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台灣的教育問題

 

台灣的教育問題

 

很多年前我寫過一篇台灣的教育問題,大概意思是美國的教育是很明顯的由淺而深,小學生過很爽,大學生的壓力很重. 因為教育初期都是通識教育,後面是專業教育,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才對。

 

可是台灣是學日本,從小就一直逼學生,逼到考上大學了,父母就覺得小孩大了不用管了,學生自己也覺得終於可以由你玩四年了,結果大學生反而成為最弱的一環。問題是日本企業這麼幹,是因為日本人偏好白紙自己培養,所以只要你是好學校,證明你是個聰明人就夠了,後面的訓練企業會自己接手,但台灣企業沒有這一套,結果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就像佛山的武師一樣,看起來人模人樣的,但實際上沒有幾個能打的。

 

我最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一來是去年的教學經驗,二來是看到最近一位阿伯的施鹽”. 這位阿伯說,台灣的低薪是歸因於教育的失敗,一些不被社會需求的科系又不肯減招. 他又說,學校不應該只是教老師知道的,而是社會需要的. (我沒去仔細查原話,應該大概意思就是如此)

 

這二段話我最有感的就是後者,我不知道理工科,但文組裡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同一套教材, ppt就用了很多年. 這些東西或許在文學、歷史這類演化很慢的科系或許行得通,但如果就商業來講,這20年可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明顯的例子就是我的新書的前言裡講的,30年前知識是一項有價值的東西,但自從google發明和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知識早就變得無所不在了. 所以現代教育要做的,不是叫學生去硬背,而是要養成學生要隨時google的習慣. 例如在我的課堂裡,我常會點學生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什麼叫會計上的曆年制? 或是為什麼有些公司的董事是雙數而不是單數?

 

如果學生回答不知道,我就要告訴他去Google, 然後再點另一個學生重覆,3分鐘再問這些學生一次. 這樣幾堂課下來,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都知道要Google. 很多老師不這麼做,是因為在他求學過程根本沒有google 這東西,他們也怕學生找出的答案是他無法控制的,所以才會出現現在一堆大學還在教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這種事.

 

既然知識無所不在,知識也不再值錢,那大學要教什麼? 大學要教的就是思辨.

例如教獨立董事,我不會和學生吹噓獨董有多好,而是告訴大家,獨董制是從美國抄過來的,而美國之所以會有獨董制,就是因為美國大公司普遍有………這些特色,所以產生了獨董. 而台灣的大公司普遍的特色是……….., 好,請學生討論你覺得在不同文化及公司組成背景下,直接把美國獨董copy來台灣可能產生什麼問題? (類似的作法也運用在源自德國的勞工董事)

 

或是如果公司治理,或衍生出的ESG像大家說的那麼好,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 是因為這些制度剝奪了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好處? 還是這些制度其實也存在著負面的效應? 學生根本不需要去背ESG到底有多好,因為這玩意你一GOOGLE 就是一堆,學生反而該去想/學的是ESG 到底有多”.  

 

學生的回答當然不可能完美,甚至有些胡說八道,但老師要做的,就是補充和修正學生的看法就夠了. 這樣一堂課下來,不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自己也要去google, 去討論,上台回答. 怎麼會有學生在睡覺?

 

但偏偏這也是台灣的大學教授最弱的地方. 因為能成為大學教授的人肯定就是學習成績很好, 而在台灣,所謂學習成績好的人通常不是指那些勇於提出奇怪想法的人,而是最能把標準答案背好的人. 也就是說,這些人之所以成為大學教授是因為他一生就是很會背/寫標準答案,而如今你要他拋開標準答案,去擁抱開放式的答案,老師可能比學生還難過這一關。

 

這也是我覺得台灣社會科學教育最莫名其妙的地方: 明明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有標準答案 (ex. 央行降息到底股市會漲還是跌? 東京和北京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十年前的紐約股市和現在的紐約股市反應可能也不同). 可是我們卻把社會科學當自然科學的模式在教. 這種模式下產生的畢業生30年前沒問題,但用在今天問題可大了。

 

大家都朗朗上口: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人才是國家興盛的根本. 然而攸關人才培育的教育,我們卻是在最後一哩路用了百年前的落後制度去培養新一代的人才.

 

之前的文章寫過,台灣最好笑的事之一,就是每次司法改革都去找一些司法大老來主導. 除非你的認知是台灣的司法30~40年前很獨立、很清廉,如今腐化了,那你去找當年主導司法的人來主導才有意義. 如果你的認知和我差不多,現在的司法雖不完美,但比30~40年前好太多了,那你找當年的那些人來幹嘛?

 

教育的問題也是一樣,台灣的問題就是每個領域都有一些大老. 這些大老輩份很高,但早就和現實脫節了. GOOGLE/AI盛行的今天,我們仍倚靠一些有年紀、高輩份,卻完全不習慣,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工具的人主導,豈不可笑?

4 則留言:

  1. 這篇的前兩段讓我想起《日本的與美國的還有把這兩套混在一起的教育》:
    https://zonble.net/archives/2009_07/1198.php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 我當初在寫美國教育時 就是有人貼了這篇文章給我 才讓我知道日本的教育思維

      刪除
  2. 這篇讓我想起rus大以前寫過的 專家才是最大的災難 那篇文章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寫太多 我自己都忘了...不過這的確像是我會寫的東西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