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談股票分析師

談股票分析師

 

  下面是一篇今天登於中時電子報, 譯自紐約時報的新聞, 評論不管前景多不看好, 多數分析師仍是向客戶叫進股票, 甚至根據統計有85%的分析報告就是作多後市的.

 

   在近幾年來, 由於外資的大舉進入股市, 影響力也相對大增, 相對的, 大家也開始愈來愈習慣於跟著外資"坐轎". 看看外資的每日買進賣出和買賣超金額來決定後續操作, 外資的研究報告喊進某一個股, 那麼就大漲, 反之, 則大跌。相較於過去那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 外資付了高薪給這些研究員, 讓他們學有專精的分析產業和公司, 甚至進而能訪談高層, 得到一些一般人拿不到消息, 並透過全球綿密的產業網絡, 精準分析上下游, 想也知道, 外資的分析才是"有所本"。

 

   的確, 美國股市都是這樣的運作的, 這是基於美國認定自己的市場已經達到"效率市場", 所有市場訊息都已充份反映在股價上了, 因此, 有新的重要訊息會馬上引起股市的波動, 如財報或是等同於財報的"分析師報告".

 

   用簡單的話說, 在效率市場假說前提下, 分析師的功能就在幫我們(或公司及自己的客戶)在公司發表財報前, 透過他個人的判讀或公司的研究, 先預估出來公司"可能發表"的財報數字. 然後, 在美國有一家公司叫First Call, 他會匯整各分析師的預估數找出平均價, 形成預期, 最後當公司正式財報出來後, 如果高於"預期"則公司大漲, 反之, 則大跌.

 

   這其實是我從作美股開始, 就一直無法理解的地方, 因為不管高於預期或低於預期, 這其實只代表一件事, 分析師不準. 如果你是公司會計, 作出的數字一直不準, 那你會受罰, 如果你是學生, 你的數學數字和答案不同, 你會拿零分, 只有分析師, 如果不準, 還可以拿公司表現高(低)於預期這樣的藉口,為自己開脫.結果市場怪罪的, 居然是公司, 而不是分析師。 理論上, First Call不是應該順便公告一下, 誤差最大的幾個分析師以及統計一下年度誤差最大分析師嗎? 答案是不會, 因為第一, 在美式的商業理論中, 這種事公司自然會處理, 第二, 你會發現其實各家分析師的數字差異都不大.

 

 進一歩去"分析"分析師這種行業, 與其說他們擅長數字和產業, 不如說他們更擅長心理學, 舉例來說, 如果有五家追蹤台積電的分析師, 其中有四家發表了強烈買進(Strong Buy)的報告, 但是你不那麼看好, 你會怎麼作? A. 依自己的意思 給了賣出 (Sell)的評等, B. 閉著眼睛, 先評Strong Buy 再寫理由 C.採取一個中性的評等, 如Buy or Neutral (中性)?

 

  更多人或許會考量後果, 如果你給的是Sell, 但台積電的財報真的非常好, 那你馬上成為最不準的分析師 而且公司內部和你的客戶─台積電會非常不喜歡你. 相反的, 你和大家一樣給了Strong Buy, 結果台積電財報非常的差, 結果會是, 台積電"低於市場預期", 你只不過和大家一樣都"看走了眼"。如果是你, 你會怎麼作? 同樣的道理也用運用在EPS的預估上, 這是我前面所說, 各家預估的數字都會相去不遠的主因.

 

  事實上, 分析師這個工作和公司簽証會計師一樣存在利益衝突, 理論上, 會計師是受股東所託, 監督公司是否符合會計制度的公正第三人, 問題是決定雇用哪一家會計師的, 卻是公司的經營者。同樣的道理, 理論上分析師是公正的評估者, 問題是, 會計師事務所至少理論上還是獨立的公司, 分析師背後是大型的券商或投資銀行, 相較於研究報告服務客戶和自營部, 他們和這些受評價公司間, 還有更多生意的往來, 投資顧問、IPO & SPO、M&A...等, 所以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多數的投資報告都是買進了, 甚至在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破產案(應該說詐欺案)─ENRON(安隆), 發生前還有一堆分析師是叫進的.

 

  很多人都能了解, 第四台那些每天都精準預知哪支股票會漲的"老師", 如果他們真的那麼準, 就自己做就好了, 何必出來"救世"? 對照一下這些分析師, 如果真的那麼準, 那他們應該可就預估到自己的公司都不保了, 不是嗎?

 

======================================
 紐約時報週一報導,即使在經濟衰退惡化與股市不斷下跌之際,華爾街分析師依然持續建議投資人買進,而這種一面倒的看多不看空心態,已引發外界爭議。

 報導指出,在去年11月信用急凍、經濟停滯不前與金融市場跌落10年來谷底時,少見分析師建議賣出。而在上月道瓊與標普500指數出現史上最慘澹的元月行情後,只有5.9%股票評等被分析師列為賣出。然而這種一路看多的態度也引發投資人的質疑。

 雖然這些分析師樂觀辯稱,跌落低點的股票有朝一日將會反彈,但由於過去分析師多次預測失準,因此投資人對他們的建議也大打折扣。

 2000與2001年股市泡沫時,外界歸咎分析師是煽動網路股價膨脹的元兇。這次經濟危機,雖然信用評等機構、房貸公司被指責是罪魁禍首,但分析師也被視為這波經濟危機的幫兇。

 代表投資人興訟的證券律師桑曼斯基責怪分析師「再度錯估形勢」,沒有提早警告投資人要脫身或是減碼。

 First Coverage執行長凱斯曾估算過,不論是在牛市、熊市或持平市場,研究報告總有高達95%要投資人買進。當去年10月初國會與財政部決定協助銀行紓困,以安撫驚恐不安的市場時,花旗集團一名分析師卻調高美國銀行股價評等至「買進」。但自此之後,美銀股價直瀉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