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怎麼帶外國人遊台灣



我記得很久之前讀過一篇文章, 討論台灣的觀光資源. 裡面有一段讓我印象很深刻. 是說, 舉凡地球上有回歸線通過的地方, 因為xxx因素(或許有地理學者可以補充說明), 除非是海島, 可以受到海洋調節, 否則多數不是荒原就是沙漠.







文中特別提到了二個海島, 一個是位於北回歸線的台灣和位於南回歸線的馬達加斯加, 因為回歸線帶來了物種的多樣性, 而又因為海島的局限, 讓這二個海島保留了最多的物種.





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可以看這裡: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opic_of_Cancer (北回歸線)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opic_of_Capricorn (南回歸線)





說真的, 我常覺得很奇怪, 台灣是一個以出口貿易為大宗的國家, 但是相較於新加坡和香港, 台灣人面對外國人時, 似乎也不太知道怎麼向這些人介紹自己的國家. 撇開這幾年大量工廠外移來台灣拜訪的外國商人大減不談, 就算十年前我剛進貿易業時, 幾乎每週都有外國客人造訪, 我們也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接機, hotel check-in, 第二天看工廠和開會, 晚上吃飯, 第三天早上check-out 離開台灣. 我們和客戶也從來沒想過, 他或許可以在台灣多待上二天觀光一下. 而對客戶而言, 台灣是一個英文不友善的地方, 除了飯店的pub, 他幾乎也不敢自己亂跑.





這一切到了幾年後, 我一位荷蘭客人把公司賣給了兒子退休後, 他向兒子申請到台灣來驗貨, 我載著他閒聊了一下, “你知道台灣以前是荷蘭的殖民地嗎?” “是嗎? 我從來沒聽過, 我只知道印尼以前是荷蘭的殖民地, 我們的歷史從來沒有提過這件事”. 就這樣, 我和他講了一下鄭成功的故事, 他非常著迷, 最後我們捨棄了回高雄飯店吃飯的計劃, 改到台南市觀光. 我告訴了他目前台灣民間還有叫礦泉水為”荷蘭水”, 某種豆叫”荷蘭豆”, 他也告訴了我為什麼明明荷蘭人不是紅頭髮但是很多人稱荷蘭人為”紅毛仔”的原因. 過了一段時間, 他帶了太太專程到台灣來觀光.





這幾年來我也陸續接待了不少外國人, 自己也稍稍有一點心得, 或許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也希望能給有機會接待外國旅客的朋友一點心得, 能讓更多外國朋友對台灣留下更好的印象, 甚至願意再到台灣來玩. 不過, 請各位注意一點的是, 我講的當然是我個人的經驗, 特別是針對一些國家/地區旅客性格的分析, 只能說是通論, 不可能代表所有的美國人或日本人都是這樣, 這是要請大家注意的.





一. 先了解你的客戶的目的


除了參加旅行團之外, 多數來台灣的旅客不外是1.商務 2.自由行(這以亞洲鄰國居多). 一般而言, 商務型客人除了公務時間外, 一般只會多停留1~2天, 所以商務型的客人, 主要看他的興趣, 不必塞太多東西給他. 而自由行則是可以適度帶他們深入了解台灣.





二. 你的客戶來自哪裡?


以我個人的經驗(非絕對)


1. 西歐(法, 德, 英….): 他們一般多對歷史人文有興趣, 喜歡接觸不同的文化, 可以參觀一些如廟宇, 夜市..等地方. 想當然爾, 台灣對他們會是很陌生的地方, 因此在介紹時, 我往往會著重台灣歷史和他們國家相連的地方, 例如台灣曾是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英國領事館, 中法戰爭有一個法國將軍死在澎湖(http://www.hudong.com/wiki/孤拔). ..等. 就算沒有也不必硬扯, 其實講到荷蘭或西班牙他們就有感覺了. 一般歐洲人也會關心歐洲產品在台灣的情況或是去提台灣和大陸的關係..等.


2. 美國: 美國人一般都很隨興, 可以簡介一下歷史人文即可, 畢竟多數美國人的史觀是建立在以美國為世界中心, 一般而言, 我多半會說”我個人認為台灣是美國以外, 全世界最接近美國的地方”, 美國人多半不相信, 你可以告訴他們台灣只玩棒球和籃球, 足球完全沒興趣(通常美國人下一句是, 那美式足球呢?) (請注意美國人的足球叫”SOCCER”, 美式足球是FOOTBALL), 而且台灣的電影院放的永遠是好萊坞電影, 甚至因為時差(TIME DIFFERENCE), 台灣的電影院常常還比美國早一天上映..很快美國人會被我的話打動.


3. 日本: 我沒有太多的日本經驗, 早年的日本客人就是上酒家, 因為我不去, 所以通常就是晚餐後就結束. 一般而言, 日本觀光客對台灣有一定了解, 所以除非問起, 沒有必要介紹歷史. 以我和日本朋友的經驗, 他們一般都非常客氣, 口頭上都說都可以, 其實他們很有定見, 所以最好的方法, 就是直接拿起他的觀光書, 問他想去什麼地方. 基本上日本人的行為都是很一致性的, 之前有票選過日本最愛台灣的三件事, 分別是小籠包, 腳底按摩和洗頭. (所以就帶去作這三件事就對了)


4. 香港: 應該很少人知道, 香港也是台灣觀光客的大宗. 就如同台灣一天到晚在推NT8888去香港三天二夜一樣, 香港到台灣自由行也便宜的嚇人. 基本上, 香港人對政治歷史完全沒興趣, 所以不用問了也不用提.一般而言, 香港人最愛台灣的是1.夜市 2. 創意和服務. 所以惟一一次去台北的Hello Kitty餐廳, 是我香港朋友帶去的, 也因為這個朋友, 我才知道台灣一般咖啡都會用奶泡在咖啡上作造型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台灣人應該都是連看都不看就喝下去了吧).


香港應為地狹人稠的關係, 很難有很”壯闊”的場面. 所以我會帶我朋友去大溪看花海(他女朋友感動到哭了). 同樣的, 香港好像也沒有像家樂福這樣的賣場, 有一次我就帶我朋友到Costco逛一逛, 最後買了烤肋排, 沙拉和一瓶紅酒回家享用. 朋友直到回香港仍對台灣的品味生活讚譽有加.


5. 中國大陸: 雖然還沒開放自由行, 不過大陸因為考察開會..等理由到台灣的人愈來愈多. 由於同文同種之故, 一般而言, 大陸人關心”近代史”要遠高於傳統歷史文化. 他們多半關心 “陳水扁現在怎麼了?” “你們台灣人是不是都想獨立”這樣的話題. 多數大陸人對台灣的印象仍停留相當固定, 如阿里山,日月潭, 故宮, 101和夜市..等. 不過我倒是有二個不同的經驗, 有一位我帶他去鄧麗君的墳前, 他戴著墨鏡一直拭淚, 因為鄧是他一輩子惟一的偶像, 台灣人應該很難想像小鄧對現在50~60歲的大陸人影響有多大. 而另一位則是到誠品, 抱了一堆講對日抗戰和分析共產黨的書, 後者大陸買不到,可以理解, 那前者呢? “哦~我們那邊把對日抗戰輕輕帶過, 倒是如何解放國民黨那部份講的很詳細. 那你們呢?” “嗯…剛好相反”





三. 食衣住行


1. 食: 如果要說台灣有什麼真的可以打動觀光客的心? 我個人覺得非”吃東西”不可. 我過去就在國外遇見過一對住在美國的香港夫婦. 聽到我從台灣來, 他太太馬上說, “我們去過台灣, 很好的地方”, 我問他們去了哪些地方.”嗯~都忘了, 我只記得我們去一個夜市, 一直吃, 都快受不了還是想吃”. 之前接待一對美國母女, 回去之後媽媽胖了5磅, 女兒胖了8磅, 我開玩笑地說, “根據台灣法律 凡是外國觀光客在台灣停留三天以上沒有胖5磅的, 不准離境”.


是的, 台灣的食物融合中國大江南北和日式清淡調理, 其實很多中國食物在台灣的口味, 會比中國當地更容易被外國人接受. 不少人也知道美食是台灣的強項. 只不過不少人在帶外國人吃飯時, 往往少了”同理心”, 僅以自己的喜好, 認為外國人應該也會喜歡. 這樣的想法在面對亞洲客戶時, 可能還說的通. 但在面對歐美人士時, 可能就會有問題.


A. 分辨正餐和非正餐: 一般來說, 晚餐對歐美人士來說是正餐, 所以他們喜歡正式, 也就是坐在餐桌上, 有正式的餐具. 不要吃太奇怪的東西. 這種情況歐洲人會比美國人來的明顯很多. 而正餐後的”消夜”, 就是大家比較放鬆的時候, 逛夜市適合在這個時候進行.


B. 了解你的客戶飲食習性:像台灣四面環海, 所以常理所當然認為海鮮是很好的東西, 可是對於很多不靠海的人來說, 就是一種不常見的食物, 這些一般就會有二極化反應, 不是超愛就是很不愛. 為了避免尷尬, 最好先問一下你的客戶. 就算打算去吃海鮮, 請切記,請廚房把魚頭和魚尾去掉, 對很多歐洲人和美國人, 他們看到一整隻魚, 還有眼睛和頭是吃不下的.類似也包括雞.





基本上, 如果你的客戶是很中規中矩的, 那就吃排餐, 或是一人一份的日本料量(如果愛海鮮的話), 另外我也推薦港式飲茶, 這是可以讓歐美都接受的食物, 當然如果你的客戶很放的開, 我大力推荐可以試99元熱炒店, 加上啤酒會讓氣氛high到不行.


2. 衣: 很多初次到台灣的人, 特別是歐美的客戶, 他們常會被網路上的氣象溫度誤導 . 認為台灣夏天只是”有點熱”, 或是冬天很”涼爽”. 事實上, 因為溼度的關係, 台灣的夏天會被他們習慣的溫度”熱很多”或是冬天冷很多. 我之前就有德國的客戶, 看到台灣10度寒流, 心想開玩笑, 這種天氣我們都是穿短袖的, 就真的穿短袖, 第一天還強顏歡笑, 只說網路氣象不準, 第二天就感冒了…所以如果剛好碰上特別的天氣, 請提醒你的客戶.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樣.


3. 住: 台灣有很多很棒的民宿, 英文叫B & B (Bed & Breakfast). 在國外, 很多的B&B 真的就是床和早餐.只有台灣弄的像五星級(當然收費也是), 其實很值得帶客戶一試. 不過一樣, 最好先溝通. 很多外國人可能不了解, 所以最好附上網頁和照片.


4. 行: 這裡想說的, 也是最多人想問的, 那到底要帶外國觀光客去哪裡玩? 基本上, 我會把觀光景點分為二類, “Must”和”Nice to have”





什麼叫”Must”? 你不妨想想, 如果你告訴友人你去了趟倫敦待了七天. “哇~你有沒有去倫敦之眼, 大笨鐘, 白金漢宮和大英博物館…” “嗯~沒有..我去了倫敦附近一個小鎮體驗英國人生活”..不難想見你朋友的反應會是什麼.





是的, 所謂的”Must”就是指一般人第一次到某個地方應該會去的地方或會做的事.也就是這個地方的知名景點/事務. 那台灣的”Must”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依次是台北101, 故宮和鼎泰豐. 這些事也正適合一開頭講的, 來台只有多停留半天一天的商務客. 特別是鼎泰豐, 我帶去吃過的外國人就印象很深刻, 而且第二次都指定要再吃. 我個人是覺得鼎泰豐其實還好, 但是他的東西就是外國人要的, 簡單清爽, 不會太奇怪.特別是你的朋友是美國人, 你可以介紹就是被New York Times評為世界十大餐廳的一家, 他的意願一定很高. 如果你去的是本店, 別忘了永康街的芒果冰, 一會受到熱愛.(我沒試過, 但我猜台中洪瑞珍的三明治應該也是外國愛的那種)





至於”nice to have”, 那就多了. 愛看海就去海邊, 愛爬山就去山上, 將心比心, 我們到一個地方, 總也會想多少了解一下當地人的生活, 其實我很推荐台灣有很多老街, 老街裡也多有一些台灣民俗的產品, 很適合外國人. 至於如果有要去廟, 最好告知探詢一下意見, 不少忠貞的教徒是堅持不能崇拜其他偶像的. 否則除此之外, 帶老外去廟裡求籤, 也是件有趣的事.





其他熱門景點也包括如夜市, 中正紀念堂(常在外國電影出現)或是如我之前說的花海, 一般也多能引起外國人的興趣. 我有一個特別的印象是帶美國朋友到蘇澳漁港, 那天剛好有漁船捕鮪魚進港, 當地漁民很熱情, 還讓老外二個人抓著黑鮪魚拍照. 我的朋友高興回去至少有一個月他MSN的照片就是這張照片.





當然, 我也碰過來台灣二天每天都待在光華商場的矽谷工程師, 最後扛了一台組裝的PC上飛機, 或是行李裝滿了日本A片的.





不過, 如果最近有外國朋友來, 我想我會帶他們去看這個:


花博用保特瓶蓋的展覽館


同樣的, 北投圖書館, 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要去這個地方, 我建議可以搭捷運, 台灣人搭捷運時會主動排隊, 還會讓下車的人先下來, 這在世界上也算是很少見.





四. 結語





台灣是個美麗的地方, 或許久住在這裡的你並不覺得, 但不妨想想, 一個小時內, 你想去看山就有山, 想去看海就有海. 半夜三點想找事作, 想吃東西都不是問題, 再加上美食. 其實台灣真的是寶島.

6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Dear Rus,
    昨天才由老夏那得知你的blog早已早早開張了,今天趕緊來將自己的知識補齊.沒有強烈情緒的此篇文章沒有留言,少見!但小小動作的腳踏實地的愛這片土地卻更見可貴,給你按個讚啦!!
    FRED

    回覆刪除
  3. 五年前的文章了,不知道Rus現在有什麼想要更新的地方?
    我想 101-故宮-鼎泰豐應該還是沒變的,有什麼新的景點推薦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翻出這篇舊文...上面的5年前是我前站crash 本部搬來blogger的日子. 這篇文章應該至少有7~8年了. 因為文中提的香港朋友他們已經結婚 女兒都快4歲了.
      我有空再想想 你的問題

      刪除
    2. 我想到了一個很多台灣人不認為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台北木柵動物園",這裡有貓熊....其實很多外國人很想看,但很不容易看到(美國應該也只有2~3個動物園有)..去動物園 再搭貓纜喝茶 應該是個很好的安排

      刪除
  4. 上午 陽明山小油坑爬七星山(台北最高峰) / 下午 松山文創園區文青風 / 晚上象山或101夜景 這樣一整天反差超大; 或者台中宮原眼科 這外國人超愛 ; 淡水及台南古蹟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