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前瞻基礎建設的看法
前面不知道哪一篇,有位讀者問我對於政府即將推出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的看法? 我一直沒回是因為這種東西其實沒什麼好講的,從郝伯村年代的十二大建設開始,這在過去20年台灣政府大概推了N次,基本上只要新上任的行政院長有企圖心或是他以為會待很久,大概就會推這個。而且只要計劃宣稱要推出,在野黨必然以憂心國家財政、政府資源浪費,甚至是直言執政黨就是為了選舉綁椿而大肆抨擊。但只要有朝一日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這種計劃就一定變成為了台灣永續發展、為了台灣下個世代不得不推行的建設。
此外,這種計劃由於金額龐大,多半也是各個縣市爭相角力的戰場,基於我要1000 你好歹也給個300,這通常也是台灣一大堆天方夜譚建設提出的時機。對總統和行政院長而言,哪個計劃同意哪個否決由我說了算,這當然是個絕佳賣人情給地方政府和民代的機會。至於地方首長和民代呢? 這些建設除了彰顯我的政績和向中央爭取預算的努力,更是讓選民知道”我有在做事情”。但在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另一個不能說的公開祕密是,這也是政治人物大炒土地的時候到了。台灣選一個地方首長或是立委動輒要上億元,要靠關說收紅包回本要收到什麼時候? 最合法又最快的方法,當然是透過都市規劃或預知大型公共建設先行買下土地等房地產上漲。看起來這是個皆大歡喜的作法,中央首長賺到了地方的支持和爭寵,地方首長和立委賺到了政績和實質資產上漲,人民則是獲得公共建設。真的是這樣嗎?
先不講政府負債數字將因此再次高攀,首先你要了解台灣大型公共建設這些年來其實已經做得差不多了,除非你認為該做環島高速鐵路,或是每個縣市都該來搞個捷運(然後再讓地方首長來靠北說,捷運之所以沒人搭,是因為只有一條無法發揮效益,等做5條後你就知道效果),多數的建設都會發生在二級城市或鄉村。你或許會想這不是很好? 縮短城鄉差距啊、舒解城市過多人潮、再造新城市啊…等。這當然沒錯,還有一個你沒講的就是鄉下土地才便宜嘛,不然要怎麼先買一大塊?
另一個之所以要把這種建設放鄉村的原因是,絕大多數台灣的公共建設都要求地方要負擔部份工程款,問題是地方政府根本沒錢,但又不能拿這個理由把公共建設推出門外,所以”預計未來土地開發收益”就成為計劃書裡重要的財源了!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重點 ? 沒錯,台灣這些大型公共建設不管是打著縮短城鄉差距也好,還是建立永續發展也好,檯面上或檯面下真正的重點只有一個─炒地皮: 因為地方政府要靠這個來償債、政治人物要靠這個來發財。你可能想這也沒什麼不好,總要有點誘因,至少百姓賺到了公共建設啊! 你如果真的這麼想,那你有沒有想過公共建設帶動鄉村更新或是交通更便捷後的下一步是什麼?
當然就是不動產的飆漲,然後呢? 如果你是家有恆產在那裡的,恭喜你晉身為田橋仔,那如果不是呢? 到頭來你會發現,這些公共建設帶給你的除了每人平均負債數字的增加,建設愈多 但你卻搬得愈來愈遠。
就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好了,在捷運沒通之前,多數新成家的年輕人都是住在中永和及新店,因為這些地方到台北市要過河很不方便,所以很多人都是在這裡先買房,經濟好一點再換台北市的郊區,再慢慢往市中心搬。結果捷運通了,住中永和與住台北市差距大幅縮小,於是中永和及新店目前隨便都是50~60萬/坪,所以年輕人只好搬到土城那種鳥地方(很抱歉, 20年前土城真是鳥地方),後來土城捷運通了, 變成40萬/坪,後面年輕人就只好搬去三峽鶯歌, 現在又要規劃三鶯線…然後呢? 政府和政治人物先拿你的錢假公共建設之名炒高房價,結果除了人均負債數字愈來愈高,也搞得後來的年輕人愈搬愈遠,甚至是年輕人把大量金錢花在買房前的儲蓄和買房後房貸,反而排擠了正常消費,然後整體消費不足,政府只好推更大的公共建設...形成惡性循環,買不起房的你卻相信,這是大有為政府給人民的德政,他媽的,你是白痴啊?
同樣的道理,台灣多數重大建設背後都有其財務規劃,可是數年之後你可以看到這種財務規劃99%都不如當初規劃,高鐵如此、高捷如此、你認為桃捷、中捷會不一樣嗎?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去評論這些財務預估是怎麼做的? (我知道啦,當初是以陸客一天會來3萬人, 台灣人口會破2500萬做規劃的, 誰知道後來……)。
同樣的道理,台灣多數重大建設背後都有其財務規劃,可是數年之後你可以看到這種財務規劃99%都不如當初規劃,高鐵如此、高捷如此、你認為桃捷、中捷會不一樣嗎?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去評論這些財務預估是怎麼做的? (我知道啦,當初是以陸客一天會來3萬人, 台灣人口會破2500萬做規劃的, 誰知道後來……)。
這篇呼應前幾篇說的,未來的文章要儘量輕薄短小,專注只談1~2個主題,因此不免也有一些不完全,可受批評之處,敬請見諒! 此外,你或許想,批評大型公共建設不好,那對台灣經濟成長或永續發展,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 說真的,這種用公共建設拉動內需的作法早就落伍了,這要是有效,日本經濟早就起來了。台灣經濟真正的問題不是什麼產業外移,而是消費低落,有錢的老年人把錢都存起來了,年輕人則是因為購房規劃或房貸支付排擠了消費。台灣真的要做的,是以政府力量配合長期發展目標(如環保或產業發展),強迫人民消費。簡單地說,如果是我來用這些預算,我會做的事是:
1.
補貼與禁止雙管齊下,補貼購買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並強制在3年後台灣全面禁用燃油型機車
2.
補貼台灣所有店家安裝具有感應支付及電子支付的刷卡機,在5年內將現金交易降到目前的20%
對了, 一時手賤算了一下,把880,000,000,000 除以23,000,000(人) 得出每人支付約NTD$38,260元. 身為國民的你我此時應該很得意, 為了建設偏鄉和台灣永續發展,我們都無私地奉獻了3萬8千元,這其中包括了你那個阿拉伯數字只會0到9和以為擁有1000元就是富翁的小孩。在此僅代表尹衍樑、趙藤雄和台灣大大小小的工程承包商謝謝大家!
順便一提~ 套句某市長的話,你們不要只看負債嘛,資產也在增加啊!
我則會將經費投入無人車,建構市區24小時穩定安全交通系統。
回覆刪除Hi 這篇文章之所以沒有提到汽車 是考慮台灣電動車的技術並非領先 但專心作好電動機車或腳踏車 這對台灣產業甚至是電池業是綽綽有餘的
刪除認同, 重點是培養出可以輸出全世界的電動運輸上游產業鍊,
刪除另外, 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使用國家--印度, 已經喊出2030全面電動車的目標了
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industry/auto/news/industry/india-aims-to-become-100-e-vehicle-nation-by-2030-piyush-goyal/articleshow/51551706.cms
不好意思, 台灣電池產業, 搞不好還沒對岸進步, 北上廣深基本上已經完全不發吃油的機車牌照了, 一律電動車, 在內需強大的情況下, 我不認為台灣的電池or電動車產業會比對岸強, 對岸甚至有油電混合機車, 我看了都想買, 台灣的機車業根本就是靠政府保戶才能生存...
刪除其實對岸正是一個好範例,用政策減緩現有問題(人口密集下的廢氣排防),順勢推動產業進歩,這樣就水到渠成。相對的,台灣要推動一項政策並不應別人比自己好就不必做了,否則台灣也不用推生醫業了. 而是要從自己的需求作考量,所以我才主張鼓勵和強迫並行. 當政府"強迫"人民一定要汰換燃油機車時,不用什麼投資獎勵,自然就有廠商會投入研發和生產了.
刪除我認為你也說出一個重點,台灣政府過去都是偶獎勵,而不以市場經濟導向的結果,就是一堆廠商成了媽寶. 以上是我的想法.
https://www.facebook.com/chihuangchiu/videos/10210361347884133/
刪除大河馬提出自己的前瞻計畫
民間版的任何一個都比政府版好, 但一個都不會被採用, 理由很簡單,民間版本違反二個最重要的原則:
刪除1. 容易引起民怨
2. 政治人物無錢可撈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70507/37642496/
刪除看來經濟部終於回神, 幹了點正事, 我覺得這樣搞, 電動車才會普及...
請問版主本篇文章可分享?
回覆刪除本站所有文章除非有註明 否則都是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最好全文轉載
刪除人民也是很矛盾的。
回覆刪除不到各縣市做大型基礎建設,人民怪政府沒有縮短城鄉差距。到各縣市做了大型基礎建設,人民又怪政府間接造成未來高房價的結果。接下來排擠了正常消費,然後整體消費不足。
然後想要讓口袋更有錢,就只好怪慣老闆都不加薪。但是,又是誰造成人才供過於求?造成市場不需要提供更高的薪水就請的到人的情形?接下來又要怪是誰當初決定廣開大學,造成高職、五專不斷減少。滿街都是大學生、研究生,大家都想當白領工作者。
真的是,怪不完的政策、政客與選民啊。
"補貼台灣所有店家安裝POS機,在5年內將現金交易降到目前的20%"
回覆刪除這樣逃漏稅的也會少很多,讚。
其實以台灣的土地有限,道路能在開發的有限的情況下,該限制的是汽車數量而不是機車,道路空間一台汽車可以抵掉3台機車;另外電動車是真環保還是假環保又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了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有一個因果關係我沒能想透,POS機和降低現金交易有什麼關連? 能不能指點一下?
回覆刪除精確地說 我指的是可以接受信用卡 感應支付(不管是悠遊卡 一卡通或icash) 或是手機支付的刷卡機. 透過這樣機器的普及化進一步提高的台灣電子支付
刪除所以 POS 機會誤導, 廣義地應該說是電子支付, 強迫所有商家與攤販期限內導入. 此舉不但增加民眾生活便利性, 降低金流成本, 還可多徵到超多稅啊. 由於最後一點 保證沒有官員敢推.
刪除謝謝已經更正...
刪除其實根本不用特別的機器, 不然你看對岸在路邊賣烤番薯的小攤販是怎麼用微信/支付寶收錢的? 有隻智慧手機就行了啊, 重點是背後的金流系統要找誰來建....
刪除我建議建刷卡機主因是台灣支付的工具很多元 從信用卡或悠遊卡. 建置系統同時也要考量商家和不同年齡群的接受度. 從個人角度,我愛行動支付,但從現實面來看,要讓1~2家行動支付業者不經銀行就自己完成結算的方式,短期內在台灣反彈的力量會很大
刪除燃油機車的空污真的是個大問題...........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