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SMCI下市了
由於財報很極大可能無法依時提交,SMCI很有可能被暫停交易或下市, 作為曾經的台灣之光和不少台灣人持有的美股,自然很多人想知道,如果真的下市會怎樣? 甚至肯定有人在想,會不會正是逢低進場的時機?
首先,是不是SMCI無法在11/16提出財報就必須下市? 我認為不一定,SMCI一定會提出自己的理由,例如新的審計師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申請展延. 而SEC(證管會)基本上也會看SMCI問題的嚴重性和新任審計師的意見,來決定要不要給他更多時間. 美國官員的行政裁量權是很大的,並非台灣這種只能”依法行政”. 所以這件事目前應仍未定. 而非台灣說的已經一隻腳踏進棺材了.
其次,很多人把下市和破產畫上等號. 這應該是因為台灣很多公司,除了自願下市外,一般會被強迫下市的,絕對都是公司財務出問題的聯想. 事實上”下市”和”破產”是二回事. 所謂上市是指交易所允許你可以在它的交易所掛牌交易, 基於某種理由,它不允許你掛牌了,公司就下市了.
公司”被下市”肯定有它的問題,但不見得一定是財務出問題.
公司下市後, 對股東來說,股東權益理論上是不變的,最大的差別就是流動性大幅下降. 以前你可以在券商看到即時行情買進賣出的,下市後美國會轉到PINK SHEET, 改成人工交易. 與此同時,由於多數的基金和投資公司是不允許投資流動性差的股票,因此,一旦下市(或被宣告), 原本的法人持股會被大幅清倉. 自然引發股價重挫.
另一個對股東或公司會有重大影響的,是公司的信用評級會變差. 針對這種大型借款,很多機構(在美國不是只有銀行才能放款)都會訂合約,一旦公司信用評等變差或財務指標惡化,就必須提前還款或是利率再加碼. 也就是SMCI可能變得更難借到錢,或是借錢的利率會變高. 間接影響到公司未來財務.
此外,上市公司有比較多的資訊揭露要求和監管要求, 在公司下市後,這些要求都會大幅下降. 當然,除非公司不必借錢,否則具公信力的審計師簽核的財報還是要的,只是不見得會對外公告.
事實上不管台灣或美國公司私有化下市後,經營者常會利用掌控了多數股權,以及監管力道要求大降,運用合法手段直接修改一些規則,如停發特別股股利,或是把某子公司直接宣告破產、減資再重增資把舊股東逐出…..等, 讓股東哭訴無門(因為是依正常股東會決議, 流程沒問題), 又或是如某位知名的蝗蟲大哥,公司下市後用每股0.X元收購股票,幾年後重整再上市, 賺取數百倍的回報, 這些都不意外.
公司下市就如同我之前教案寫的, 把公司賺錢的部門切割成獨立公司一樣. 由於少了監管,有心人就有了很多上下其手的機會. 很多人只是想到下市前可以逢低吃貨,待公司重新上市就可以大撈一筆. 頂多只是失去這中間幾年的現金流動性. 但卻往往忽略了少了上市公司治理監管下的”合法風險”.
最後重申,本篇不是在告訴你SMCI會下市(事實上我認為還不一定), 也不是在暗示萬一SMCI下市,經營層就會亂搞. 我只是看到台灣一些似非而非的論點(如SMCI難逃下市, 或下市=破產….), 或者有人高談可以逢低買進…等論點,提供我個人不同的想法.
好奇問,財報已展延多次 (截至11/21還沒提供),SMCI是把納斯達克看沒有,還是納斯達克有不得不的理由需要給予SMCI更多展延時間? 沒有一個成文規定標出下市的基準?
回覆刪除NASDAQ或NYSE 當然有很多明文的下市規定, 例如30個交易股價低於$1, 無法提交財報、簽證會計師認為無法繼續營業、或直接出否定意見...等. 也如我文中說的,美國執法是很有彈性的,他會依你提出的申訴條件或是計劃,同意展延(或者直接否決). 這就是你看到的,並非板上釘釘已判死刑. 事實上,要了解SMCI是否已經判死判,看美股價反應就知道. 這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機制之一, 特別是重要的活躍股. 如果是下市定案了,肯定不是7%, 10%這樣的跌
刪除版主您好, 不知道你有否注意到陳冲在2周前的發言。他提到本世紀初, 央行採取雙率雙低的政策, 促進了出口, 也影響了產業升級, 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增加, 資金成本低廉, 自然推升房價.
回覆刪除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357033
想請問版主的是, 雙率雙低是央行刻意為之嗎? 如果是刻意為之, 依照陳沖的說法, 台灣房價長期的高漲, 也是央行刻意為之嗎? 如果是, 為何央行要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