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經濟學教科書治國
前一陣子有人在ptt提問, 美國有最多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 為什麼還會發生金融風暴? 事實上, 這個問題我最早是在十幾年前高希均教授著的"經濟學的世界"一書中見過. 當時的背景是日本狂買美國的年代。
要回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了解經濟學的本質。首先,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 換言之, 這是一門討論人類行為的科學, 和物理化學這類自然科學放諸四海皆準不同的是, 凡是人類行為科學都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一顆蘋果再加一顆蘋果等於二顆蘋果, 在地球任何一處皆是如此. 但是降息會造成人們更勇於投資? 很明顯地, 三年前是如此, 但是今天卻非如此. 因此, 我們今天看到的經濟學理論, 基本上都是從過去經驗推論而得, 但是不幸地, 過去績效並不保証未來表現, 因此, 過去有效的方式, 並無法保証這次同樣會成功, 因為每一次的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這是經濟學第一個盲點。
其次, 經濟學又被稱為"非實驗性科學", 簡單地說, 很多自然科學理論可以透過實驗去模擬來驗證理論, 但是經濟學不行, 因為總不可能為了測試通貨緊縮對人民消費行為影響, 那就找一個國家/城市人民來創造通貨緊縮吧! 也因此, 經濟學只有在發生了之後, 才能找類似的理論來推斷解決之道。尤有甚者, 就因為經濟學的推論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 沒有人可以活這麼久(或者說等這麼久), 於是經濟學發展出了數理經濟學的模式, 透過數學的推導來建立模型, 再透過數字來驗証這個模型的正確性(聽起來有點可笑!), 結果是, 原本是用來研究人的行為模式的, 最後變成數字來決定一切。
最後, 同樣因為這是討論人行為的學問, 而每個人又是如此的不同, 變數太多, 所以經濟學只能用許多的假設條件, 來討論單一變數的變化情況. 這自然讓經濟學的理論無法讓一般普羅大眾所接受, 也自然讓經濟學者不自覺陷入窠臼之中.
以下這篇是登於3/3日工商時報的社論, 標題為"不能照抄課本上的經濟政策",撰文者應該對經濟學本質也有很深的體會。自金融風暴發生以來, 放眼過去, 各國的政策都差不多大同小異─降息、擴大政府支出、舒困企業, 亞洲國家再加上一個貶值剌激出口, 成效如何, 大家心裡有數。為何會如此? 不難想像, 這是因為這些負責財經政策的人受的經濟學教育都差不多, 都是受近年來美式主流經濟學的影響, 當他們極盡一生探索經濟學道理, 拿到學位時, 這些想法自然都融入他們的生命當中, 什麼國家現實情況, 只要違反他們所學的, 就被視為邪魔歪道.就如同我去年寫的"反自由經濟"一樣, 還有人留言要我回去重讀經濟學, 大家都說自由經濟是王道, 結果呢? 當景氣走下坡時, 第一個跳出來主張買國貨的, 就是過去最大力推行自由貿易的國家.
過去我寫了二篇 "我的突發奇想" 和"貶值救台灣 算了吧", 其實都和這一篇相呼應, 我認為執政者應考量台灣的現實情況, 而不是盲目去追求國際間"大家都認同"的作法, 就如同文中提的, 適合於A國的, 並不見得適合於B國. 實際的狀況, 就像文中提到的例子, 美國的問題, 在於民間消費過頭, 儲蓄過低, 造成消費的急縮, 因此降息有利於減輕民間負擔, 但是台灣相反, 民間儲蓄率高, 過度的降息反而讓百性因為預期收入下降, 因而造成消費縮減.
如一開始說的, 經濟學是一種檢討過去, 綜合經驗而成的學問, 也因此, 每一次經濟有大的變動, 也就是新的理論出現的時刻. 或許我們的官員應該不要再墨守舊法, 試著從中開創新局, 才是老百性之福.
==============================================
社論-不能照抄課本上的經濟政策
2009-03-0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世界各國:穩定金融,刺激總合需求,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聯手對抗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IMF的藥方,對失業人口遞增,失業率已達5.31%的台灣適用嗎?
台灣的金融相當穩定,金融產業的獲利能力雖然下降,產值對GDP的貢獻也顯著減少,但是資本結構依然健全,沒有僵屍銀行。所以,金融穩定對台灣而言,不成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外部需求銳減、出口腰斬所導致的總合需求萎縮和失業遽增。
外需減少,如何是好?便宜行事的辦法就是擴大內需,用內需彌補外需,以恢復總合需求。所以,政府先發消費券,鼓勵民間消費;然後訂定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增加政府支出;而中央銀行也連續降息7次,試圖刺激民間投資。這些對策,一概抄自總體經濟學的教科書,如果是期考,當然得滿分,可惜是經濟實情與台灣實務,所以不及格。
不及格的原因有二。第一,中央銀行調降利率過火,政策有欠周詳。須知,台灣的國民儲蓄率很高,利息所得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遠遠超過西方國家。存款利率一旦調降,利息收入隨之減少,國民所得跟著下降,民間消費立即萎縮,而且萎縮的程度遠勝於他國。中央銀行連續七度降息後,二年期定存利率只剩下0.845%,活存的利率更低到史無前例的0.1%。存款利息的減損平均分攤給每一位國民,一人淨損16,880元。損失金額是發放消費券金額的五倍。換言之,如果發消費券是讓內需奮進一步,央行連續7度降息則是讓內需猛退5碼。央行應該檢討的是:這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其次,出口乾涸所形成的缺口,大到無法用財政支出填補。如果繼續往無底洞丟錢,將使國債急速增加,最終勢必拖垮經濟復興所需的本錢。根據最新的貿易統計,一月份的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26.3億美元,相當於4,300億台幣,衰退的幅度是42%。所以,政府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只夠彌補1個月的外銷衰退,但是1年有12個月,就算擴編10倍的特別預算也是杯水車薪。因此,政府應該省思:這種精衛填海的行動,於事何補?
既然降息是錯誤的,擴大公共支出亦屬可議,那麼適切的政策為何?首先,就貨幣政策而言,如果央行降息是為了減輕房貸戶的利息負擔,避免大量違約拖垮金融體系,則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放寬房貸的展延條件和展延期限,給失業的房貸戶一個喘息空間,靜待經濟復甦。幸運的是,此一措施已獲台銀、土銀與合庫等大型行庫採納,並透過銀行公會勸說全台的商業銀行共同行動。遺憾的是,這項政策採行得太晚,利率已經低到破表,民間消費已經受傷。
其次,就財政政策而言,IMF雖然鼓勵各國增加政府支出,但是也坦承:一項對A國有效的方案,對B國不一定管用。換言之,政府花大錢不一定救得了經濟,必須針對目標使錢才對。所以,四年5,000億的特別預算,在經費用途上應當重新檢討,務必集中火力,不能亂槍打鳥。而當前最大的威脅,就是失業問題。因此,所有間接幫助就業的支出,各種迂迴減少失業的方案,都不如直接提供工作機會,直接救助失業家庭來得有效、乾脆。既然如此,何不將特別預算的各項支出朝這個方向調整?
這次金融海嘯的規模、強度與後遺,讓全球戰慄。絕對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一次衰退,有人甚且擔心它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複刻版。萬一西方富裕國家的經濟真的陷入長期蕭條,台灣的外銷將難以回春,總合需求的缺口就會一直存在。所以,國人應作最壞的打算,政府須作最好的防範,共同對付最危險的可能,亦即,大量失業的可能。惟有做好準備,才有可能對抗意想不到的衝擊。奧地利學派說「繁華不再,但是繁華終究再來」。這就是經濟循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