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美國經濟大蕭條(二)-新政(New Deal)

美國經濟大蕭條(二)-新政(New Deal)



羅斯福和新政

胡佛總統在背負經濟政策無法生效下, 被人民拋棄, 連任失敗, 由羅斯福當選, 並於1933年就任.就任總統的羅斯福面臨的是一個高失業、通貨緊縮、經濟衰退的美國. 因此,在上任幾週內,  他大膽提出了他的改革計劃, 新政(New Deal).

新政一般為劃分為二部份, 第一部份(First New Deal)在1933-1934年, 主要在整頓金融和透過政府力量保障勞工和農業. 具體作為有:

  • 成立防止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的專責機構NRA,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 (這個機構後來被判定違憲)

  • 由NRA設定企業最低工資、最低售價(避免企業間的削價競爭)、勞工工作環境

  • 鼓勵工會要求企業提高工資 以增加勞工的購買力

  • 透過農業調整局(AAA)要求農民降低農業生產以提高農產品價格

  • 強制銀行停業整頓, 淘汰不良銀行, 在1933年, 共有4,004家銀行停業或併入大型銀行. 當時停業銀行的存款者最後可拿回85%的原存款.為此, 國會後來通過了成立FDIC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重新建立了人民對金融系統信心

  • 暫停金本位制度: 讓美國政府可以開始"印鈔票"不必再受黃金儲量的限制, 或是必須調高利率來維持幣值. 政府也不再提供美元兌換美元的保証. 進而限制民間持有黃金. 私藏黃金為犯法行為. 所有黃金均有政府以統一價格收購

  • 通過經濟法案(Economy Act): 所有公務員薪水以及支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一律減40%, 並對企業加稅方式, 來籌措5億美元用以平衡政府赤字.

  • 廢止釀酒令

  • 沿續胡佛時代的金融重建公司(RFC)放款給需要的城市、銀行和企業

  • 加強証券管理, 成立証管會 (SEC, 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ttee)

  • 通過Glass-Steagall Act, 要求銀行切割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和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 (J.P Morgan 和 Morgan Stanley 就是因此分家的)


以上的作為, 讓民眾開始恢復信心, 也反映在經濟統計數字上, 整體景氣數字在1933年三月到底部, 之後開始反彈. 以當時的聯邦工業生產指數而言, 在1933的三月是54.3, 到了七月卻變成了85.5. 之後開始緩步上揚一直到1937年.

至於第二階段的新政(Second New Deal), 則是新加入了Social Security (社會安全)以及透過National Labor Relation Board加強工會的力量, 來降低失業. 這階段最大的成就, 就是失業率從1933年的25%下降1937年的14.3%.

簡單的說, 羅斯福是採用一方面整頓金融業的模式 來重建民眾的信心. 另一方面採取近似社會主義的模式, 強化工會脅迫企業不得任意裁員減薪, 以及補貼農業的方式, 讓當時多數的美國民眾(主要是這二項工作)能在收入面先穩定下來, 以避免因為對未來不確定而縮減開支. 我深信,羅斯福總統很清楚, 整個經濟問題的核心就出在信心, 所以多數的出拳都能命中要害. 再加上從胡佛時代, 經濟衰退已經經歷過一段時間了, 因此, 景氣在短時間內馬上見效.

1937年經濟衰退 (Recession of 1937)

正當經濟數字開始好轉, 逐步回到1920年代數字,(失業率除外, 仍偏高) 羅斯福也正準備迎向他的第二個任期到來時, 美國景氣突然在1937年秋天發生逆轉, 失業率開始升高, 失業人口從5百萬急速上升到1938年初近1200萬人, 製造業產出相較於1937年的高峰下降了40%.

由於失業率的再次攀升, 消費者再次緊縮消費.情況一直延續到1938年底. 這一段被稱為1937年經濟衰退 (Recession of 1937).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羅斯福政府的仇商和鼓勵工會, 造成工會多次罷工, 生產成本上升所致.

針對這次的衰退, 羅斯福採取了更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 他開始真正積極的擁抱凱因斯所主張財政赤字計劃, 他在1937春頒佈了一項高達50億美元的財政支出計劃, 利用政府投資和強化政府的消費力, 來彌補民間消費的不足. 很順利地, 美國這項短期的衰退到1939年就重新恢復了活力.但是更不幸地, 和台灣的六年國建計劃一樣, 也開啟了美國政府舉債擴張的先河. (在1937年前, 羅斯福仍致力於財政預算的平衡, 這也是傳統民主黨的主張)

.

結束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怎麼結束的? 很多人認為是羅斯福的新政, 或是凱因斯的政府支出擴張主張見效, 因為很多的數字都告訴我們, 美國經濟在1933年後得到改善, 到了1939年後開始回到正軌. 不過, 我想很多人可能忽略的, 是發生在1939的真正大事, 我個人相信, 這件事才是真的挽救了美國經濟, 讓全世界重新回到需求遠大於生產的時代, 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大戰的發生, 使得供給和需求發生逆轉, 徹底解決了供過於求的情況, 經濟發展再次回到起點。

希望這一次的情況, 不會再以同樣的方式結束.

參考資料: Wikipedia

1. Great Depression

2.Wall Street Crash of 1929

3. New Deal

4. Recession of 193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