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中國人的大航海年代



談起中國人的航海史, 我想很多人直覺想到的就是七次下西洋的鄭和. 在距今600多年前明代的鄭和率領當時世界最大的艦隊七次下西洋, 足跡遠至非洲東岸, 甚至還有一位英國航海家寫了一本 “1421 中國發現世界” 以海圖為例, 直指鄭和艦隊可能較哥倫布更早發現美洲大陸, 並完成了首次環繞世界一周的創舉.雖然作者孟西士所引用的海圖引起了許多討論, 認為可能是後世偽造的, 但是, 鄭和的經驗未能延續, 再加清代初年的鎖國政策, 也足以讓後世的中國徒乎負負,錯失了領先於世界的機會.


從今天來看,鄭和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鄭和在受帝命出海前, 本身並沒有航海的經驗.(鄭和七下西洋之前 有一次到東洋日本, 亦是受皇帝命令向日本幕府足利義滿要求稱貢), 勉強來說, 當時的鄭和只能算是皇帝的親信罷了, 換言之, 鄭和之所以能夠率領大量的艦隊出海, 這當中牽涉到的, 不只是領導能力的問題, 還包括造船的工藝, 對於航海路線和海事經濟的熟悉…等等, 這一些都是中國長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成果. 接下來, 我想透過這一篇文章, 逐步介紹中國人的航海經驗.







上古時代: (商代和商代信史以前)


以目前的考古資料所得, 中國信史始於商代, 商代以前有史書紀載而無考古實證, 在這個階段, 史記有紀載的是黃帝曾東至海邊,<<史記。黃帝本紀>> “東至於海”, <<周易>>裡面則是提到 “伏羲氏刳木為舟, 剡木為楫, 舟楫之利, 以濟不通, 至遠於天下” (不過我想這裡指的是河運)


<<夏書 禹貢篇>>則有 “海岱惟青州 . 嵎夷既略 . 濰淄其道 . 厥土白墳 . 海 濱廣 斥 . 厥田惟上下 .厥賦中上 . 厥貢鹽絺 .海物惟錯”


再加上商代發掘出來大量的貝類(作為貨幣)和龜甲(作為占卜和記事之用, 上面文字即為甲骨文), 某種程度上可以証明, 主要發源於黃淮平原的中國人老祖先, 其勢力已經慢慢擴展到海邊並開始運用海中生物以及發展製鹽等....





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時代





依”漢書”的記載, 西周自周武王滅紂王後, 冊封商朝的忠臣”箕子”率領商朝的舊臣民到朝鮮, 並從山東半島搭船到朝鮮半島, 並將商代的文化/禮儀和養蠶織布的技術傳到朝鮮, 成為朝鮮的始祖,這段歷史當然不會為韓國人承認(因為韓國人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嘛!), 但如果為真, 那至少距今三千多年前, 中國人就有航海到中距離的經驗了.





到了東周之後, 也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春秋戰國時代, 當時主要靠海的國家有齊、燕、楚和長江下游的吳、越等.





齊國主要位於現今的山東半島之中, 在齊桓公時代, 管仲以發展經濟為首要, 讓齊國開發山礦, 對海發展漁業和煮鹽業, 因而, 讓齊國成為當時最為富強之國, 齊桓公也因此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傳至齊泯王時代, 因為盛極而驕, 引發了五國的聯軍, 造成齊國差點亡國, 僅存即墨和莒 二地, 其中莒地和楚國接壤, 而即墨在今青島附近, 當時的齊國即是向鄰國─楚國求助, 由楚國運送物資, 從長江口出海運到即墨, 靠著楚國物資的接濟, 死守即墨的田單, 才能堅守六年,等候燕昭王死後, 利用反間計以及火牛計順利復國. 由此不難想像, 在戰國時代, 大陸本身港口的海上運輸已經十分發達了.





吳越二國位於今日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 (吳是周室宗親, 越則是大禹後代). 大家熟知的吳越爭霸, 最後靠著勾踐的忍辱負重, 最後越國滅了吳國. 到了公元前334年, 越王勾踐的七世孫和楚國發生了大戰, 楚國滅了越國. 當時越國的王公貴族即率族人乘船南下, 一部份人來到今天的福建, 建立了閩越國.在秦末劉邦項羽爭戰時, 閩越國支持劉邦, 因此, 漢朝開國後, 被封為閩越王.





另一個和越國同名但是無關的, 是秦代散佈在嶺南的百越族, 秦始皇派大軍征服, 就地設立南海郡.秦末天下大亂, 秦軍駐守大將趙陀就地稱王,建立南越國, 定都廣州.





廣州位於珠江出海口(當時還靠海), 南越國即憑此發展和東南亞地區的貿易以及漁業, 成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 在後續廣州出土的遺址中, 發現秦漢時代南越國造船場. 這個造船場主要是建造河運或沿海航行用的平底船, 但是噸位數可以達到30~60噸, 由此可知, 當時造船的技術已經到了相當程度了.





在1982年, 南越第二代國王趙胡的墓在廣州被發掘, 墓中除了一些和船以及水上活動相關的陪葬品之外, 還發現了象牙和接近西亞風格的金製品. 我們可以推測, 當時南越國海上貿易已經相當發達了.





秦漢時代


談到秦代的航海, 我想很多人直覺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帶500童男童女出海乞求長生不老葯, 因此, 到了日本的故事.事實上, 秦滅六國之後, 許多原本為燕人、齊人和楚人, 紛紛利用舟輯之便,從今天的山東半島出國, 到遼東半島後, 部份人再進入朝鮮,甚至最後到了日本, 造就了這些地區的開發. 這樣的航線在當時應該算是為人所熟知了.





漢代初期, 多依循安養生息以及與邊境國家懷柔的政策, 到了武帝時代, 開始了大動干戈, 除了對匈奴的爭戰, 建立了陸上的絲綢之路外, 接連對閩越和南越二國用兵, 並納入版圖, 也同時開展海上的絲綢之路.





漢代的絲綢之路主要是以日南(今越南中部)和廣東的徐聞、合浦為始發港. 當始的航海路線主要是沿著海岸線走. 在<<漢書 地理志>>記載, “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 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 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 又船行二十余日有諶離國, 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盧國, 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





原文從今解釋就是, 船從日南、徐聞、合浦出海, 五個多月可以到今天的馬來半島, 再航行四個多月可以到現在的泰國西海岸, 從那裡上岸走十多天, 在今天泰國和緬甸西南出海後坐船二個多月就可以到黃支國. 黃支國位於東印度, 這是當時印度和羅馬帝國的重要轉運港. 也藉此, 大漢帝國透過黃支國和其他國家進行黃金、珠寶、香料等的海上貿易.





<<漢書。平帝紀>>記載, “元始二年, 黃支國獻犀牛”


<<後漢書。西域傳>>則是記載了 "桓帝延熹九年,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為一通焉" 但是由於所獻之物過於平常, 於是大臣開始懷疑這個使者的真實性 ("其所貢表, 並無珍異, 疑傳者過焉"). 可知當時海上貿易昌盛已久, 這些"海外奇珍"己早為漢代的王公大臣所熟知





當時西方世界的領袖是羅馬帝國(當時稱為”大秦”), 介於羅馬帝國和印度之間的, 是佔據西亞的波斯安息帝國.受到安息的居中阻撓, 羅馬帝國一直無法從陸上和東方發展貿易, <<後漢書。西域傳>> “(大秦)與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 利有十倍”. 由此, 在貿易中, 羅馬受到印度人和波斯人從中獲利不少, 因此, 羅馬皇帝發動了多次戰爭, 企圖奪取貿易的主導權, 不幸失敗, 就此羅馬帝國主要轉向海上貿易, 而陸上絲路則是主要由漢帝國、西域到今天的阿拉伯波斯灣地區所主導.




三國時代-吳國


到了魏、蜀、吳的三個分裂年代, 蜀是內陸國家, 魏佔據了中原大陸, 只有吳的戰略中心是以江河為主, 據江東以長江為天險, 這是吳在漢末群雄割據下最終能留下來的原因.強大的水軍, 也造就吳國成為三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





基本上, 吳國承襲了漢代南方主要的商港, 也同樣致力於發展貿易和以及因此取得西洋珍寶, 公元226年, 羅馬商人秦論交到東吳的交趾(今越南北部), 太守吳邈將他送到首都建康來朝見孫權, 孫權詳細詢問了羅馬帝國的風土人情. 同年, 孫權派遣了朱應和康泰二人率商船出使南洋, 十幾年後, 二人才出使歸來, 並將見聞紀載於<<扶南異物誌>>、<<扶南傳>>以及<<吳時外國傳>>, 詳細記錄了南洋各國的風土人情、政經情況以及海上航行紀錄等. 比較特別的是, 朱、康二人拋棄了傳統延著海岸線航行的方式, 直接由廣州出海, 經過海南島, 穿過西沙群島直接到東南亞, 大大縮短了中國至東南亞的航程.自此廣州進而取代了傳統的合浦、徐聞等, 成為主要的始發商港.





公元229年, 孫權正式稱帝, 為了造就帝王氣象, 隔年正月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 戰船二百艄自章安(今浙江臨海)出海, 經略夷州. 夷州即是今天的台灣, 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台灣正式的行動. 這批軍隊經過了八天的海上飄泊, 終於到了夷州, 也很快地征了當地的土著, 只是由於水土不服, 吳軍疾病叢生, 大量死亡. 諸葛直只好抓了幾千名當地土著和殘餘的2~3千人回到吳國.


由於衛溫、諸葛直二人”經略”結果, 讓人失望, 不僅沒有帶回什麼珍寶, 死傷的士卒還比虜來的人多, 因此, 孫權下令將二人下獄, 不久之後問斬.





同年, 孫權也派人從海路連絡佔據遼東的公孫淵, 並無成果, 公元232年, 第二次出使遼東後, 公孫淵派使者”回訪”東吳, 並同意承認東吳帝國, 向吳稱臣. 孫權大喜, 決定調動一萬人的海軍前往遼東, 準備和公孫淵合作, 南北夾擊魏帝國. 此舉引起魏國上下恐慌. 不過後來公孫淵突然又翻臉,殺了吳國大將, 並將首級向魏帝請功.





三國時代-魏國


遼東公孫淵事件後, 公元238年, 魏明帝決定派司馬懿從陸路討伐公孫淵, 同時由水軍自山東半島出海到遼東二路夾擊. 由此可知, 當時從山東半島出海到遼東其實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 在魏帝國對遼東的戰役中, 魏軍碰上了來自倭國(日本)朝貢的使者, 公孫淵敗死後, 魏軍將領將使者送至洛陽朝見魏明帝.隔年春, 建中校尉 梯俊等人帶著魏帝的詔書和印璽渡海冊封倭國女王, 這是中日之間, 第一次的外交經驗. 也從此得知, 魏軍在水軍的實力上或許不如吳軍, 但是短程的渡海作戰的能力還是有的





晉代與南朝時代(宋、齊、梁、陳)


晉代, 特別是東晉, 由於五胡亂華, 政權南移, 發展的中心移到了南方, 由於陸上交通的阻塞,以及戰亂所帶來的經濟困窘, 因此海上運輸和海上貿易就成為晉代和接續的宋、齊、梁、陳等發展的重心 .





晉代最有名的遊記來自法顯法師的<<佛國記>>, 法顯法師為中國古代往天竺取經的第一人. 他發下誓願要到天竺取經, 與同行十一人從長安出發, 經今天的甘肅絲路, 直到西域(新疆), 再由新疆經西亞(今阿富汗)再進葱嶺, 進入到印度北邊, 再經中印度乘船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經爪哇準備回國, 本來目的港為廣州, 但經暴風雨, 在海上飄流六十餘天, 最後在今天的山東青島上岸.





由法顯法師的例子可知, 當時中國和南洋各國的商船不但眾多而且頻繁, 即使偏離了航道, 船也能在海上飄流, 船的抗風浪性也大為增強了.





當時海上貿易, 主要是以中國的茶葉、絲綢等產品, 來換取西方的象牙、琉璃製品, 比較特別的是, 奴隸買賣也是相當熱門的產品, 主要是南海崑崙奴為主, 這是今天馬來西亞皮膚黝黑的土著.這在當時算是暴利的行業.





當時各國主要都是從海路到廣州, 再從陸路到建業向皇帝進貢並進求冊封.梁元帝時, 南洋向中國朝貢的共有31個, 梁武帝時, 波斯皇帝還曾派使經這條路到建業向崇尚佛教的梁武帝贈送佛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