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寓言

經濟寓言

  1. 為什麼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我的酒友,也是本版的忠實讀者-Fred Tsai 寄給我一封信, 內容是一則金融寓言, 我猜應該是網路上流傳的文章. 內容如下:

-----------------------------------------------------------------------------------------

什麼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



太陽高掛,街道無人, 時機歹歹,每個人都債臺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天,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正開車通過鎮上。他在一家汽車旅館前停車,進去後,拿出一張 1000 元鈔票放在櫃台,先當押金,說他想先看看樓上的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該名先生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 1000 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付了他欠的錢。屠夫有了 1000 元,橫過馬路付清了欠豬農的錢。 豬農拿了 1000 元,奔向飼料和燃料供應商,也付清了他欠的錢。那個在農會做事的老兄,拿到 1000 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有了 1000 元,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間錢。旅館店主把這 1000 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這位旅客下樓來,拿起 1000 元鈔票,聲稱客房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回,塞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表面看起來,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任何東西。 但是現在全鎮的債務都清了,而且以更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



這告訴我們三件事



1.   錢是流通的,不要全部存著不用

2.   全鎮的命運是綁在一起的(如同地球村,歐盟非救希臘不可)

3.   貨幣有乘數效果

─ ─ ─ ─ ─ ─ ─ ── ─ ─ ─

這個故事很神奇嗎? 其實也還好, 因為你如果仔細想想, 小鎮裡的人本來就都沒有負債啊? 因為每個人雖然有著1000元的債務, 可是同時也有著1000元的債權, 所以二者相抵, 本來大家的負債就是零. 旅客的1000元只是一個催化劑, 讓缺乏現金流的小鎮, 因而帶動一連串的清償活動.

這個故事其實真正告訴大家的是, “貨幣”這個東西對於現代經濟有多大的貢獻, 因為少了貨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以物易物, 也多虧了貨幣的乘數效應, 才能讓經濟規模倍增.

2. 吃屎創造GDP

這也是一則常在網路見到的故事.

有兩個經濟學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發現一坨狗屎。甲對乙說:你把它吃了,我給你 5000 萬。乙一聽,這麼容易就賺 5000 萬,臭就臭點吧,大不了拿了錢去洗胃,於是就把屎吃了。

二人繼續走,心裡都有點不平衡,甲白白損失了 5000 萬,什麼也沒撈著。乙雖說賺了 5000 萬,但是吃了坨屎心裡也很幹。

這時又發現一坨屎,乙終於找到了平衡,對甲說:你把它吃了,我也給你 5000 萬。甲一想損失的 5000 萬能賺回來,吃坨屎算什麼,乙不是也吃了嗎?於是也把屎吃了。按理說這下二人該平衡了,但是他們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兩個人的資本一點也沒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於是就去找教授,教授聽了他們的訴說,安慰他們:同學們,你們應該高興啊,你們僅僅吃了兩坨屎就為咱們國家貢獻了 1 個億的 GDP !

─ ─ ─ ─ ─ ─ ─ ── ─ ─ ─

這篇以用字來看, 應該是來自大陸, 我相信寫這篇的人也有意嘲諷大陸各級政府只會看GDP這個絕對數字, 而忽略了在創造GDP的過程中, 可能伴隨的成本和傷害.

回到故事本身, 大家一定很好奇是否真的創造了1億元的GDP? 答案是, 但也不是, 因為GDP理論上是一個地區所有經濟活動的總和, 所以這樣的經濟活動應該被計入, 但是就如同你拿10,000元現金給你的爸媽 或是拿家裡不要的電器和朋友換球具一樣, 這種屬於地下經濟的活動, 一般是無法估算的. 除非今天甲開了一張5000萬支票, 乙也開了一張5000萬的支票, 再彼此交換存入銀行, 或是雙方開立發票, 讓政府有交易的依據, 這樣的行為才會被列入政府計算之中.

那麼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答案是GDP真的不代表什麼, 單單只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或是作為二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比較, 更是無聊.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的結果, 其實很多經濟數字都被重覆計算, 所以數字代表的絕對意義沒有以前那麼大, 另一方面,其實有更多的東西, 如污染, 社會福利, 居民幸福感….等, 是無法反映在GDP上的.

最重要的是....下次再聽到有人要想辦法提高GDP........

叫他去吃屎吧!

3. 財富的泡沫

這是我因應上一篇”OLD MONEY, NEW MONEY” 想出來的.

有一個位處台灣東部偏僻的村子. 由於交通不便和經濟活動不發達, 多數村民都是過著近似自給自足的生活, 家家戶戶都有土地, 但是就是沒有餘錢, 所以村子惟一一家銀行, 也近乎要倒閉的狀態.



有一天, 一個旅客偶然來到了這個村子, 他驚訝這個村落的美麗和民風的淳樸, 於是他決定就此長居這個城市. 於是他找上了當地的惟一一家銀行, 存入了他手頭的一千萬, 他打算就在此渡過他的下半生.



當他看上了心動的房子, 談好合約, 並請銀行支付這一千萬給屋主時, 銀行勸誡他, 反正利率這麼低, 你何必一次付清, 你就先付個200萬, 餘下再20年分期貸款就好. 他心想也對, 就決定以房貸方式進行, 並在銀行帳上留下了800萬.



原本銀行應該把客戶的200萬連同貸款的800萬, 共1000萬支付給房子的賣方. 但其實這家銀行是空殻子, 帳上根本沒有自有資金, 於是銀行告訴賣方, 你拿1000萬也危險, 不如我幫你開一個帳號, 你可以隨時提領, 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內線消息, 這個人之所以買下了這麼大的土地, 是傳言我們這個城市底下藏有巨額的黃金, 我要是像你這麼有錢, 我早就快點去買土地了.



聽到銀行人員的內線, 這個賣方開始後悔隨隨便便就把地賣了, 於是他毫不考慮地決定, 趕快再把收到的1000萬投入去買另一塊地.



同樣地, 賣方1找到另一位賣方2, 也洽妥了1000萬土地, 也如出一徹的, 賣方1也得到了銀行建議, 採用20年房貸, 而也同樣地, 賣方在不知怎麼處理這一大筆錢下, 先在銀行開戶, 並同時獲得了黃金的內線, 也同時決定趕快再買一塊土地.



到此時, 原本搖搖欲墜, 帳上根本沒有現金準備要倒的銀行, 帳面上數字是 客戶存款 2600萬(800+800+1000) 貸款金額 1600萬(假設都以80%貸款), 帳上保有現金則是1000萬.



當然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算下去, 用經濟學的假設模型(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塊地可以賣), 除了最後一個人只有1000萬存款外, 最後這個城市每個人都有800萬的銀行存款和800萬的貸款, 銀行的存放款規模則是達到了空前.



這是經濟學教科書說的, 當然在現實生活不會是這樣, 因為要不了很久, 很快大家都會知道這個城市底下藏有巨額黃金的事,更有耆老指証歷歷, 在他小時候有聽過他爺爺說過, 有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 有一大群日本士兵進到這個村子挖了一大半夜. 於是土地開始飆漲.



土地開始飆漲的結果, 大家都開始變有錢了, 因為原本一坪1萬的土地,現在喊到10萬了,連鄰村或其他外地來的人都抱著現金來買土地, 於是土地更加上揚, 當然這代表著大家”未實現利益”又更高了. 於是原本開餐廳的, 賣鞋子的, 只要家裡有塊地的, 都成了千萬富翁, 大家紛紛向銀行借錢買車子和整修房子.大家勇於消費的結果, 讓村裡開店的, 個個生意興隆, 大家又更有錢了, 於是可以作更多的消費, 最後這個小鎮的”GDP”達到空前的紀錄, 那原本要倒的銀行, 也一躍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銀行.



最後呢? 最初的旅客發現這個村子已經不是他要的樣子, 他把房地產賣了, 拿了一億+800萬, 前往下一個他理想的村落.

─ ─ ─ ─ ─ ─ ─ ── ─ ─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 夢想真的是件了不起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每一個炒作, 背後都有一個遙不可及, 但是大家卻都指証歷歷的故事

  2. 貨幣真的有乘數效應

  3. 不要笑這些人莫名其妙 因為仔細想想 你我也正在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