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西班牙哪裡有牙?



還記得N年前(N>10), 有一次被公司派到德國參加漢諾威電腦展(CEBIT).這是全球三大資訊展之一, 當然也是很多公司和客戶每年例行打招呼的時候. 在一次場合, 我遇上一個有意思的對話. 是一個歐洲人和台灣人.







歐: You are from Taiwan? Are you from Taipei or Taichun? (這位老外應該是想証明他對台灣有一點了解)





台: No, I fly from Si-Ban-Ya





歐: oh~so after the show you will go back there? (他應該以為Si-Ban-Ya 是台灣某個他不知道的城市)





台: No, after the show, I will fly to Nan-S-La-Fu





歐: Cool.





你猜到了嗎? 其實這個台灣人說的是, 在到德國之前, 他先飛到西班牙去拜訪客戶, 然後show結束後, 他再往東去南斯拉夫拜訪另一個客戶.





談過這些國家的譯名, 很多人總是會第一個想起, 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二個國家明明一個叫Spain, 另一個叫Portugal, 到底和”牙”有什麼關係?





其實會犯這樣的錯誤, 主要是因為我們都是用”英文”去唸這些國家.





如同大家可能知道的, 由於中文並非拼音文字, 因此當遇有外來字/詞時, 我們一向的作法, 就是從中文中找出讀音相似, 而意義又能相近的字來代表, 如果沒有意義相近的字, 那就找代表正面意義的文字, 例如威士忌和白蘭地 當然, 同樣的道理也被運用在對外國的稱呼上.





首先, 我們可以把這些”外國”分為兩大類:





第一種是自古就和中國有往來的國家, 這些國家絕大多數就在中國的週遭, 所以稱呼自然也是承襲而來, 甚至不少國家本來就有”漢名”, 如越南 日本..等(當然也有例外的, 如菲律賓, 自古稱”呂宋”, 但被西班牙佔領後, 為紀念菲利浦親王改為”菲律賓”)





第二種則是來自西方, 原本中國不熟悉的國家, 這些國家多數都是在清代中期之後, 入侵中國, 清政府才把過去處理蕃屬的”理蕃院”, 改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進一步去了解這些國家, 而現在我們習慣的很多國家的名稱都是這時候定下來的.





雖然如此, 當初清廷對歐美各國的認識仍有限, 例如美國, 大家可能知道其全名為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清代最早的譯名是”育奈士達”, 為北亞墨利加(美洲)之大國也. 後來發現育奈士達其實只是聯合邦之意(united States), 改稱為亞墨利加合眾國, 或聯邦國. 後來再改為米利堅, 或彌利堅, 一直到最後才是大家熟知的美利堅合眾國, 簡稱美國.





至於本文所提的西班牙, 西班牙文為Espana, 讀音為(Es-Ba-na, n上面有個小蟲), 最早稱為”日斯班尼亞”, 葡萄牙全名則是Portuguesa (sorry, 我不懂葡文, 如果用西班牙文唸是.."波突桂沙”, 早期的名稱則是”波爾杜瓦爾”.





也因為這些國名譯作中文後, 往往又抝口字數又多, 再加上各地譯字均不同, 常常造成困擾, 於是清末總理衙門就開始了譯名統一和簡化運動. 主要的精神如下:


1. 譯名要著重”信 雅 達”三項標準, 簡單的說, 就是名字要接近國家真實情況(忠信), 而且用字要文雅, 以及要能通順, 合乎情理(通達), 這主要是當時著名翻譯家嚴復提出的主張.


2. 名字盡可能控制在三個字內,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歐美國家, 如法蘭西 德意志, 義大利, 美利堅…等都是三個字





基於以上原則, “日斯班尼亞”成了”西班牙", 因為”Es(日斯)”著重於S, 而又在中國之西, 所以採”西”字, “班”字則保留, “na(尼亞)”則著重a變成了”牙”. 為什麼不用”亞”呢? 因為亞有”次於”之意, 而”雅”字則考量其旁為”隹”, 飛禽也, 所以最後定為”牙”. (牙有堅固之意)





同樣的, 如Deutchland, 由於land代表土地, 所以直接以Deutch作譯名, 以音發為得意區, 似乎不雅, 因此改為德意志.





回到現代, 大家可能也發現台灣和大陸對於一些國家或城市的譯名不同, 例如New Zealand, 台灣譯作紐西蘭, 大陸則譯作新西蘭, 台灣叫雪梨, 大陸叫悉尼.Phonix, 台灣叫鳳凰城, 大陸則叫菲尼克斯, 基本上台灣還是傳續清代的叫法, 以信雅達作為翻譯要點, 大陸則可能求其真.





最後談一個有趣的野史, 英國和法國之間隔的海峽叫什麼? “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





英吉利之名是如何來的? 傳聞是英國首次派使─馬嘎爾尼(Georage Macartney)正式面見乾隆皇帝(這也是歐洲國家第一次正式的公使), 要求互設大使館以及通商, 當英使到達廣州時, 廣東總督不敢把英公使要求直接上報, 適逢乾隆皇八十大壽, 就以外國朝貢祝壽之名上報, 當時的中國還處於萬國來朝拜的心態, 為了配合喜慶, 於是有了”英吉利”之名.





當然啦, 也有人認為此名是來自皇帝身旁傳教士採用拉丁文Anglia而來. 當然, 這也不難看出, 當時的中國是如何看待自己以外的國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