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金融新思維2─從防弊到興利


金融新思維2─從防弊到興利

 

本來這篇要寫傳統的系列文我對2018年景氣看法,之前寫了一半本來想繼續,結果剛好收到朋友傳來的談應該加強台灣信託的功能,一時有感決定改寫這篇。(對,我就是這麼任性!)

 

談到信託我特別有感是因為幾年前幾個朋友委託我代為投資,當時有6個人集資了不到新台幣1千萬用來投資金門的土地(是的,回想當年不到1千萬在金門就可以做很多事的年代真是美好!),由於其中1位是金融業做事比較嚴謹,所以他要求不要只是傳統的書面私契協議,而是能像投信基金的保管銀行一樣,由銀行擔任保管資金和監管金錢流向,這樣比較能確保所有人的權益。

 

我聽了他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而且理論上並不難,毫無疑問這就是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 :信託。反正人都找好了,目的也很明確,資金也弄好了,事情應該很簡單,就是找一家銀行信託部開個戶把錢存進去簽定信託契約就搞定了。想當然爾,在金融業如此競爭的今天,平白有人把生意送上門,信託部的人肯定是熱臉相迎、以禮相待,一切再簡單不過了。

嗯,代誌絕對不是憨人想的那樣!

 

我們前後找了8~9家銀行,從你聽過的華南、一銀到你可能沒聽過的稻江銀行(現在叫瑞興銀行,什麼? 你還是沒聽過!),結果沒有一家信託部肯接這個案子,甚至其中有一家銀行信託部很雞掰地,對不起,是直白地告訴我,像你們這種吸金的案子就算我們信託部肯接,內部也不會過的,台灣不會有銀行願意接的。

 

然後呢? 最後透過關係找了一家港商東亞銀行接了這個案子,後來大家合作很愉快,最終土地賣了信託也結束了(當然,因為信託必須把信託專戶登記為土地持有人,結果因為名字有東亞銀行xx信託專戶,引發金門地政局要求行文先清查港商銀行是否為陸資,依現行法規要專案申請才能持有中華民國土地,我說這東亞銀行只是信託的名字,搞了半天最後只得放棄,這又是另一篇幹話文了!)

 

說了半天的廢話,你可能好奇台灣每個銀行裡都有信託部,那信託到底是在幹什麼?

信託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相信和委託,簡單的說銀行就是以它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扮演像律師一樣的功能,依照你和銀行簽定的信託契約內容幫你執行一些工作,例如你覺得兒子太匪類還不如狗兒子貼心,決定死後把錢全部留給的狗,或是電影裡演的,決定把財產全部留給孫子,但這筆錢必須到他20歲才能動用。

問題是你人都死了,誰來確保你死後事情都能依你計劃的進行? 有一種方法就是找銀行。事實上你可能發現這件事銀行還比律師更有力,因為多數這麼規劃的人錢就存在這家銀行裡或是購買銀行規劃的投資商品。所以對銀行來講,搞信託這件事不只是賺管理費而已(通常還是長期的管理費),牽涉到的還有資產管理和理財/遺產規劃,你想看看這不正是台灣的銀行這些年在大力推廣的? 照道理這應該是個銀行很積極開發的業務,不是嗎?

 

以美國來講,多數的理專都很喜歡接這種案子,像我的朋友他們夫妻名下就有多個信託帳戶,每年固定提撥一定金額作為三個孫子的大學基金(美國稅法這可以免稅,這就3個信託帳戶了)、每年固定一定金額給兒子和女兒的基金(在他們死後才能提領,這應該是當初為了節省未來的遺產稅, 這就2個帳戶)和還有2~3個我不太清楚目的信託帳戶。簡單地說,在美國開個信託帳戶並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事。

 

在美國不怎麼了不起的事,為什麼台灣卻搞得好像很了不起,如果不搞這種信託,那台灣銀行的信託部到底在幹啥?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答案是在賣基金。或者精確一點地說,賣基金和擔任國內投信基金的保管銀行,但你也不難想像,同樣的事大家都在做,如果不是有關係,不然勢必就是費用都殺得很低。當然啦,如果你去任何一家銀行信託部的網頁,我上面講的金錢信託保險金信託”…..什麼三小信託都有,但除非你是郭台銘和張忠謀,你真的跑去銀行信託部想作這些業務,結果大概就會和當年相信李登輝的競選口號做總統的頭家的人一樣,如果不是太傻就是太天真。

 

你可能知道台灣的金融業是有名的低利產業,歷任的金管會主委幾乎都有一個口號就是要想辦法把銀行的ROA(Return of Asset)提高到1%以上 (台灣銀行業平均差不多是0.7~0.75%,最近幾年一直在下降)。這是因為銀行濫頭寸過多,以及過度倚賴存放款利差,在低利率環境下自然產生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愈來愈多銀行強調要做財富管理,想從賺手續費上來提升銀行獲利水準。

既然是這樣,信託應該會是銀行的主力業務(我指的是賣基金以外),那為什麼銀行還要把客戶推於門外? 回頭看看銀行拒絕我的直白回應,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就是台灣的銀行都是抱著防弊遠重於興利的心態。

 

很多人都說銀行的本性就是保守,依我來看這是銀行經營者不作為的推委之辭。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心態的不同信用卡。

 

如果你夠老,你可能還記得最早的信用卡刷卡時還要對身份證,後來變成大筆金額才要核對身份,這些年出現了感應式信用卡,不但不用核對身份連簽名都免了,甚至即便是刷卡式免簽名的門檻也愈來愈高(最早好像是NT500, 現在有些是單筆NT.3000以下都免簽名)。為什麼?

 

VISA, Mastercard 來說,發行感應式或提高免簽名門檻代表的是提高自己的風險指標,增加了被盗刷的風險和成本,但換得的是客戶和商家因為節省支付時間而更願意使用信用卡消費,所以對信用卡公司高層要決定的就是在風險和利潤間作一個取捨,而從最後結果來看,看起來他們似乎選擇的是利潤至上,但其實他們更像是二者間選擇了一個相對有利點,也就是只要新增消費金額帶來的獲利大於(或遠大於)新增加的成本,為什麼不做? (更別說這些年visa, mastercard要面臨行動支付搶市場)。簡單地說,信用卡公司的觀念從原本的防弊轉化為了興利導向。

 

那麼這麼觀念能不能用在台灣的金融業呢? 粉難!

先不講台灣金融業的負責人多數都是政府財金官員轉任,奉公守法、配合政策早就流在這些人的血液裡,以及這些年財金官員也愈來愈喜歡以大政府、財經舵手自栩,喜歡用政策干預市場之外(看看最近金管會的德政,要求銀行不能向民眾買賣基金收手續費就是一例),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普遍存在台灣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的制度。

 

簡單地說,你信託部接了一個來自李xx 1千萬的信託案賺了點小錢沒有人會覺得了不起,但只要這個案子出了點事承辦人員和長官就死定了,如果是你,你會要做嗎? 我是不會做的。

可是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甚至放大到整個國家的格局來看,如果這種合法的案子銀行都不做,那不是逼著原本可以檯面化制度化的東西走向地下? 那台灣還要搞什麼創新?

再說了,因為有風險就不做,難道銀行的放款都是100%可回收? 當然不是,其實真正銀行的放款該做的是依風險不同而有不同利率,高風險放款用高利率、低風險用低利率,透過放款的投資組合取得最大利潤值,但台灣銀行業的思維不是這樣,主管官員和經營者看的是呆帳率,只要這個數字高就是經營者有問題,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你翻開報紙的分類廣告,除了寂寞少婦 等你哦~”,另一個廣告的大宗就是佛渡有緣人 退休老師票貼。銀行裡有大量濫頭寸放不出去,結果地下金融借款動輒是20%起跳,然後呢? 銀行呆帳率有比較低嗎? 沒有,因為銀行拒絕了一堆10萬、20萬的借款,卻無法拒絕配合政策或關說造成的一筆就是數十億的呆帳。他媽的,我都懷疑台灣金管會官員乃至銀行高層就是地下錢莊的最大金主。

 

台灣金融要進步,除了創新,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從傳統的防弊為主調整為興利。就和你投資一樣,你想要獲利就要承擔風險,但是這種風險並不是盲目承擔,現代財務理論早就告訴你透過適度的分散組合可以讓相對風險達到最低、利潤達到最大,這才是台灣金融業該做的,而不是固守一些指標沾沾自喜,我們都不犯錯。

 

允許呆帳、接受犯錯、以利潤和市場為導向減少政府干預,這才是台灣金融業除了創新之外更該做的事! (他媽的,台灣的財金官員要是真的夠天才到引領市場,台灣金融業早就飛上天了 不是嗎?)

5 則留言:

  1. support
    金錢信託資產規模(不含證投信、期信基金保管)為4.1兆,而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合計比重高達87%(分別為17%與70%),其中基金75%、債券15%、結構型商品7%、股票與ETF各1%。資料來自信託公會業務統計2017年第四季。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Wayne Lo:

      這個數字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我講的賣基金和理財商品。從同一網站數字
      http://www.trust.org.tw/statistics/WebStatistics1.asp?Action=Search&pno=40
      大概就可以看出來, 信託業前二大業務 還是賣基金和基金保管, 第三大是不動產信託. 其他信託比例相對很低.

      刪除
    2. 連證券公司以信託方式辦理理財業務(規模僅有1,350億左右)都是以賣基金(59%)為主,股票只有24%。資料來自11家符合承辦業務的證券公司財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