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談擴大內需方案

擴大內需方案

在過去幾週來, 除了經濟不景氣的消息外, 媒體上聽到最多的, 大概不外乎就是降息和各國政府爭相提出的擴大內需方案.

以台灣來說, "擴大內需"這個名詞實在有點吊詭, 因為台灣的"內需市場"一向就不太大, 要如何擴大呢? 消費券是其中一套, 但是對馬政府而言, 真正最大條的是在"擴大公共建設".

以公共建設來剌激經濟, 是凱因斯(John M. Keynes)在美國大蕭條對羅斯福總統提出的建議, 而後有新政(New Deal)的出現. 理論主要是, 當經濟蕭條時, 大家沒有工作, 對未來悲觀, 於是就減少消費, 減少結果是生產東西賣不出去, 利潤下降, 公司只好再裁員....因而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 此時只有政府介入, 由政府投資去建一些大的工程, 讓大家有工作, 有收入就會消費, 這樣經濟才能恢復正軌. 這個方法解救了美國的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 從此之後, 這種透過政府投資建設來剌激經濟的方式就成了各國政府的最愛. 因為一方面透過撒錢,可以擴大政府(主政者)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 也比較容易讓選民知道政府(政治人物)作了些什麼。 細數扁政府時代的多項"擴大公共建設"方案, 就不難了解了.

但是, 這項方案到底有沒有效? 另一個最常就被提出的, 是日本在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後也同樣採取了降息和擴大公共建設的方案, 不但沒有解決問題, 卻是造成了日本長達十年景氣衰退和政府高額的負債.

差別在哪裡? 我認為問題出在二個地方, 第一是信心, 第二是政治體制.

先談信心問題, 日本在泡沫經濟破裂初期並沒有馬上採取降息的措施, 而是到了景氣下滑一段時間後, 才開始採取降息措施. 因而, 每次日本央行的降息都被視為對未來的悲觀才採取如此措施, 因此, 降息的效果不彰, 進而到了零利率, 陷入了所謂的"流動性陷阱"之中. 這是歷史, 但是從今天看來, 目前的情況也差不了多少, 在目前各國爭相降息之下, 大家會發現降息的效應愈來愈低, 大家對未來愈來愈悲觀, 原本降息的目的之一, 在於降低金融業融通的成本, 以及降低房貸戶成本, 來增加消費. 但是目前的情況, 降息的結果, 由於大家對未來的悲觀, 銀行更加緊縮放款, 需要錢的不一定借得到, 而銀行本身則是因為存放款的利差縮小, 造成銀行利潤下降.

第一項的情況, 基本上不是台灣或是任何單一政府可以解決的. 但是第二項, 才是我反對台灣政府以擴大公共建設方式剌激經濟的主要原因.

基本上,日本的政治体制和台灣是很相似的, 更精準的說, 應該是地方型的政治人物.台灣人應該不陌生, 日本地方型的政治人物, 他們都是壟斷自己選區內的大小工程或是一些政府部門相關利益, 再用這些利益去培植自己的庒腳.因此,慢慢形成一種共生的命運共同体, 也稱為派系. 更"大咖"就成為國會派系的領袖. 主要就是能在政府建設預算分配上, 优先分配到自己的選區, 這樣一來, 一方面選民都感受到這位民代很夠力, 另一方面自家的庒腳可以藉此包到更多的工程, 得到養份.

但是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答案就是成本和績效. 讓我談一下, 一個大型工程的發包好了. 正常情況上, 會由一家得標. 問題是這家公司不可能從土木結構到網路拉線都會做吧? 因為他會再切成二大包, 水電大包和土木大包. 水電大包得標者也不可能什麼都會做, 於是他除了自己會做的之外, 可能再切數包再發包下去....就這樣一層一層的分包下去. 然後再由下而上, 一層一層驗收. 愈在上層者, 有一個美名, 叫"系統整合商", 不過基本上, 他們整合發包商的能力都要遠大於技術能力。請注意, 這是"正常情況". 但是在"通常情況"下, 是某公司得標後, 直接拿走3~4成後發給下一家, 這個下一家通常是本來得標商的競標者, 因為主辦單位的"協調", 他決定少賺一點作二包, 問題是, 這種搞關係大於搞技術的, 他拿下二包也多是再發給三包去做, 接下來如果"順利"三包就開始作正常情況下得標者該作的事了.(切水電和土木再分發下去....), 這時三包可能拿到的錢, 只有工程款的50~60%了. 接下來就不外是, 修改規格啦...等各種"節省成本"的作法.

當然, 我們不是要討論工程舞弊, 只是從上面的例子, 你就不難發現. 到了發包的最末端, 其實也等於到了剝削的最末端了, 原本希望以此帶動就業, 但是你會發現低階層的勞工都是外勞, 為何如此? 因為要節省成本. 原本希望中間消耗的物資可能帶動一些產業需求, 效果也不大, 為什麼? 因為大家為了節省成本, 最後可能找了進口的便宜貨替代.

換句話說, 在現行的政治風氣和缺乏良好監督下, 擴大公共建設, 除了讓國庫更空虛, 讓花了大錢選上的政治人物有機會回補之外, 對經濟不會產生多大實質的幫助的. 更遑論, 目前各單位提出的計劃, 裡面有一堆是可笑至及, 例如過去我看過南部某都市, 要花6億元去美化連外道路 (就是省道啦, 而且這案子居然過了), 今年有一個單位申請花幾億去把山坡地重新整理.....這種事不勝枚舉, 看看最近年底到,馬路上挖了又埋 埋了又挖就不難理解了。

目前台塑集團有我見過最好的採購及發包体系, 不能說沒有弊病, 但是相對而言, 是最少的. 如果馬政府還仍堅持藉由擴大公共建設來剌激經濟. 我會建議先作好稽徵制度, 最好把所有一定金額以上的工程全部交由中央發包及驗收.否則投入再多, 我認為還不如拿來發消費券有成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