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板網友也是我的好友, Alfred, 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明明我週邊的公司都在徵人, 工廠也在擴廠. 為什麼大家在擔心二次衰退的到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明的是, 由於我已經淡出台股, 所以基本上本板大多數文章說的股市, 指的都是美股, 而上一篇文章"10個要擔心股市崩盤的理由", 講的也是美股. 不過看到這裡, 你也不用高興的太早, 因為依照不管是經驗法則或是常理推斷, 如果美股大修正, 除非是辛巴威或是馬拉威的股市, 多數的投資市場都不能避免地要同樣面臨修正.
其次,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別說是金磚四國, 就算是金鑽十一國, 全部加起來也沒有他一家大. 如果美國消費開始緊縮, 特別是再加上歐洲, 那麼就算金磚四國每年增加10%也沒用. 所以不用再去相信分析師什麼新興市場需求會填補發達國家消費的鬼話了.
OK, 我們重回為什麼會有二次衰退這個話題, 回答之前,請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當初各國政府是怎麼解救這場金融海嘯的.
約莫在2008年9月Lehman Brothers 宣佈破產後, 市場開始掀起了一股金融海嘯, 在美國Fed的帶頭下, 各國政府紛紛把利息降到近似0的水準, 但仍然挽不回市場信心. 也由於大家的過度悲觀, 很多的消費都被停止, 突然間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沒有人買了, 訂單幾乎都被Cancelled. 也開始了裁員或是放無薪假.
接下來美國和各國政府施行了更多的計劃, 例如利用買進MBS和不良債權方式將大量資金注入金融體系, 購入金融公司股權, 房貸可以只付利息不付本金, 修改會計原則, 獎勵舊車換新車(Cash for Clunkers), 買房子可以拿到抵稅權…等, 慢慢地, 市場在2009年約3月始恢復信心, 股票市場開始率先反彈, 同時因為之前多數公司因為擔心未來, 沒有下單, 因此急需回補庫存, 也帶動另一波生產潮, 這一波一直延續大家看到的今天: 經濟在持續復甦中.
看起來金融風暴已然遠去的同時, 回頭來看, 美國政府的解決手段卻也產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 大量的資金浥注是解決了金融業的問題, 但是卻沒有解決信用緊縮的問題. 當初在金融海嘯時, 曾有人建議把美國的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收為國有, 當然, 這個提議最後沒有成立, 一方面這有違美國自由市場原則, 其次也太小看這些銀行在國會的影響力. 可是, 沒有這麼作的結果是, 銀行在收到大筆資金後, 因為擔心壞帳的問題, 並沒有發揮銀行應有的貸款功能, 把錢再放給個人或中小企業, 反而緊縮銀根, 然而, 卻同時把這些錢投入了資本市場. 造成的結果是, 資本市場一路扶搖直上, 銀行也有了漂亮的財報, 但是美國本身消費市場卻遠不如預期復甦的情況.
- 加速了外移和裁員: 這場金融海嘯有帶給美國企業教訓嗎? 有的,很多人開始了解, 原來情況可以這麼糟糕, 畢竟對多數人而言, 發生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也只有在書上或電影上看過, 這六個多月的教訓無疑是很大的警訊, 美國要裁員的難度高或是要付出的成本太高, 不如加速外包, 再發生事情只要減少下單就好了, 後面的dirty job 就讓這些外包商去作, 於是大家看到了, 美國失業率一直降不下來, 而亞洲國家不停的擴產.
- 個人儲蓄率提高: 我最近看的數字美國的儲蓄率是佔可支配所得的6.4%, 雖然不是有史最高, 但是我印象以前這個數字都是1%左右. 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美國人開始減少消費了, 之前提過,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世界, 光這個國家消費就佔世界40%左右, 歐美努力消費, 亞洲拼命生產, 這是這個世界目前運作的模式, 當然有人提到2030 或是2040什麼的中國可能超越美國, 別忘了現在還只是2010, 眼下的問題都不知道怎麼解決, 居然有人會去期望20~30年的情況, 那是不切實際.
- 最後一個, 當然就是前一陣子被常提起的財政赤字問題. 這些債務到底要怎麼辦? 我把這項擺最後,是因為這對美國根本不是問題, 它只要確保美國不是全世界惟一一個高負債的國家就行了. 可是這也是一個問題, 因為其他國家不是美國, 一旦其他國家出事了, 就會回過頭來影響美國經濟.
好了, 我想我已經勾勒出一副景像, 在美國或是在歐洲, 由於大量的資金被引導進了資本市場, 帶動了資本市場的大漲, 所以不管是華爾街或是投資相關的行業完全恢復了榮景, 同樣的中大型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也受惠於訂單和需求的恢復, 以及公司的Cost down, 一樣重回全盛時期.
也是在此同時, 也有另一批人, 他們一般是公司中低階層或藍領工人, 這當中有一些受惠景回溫, 重回工作崗位, 但是很多人的工作不保了, 這包括很多原本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 因為很多州政府財務岌岌可危, 他們被迫休無薪假或是裁員, 更慘的是這些人多半比較年輕, 因此他們多半在幾年前才以天價買下房子, 這些房價可能都腰斬了, 可惜他們仍有15年以上的房貸要還. 房貸還不出來. 房子要被法拍, 大量房子被法拍, 房地產就起不來, 於是有更多的人成為房奴, 他們必須縮減消費來支應房貸.
回到亞洲, 首先受惠於歐美國家的加速外包和訂單庫存回補, 再加上亞洲國家之前在金融危機時也推出了不少刺激方案, 亞洲國家率先回復到經濟榮景, 這時呢? 歐美的熱錢開始來湊一腳, 再加上亞洲人好賭, 哦不, 是好投資的個性, 於是當歐美還在緩步復甦時, 亞洲國家居然出現了過熱的景像, 這些錢不但炒股, 也炒房, 於是怨聲四起, 開始迫使這些國家必須要升息來抑制.
基本上, 這一切都很符合Alfred提到的景像. 好了, 那問題到底是什麼? 關鍵就是亞洲拼命的擴產, 最終還是要把大多數的東西賣給歐美啊, 原本歐美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是, 只要經濟能緩步成長, 自然會慢慢去化房貸, 失業這些問題, 但是不幸的是,
- 美國經濟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復甦, 一方面過多的資金流入資本市場, 帶動了大家財富的幻覺, 而另一方面, 因為政府獎勵/刺激所創造出來的需求, 在今年獎勵陸續結束後可能會消失, 更重要的是, 因為獎勵造就的提早消費, 如果後繼無力, 可能造成後面更大的需求空洞
- 經濟本來就不可能有永遠高成長這回事, 過去幾季因為基期偏低, 所以數字亮麗, 而接下來成長數字不再漂亮時, 會引發投資市場的疑慮, 而事實上今天, 有很多的消費就是架構在很多因為”資產增值”所大量增加的消費. 一旦資產增值不再增加, 他們的消費也會減少.
簡單地說, 我們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走到了十字路口, 前景似乎一片美好, 可是其實隱憂重重, 照道理說, 只要一直往前, 問題應該會愈來愈輕, 只是往前的動力愈來愈不足了.
不再往前或是往前的速度變慢不代表就一定會後退(不要跟我說什麼”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這種鬼話), 只是就如同我之前有提過的, 一個人因為感冒引發肺病, 並不是因為感冒病毒人侵肺部, 而是這個人本來肺就有問題, 感冒只是讓人體抵抗力下降, 才會讓肺部出問題. 同樣的, 這一堆隱藏的問題會不會引爆出來, 就是焦點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看到不同經濟學者或相關官員的論戰, 會不會有二次衰退? 因為一邊看到的, 只是經濟減速, 而另一邊見到的, 除了減速, 他們還聯想到的各種隱憂爆發可能造成的連動效應.
到底會不會有二次衰退, 坦白說目前看不太出來, 但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 我想亞洲國家, 除了中國還能靠著一個莫深如諱的官方統計數字和勇於投資, 永遠不怕死的百姓支撐, 應該會好一點外, 基本上, 我想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吧.
最後, 再回到Alfred的問題, 為什麼你說的 我都沒有感覺到? 很簡單啊, 因為這些二次衰退講的都是"未來可能式", 而不是"現在進行式"啊! 否則我想你可能也沒有那個閒情逸緻看我的文章了
最後的最後, 我建議大家看一下二年前的一篇轉錄文章"日本-The Sunset Samurai", 這是來自issacchen先生的大作. 如今日元又重回對美元85:1的大關了...我建議大家如果手上有一些高息貨幣或是原物料基金的, 最好近期多注意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