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花旗銀行要撤出台灣?
8月初,深耕台灣多年的花旗銀行就要正式退出台灣了. 略數台灣花旗史,這家銀行曾經是台灣最賺錢的銀行,一家賺的錢比遍佈全台的三商銀加起來還多。
它雖然並不是台灣第一家推出信用卡的銀行,但很多人都是看了花旗的電視廣告後,才辦了人生第一張信用卡,然後拿到卡片後,在背後傻傻地簽下”李達夫”。或是如我,在早年國際金融不普及的年代,第一次到花旗銀行是為了買旅行支票,因應我初到美國的開支. Anyway, 如同人生裡的很多人事物一樣,that’s a good old memory.
先閒聊一個不重要的話題: 你有沒有想過“花旗”這二個字的意思是什麼? 銀行的名字是”Citi Bank” 或者早年叫” National City Bank of Manhattan”. 為什麼中文叫”花旗”?
事實上,我在1997年到美國唸書時,當時唐人街的Citi Bank上面的中文寫的是香港的中文,叫”萬國寶通”銀行.
花旗是什麼? 你不妨想想除了銀行,你還在哪裡看過”花旗”二個字? (不要跟我說是”花旗地下融資貸款公司”)
你應該有聽過”花旗蔘”吧? 花旗蔘和高麗蔘一樣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指產地(品牌是如: 許氏花旗蔘或正官莊高麗蔘). 對,花旗指的就是美國.
很久之前,我同學曾提過一個疑問,為什麼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中文叫美國? 這個發音裡沒有只有”me”是美,為什麼選一個中段的音作國名?
你可能知道,中國人接觸西方主要是清代中後期,當時的人上至朝廷下至商販,其實不了解這些國名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就如同今天Soda成了蘇打,或是Powell成了鮑爾一樣,反正就是直接英翻中. 於是不意外地,美國就成了
育耐士達. 亞墨利加.
但也如同今天的音譯一樣,這些字多半沒有意義,唸起來抝口,而且經常A和B用的字也不一樣. 讓人苦惱。所以清後期作了一個叫公文簡化運動,強迫把所有這些外國名字統一限制在三個字以內(不相信,你可以看那些歐洲的老國,名字都是三個中文字內),於是就有了美利堅、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然後,今天我們再把這三個字再簡化為,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
回到開頭,花旗銀行是早在清代就進入中國的美國銀行,如前所述,當時英文名字叫”National City bank of Manhattan”, 這串名字對中國人的痛苦可想而知,於是中國人就看著銀行前插著花花的美國國旗,直接稱它為”花旗銀行”.
怎麼樣,又學到一個沒用的知識了吧.
回到主題,為什麼歷史悠久而且很賺錢的花旗銀行要撤出台灣?
這個決定其實在2021年,在花旗新任CEO─Jane Fraser上任後提出的. 一共撤出13個國家.
之所以會這麼做, 很大原因是花旗集團是從2008金融風暴以來,美國表現最差的大銀行.
表現最差? 花旗的股價不是一股$47? 不要忘了,Citigroup在2011年做一個10-1的反向合併,換算回來,目前Citi 股價等於合併前的4.7元一股. 反觀同為四大銀行的同伴,JPM, BoA, Wells Fargo同期股價都是成倍數翻長, 就算S&P 500指數也漲了超過100%. 如下圖:
在金融風暴前,Citi是美國第一大金融集團, 目前掉至第三. 在風暴期間, 原本老三的JPM靠著卓越的風險控管能力,不但全身而退,還趁機買下了Washington Mutual(銀行)和Bear Sterns(投資銀行). 一躍成為了第一。而原本第4的Bank of America則是買下了Merrill Lynch(美林, 大型投資銀行)成了第二. 而原本第二的Wells Fargo則是買下Wachovia Bank. 惟獨Citi 由於大量使用off-balance sheet 操作,不但受創最深,還被迫賣掉了旗下證券部門─Smith Barney,迄今還在復原中.
有意思的是,帶領JPM走過金融風暴的Jamie Demon,當年正是Citi二個接班人競爭中輸掉的那一個. 他輸了之後去了一個中型銀行,後來這家銀行被Chase合併,他來到Chase (JPM)反而帶領Chase 打敗了Citi.
這位大哥非常厲害,他在金融風暴前,預知並下令JPM出清手上所有持有的次級房貸證券,結果3天內賣掉120億美元的部位,讓JPM全身而退。有機會再寫篇他的功績.
再回到Citi. 在美國的四大銀行中(Big Four), Citi無疑是國際化程度最深的一家. 如我這些年熱愛Citi, 也是為了他家的 Global Transfer, 二個不同國家的Citi bank帳戶,可以快速而免費的匯款. 可是這樣國際化對Citi來說,是資產但同時也是很大的負擔.
很簡單理解,因為這些年各國對金融的監管都愈來愈嚴格,要求金融業自有資本比率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也就是為了保有國際化的優勢, Citi必須要拿出更多的資本在各國增資,同時也必須增加更多的法務和稽核人員來因應各國的法遵要求.
但與此同時,Citi在各國的市佔率卻在節節下降. 這從台灣就可以明顯看出。先不說當年本國銀行當對落後的國際金融/匯兌現在根本不是問題。當年台灣花旗引以為傲的消費金融(信用卡)、消費信貸、貴賓理財投資…這些在大量花旗人進到民營銀行後,基本上國泰、富邦…這些搞得都比花旗厲害(至少差不多). 我猜目前台灣花旗最大的優勢只剩下幫一些超級有錢人去新加坡開戶以及後續的海外資產管理.
簡單地說,一端是管理成本和資本投入的上升,另一端是盈利的下降,很自然的,Citi會決定撤出這些國家的零售業務(retail banking), 只維持少量富裕人士的財富管理業務(所以新加坡花旗還在). 這其實也是如JPM或BoA這些大型銀行正在做的.
至於未來,Citi在修補自己的Balance sheet後,肯定要補強自己在投資銀行弱勢這一塊,再過幾年,應該不會意外聽到Citi進行大型的合併.
Jamie Dimon在金融風暴前賣掉全部部位,聽起來跟電影黑心交易員的告白劇情有點像阿,是取他當原型嗎?
回覆刪除我司員工是有十幾家銀行卡債的卡奴,每個月都要記錄該扣多少錢,要照比例匯款給每一家銀行。
回覆刪除大眾銀行被收購後,我就覺得很莫名其妙,因為匯款帳號因為大眾銀行被收購後不能匯..問題是元大後面也沒去法院把大眾換成元大。我覺得大眾銀行的欠款好像就真的一筆勾銷了。
花旗後來合併前我就覺得很瞎,花旗先撤銷退出分配,然後再跑一次流程近來參與分配。(事後想起來應該是要盤點出資料交給星展)然後星展我覺得也是很瞎。按說星展應該要在跑一次法院流程把分配表上的花旗換成星展才對。
星展偏偏沒這麼做,自己發一張函說星展跟花旗合併,以後匯款要匯星展帳號。我就偏不匯款,跟電話線的行員說我只能照法院公文上面的匯款,你現在這樣弄,我不太能接受。
最後星展打了兩三通,我也懶得跟星展打哈哈,扣起來的錢放我這裡我也很尷尬,前面已經有一家了…(大眾的錢我一直放在我這邊等元大來討)
只有債權人轉成良京公司的最積極,稍微晚一點匯款就會來詢問怎麼沒匯款,債務人是不是又請假造成金額扣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