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談一下法說會


談一下法說會




長久以來我持有美股的部位都要遠大於台股(長久>10),所以我對美股制度的了解要高於台股,特別是過去以來,台股不管是交易制度或相關規範都遠落後美股,這些年來一直在推陳出新,有了很多新的變化,所以我對台股很多規則其實都還停留在10年前,基本上就和某總統候選人抱怨南部沒有可以停747的大機場差不多意思。



還記得我約5年前在ptt-stock版提出過─既然台灣人這麼愛配息,為什麼台灣上市公司不可以季配息或半年配一次? 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除權息要融資券回補,還有人說是怕公司故意嘎空? 結果搞了半天,其實真正的原因很單純─就是公司法限制公司一年只能發一次股利。於是我又追問,公司法幹嘛要管公司一年要配幾次息? 這種論點當時還引來了不少酸言酸語。



後來我在公2裡又提到了同樣的建議,即便是3年多前的事了,這在當時都算是前衛,這一切到了2018年公司法大修後,2019年終於有公司開始季配息了! 所以你可以想像,造就台灣資本市場的不發達,很大原因是出在台灣本身法律的落後和管太多。類似的還有我n年前提過的(n>3),在電子化交易下,為什麼台股不能以1股做為交易單位? 這個議題得到某前金管會主委支持後,曾被立委拿來質詢,然後…….就像太監一樣……..下面沒有了。



Anyway, 這一篇我想談一個新的議題: 法說會,或者完整的叫法人說明會



顧名思義,法說會就是針對法人召開的說明會。但就如同台灣大多數的公司治理制度一樣,這是個100%學美國但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制度,於是就成了你今天看到的,証交所要求上市櫃公司要開法說會,可是大多數的公司自己也不太清楚法說會真正的效益是什麼,反正你要我做我就做,結果你會看到一堆法說會是公司拿著投影片介紹公司沿革和產品,再把財報數字唸一次的,彷彿參加法說會的是盲人協會或是第一次接觸這家公司的一樣。


我先來講一下美國的法說會是怎麼進行的好了!


和台灣一樣,美國的法說會有二種。一種是投資機構像Chase, Morgan Stanley..辦的說明會,這種大多是主辦單位準備場地,在1~2天內請很多家公司分時段辦說明會,受邀請的公司多半就是這個機構自己有在追蹤的公司,也算是公司經營層與分析師面對面的聚會。另一種則是公司自辦的法說會,這類多半會配合公司的季度營收/盈餘公佈後同歩進行。


以最常見的公司自辦法說會為例: 首先,美國因為幅員廣闊,這種法說會都是在線上進行。公司會預先公告一組電話號碼,所有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打這個號碼進去聽線上法說;另外公司會邀請有在追蹤該公司的法人分析師上線提問,整個流程大概如下:


一開始是CEO開場,並介紹與會者(多半是CFOCOO)

接下來CEO 會先請CFO報告前一季的財務數字(營收、盈餘、現金流量..),然後再請COO(或者就是CEO自己)報告,公司在上一季達到哪些成就或值得注意的事項(Achievements or Highlights)

最後是CEO報告對下一季或未來的展望(這一段也可能沒有),至此整個報告部份就結束了,所有報告都很簡潔,以上加起來絕對不會超過10分鐘。

接下來是另一場重頭戲: Q&A. 會由這些固定追蹤該公司的分析師,針對上述的數字或是CEO講的展望提出質疑或是要求CFO提出細項說明。


如果你交易過美股,應該會有這種經驗,那就是公司公佈了超過市場預期的數字,結果盤後交易股價居然大跌。或是公司公告營收時盤後大漲,結果不到半小時後居然變成大跌,怎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美股看的是公司的未來,很多時候公司講了一個美好數字而讓股價上漲,可是在後面分析師追問下卻破功了,公司過去很好但未來展望不佳,於是股價大跌。

而會有這種情況理由也很簡單,作為公司的CEO,他當然不希望公司股價下跌,所以公司前景好,他會大聲宣傳,但如果不佳,他就會用很多的修辭讓公司前景聽起來沒有那麼不佳。問題是這些分析師不是吃素的,因為他們是固定追蹤這家公司,甚至是整個產業,所以他們對這家公司過去幾季的財務數字,或是產品面臨的問題其實都很清楚,自然提問就會很到位,甚至直打核心。

而對那些只能聽不能提問的散戶而言,透過分析師的提問,除了原本聽到的籠統財務數字之外,他們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公司的一些眉角在哪裡! 這就是為什麼要法說會會有助於公司資訊透明的原因,而也因為知道會面臨專業分析師的提問,對CEO或CFO來說,所有講出來的話或公告的數字也不能太扯,讓人家一抓或一問就破功了!



那麼散戶什麼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聲音呢? 答案就是年度股東會!

和台灣喜歡把大大小小的事都塞在年度股東會不一樣,美國的公司年度股東會基本上法人是不會參加的,舉凡公司的董事選舉(美國是一年選一次)或是重大議題(Say on Pay, 決定審計師….),法人都是在股東會前透過電子投票早就投完了。所以美國年度股東會的目標,除了選舉,很明確的就是公司經營層向小股東報告(Q&A).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拙著公司的品格2 第三章: Treat or Trick, 不給糖就搗蛋的股東會)

因此美國公司 季的法說會針對法人,年度股東會針對散戶,這二者區分的很明確!



回到台灣,我用Youtube看了幾場線上股東會,基本上台積電的法說會就是標準的美式法說會,除此之外,大多數的法說會給我的感覺就是莫名其妙。

如同前面說的,有好幾場是從公司的沿革開始說起,或是公司的產品再講一次,標準配備就是把公司的財報數字再唸一次(台灣基本上在法說會前,這些數字就已經公佈了,所以法人早就知道這些數字),感覺起來像是聽的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家公司一樣!



而在重頭戲的Q&A,我看了5場,除了台積電,都只有1~2個人提問,提的問題都很一般性,例如像美中貿易戰對公司前景的影響。很少人會針對財務數字的變化提出質疑。或是針對CEO說的樂觀展望,也沒聽過任何一個分析師質疑。甚至我看到某金控,檯上排排坐了6個旗下各子公司的總經理,結果提問的只有2個(或是1個人問了2次)



我不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台灣大多數的公司都是沒有分析師追蹤的關係? (一般一家本土型投信投顧大多只會追蹤數十家公司,扣掉台灣50這種大型權值股,你可以想像上市櫃的1700多家其實大多數是沒有分析師固定追蹤的),還是台灣上市櫃公司老闆其實並不希望自己公司財務真的太透明,所以法說會低調過關就好?



但不管原因是什麼,結果就是你所看到的台灣法說會。不管是因為證交所鼓勵也好、半強迫也好,總之公司就是開了法說會,但大多數的公司法說會都是沒什麼人參加(至少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大都是如此)、也沒什麼人提問,甚至連Youtube上點閱率都低的可憐。



最終其實台灣法說會的真正功能: 就是證交所可以拿來當做自己推動台灣公司治理的成績單、公司可以拿來寫在年報的公司治理這一項,或是在公司治理評鑑裡多拿幾分。至於這件事到底對公司資訊的透明有多少幫助? 是否能吸引更多投資人(甚至是國外法人)? 或是幫助投資人更進一步了解公司,提高購買公司股票或長期持有公司股票意願? 我想最愛做表面工夫的台灣政府是沒人在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