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當經濟危機解決之後

當經濟危機解決之後

 

還記得我在去年底寫下對2009年景氣的看法, 提到景氣可望在今年的3~4Q落底, 當時在台大PTT中引起不少批評意見, "跟算命一樣"、"說的比唱的好聽"..等, 不過到了今天, 似乎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指向經濟真的要落底了.

 

寫下這一篇, 倒不是要什麼自我吹噓. 相反的, 或許我們在"歡慶"景氣回春之餘, 是否剛去想想, 今天造成這一切的成因為何? 我們是否能從中得到教訓?

 

歸究到本次的經濟問題, 或許有人會把問題歸究到金融體系或是政府管理出了問題. 但是我個人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二項: 一、全球化 二、供過於求的生產模式。

 

在我的BLOG中談到很多次全球化的影響, 事實上全球化所帶給大家的, 不只是自由化的經濟, 更重要的, 是表現在文化的同歩化上. 或者更精確的說, 全球化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全球美國化。

 

如果有待過美國一段時間的人, 應該不難了解美國化的消費行為, 簡單的說, 就是分期付款和汰舊換新. 也就是說, 用未來的所得來支付眼前的享受, 如果有新的東西出來, 馬上換新的.

 

你不妨想想看自己是不是這樣? 就算你認為自己不是, 你的房子應該是20年以上的貸款吧? 當然, 這一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都是如此正常, 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父母輩, 甚至是祖父輩, 他們一定不是這樣作的.

 

美式的消費文化造就了大量非必要性的需求.於是工廠開始愈來愈大, 而美式文化另一項特質是, 追求"過得去"的品質, 但是要絕對便宜的價格. 在這樣要求下, 於是生產者只要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 或是把工廠移到低生產成本地區或是壓榨勞工, 極盡一切的只為了能降低成本。

 

於是"自由經濟"就如同當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打著感化異教徒為名一樣, 成為大資本家喊的價天響的口號, 結果是, 各國貧富懸殊愈來愈大, 資本家對政治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

 

在這個氛圍下, 中國挾著低成本和勤奮的勞工崛起了, 問題是, 中國式低效率的生產和美國式浪費的消費, 卻帶給了這個世界的資源莫大的浩劫. 資源被大量的開採, 生態被破壞, 連帶地, 因為要因應全世界的浪費風, 大量生產接動對原物料的需求, 而原物料價格的上場水更進一步拉升了物價,結果是百姓叫苦連天. 這件事大家應該不陌生, 因為它只發生在約一年前的今天.

 

原本, 經濟危機應該是給大家一個冷靜調整的機會.讓資源得到緩解, 讓人民學習重回簡檏的生活, 就如同景氣的循環一樣, 這本來也是一種人類生活週期的循環。但是很不幸地, 在現今的"選舉制度"下, 政府卻必須急著運用大量的資源, 試圖來逆轉整個週期.大家不妨想想, 在去年石油漲過三位數時, 大家吹起了一股自行車風. 到處在討論的,是節能減碳愛地球, 不到半年, 這件事已經成為口號了, 因為油價跌到50元左右了. 如果一年前節能減碳是個重要的議題, 那為什麼一年後就不再是個重要議題呢?

 

"因為資源有限 而人類的欲望無窮" 這是經濟學原理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 不難想像, 過個2~3年, 當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常態, 我們又要重新回到半年到一年換一次手機, 東西吃不完就丟掉的生活, 只是二年後, 這個地球可能多了中國和印度幾億人一起加入這個浪費的行列.

 

如果我們再不懂得從這次的經驗學得教訓, 我相信一年前的高物價和經濟衰退, 很快就會再緊接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