們從來不用商業的思維去規劃教育.
其次, 失業率的走高或是工廠的外移, 其實也和許多人的工作心態有關. 工廠外移到大陸. 大家直覺想到就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或是土地成本. 我想這是受到電子業低毛利的誤導.台灣許多的代工業, 毛利低到5%, 所以能省下1%就是多賺1%, 但其實很多產業並非如此. 但為什麼還是外移到大陸了呢?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約五年前我們開始外包到大陸去.最大原因並不是成本, 而是勞工心態. 因為當時台灣已經富有一段時間了, 問題來了, 當訂單接不完要趕出貨時, Sorry, 我週末想休息.即使千拜託萬拜託, 依勞基法付一倍薪資, 就是沒人肯作. (這個經濟學有個名詞, 叫後彎的供給曲線) 反觀彼岸, 當時還是一切向錢看的年代, 只要肯付錢, 除夕夜都可以開工. 於是, 很無奈, 我們選擇了對岸.
時至今日, 台灣失業率高升, 勞工的心態有改變嗎? 看看那些作政府短期計劃人的工作態度, 那麼年青人呢? 工作辛苦 環境不好 但薪水OK的, 沒人要做. 薪水低的, 也沒人要做.大家寧願坐在電腦前批評政府, 或是期待著寫寫履歷 台積電、鴻海就會找你面試, 也不願找個四流的公司先做起. 我記得前一段104人力銀行的楊基寬在畢業典禮上致辭提到延畢的人是懦夫, 和台大校長提到, 要大家先做二萬元以下的工作, 馬上就在台大PTT上被轟到沒力. 說真的, 就我的年紀和經歷來看, 這二位說的一點都沒錯. 我個人在1998年從美國回台灣時, 進入皮革業的薪水是18,000元. 如果我當初在乎我的學歷和薪水, 我很難想像今天的我會是怎樣.
拉拉雜雜談了一堆, 當然造成今天的結果, 因素還有很多, 過多的大學生供給, 全球化的競爭...等都是原因, 不過, 基本上, 高失業率在未來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會是一種常態. 至於台灣, 如果大家的工作心態不改變, 學校教育不能有效銜接上社會需求, 那我想大家只有衷心祈禱, 大陸對台灣的效益真的有馬總統講的那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