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海爾大業

海爾大業

前一陣子, 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和亞洲最大的太陽能矽晶製造商─江西賽維(LDK Solar)驚傳財務危機, 負責人指出, 如果現金增資失敗, 公司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 公司將有無法經營的危險.消息一出, 股價接連大跌. 引起不少分析師的驚恐, 回溯到今年八月受訪時, LDK的老闆─彭小峰還向大家透露, 公司訂單已經接到2018年了(哇~現在下訂要十年後才拿到貨), 是全世界太陽矽晶廠手頭訂單最多的一家. 言猶在耳, 不到半年, 公司發生財務危機.

事實上, 早在去年(2008)就有LDK 離職的財務高層向券商爆料, LDK的帳面數字和實際庫存有差距, 依照慣例, LDK以離職員工因離職金不滿, 存心對公司報復提出解釋, 就這樣, 消息也就不了了之. 從今天回過頭來看. 當時的爆料的確不假.

其實, 在我們的生活中, 經常都有著這些不見經傳的小事情發生.而這些小事, 如果仔細推敲, 其實有時會意外發現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事. 就例如, 我在二年前依花旗銀行和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協商的投資案, 推敲出金融市場的危機(別忘了, 當時可是金融市場最火熱的時候), 原因是花旗和ADIA談了11個小時後, 付出了不尋常的11%的利息, 讓ADIA購買他們的CB(可轉債). 當時看似ADIA佔了上風, 結果前幾天, ADIA放話要告花旗誤導投資. 因為這筆投資讓ADIA 預估損失40億美元左右. (請參見”我對2008年景氣看法(上)

講了一堆事後諸葛, 那麼最近還有什麼引起我注意的”小事”呢? 答案是, 在前幾天的報紙同樣報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數十家供應商指稱海爾拖欠貨款”, 想當然爾, 海爾的回答, 當然是不可能, 這是供應商自己的問題.

海爾財務有沒有問題, 我不知道. 畢竟拖欠貨款, 這是電子業的陋習. 不過我有興趣的, 是想介紹一下海爾電器(Haier)這家公司, 或精確地說, 海爾集團.

先來看一下, 海爾這家公司有多了不起:

  1. 根據維基百科 (Wikipedia)的數字, 海爾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 2008年的集團營業額是178億美元, 我算了一下, 這約當是同年度台積電加中華電信的營業額。

  2. 這家公司連續8年被中國選為最有價值品牌, 第二名是聯想

  3. 這家公司是中國信息500強的第一名

  4. 最後, 這也是我家中惟一個有的中國品牌家電─海爾酒櫃


當然, 如果以上還是讓你對這家公司沒有感覺, 那麼如果你看過漫畫, ”社長島耕作"中, 裡面描寫中國”出發集團”─孫銳, 暗指的對象也是這家公司(包括在工人面見砸毀瑕疵冰箱以及和日本初芝合作, 又不遵守協定自行在日本拓點..等).

不過, 這些都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 我主要是想透過這篇文章, 印証一下我之前在幾篇文章中提過的, 中國企業”多角化”經營. 因此, 我就以海爾為例, 讓大家知道, 一家大陸上市企業中, 經濟項目會有多麼的多元化. 請注意的事, 並不是只有像海爾這樣規模的企業, 會這麼多元化, 事實上大陸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如此.

首先, 我們先看海爾集團網頁中列出的子公司 (http://www.haier.cn)

  1. 家電類:


l          海爾中央空調

l          海爾熱水器

l          海爾酒櫃

l          海爾整體廚房

l          海爾衛浴

l          海爾太陽能(主要是熱水器)

l          海爾社區店

2. 資訊類

l          海爾電腦 (電腦和數位相機)

l          海爾手機

l          海爾科技 (半導體晶片、工業控制、監控..等)

l          海爾投標網

l          海爾B2B

l          北航海爾 (電腦軟硬體產品)

l          海爾商城

l          E家佳聯盟

l         海爾集成電路 上海 (MCU IC DESIGNS)

l        海爾集成電路 北京 (影像晶片 IC DESIGNS)

3. 金融投資類

l          海爾房地產

l          海爾山莊

l          海爾保險代理人

l          海爾紐約人壽

4. 工業類

l          海爾智能電子

l          海爾新材料

l          海爾彩版

l          章丘海爾電機

l          海爾印刷

l          海爾塑料粉末

l          海爾醫療設備

l          海高設計

l          三菱重工海爾

l         海爾模具

以上是從海爾網頁上查詢到的, 下面還有一些是我自行從網路上查詢到的:

  1. 海爾兄弟童裝

  2. 海爾旅行社

  3. 海爾物流

  4. 正大海爾製葯

  5. 海爾金融投資發展公司 :旗下有石化公司

  6. 海爾洲際酒店


這當中, 相較於許多大陸的集團公司, 只少了開礦、汽車和銀行, 其他流行的產業, 如太陽能、房地產開發、酒店、生物科技和製葯以及童裝一個都沒少過. 這還不包括, 目前台灣正在討論是否開放高階製層LCD面板到大陸設廠, 其中傳聞要和海爾合作設廠的, 就是友達. 更別忘了, 以上列出的, 還是子公司, 通常子公司下面還會有孫公司和孫孫公司. (P.S 剛查到海爾一個月前傳出要收購"法拉利"進軍汽車業!)

在我之前的文章有提過, 很多人認為, 大陸是一個快速興起的市場, 有錢可賺, 為什麼不賺? 事實上,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國家都發生過. 但是, 其一, 一旦市場反轉, 原本具有競爭力的本業, 可能被其他較不具競爭力的子公司拖垮, 如過去提到的天仁茗茶被天仁証券拖垮即是一例. 其二, 子公司間的相互交叉持股以及業務往來, 很容易造成管理階層上下其手, 讓財報數字失真. 過去不少公司爆發財務危機, 即都是利用塞貨給子公司來美化帳面數字.

當然這樣的情況, 並非均無成功可能, 韓國的Samsung 、LG 旗下子公司的雜複度相對於海爾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別忘了, Samsung、LG也都曾面對旗下子公司大虧而造成集團搖搖欲墜的危機(Samsung造船和DRAM, LG的信用卡), 如今的榮景有很大部份是歸因於韓國政府在亞洲金融風暴後, 毅然強迫合併各財閥間性質相同的公司才有所致.

最後, 如前所述, 本文的目的, 並不在影射海爾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而只是透過此一公司研究, 把我過去常講的大陸公司過於”多角化”經營提出一個驗証.

這篇應該是我2009年最後一篇文章了. 敬祝大家2010年事事順心!

相關連結: 下一個泡沫─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