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沒用的知識 2─為什麼公司要改名?

 沒用的知識─為什麼公司要改名?

 

202110Facebook宣佈把公司名稱改為”Meta”引發討論,也掀起一波元宇宙(Metaverse)熱。

 

一家公司要改名,就像一個人要改名一樣,不是改個名就結束了,背後牽扯到一堆文件、銀行帳戶甚至企業logo…等都要跟著修改,不但花費不貲,麻煩也一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些公司要改名呢?

 

第一種常見的原因是購併(M&A):

精確來說,購併分為合併(Merge)和收購(Acquisition)。合併是二家以上的公司合意併成一家公司,這種情況下經常會為新公司取個新名字以彰新氣象和平等合併,例如友達光電,就是從聯友光電和達碁科技合併而來。另一種改名則常見於反向收購(借殻上市”),一家未上市公司併入一家上市櫃公司,再把本業業績注入到該上市櫃公司之中,由於未上市公司在原本行業知名度較高,因此經常入主成功後的最後一步,就是把原上市公司的名字改成原本的未上市的公司,例如2021年上櫃的亞銳士科技就改名為大城地產。

 

第二種常見的原因是為了重新定位公司未來的形象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原名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2007改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展現公司不再只是電腦公司,而是一家綜合型公司,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以搜尋引擎起家的Google2015年成立母公司Alphabet,展現公司不再只有搜尋引擎,而是一家多元的公司。在台灣著名的例子則有遠東紡織在2009年改名遠東新世紀,宣示自己不再只是家紡織公司,而是遠東集團的多元控股公司。

 

第三種是希望揮別公司過去的壞形象

例如以炸雞著名的Kentucky Fried Chicken 改名為KFC,除了後者原本就廣為人知,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人普遍認為油炸(Fried)代表著不健康,透過改名希能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類似的還有1990年代的美國航空公司ValuJet因為常出事,形象很差,於是透過買下另一家航空公司AirTran後,直接改名為AirTran Airways希望能抹去消費者傳統印象。

 

第四種原因是消費者其實更記得新名字

和上述的KFC類似,很多消費者其實更記得公司縮寫而非全名,於是公司索性把名字改為縮寫,例如原名為 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的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就直接改名為大家熟知的AT&T

 

最後一個原因是政治力介入

如亞洲某島國,因歷史因素很多國營企業都是CN開頭,搞得真正的CN百億元的國營企業只能用別的名字,後來島國政治人物以正名為由強制把原名有CN的國營企業改名為TW,讓CN國暗自竊喜,平白撈到名字不說,還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改名後的TW公司直接和各省並列,視為地方企業。

 

怎麼樣? 又學到一個沒用的知識了吧!

 

 

 

 

沒有的知識:  投票應該是單數還是雙數?

3 則留言:

  1. 說到這個就好笑 不能接受一中各表 可以接受一台各表 真的是綠能你不能

    回覆刪除
  2. 真正改名的沒幾家吧...中船-台船,中國國際商銀-兆豐...其他中油、中郵、中華電信、中鋼都還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中油成立於1946年,原名「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註 1](英語譯名:Chinese Petroleum Corporation,縮寫為CPC),2007年2月因台灣正名運動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4],惟大多數台灣民眾仍慣用「中油」之稱呼。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