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被誘導的歷史(下)
最近這幾年, 或許受到央視”百家論壇”大受好評的結果. 中國大陸掀起了一股歷史”翻案”風. 所謂的翻案, 也就是歷史上過去被塑造成英雄偉人或是奸臣小人的, 徹底的翻案. 於是秦檜成了奉行聖喻的模範公務員、岳飛成了威脅皇權的軍閥, 連殘忍的雍正皇帝, 一下子也變成迫不得已對兄弟動手的皇帝.在台灣, 最明顯的莫過於先總統蔣中正, 也特別在反對者的推波助瀾下, 從帶有專制的偉人, 成為了好色、殘忍好殺的人物.
這樣的論點之所以大受歡迎, 我想這和過去中國一言堂式的教育思想有著密切關係.毫無疑問的, 中國的歷史本身就有強烈的為政治服務的色彩在裡面. 也因此歷朝歷代無不精心塑造各式的”民族英雄”., 這些民族英雄的豐功偉業不外是, 忠心耿耿, 如關羽、鄭成功 或是驅逐韃艣的如戚繼光、岳飛…等. 但也正因為他們是英雄, 因此自然私底下的道德和他們的豐功偉業要足以匹配, 於是這些人除了對國家盡忠, 同時也是個孝子, 還愛護部屬, 廉潔自持.
相反的, 如果你被歷史定位為”壞人”或”奸臣”這樣的角色時, 那你一定是殺人如麻或貪污受賄, 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出賣國家…等. 這種一刀砍下, 分為好人和壞人的手法, 這正是你我最熟悉的中國歷史.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好人是否也會做壞事或是壞人是否也會做好事? 同樣為”人類”的你我應該很清楚, 一個人在20歲、40歲和60歲的想法和做法都會有著很大的不同, 常做壞事的人, 偶爾也會莫名其妙地作幾件好事, 人類其實是無比複雜的動物, 怎麼能單就幾件事來評斷一個人?
最近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在為有名的殺人王─大西國王張獻忠翻案. 張獻忠一般在前面都會再加上”流寇”, 此人為明末和李自成等人在各地造反的農民軍之一, 死於滿清入關後第三年(西元1646年), 被清軍突襲中流矢而死. 我印象最深的張獻忠, 是國中地理課講到四川省時,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張獻忠的名言 “天生萬物以養人 人無一德以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這就是著名的”七殺碑”.
傳言中, 張獻忠嗜殺成性. 張獻忠於西元1944年攻破成都並宣佈繼位成大西皇帝, 在1946年被射殺為止, 共屠殺了四川上百萬的人口. 成都原有40萬戶, 之後剩下20戶, 原本四川在明神宗萬曆5年間人口統計有310萬2千73人, 到清康熙24年只剩下1萬8千零90人. 107年內四川人口一共只剩了原有的0.58%. 因此有了後來的”湖廣填四川”, 靠著大量從湖廣遷入的戶口才讓四川恢復原貌.
看來張獻忠真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人. 事實是否如此呢?
首先一個疑點, 清軍其實是在張獻忠死後的西元1659年才破陷重慶. 換言之, 在張獻忠死後, 張的舊部在四川扺抗了清軍13年, 如果張真的是那麼一個殺人成性的屠夫, 何以四川百姓還會願意支持大西軍? 更何況四川是張獻忠當時最主要的根據地, 軍隊、糧餉都要從百姓而來, 除非是張獻忠真的發瘋了, 否則何以自斷生路?
接下來, 考古學在四川挖出了張獻忠所留下的”聖諭碑” 上面刻著”
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意思是老天有眼、為人應時時自思自量” 和傳說中的七殺碑截然不同.
那為何明史會如此記載? 答案很簡單, 和上一篇”被誤導的歷史(一)”一樣, 因為明史是清朝的人寫的啊. 後代王朝編寫前代歷史是中國歷來的優良傳統, 但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新的問題─編寫者必須要考慮到本朝的立場. 也因此前朝末期和本朝對抗者, 立場自然要加以修改. 相對的, 牽涉到本朝的戰役和將領, 自然則是要加以美化. 於是就出現了大家心目中的張獻忠─好殺殘忍成性, 於是本朝率王道之師、解救生民於倒懸。
那麼這麼多消失的四川人口到底到哪裡去了? 我猜, 除了戰爭本身的耗損(畢竟打十多年的仗), 其實你看看一下清軍傳統上對於堅決扺抗城市, 在城破後的行為, 應該就不難了解了吧.
歷史很有趣, 但是被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動機更有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傳言中, 張獻忠嗜殺成性. 張獻忠於西元1944年攻破成都並宣佈繼位成大西皇帝, 在1946年被射殺為止, 共屠殺了四川上百萬的人口. 成都原有40萬戶, 之後剩下20戶, 原本四川在明神宗萬曆5年間人口統計有310萬2千73人, 到清康熙24年只剩下1萬8千零90人. 107年內四川人口一共只剩了原有的0.58%. 因此有了後來的”湖廣填四川”, 靠著大量從湖廣遷入的戶口才讓四川恢復原貌."
回覆刪除這段的年代好像有誤?!
現存的歷史只為當時的權貴負責!!而庶民哪能有歷史存今?所以歷史是吏史而不是歷實!!
回覆刪除F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