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教育新思維 2



教育新思維 2

 

我曾問過一個朋友正在唸哈佛大學的小孩,你的同學都是什麼樣的人? 他回答,因為他都和愛唸書的人在一起,所以不確定,不過根據統計會被哈佛錄取的主要是三種人。第一種就是大家熟知的學術優異的人(就是很會唸書的人)、第二種是卓越背景的人(就是家裡有錢有勢的那種)。以上這二者我們都熟知,那第三種呢? 答案是非學術優異(非上述這二種但很傑出的人),例如你的籃球打的很好(像林書豪)或是你是世界烘焙冠軍..等。

 

看到這個你可能不意外,身為世界菁英中心,成功的保證班,當然不會收垃圾,當然會收本來成功機率就比別人大的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因為籃球頂尖進哈佛的(事實上第三類最多的就是運動員),你的目標應該是去打NBA,那你進傳統籃球大學名校如Duke不是比哈佛有利多了? 而對哈佛而言,反正有大把的人想進來,又何必把名額浪費給這些運動員身上,難道只是為了讓人家覺得哈佛籃球很強 ? 答案其實很簡單,身為頂尖的研究機構之一,哈佛發現把這三種不同背景的人混在一起,能達到彼此學習和激勵進而達到整體成功的可能最大;或者更簡單地說,哈佛發現頂尖的運動員具有異於常人的特質。

 

換個場景,華爾街的交易室。華爾街的交易員年薪基本上都是30~40萬美金起跳,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都不是奇怪的事,不難理解這是個很多人都想進的行業,但能在這行撐下去的不多。我曾經問過他們怎麼去選擇交易員的? 答案我很意外,華爾街這些年最喜歡的交易員就是有職業運動員背景的。為什麼呢? 因為職業運動員多半具有這些人格特質:

 

1.      他們必須經常在最短的時間內和高度壓力下作出決策(如球該傳給誰? 自己切的空檔在哪裡?) 而且因應對手不同出招 採取不同策略回應

2.      他們必須嚴守比賽規則和紀律

3.      他們必須很有耐心,因為運動員多數的訓練就是相同的動作一作再作,一天好幾個小時都做相同動作,連續好幾年

4.      多數的比賽都會要求運動員必須持續到底 不能放棄

 

看完以上,你有沒有覺得這和交易員的性質很像? 或是你是否甚至覺得除了交易員以外,這個社會很多工作都需要這樣人格特質的人?

 

這就是我想寫這篇的原因,前陣子在FB上看了篇比較歐美教育和台灣教育的不同,台灣小孩的教育基於父母認為不能輸給起跑點,因此我們從小就開始補習,從一開始的才藝如鋼琴、美術慢慢地開始一些為未來作準備的如作文,再慢慢變成因應考試的英文、數學..等。體育在台灣不是受歡迎的,因為它代表著粗魯、沒腦子、不能當飯吃..等,但這在美國卻剛好相反。

 

很多亞洲的父母來到美國,發現美國教育愈低的年級在玩的時間愈長,因此他們的小孩很容易在成績上打敗一般的美國人,可是他們在同儕間卻得不到太多的崇拜,因為這個年紀崇拜的是運動好的學生。透過課堂很多的運動和鼓勵運動,除了讓發育中的小孩有健康的身體,美國人其實也在從小灌輸小孩守規矩(遵守比賽規則)、團隊合作、耐力和克服困難這些很基本的教育。你不覺得這也是台灣很多人所缺乏的嗎?

 

教育是百年大計,大家與其花很多時間討論新課綱、12年國教要不要推、多元入學方案等,或許更該做的是好好的把一些觀念融入體育,把一個小學生該得到的人格健全發展、身心健康還給他們吧!

2 則留言:

  1.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usa/usnews/chinesedaily/20170331/07417798254.html
    交易員現在逐漸被AI取代, 運動員體力再好, 終究還是會累, 電腦只要不斷電, 可以不斷搜索學習數據, 而且完全沒有情緒, 這樣比起來, 運動員不也是種落伍的選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篇的原意是在講運動的好處不只是讓你的"肌肌"發達而已,其實對於一個人性格的養成的重要超過大家的想像,因此希望大家或教育規劃應該要多重視體育.
      至於AI, 如果成為趨勢的那一天,那麼會被取代的可不只只有交易員...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