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隨著ECFA早收清單納入了台灣銀行業, 可以提前在大陸設立分行, 這幾天台灣銀行類股在股市上的表現特別的活躍. 彷彿這一開放, 台灣的銀行業就此脫胎換骨。我還記得N年前, 今週刊或財訊曾有一集就是以台灣銀行的大利多為主題, 主要內容就是講, “未來”只要開放人民幣和新台幣直接兌換, 這個市場高達數百億, 台灣銀行的EPS可能因此每年增加0.X元到1元, 再加上後續的兩岸直接匯款, 手續費的收入更是高的驚人, 更不要提, 如果允許台灣銀行到對岸設立分行, 台灣的銀行馬上就和香港的銀行一樣成為搶手貨.為什麼如此? 當然是因為"大家都說" 台灣長期受困於國內, 無法去服務設立在彼岸的廣大台商.

以今天回頭來看, 台灣到對大陸設立分行會不會真的脫胎換骨是不得而知, 但是至少就直接匯兌來看, 似乎達到的獲益可能連該雜誌講的1/3都不到.

上週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不約而同, 在某一天的社論同時談及台灣銀行西進的可能風險, 其中不外是談大陸國有銀行資本太大, 台灣銀行規模太小, 和台灣銀行經營層過於保守的問題.

事實上, 台灣銀行業的低毛利是有名的, 平均銀行資產報酬率(ROA)連0.5%都不到, 不要說和日本韓國或美國比, 連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比台灣高. 還記得幾個月前中國工商銀行行長來台, 還說”台灣銀行可以賺這麼少的利差 還能微笑服務客戶 這是我們要向台灣銀行業學習的地方”, 聽起來額外令人覺得嘲諷.

其實有關台灣銀行的競爭力, 在本BLOG之前有寫過幾篇,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 我自己都找不到了. 所以在此再重新提出看法. 先講我的結論, 如果以為銀行西進就可以改變台灣銀行業, 和上一篇一樣, 我的看法是四個字:別作夢了. 為什麼? 我的想法如下:

  1. 銀行的高層根本有問題: 如果你打開台灣金融業的董事長名單, 你會發現最多的董事長, 主要來自官員轉任, 當然這和台灣官股銀行不論在數量或規模上佔多數有關. 這些在公務體系擔任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官員, 其實最大的特色就是奉公守法, 幫政府把關, 配合政府政策. 當這些年過六十的人轉任金融業, 你不難想像, 他們的管理性格會如何影響到他們所處的銀行.


第二種常見的銀行董事長, 就是家族企業.這些從官股銀行到民營銀行都有, 理論上這些銀行會比官股銀行多一點競爭力, 只是可惜多數這些董事長的年紀也在65~70歲左右, 而圍繞在這些董事長周邊了的, 除了年紀35~50左右的兒女, 就是一堆和主子年紀差不多的老臣. 老臣最主要功能就和上述的官股董事長一樣, 重點不在開創, 而是忠心.

倒不是我對年紀大的人有偏見, 主要是當一個人年紀大, 除了性格偏向保守, 也容易偏執和堅持己見. 再配合上以”忠心”為重要的考量, 台灣銀行最常出現的是, 寧可作follower 也不作創新者, 這種結果是, 所有銀行都在作同樣的事, 當現金卡流行時, 大家都搶發現金卡. 當連動債好賺, 所有銀行客戶都被推薦連動債.  和台灣的電子業一樣, 台灣的銀行永遠沒有創新, 永遠在代銷, 永遠在靠Cost down來維持獲利, 銀行不肯投入太多資本在研發創新, 永遠都是在想如何行銷, 連行銷手法也幾乎相同, 都是怎樣開戶送XX, 或買XX送XX,  最後同樣宿命, 是一流的人材就是流向外商.

這種事反映在資訊採購上就是, 常常會有銀行花大錢請外商企管顧問來作評估, 或是天價買進外商系統或IBM硬體, 理由很簡單, 因為我都用了最好的了, 所以出了問題也不要怪我.

2. 台灣銀行系統是我見過最古老的系統: 當然, 下這樣的標題有點聳動, 但是的確就我開戶的台灣, 大陸和美國三地銀行來說, 台灣的銀行系統是最笨拙的.

我想多數的台灣人都知道, 台灣的銀行營業時間是週一到週五, 每天下午三點半關門. 說真的, 我以前一直以為, 銀行分行三點半關門後, 應該差不多四點結束所有客戶服務, 然後就是叫飲料點心進來, 大家聊聊天, 順手整理一下今天的資料, 然後下午五點到五點半下班. 後來遇見到銀行擔任襄理的同學才知道, 不但不可能五點半下班, 多半員工都是七點半左右離開, 她有時週六日還要來加班.

順便講一下美國和大陸的情況. 美國銀行的營業時間一般是平常日到下午五點或五點半, 週末則是看情況, 有的是週六全天, 週日不開. 有的則是週六日各開半天. 大陸則是週一到週日,每天都是到下午五點或五點半.

天啊, 要是大陸和美國都和台灣這樣搞, 那不是每天都要九點才下班嗎? 美國的情況我不確定(理論上也不可能), 我有一個經驗是, 一個大陸的行員請我吃飯, 銀行五點半關門, 他倒是六點就出現在餐廳了.

我問過我同學, 妳們每天都弄到七點多到底是在幹麼? “就是把手上有一些來不及處理的事處理完, 接下來要對個人櫃檯今天的帳上(現金和你寫的那些存取款單和代收付), 個人的對完了還要對整個分行的帳, 全部都沒有問題了才能全部人離開. 如果一個人對不起來, 全部人都要留下來.

(有趣的是, 我之前二位作銀行系統的朋友, 他們負責銀行總帳, 他們都說在他們任內, 總行的帳從來沒有一天完全對上過)

看到這裡, 你一定和我有一樣的問題, 難道美國和大陸的都不用對帳嗎? 以此, 我問過我大陸的行員朋友, “怎麼可能會對不上?” 如果你了解就會知道, 其實問題就出在櫃員用的系統.

我前面說過, 台灣的系統是三者中最爛的, 那麼最新的是誰? 答案是大陸. 當然這和大陸銀行核心系統是三地中最晚發展有關. 在美國, 由於高度自動化之故, 通常你走進一家銀行, 服務人員問清你的來意, 接下來就引導你去ATM去處理你的存提款或是到專人處去處理你的貸款或開戶…等工作. 通常會在櫃檯的, 多半是存/兌現支票, 所以相對櫃檯的工作輕鬆多了.

那麼中國大陸的系統呢? 首先最讓我稱贊的, 是大陸銀行根本沒有存款簿這件事(美國也沒有), 所有東西都在你的ATM卡和電腦系統裡. 其次, 大陸也沒有填存/提款單這件事(美國如果臨櫃, 則是要填). 那你一定很好奇, 那要怎麼進行呢?

很簡單,  當你走向櫃檯, 小姐會問你要辦什麼? “我要提 1000元”, 接下來你就把卡給小姐, 接下來她刷卡後, 會要求你輸入密碼, 確定你帳上有1000元, 就打了一張單子上面寫著提1000元, 給你簽名, 你簽完後, 她就把另一張提領1000元的收據, 1000元和你的卡還給你. 所有交易結束. 對行員而言, 所有單據都在電腦裡, 她只要核對電腦加總的數字和手上的錢對不對即可. (PS. 如果單子有錯, 例如小姐聽錯, 那就撕掉單子, 確認後再打一張給你就好)

至於如果你想查歷史交易或餘額, 除了ATM, 一般還有一個叫查詢機的, 會自動列印你的歷史交易紀錄.(當然也可以在家上網查詢)

反觀台灣, 像我這樣分住二個房子, 在一家銀行裡有多個帳戶, 每次要辦個事, 第一個要想的是, X…我的存款簿在哪裡? 然後到銀行還要寫那些貮仟伍佰肆拾柒元參角元整的單據, 最痛苦的是我常要匯款, 除了要寫提款單, 匯款單上還要把個人資料再填一次, 這些資料根本銀行系統裡早就都有了, 只是很莫名其妙地, 銀行似乎深怕你平常沒機會寫字一樣, 總要叫你全部再重寫一次.

更好笑的是, 還好這幾年不少銀行接受簽名了, 否則我以前每次要去銀行還要翻箱倒櫃的找印章, 不過迄今, 不少公家機構還篤信印章這種東西, 即使我証明本人, 他們就堅持你一定要拿出”原留印鑑”. 有一年我臨櫃, 找不到印章, 郵局的人要求我填一堆表格, 和100元更換印鑑, (而且居然不接受我換簽名) 我看到隔壁一位老伯, 說不認識字, 就蓋手印, 我也想用蓋手印就算了, 沒想櫃檯小姐居然還不同意我蓋手印, 非要我拿印章不可.

Anyway, 這就是台灣銀行的競爭力, 一群還守著和客戶套關係和殺價取得生意的高層, 帶領著一群作的要死卻無力反抗的年輕戰力. 這讓我想起”銀河英雄傳說”裡的一句話, “被一隻羊帶領的一群老虎 比被一隻老虎帶領的一群羊更沒有戰鬥力”.

3. 大陸的台商還要靠台資銀行嗎? 十年前到大陸的台商, 或許就和初到美國的移民一樣, 沒有信用, 也沒有太大的背景, 因此當時的台商反而很常利用台灣的母公司向台灣的銀行融資, 再匯到大陸去.但時至今日, 如果這家公司還只能靠台灣的母公司融資, 我只能說”也太沒有搞頭了吧”. 目前台灣銀行僅存的利基, 是利率比大陸低. 其他我看不出來有什麼一定要向台資銀行在大陸分行借錢的必要. 除非是小型企業, 如果台資銀行到大陸要作這種放款, 那如果不是規模要很大, 那麼銀行承受的風險就很高.

更何況大陸幅員遼闊, 台灣有幾家銀行有辦法遍地開花? 如果是想單純在某些特別台商密集地區, 如上海, 蘇州或廣東, 過去我服務的母公司, 就偷偷在大陸投資了一家銀行, 還刻意開除了不少銀行中階員工過去這家, 同樣這家就是只有在上海和蘇州有據點, 時到今日, 你不妨問問你自己或大陸的朋友, 有幾個人聽過”華一銀行”.

如果你是中型以上台商, 融資沒有問題, 請問你是會和工商銀行或招商銀行這些打交道, 還是和來自台灣只有1~3個據點的合作金庫? 更何況, 台資銀行再怎麼開放, 能從事的業務一定無法和中國本地銀行相比. 對此, 我只能說台資企業要仰賴台資銀行的黃金期早就過了.

在我以前的文章就說過了, 如果台灣銀行真的有競爭力, 在香港, 在越南, 或是在美國早就成功了.中國這個大餅, 是目前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不只是中國本地銀行, 歐系, 美系幾乎你能叫出名字的都在裡面。台資銀行進場, 我相信還是有利可圖, 但是要像這些名嘴還是一些愈來愈名嘴化的雜誌所宣稱的那樣. 我勸台灣的銀行還是先好好改善自己的體質吧, 同時也別忘了, 愈國際化的結果, 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拉高銀行自身的風險, 這也是銀行一頭熱下, 自己應該要評估的.

p.s  本文講的台灣銀行指的是台灣的銀行, 而非單指台灣銀行(BOT)這一家, 同樣文中提到的美國銀行, 也非BOA, 而是指美國的銀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