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董事會見聞

董事會見聞

因為長期投資和”年輕”的因素, 約從二年前起我就應邀參與一家資本額近一億的中型公司董事會.

參與了二年的董事會, 坦白說, 相較於去看報上一些可能根本沒有實務經驗的分析師評論經濟前景, 我相信在董事會裡聽企業老闆或其他企業董事們對於自家公司的前景看法. 更能反應出景氣的真實面。舉例來說, 在去年五月的董事會裡, 當時股市已經在回升了, 對多數的中小企業卻可能都還是寒冬.當時大家分享的, 都是如何縮減開支和如何讓員工不受傷情況下裁員,(那次會議內容多在談如何把燈管減半, 回收紙張, 出國坐經濟艙….之類的事), 這其實也反映出了在當時景氣急凍下, 台灣中小企業的彈性, 如何快刀斬亂麻, 斷尾求生. 而今年大家談的是, 中國大陸缺工缺料以及匯率波動過大的問題, 至於歐洲財政風暴, 目前還沒有看出來反應在訂單上.

談起了大陸缺工之事, 相信大家都從電視上看到鴻海富士康跳樓事件和廣州本田(Honda)罷工事件, 兩件事起因不同, 但解決的方式都一樣, 就是就加薪3成左右.甚至幾乎同步的, 大陸很多城市開始宣佈調高最低工資, 並宣稱往後每年薪資都要以15%成長. 這樣的事看在長期不加薪和工作時間愈來愈長的台灣人眼裡, 真是情何以堪.

事實上中國大陸沿海缺工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幾乎從去年底到今年農歷年後達到高峰.缺工的理由很簡單, 中國中央開始開發中西部, 讓很多原本來自湖南, 四川…等省份的民工, 有的因為老家土地上漲也成了富翁, 或是因為就近就可以在家鄉找到工作, 因此去年因景氣不好被迫回老家的工人, 很多就不再到沿海打工了.

這樣缺工事件, 對台灣許多大企業如鴻海, 仁寶…等來說不見得是大問題. 因為多數的大陸人仍相信大公司的”品牌”, 除了不用擔心公司倒閉外, 這讓他們對家鄉或對朋友提起自己在哪一家”知名企業”工作時, 還額外有一份炫耀感. 但相對於小公司來說, 這可絕對是件頭痛問題了, 於是很多台資企業開始逐水草而居, 把工廠搬進更內陸, 所以不管是”九省通衢”的武漢, 或是長三角新明珠的合肥, 或最近新聞火熱的重慶, 都成了台商新的生產基地.

以上是大家可以在報上看到的, 但是我所知道的卻略略有點不同. 其實這一波中, 有很多的台商選擇了退休, 重回台灣. 這些人某種程度來說, 也是推高台北市豪宅的推手之一. 而造成這些台商選擇結束公司或賣掉工廠的原因, 除了大陸本身經營環境愈來愈不友善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台商的下一代根本無意再接手父母親創下的事業(我認識的絕大多數都是傳統產業), 於是這些差不多年紀剛過60的經營者, 考量自己也沒有這麼多的心力再東奔西跑, 到處交際應酬, 於是乾脆有的利用上一波金融海嘯時順勢關掉公司, 或是有的利用最近景氣回暖, 直接賣掉工廠見好就收, 我一個同業就在去年把經營二十年以上的公司關了, 在台北大直的某知名豪宅買了最貴的一戶.

也正因為鴻海富士康事件,最近不少人在討論台灣這些低毛利的代工業要何去何從? 事實上, 中國大陸人事成本, 甚至整個經營成本的不斷高漲, 原本就是可以預期的事, 就如同多數開發中國家一樣, 大陸需要靠著調高底層工作人員的薪資, 來平息社會日益高漲的二元化經濟所造成的貧富對立, 也需要透過更高的環保標準來改善對環境的長期破壞, 這一些本來就是未來幾年大陸經濟明顯的趨勢. 只不過更多人沈迷於, 大陸源源不絕的勞動力和內陸為求經濟發展可以彈性調整的規則, 沿海用完了,  搬進內陸就可以解決一切. 只是大家都忘了, 就如同我之前的文章, “我的大陸心得”裡說的,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 大家要求不再只是吃的飽, 穿的暖時, 真正的對立和衝突才正要開始.

接下來呢? 不難猜測, 歸功於Internet和大陸的”老鄉網”, 鴻海加薪事件會如瘟疫般漫延到全中國, 第一個會影響到的, 是中小型企業. 這些企業可能要嘛, 配合大廠動向再深入內陸, 不然就直接搬到東南亞, 否則就如同我上面說的, 乾脆退休, 或就是縮小規模直接回台灣.

這次的事件, 我最看好有二個國家會因而受惠. 第一個是越南. 其實我從二年前就一直很看好越南, 甚至一度很積極的想知道怎麼去越南投資或開戶. 前幾天電電公會理事長提到, 可能會鼓勵會員前進東南亞和印度. 一般而言, 會移轉到特定國家(區域)設廠的原因, 不外是1.接近市場 2. 降低成本. 以東協+1之後, 基本上這些地方貨物進中國都是零關稅, 再加上中國大力想鞏固和中南半島關係, 開發如泛亞鐵路這些基礎建設.讓這些地方成為中國工資高漲下, 最好的替代方案. 不過東南亞國家過去最大的問題, 一個是常有排華暴動, 另一個是工人的勤奮度不足. 在這種前提下, 越南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特別是越南過去和老美和中共都打過仗.沒有特別倒向哪一邊的政治立場, 反而讓越南可能在未來是中美二國都想拉攏的對象.

另外一個就是台灣. 一方面除了大陸拉高薪資水平讓兩地間差距縮小外, 這幾年因為台灣的經濟低迷, 很多上班族的服從性變的很高.(請參見”當高失業成為一種常態”) 此外, ECFA的簽定可以讓台灣和東協一樣站有零關稅的地位.(當然, 目前言之過早要看協定內容而定), 自然會吸引部份台商回流,(這要看產業別, 有些產業有整個供給鏈問題, 除非大廠回台, 否則很多小廠也只能配合大廠走), 除此之外, 我認為台灣還有一項最大的優勢…”台灣製造”.

這幾年應該很多人都和我一樣, 在買東西時常常會多看一眼製造產地, 甚至會常常避開中國製造. 這種事應該不只發生在台灣, 連美國也是. 我也相信在很多國家都是.

其實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 “中國製造”不見得品質有問題, 但或因於過多黑心物品報導的驚嚇, 或僅僅是出於想保障和鼓勵本國產品, 愈來愈多人寧可多花一點錢買非中國製產品. 也因此台灣常出現, 明明是大陸製產品, 卻貼上了台灣製造, 理由很簡單, 大家心目中都認定了台灣製造就是應該值高一點的值錢, 不管背後真正的品質如何.

因此, 對很多製造業來說, 會面臨一個思考, 產品毛利的提升, 是否足以抵過我回台灣設廠製造成本的提高? 想當然, 台灣的內需市場太小, 能養活小廠, 不足以支撐多個大廠的產能. 但慶幸的是, 時代不同了, 我記得N年前, 面對歐美客戶(特別是美國人), 如果你告訴他是MIT, 常常客戶會抱怨, 因為他認為你沒有認真降低成本, 他認為一定要MIC才是好, 可是時光倒轉, MIC 反而成了爭議的產品, 這是件值得大老闆思考的事, 掛上MIT 的牌子, 是否可能在歐美市場取得較高毛利? 特別是當二地的生產成本差距縮小時. 如果是, 那我相信可能真的會引來一波的回台潮. 不過這仍待時間去印驗. 當然, 同樣的, 這也會和公司產品屬性有關, 因為很多產業涉及到上下游供應鏈, 不是其中一家想搬就可以搬的.

不管如何, 這一波加薪效應勢必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變化. 以短期而言, 如果如大家預期, 大陸開始全面加薪和接下來面對人民幣升值問題, 再加上製造業不可能馬上遷移, 在未來1~3年內, 中國可能從前幾年協助歐美在經濟快速成長, 卻能物價平穩的功臣, 搖身成為全球通貨膨脹輸出的最大推手..

而對於中國本身, 未來幾年內要努力的, 還是要想辦法提高國內的需求, 這是指真正的民生消費需求 而非過去靠公共工程刺激那套, 才能讓企業在轉型之際, 不致造成過大的傷害, 否則弄的不好, 中國反而會是這一波下的受害者.

至於台灣, 我相信此時應該有不少台商想和政府談條件了, 政府應該要考量的, 是如何讓這些回台資金能真正順利導入製造業, 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而不是讓他們流入資本市場, 創造不切實際的泡沫.反正這些年來¸台灣製造業該外移的也都外移的差不多了, 除非全球經濟惡化, 否則台灣差不多應該是谷底了.

p.s 這篇文章前後斷斷續續寫了七八天, 自己看了都覺得有點跳來跳去. 不過反正都寫了…就PO上來, 或許隨後可以補充一些其他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