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金融風暴的起源 (上)─從谷底到高峰


金融風暴的起源 ()─從谷底到高峰
 
終於送走這個暑假最後一批訪客了,接下來除了要想辦法把這段時間胖了5kg的體重降下來外,也該好好看看書和寫寫文章了。
 
今年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10週年,不用我說你大概也知道,經過這10年來休養生息後,在各主要經濟體,不管是股市或是房市,都漲得比金融風暴前的最高點還要高,在居高思危的心態下,自然引發了很多投資機構或經濟分析師開始紛紛預言下一場風暴在即。
 
這個論點很驚悚嗎? 事實上如果你回想一下,下波風暴在即的預言可不是最近才有,至少過去一年多來,就有不少曾經成功預言過2008金融風暴的投資大師發表過類似危言聳聽的論點,結果呢? 他媽的股市(至少美國如此)卻是每天都履創新高。於是你又聽到了另一種最新的預測,大師開始說,預計2020年將會面臨風暴。
 
2020? 現在才2018年不是嗎? 2019年呢?
 
會有這種預測其實不難理解,這是因為一方面大家覺得目前的資本市場有點泡沫,可是又找不到立即戳破泡沫的針,或是過去講了很多針,倒頭來卻發現那些根本不是針,反而是助長泡沫的打氣筒,於是只好告訴你,目前是泡沫沒錯,但還沒有大到馬上要破,不過只要按照這個速度膨脹下去,後年一定破。
 
大師說的準不準我是不知道,Anyway,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預測戳破當今泡沫的成因到底會是什麼? 而是從歷史經驗告訴大家,過去泡沫成長、破裂和擴散的歷程通常會是什麼!
 
先總結一下,會創造泡成經濟全面性蕭條或風暴必然有三個要素:
 
首先,一定是從金融引起的:
 
簡單的說,如果是傳統式的經濟蕭條,一個國家因為物價高漲使得消費大幅下滑,或是出口競爭力大幅下降….等的這類因素造就的經濟緊縮,它的反應會像你的車沒油一樣,會慢慢地減速直到完全不動為止。
可是如果是金融造成的原因,它就會像自由落體一樣,急速的下滑,而且愈跌愈快。
 
為什麼金融造成的問題會這麼大? 這是因為金融問題的副產品往往是名目資產的大幅縮水,而這種情況會讓人立刻覺得自己變窮了而急遽緊縮消費,也因為過大而過快的需求縮減下,供應商會被迫裁員和減少進貨來因應,進而成為惡性循環。
 
而另一個讓金融影響深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業往往會把同一個標的層層桿杆化,也就是一個標的價值會被數倍放大,結果是一旦標的出了事,造成的損失也會是數倍化放大。
 
例如2008年的金融風暴起源就是單純的房貸被包裝成了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而這些MBS被分級化賣給不同層級的投資公司,而買進的公司又透過再次分級和買保險方式把蒐集來的MBS 再次重新包裝後重新出售,這樣一次玩下去,於是一個原始單純的產品(房貸)就被層層桿杆化下放大數倍了。等到源頭出事了(房價下跌,房貸呆帳率大增),大家才驚訝到層層桿杆化下,這個數字已經大到無法收拾了!
 
 
其次,就如同颱風的生成必然和溫暖的海水表面相關一樣,造就經濟風暴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環境,就是低利率。
 
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低利環境下,為了維持資產不被物價衝垮,人們必須要去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而當大家都去追求高收益投資時,原本的高收益商品的收益率自然會下降,而為了因應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成長,這時候金融業只好去尋找甚至是創造,更多更新的高收益產品,而這個階段由於多半適逢經濟復甦,很多本來風險高的商品,因為經濟成長降低了風險係數(例如經濟成長下房價上漲,自然讓房貸倒帳率下滑,所以你買林三淡這種地方也不覺風險很高),買到的人反而覺得賺到了。
 
於是乎,在吃好相報下,更多的人把錢投到了超過自己預設安全線以外更高一點的區域,不意外地,這個情況下商品的風險度就愈來愈寛了,而最終的結果是的,風險被愈來愈被低估,而且愈來愈多的爛東西進來了。
 
最後,在桿杆化的金融和低利率下被低估的風險外,還有第三個重要的成因─無法負荷的負債出現了。
 
形成負債的原因很多,例如你的收入低於支出就要靠負債來因應,不過這裡講的是,因為預期未來效益所造成的負債。
 
簡單地說,你預期房價反正會上漲,或是十年後可以至少用原價賣出,於是不加思索地揹了2千萬的房貸,就是這種負債。或是你相信有些專家告訴你的,可以把房子二胎貸款或是壽險保單借出來去套利,這也是本文要提的負債。
 
為什麼特別要講這種負債? 因為這類型的負債主要是建構在未來收益預期,而讓借款者往往過度高估了自己的償債能力。因此當大環境發生快速的逆轉時,悲劇就發生了。他們往往被迫出清掉手上的資產,而也因為過多的資產在同樣的時間要被出清,結局就是資產價格被大打折扣不說,反而因為賣壓沈重,又更進一步拖累了其他資產。而且不要以為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個人身上,企業,甚至是國家從歷史來看,通常這種災難的最大受災戶。
 
 
最後,先總結一下上面說的:
在一波金融災難後,政府往往會大幅降低利率來刺激投資,希望能帶動經濟和失業。可是大幅降低利率的結果是,倚靠利息收入的人必須尋求更高的投資收益,傳統倚靠存放款利差的金融機構也必須從其他手續費和資產管理收入來填補,於是一些相對風險高但收益也高的商品就被引入。
 
初期引入的商品,由於離風暴不遠,大家普遍都還有憂患意識,所以風險不高,再加上經濟開始復甦,於是初期投資者往往在此嚐到甜頭。而這樣的結果是帶動更多的資金湧入,於是在有利可圖下,更多稍稍風險高一點的商品開始進入市場,甚至更多類金融機構也開始紛紛開業,在愈來愈多的資源投入和競爭下,必然出現一波金融榮景,和愈來愈爛的商品。
 
配合著經濟復甦的榮景所造就的資產上漲,一些原本保守或是在上一波風暴中受創的人也忍不住了,開始投入資本市場。在滿懷著對未來的榮景期待下,他們往往低估了市場逆轉的風險,同時高估了自己未來的現金流,而做出了遠高過自己能力的舉債。而也因為最後這一波人的投入,原本許多人不看好的資本市場會出現最後一波榮景,直到後續的資金源斷鏈。
 
以上就是本篇,先講從上一波谷底是怎麼到高峰,下一篇再來講,高峰為什麼會下滑!
 
最後補充一個小想法:
2008年金融風暴後,在所謂”Too big to fail” (太大以致不能倒),歐美央行發現了對旗下金融業壓力測試的重要.
也就是模擬如果股市突然一天跌1000點,或是指數一個月跌20%、房價跌20%...這些情況下對這些銀行可能的影響,以及這些銀行到底有沒有能力因應等。
 
其實我覺得個人也應該每隔幾年作一下這類的壓力測試,好了解自己在資本市場突發逆轉下的因應能力,也順便提醒自己是否做出了超乎自己所能承受風險的決策。
 
台灣的銀行很喜歡幫客戶做一些投資風險偏好的評估,說穿了就只是為了賣金融商品。其實銀行如果能把賣東西放一邊,真正從為客戶財務體檢真正去評估個人風險承受力,我相信更能抓到長期客戶的心。
 

2 則留言: