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美國政壇明日之星 Elizabeth Warren

美國政壇明日之星Elizabeth Warren

 

這是篇刊登在今天(12/28)工商時報A5 版中的投稿. 如果你是本站的常客, 你會發現文章內容多半就在之前文章”給資本代言人的一封信”的讀者留言中出現. 獨立成文當然不是為了彰顯工商時報的刊登, 這其實已經是工商時報第三次刊載我的投稿了. 我很感謝工商時報編輯陳小姐, 每次都把我的文章以相當大的篇幅放在顯眼位置.

之所以再次整理並放在本blog, 一方面工商限於字數限制調整了部份內容. 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原本的全文. 另一方面, 拋開合作寫教案的老師不算, 這是我第一次和本站讀者共同發表的文章. 或者說, 第一次和一個從未見過面, 也不太認識的人共同發表. 這是種很有趣的經驗. 透過本blog讓我認識幾位好朋友, 透過網路和email相互分享經驗. 這對我父母那輩的人來說, 應該是個很難想像的情況.

最後, 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本文的主角, Elizabeth Warren. 或許我在文章中暗示她有可能成為未來美國總統. 但事實上, 我想表達的有二點. 首先, 在全球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政策手段刺激經濟下, 未來各國貧富懸殊的差距會愈來愈大. 在這種情況下, 主張激進的政治人物勢必會受到愈來愈多的歡迎. 而現行的政治對立可望愈演愈烈. 第二點. 當美國出現了像Warren這樣中下階層的代言人, 我總不禁去想, 台灣這樣的人在哪裡? 在我之前”向左走 向右走”的文章裡面提過, 像歐美都在為左右政策方向相爭. 可笑的是, 台灣看起只有右派. 而且兩黨的政策都差不多, 舉政府更多的債來補助由上從大企業一直到中低收入戶. 最後的結果是, 看似政治人物都愛民如子, 實質只是留下更多的債務給下一代. 台灣真正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在哪?


 


作者: Hu, Chi-Kuo & Russell Lee

 

美國大選在十一月六號順利落幕. 選前大家普遍擔心重演八年前小布希和高爾僵持不下局面並未發生. 然而, 隨著結局的底定美國股市卻出現一波的大跌. 尤其金融股跌幅最深, 有人認為這是選前利多出盡, 也有人認為這是激情已過重回財政懸崖基本面的結果. 但有一部份人認定的原因卻可能讓許多台灣人意外, “這是因為華爾街最大夢魘─Elizabeth Warren當選參議員了!”

 

一個沒有選舉經驗, 生涯首次參選的菜鳥參議員可以讓美股大跌? 這樣的說法似乎過於牽強.但如果你知道她是本次大選中除了二位總統候選人外, 募得最多競選捐款的候選人, 或許會讓你對背後的原因感到好奇. 在這場選區僅限於麻州(Massachusetts)參議員選舉中, 她的競選捐款不但來自全美各地, 而且80%是50美元以下的小額捐款, 這場選舉全美民眾投射在Warren的熱情和期待可見一般. 有趣的是, 本次選舉全美獲得捐款僅次於Warren的候選人恰恰是她本次選舉對手, 現任參議員Scott Brown. 而他主要的捐款則來自華爾街的各大金融機構. 華爾街不惜一切投下重金要讓Warren無法當選. 也讓這場草根對上銀行家的選舉如同大衛和巨人歌利亞對決般, 成為總統大選外另一場受全美囑目的焦點.

 

何以華爾街如此痛恨和懼怕Warren? 這得從她的經歷談起.

Warren任教哈佛大學法學院多年, 專精在破產法並長期研究美國中產階級的破產案例. 2008年金融風暴時, 美國國會通過”緊急經濟穩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ty Act, 又稱為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後. 設立監管委員會督察行政部門運用這筆資金的情況, 即由Warren擔任五人監管小組主席. 這是她第一次和政治產生關聯. 歐巴馬總統上任後, 簽署了限制華爾街作為的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 Act法案, 依Warren的構想任命她籌設金融消費者保護局(CFPB,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以保障消費者不受金融商品中的法律陷阱所詐欺. 2011年9月, 成立僅二個月的CFPB向全美50州的檢察長發佈一份報告. 認為華爾街多家房貸銀行為了節省費用, 當借款人還不出貸款時, 不但不設法協助這些屋主再融資, 反而加速法拍, 讓許多房貸戶在未能充份了解自己權益並獲得協商前就失去了房子. 依據這份報告, 美國司法部和各州檢察官起訴了五家最主要的房貸銀行, 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花旗(Citigroup), 摩根大通(Chase), 富國銀行(Wells Fargo)和Ally Financial . 最終這五家銀行在今年二月宣佈與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和解, 付出了美國金融業史上最高合計250億美元的罰金(約新台幣7250億元). 而因為銀行不當流程造成損失的房貸戶則因此獲到賠償.

 

Warren的表現獲得許多美國民眾的喝采,也讓她被華爾街視為最頭痛的人物. 在金融消費者保護局成立後, 負責籌備並擔任代理局長的Warren原本是理所當然的首任局長, 不過在華爾街龐大遊說勢力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極力反對下, 成功擋下她的提名, 讓她再也無法監管銀行相關業務.

 

卸下職位的Warren決定回到麻州挑戰現任的參議員, Scott Brown, 這是個極艱難的任務. 因為Brown除了有高達70%的選民認同度外, 還有華爾街的大力支持. 然而憑藉一場又一場的挨家挨戶小型說明會, Warren後來居上, 在11月6日以53.7%的得票率擊敗對手成為麻州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國會參議員.

 

“華爾街和共和黨開始後悔當初為何要阻擋Warren在CFPB的任命….”這是隔天美國許多媒體在報導有關Warren勝選的開頭文字. “如果Warren重返華盛頓是華爾街銀行家的惡夢. 那麼如果她能順利進入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直接監管銀行事務, 就是惡夢成真了”. 銀行委員會傳統上都是由資深議員參加, 沒有新進菜鳥就進入的先例. 不過日前民主黨已經宣佈Warren將獲提名進入銀行委員會. 未來六年可預見會是華爾街痛苦的時間了.

 

Warren代表著美國傳統左派勢力, 主張以政治力量照顧弱勢並限制大企業無限制的權力擴張. 強調金融業務應有的透明化與負責任. 也是承繼Chris Dodd和Barney Frank(即Dodd-Frank法案提案人)相繼退休後,支持大力監管和限制銀行不能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她提議建立現代版的Glass-Steagall法案拆解大銀行).更代表著美國小市民對於華爾街利用金權對美國政治呼風喚雨種種亂象的反對聲音.

 

美國媒體常用”格殺勿論”(Take No Prisoner)這樣的字眼來形容Warren的強悍. 但正因為這份堅持, 讓她在短短四年內從一位哈佛法學教授一躍成為美國中低階層和高知識份子對於公平正義精神的希望. 如同四年前沒有人相信具有非洲血統僅擔任一屆參議員的歐巴馬會選上總統. 誰知道未來具有印地安血統的參議員Warren有沒有可能再次打破美國歷史. 但不管如何, 挾著民意的高人氣(和高爭議性), Elizabeth Warren會是美國政壇的明日之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